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探討新形勢下10kV配電網節能降耗措施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31W

摘 要:文章淺談新形勢下電力系統尤其是10kV配電網節能降損的重要性,然後從技術和管理這兩個方面對10kV配電網中電能損耗的原因進行分析,實現配電網的節能降耗不僅能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目標,還能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文章重點針對10kV配電網存在的主要問題來淺談其節能降耗的措施,供大家參考。

探討新形勢下10kV配電網節能降耗措施論文

關鍵詞:新形勢下 10KV配電網 節能降耗

節能減排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舉措。電力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主要能源行業,在能源節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中10kV配電網位於電力系統末端,因線路密集、變壓器數量龐大,其能量損耗在電力系統總損耗中佔據非常大的比例。

一、10KV配電網電能損耗的原因分析

10kV的配電網電能損耗要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分析。

1.10kV配網電能損耗的技術因素。

1.1配電站佈局和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一是布點不足,110kV變電站或部分10kV配電站偏離負荷中心,供電範圍超出合理供電半徑,根據負荷密度大小,城區配電網10kV供電半徑宜控制在1.5km~4.0km,低壓線路供電半徑宜控制在150m~400m,超出這個範圍不僅會導致線路損耗增大,而且供電質量也得不到保證;表現二是不顧實際盲目強調供電可靠性,變壓器容量偏大,線路宂餘,線路迂迴,既增大了建設投資又增大了電能損耗。

1.2導線截面選擇不合理:主要表現在線徑偏小,線路電阻值偏大,線路損耗與電阻值成正比也相應增加。

1.3供電和用電設備損耗嚴重:配電變壓器自身的損耗在10kV配網總損耗中約佔80%。電網中運行時間較長的變壓器大部分為低效率高損耗變壓器,且缺陷較多、自動化水平較低,每年產生的電能浪費十分巨大。

1.4電壓質量得不到有效控制,運行電壓偏低:對於輸送同樣的負載功率,運行電壓偏低,則需增大負荷電流,損耗相應增大。在允許範圍內適當提高運行電壓,既可改善電能質量,又可降低線損。

1.5功率因數偏低:配網系統需輸送部分無功功率,在輸送恆定有功時,功率因數cosφ越小,則需要更大的視在功率和負載電流,而線路損耗和變壓器損耗均與負載電流的平方成正比,相應的導致損耗增大。

1.6三相負荷不平衡: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即鐵損)在正常情況下是一個恆量,而負荷損耗(即銅損)則隨負荷的大小而變化,且與負荷電流的平方成正比。三相負荷不平衡時,三相變壓器的負荷損耗可看成三隻單相變壓器的負荷損耗之和,當三相負荷達到平衡時,變壓器的損耗最小;當變壓器處於三相負荷最大不平衡運行狀態時,其損耗是處於平衡狀態時損耗的3倍。低壓電網三相負荷不平衡將反映到高壓側,在最大不平衡時,高壓線路上電能損耗增加10%以上。

1.7負荷曲線不平穩:在相同的總用電量條件下,負荷曲線越不平穩,峯谷差越大,則線損越大。另外負荷曲線不平穩,某一時段負荷過大,還會要求更大的變壓器容量,相應增加了變壓器的建設投資和能量損耗。

2.10kV配網能量損耗的管理因素。

2.1線損管理不規範。如改造或更換互感器、電能表等計量設備時電量未抄錄,缺少數據時出現估抄現象,關口電量點兩側未同時抄錄等。

2.2偷竊電現象嚴重。一些用户繞表接線,改變計量接線方式,改變計量倍率,電壓、電流回路開路或短路,開啟電能表調整誤差或改變計數器的變速比等。

2.3電網規劃不合理,網架結構薄弱,電網建設進度滯後,配電站布點不足,供電半徑長,配網自動化水平低等。

2.4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存在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現象。

二、10KV配電網節能降耗措施

1.節能降損的技術措施。

1.1110kV變電站、10kV配電台區、10kV配電站應深入負荷中心,縮短供電半徑,減少迂迴供電;加快配電網規劃建設與技術改造,優化電網結構;降低各級電網供電半徑,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提高電壓質量,降低線損。

1.2合理選擇導線截面:線路損耗同電阻成正比,增大導線截面可以降低電阻減少能量損耗。在保證用户末端電壓質量和輸送容量的前提下,應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導線截面。根據理論線計算,1OkV線路線損主要發生在主幹線的前1~2段上,0.4kV低壓線損主要發生在大負荷的迴路上。

1.3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重點推廣使用低損耗、低噪音環保節能型變壓器,高損耗變壓器應限期更換為低損耗變壓器。對一些當前新型的節能高效設備進行嘗試使用,如非晶體合金變壓器,採用複合開關的`低壓無功動態補償裝置。

鼓勵用電環節採用高效節能產品,減少用電量。如採用節能燈具、節能電子鎮流器材、高效熒光燈管、電機節電器等,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管理,積極採用新技術進行節能降耗。

1.4選用帶分接頭的配電變壓器,通過調整變壓器分接頭位置以及低壓母線無功補償裝置投切容量,實現對運行電壓的控制,保證運行電壓維持在合理高水平。

1.5科學配置無功設備,加強無功管理。根據無功補償“分層分區、就地平衡”的原則,在110kV變電站10kV母線以及10kV配電站和10kV台區均配置無功補償裝置,其中10kV配電站和10kV台區補償容量一般採用動態無功補償裝置,採用共補與分補相結合的集中方式,補償容量按照變壓器容量的20~40%進行補償。自動補償裝置在正常情況下應能根據無功負荷或功率因數的變化自動投退,提高功率因數。同時應加強用户無功補償管理工作,適當提高負荷功率因數要求,減少無功流動,降低輸電損耗。

1.6改善配電變壓器三相負荷不平衡,定期測量檢查三相負荷是否平衡,若不平衡應及時調整相間負荷;儘量採用三相四線供電;對配電站出線幹線和大電力用户,應迴路裝設三相短線保護,當任一相導線斷線時,能及時切斷三相負荷。

1.7調整負荷曲線,可以有效降低線損,負荷曲線越平穩,線路電能損失越小。各地區、各供電所要做好每條線路、每台變壓器以及每段線路的調整負荷工作。

1.8其他技術措施。加快實現配網自動化,配網自動化不僅能有效地減少停電,提高供電服務質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線路宂餘容量,減少線路的投資。通過配網自動化建設,還能形成一套完整信息數字化的管理平台,實現設備工作的實時監控,同時實現系統資源共享,提高營銷服務水平。加快電量遠傳工作積極推廣配網線路、大客户在線監測系統、集中抄表系統、負荷管理在線檢測和用電信息發佈等先進的現代化技術,進一步完善負荷管理遠程工作站使用功能。

2.節能降損的管理措施。

2.1強化線損管理。應開展線損分壓、分區、分線、分台區的線損“四分”統計、理論計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在逐步完善10kV公用配電變壓器計量表配置、營配信息集成後,分線、分台區統計可全面開展,最終實現統計線損的自動生成。

2.2定期進行配電網網絡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在保證供電可靠性和系統運行約束的基礎上,應進行網架合理的調整和一定的開關優化重組,以控制配電線路的輸送半徑、平衡不同饋線的負荷、消除過載、使配電網網損儘量減小,提高運行經濟性。

2.3加強需求側管理,建立合理的電價機制,科學引導消費,改善用電特性,提高電網負荷率,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2.4建立健全各級節電的管理機構。加強節電培訓工作,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

2.5加強線路的維護和保養,定期安排檢修,保證線路設備運行工況良好,減少不必要的停電損失和線路損耗。另外還要與相關部門管理合作,加強防盜工作,減少偷電漏電現象,做好用電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全社會反竊電的良好氛圍。

10kV配網節能降損有賴於電力部門的各種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有賴於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也有賴於廣大電力用户節能意識的普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巖;徐強;電力調度無功電壓對網損減少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06期.

[2]張華;冉文勝;降低10kV配電網線損措施的探討[J];華北電力技術;2005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