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學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學的論文

1.1研究對象

選取陝西省散打集訓隊運動員50名(男隊員38人,女隊員12人),其中武英級運動員6名,一級運動員31,二級運動員13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調研

查閲國內外有關散打運動損傷及損傷心理學書籍資料,收集歸納國外相關運動損傷心理學理論及模型,為調查研究提供科學依據與理論參考。

1.2.2問卷調查法

設計《優秀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調查問卷》,選取陝西省散打集訓隊員50人,對運動員損傷情況及心理因素造成的運動損傷以及傷後心理特徵、心理治療、心理康復等方面進行系統調查。調查發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46份,有效率為92%。

1.2.3數據統計法

利用SPSS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運動損傷心理學模型的理論分析

運動員受傷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表現出悲傷、消沉、並伴有焦慮、緊張、恐懼、驚慌、憤怒、沮喪等反應[2]。臨牀運動醫學研究表明,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元的,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心理因素不僅可能造成運動員運動損傷,而且將影響選手的運動表現及傷後康復[3]。運動員對潛在應激運動環境的反應決定着運動損傷是否發生,應激反應可直接或間接地受一系列包括人格、應激源史和應對資源等心理因素的調節,並且應激反應也能被心理干預手段影響。該模式還預測,專注任務能力越強的選手越不容易在比賽賽季遭受劇烈或慢性運動損傷[1]。應激理論指出,如果運動員感到不能應付環境的要求時,他的應激應答就被激發了,與之相應的生理和注意力變化會導致肌肉緊張,視野變小,這樣也就增大了受傷的危險性,可能產生運動損傷。認知、生理和注意力之間相互影響,運動員對潛在運動環境的應激反應決定運動損傷是否發生。運動員的“應激反應”可直接或間接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調節,並且能被心理干預手段影響。影響運動損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運動員的人格、應激源史、應對資源以及干預措施等。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們發現該理論模型過分強調運動損傷與各心理因素之間線性的關係,忽略了各心理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的交互作用共同影響運動損傷的方面。

2.2優秀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學模型

2.2.1應激—損傷模型

應激—損傷(心理學)模型是基於應激理論,旨在解釋心理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影響的理論模型。調查發現,生活中戀愛失敗、親朋好友的病亡、與觀眾和教練員或同伴的人際關係緊張等等,都可以影響到運動員的情緒狀態,使他們處於痛苦、緊張、不安、失望等消極情緒中。當這種矛盾的心理衝突得不到及時解決時,就可能發展成為應激狀態。被調查的散打運動員有31.4%在參加重大比賽時(散打世界盃、世界散打王比賽、全國錦標賽等),賽前容易發生臨場應激,賽中出現緊張應激,運動員壓力增大,視野變窄,戰術出現混亂,説明應激的不可預測性和瞬時性。如果運動員的應對策略不當,則易造成情緒的較大波動而影響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容易產生損傷。調查表明,專注任務能力越強的運動員越不容易在比賽或賽季遭受劇烈或慢性運動損傷。調查發現,14%的運動員對外界刺激特別敏感,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受傷的頻率和程度高於其他運動員。這説明,個性特徵是與應激聯繫緊密的心理因素,對運動損傷具有間接作用。另外,調查發現,高動機水平的散打運動員更容易受傷。高動機水平與個人對自己的嚴要求、高標準有關;許多運動員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功慾望或實現親友、領導的期望,或得到別人的尊敬與崇拜、往往在訓練和比賽中忍受各種類型和程度的痛苦。這不僅導致運動損傷的產生,也容易因此過早結束運動生涯。調查還發現,對於缺乏心理準備的運動員而言,受傷率要高出心理準備充分的運動員若干倍。除了上述因素,自我概念、自尊、心理疲勞、反應時等心理因素也與運動損傷有關[6]。

2.2.2交換理論模型

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們發現該理論模型過分強調運動損傷與各心理因素間的線性關係,忽略了各心理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交互共同影響運動損傷的`方面。交互理論模型是在應激—運動損傷模型的基礎上建立的理論模型[7]。交換理論模型認為,一個運動員是否發生損傷,由運動員對所處環境的應激反應決定的。影響因素包括心理社會應激(特別是生活事件)、應對資源以及情緒的狀態等。也就是説,這些心理因素之間並非孤立地產生作用,而是發生交互作用共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員對技術、狀態焦慮、生活事件以及比賽中角色之間發生交互作用,共同影響運動損傷的發生[8-10]。調查發現,散打運動員的狀態焦慮更容易導致運動損傷。中高度狀態焦慮是一種情緒障礙,往往伴有軀體的種種不適應,阻礙正常的心理活動和主觀感覺。特殊事件誘發出來的體驗常會對散打隊員產生更大的影響,使得體能、技術及心理素質低的運動員會容易由於失敗在主觀上產生更大威脅,導致更高程度的狀態焦慮。35.5%被調查運動員在比賽中,如遇到強手常會伴有緊張心理反應,對完成關鍵的出擊動作時會猶豫不決,致使比賽過程中處於高焦慮狀態。因此,高焦慮狀態下,運動員容易出現散打技、戰術概念的突然遺忘,大腦皮質神經通路和感受器的聯繫突然中斷,時間和空間知覺模糊不清,身體協調和平衡被破壞,由此引起的心理障礙,往往誘發更為嚴重的損傷。

2.2.3恢復理論模型

調整認知、目標設置、積極性思維、社會支持、表象訓練以及相信康復方法的效果等是促進運動損傷康復的重要心理變量[4]。Grove和Gordon在Adersen和Williams的應激—運動損傷模型基礎上經過擴充,提出了運動損傷恢復理論模型。該模型認為,運動員的損傷能否恢復和返回賽場是由治療的相關因素、個體損傷的相關因素以及影響個體的應激源史、應對資源、人格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干預共同決定的,損傷恢復過程是心理反應、認知和行為交互作用的過程[11]。調查顯示,損傷後採取心理治療只佔了3%。38%的運動員認為康復過程中缺少好的心理治療方法和指導。86%的被調查者認為,制定合理、積極的心理康復計劃有助於傷後儘快重返正常的訓練和比賽。被調查的運動員往往忽視受傷後的心理治療。雖然有71%的運動員認為受傷後心理康復對今後的正常訓練和比賽起着很重要作用,但真正進行心理治療與心理調節的比重卻很低。被調查運動員卻在傷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多數表現為擔心今後能否的正常訓練和比賽,反映出散打運動員對心理康復和自我心理調節知識的缺乏。由此可見,針對運動員運動損傷後的心理治療的研究與實踐還未得到充分重視。心理損傷往往容易被忽視,比賽和訓練中出現的運動損傷很容易在運動員腦中留下瞬間的痕跡和陰影,這將是散打運動員對某個動作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的重要原因。因此,運動員傷後的心理恢復至關重要。應採用暗示、表象等心理方法消除損傷隊員的心理障礙,促進身心機能的恢復。自我暗示療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意念的功能。由於人身體處於安靜、放鬆條件下產生的某種想法具有信息功能,還有對自身體或體外事物直接產生作用的功能,因此,自我暗示可以使肌肉放鬆,使機體新陳代謝機能恢復,為治療運動損傷建立了良好的身體狀態。此外,受傷的散打運動員可以想象自己成功地重返賽場,並在比賽中有出色的表現,也可以觀看自己過去在散打比賽中取得最佳成績時的錄像片,這種視覺形象會幫助他們順利地應對損傷初愈後的困難,加速治癒過程。通過表象訓練,特別對自己成功技術、完善動作以及曾取得過不凡的運動經歷及成績的表象能夠使運動員的心理和身體狀態進入訓練和比賽的假想中,對身體的各項機能可起到調整作用。

2.3優秀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學模型研究展望

運動損傷的發生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涉及到個體的年齡、性別、生理機能、運動技能、心理狀況、天氣、季節、場地情況等因素的影響。研究所用的測量工具可以根據測量心理因素的不同分為應激類量表、人格類量表、應對方式量表。此外,還包括在探究運動損傷與心理因素關係時生活應激、認知、歸因、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類相關量表的應用[4]。在考慮運動損傷發生、心理反應及恢復的相關心理影響因素時,應考慮不同個體特徵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用發展的觀點看待運動損傷發生、心理反應以及恢復的相關心理因素,各個階段個體之間有相似之處,更有區別,所以研究者應針對整個人生跨度的具體階段,努力描繪和解釋該階段個體的心理和行為的改變,進而有針對性地分析探討。具有發展觀的運動心理學家應着重用不同理論、不同實驗設計、不同研究方法來獲得運動中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自我概念和行為的不同,這樣就能描繪和解釋不同年齡的心理髮展過程,特別是有關心理構建,為研究者和參與者提供適於年齡階段的、有效的運動損傷預防和恢復的心理干預方法[12-14]。

3結論

1)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應激—損傷(心理學)模型是基於應激理論,旨在解釋心理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的理論模型。應激的不可預測性和瞬時性,對散打運動員應對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專注任務能力越強的運動員越不容易在比賽或賽季遭受劇烈或慢性運動損傷。2)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交互理論模型認為,心理因素之間並非孤立地產生作用,而是發生交互作用共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員對技術、狀態焦慮、生活事件以及比賽中角色之間發生交互作用,共同影響運動損傷的發生。3)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恢復理論模型指出,運動員的損傷能否恢復和返回賽場是由治療的相關因素、個體損傷的相關因素以及影響個體的應激源史、應對資源、人格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干預共同決定。恢復過程中應實施暗示、表象等心理學干預手段。4)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學模式的建立對預防運動損傷及傷後加速身心康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