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5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教學設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材分析

新課程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本課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正是把學生的“健康”放在首位,面對水平四的學生,掌握和運用本教材的思想和方法,能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使我們的體育運動更有聲有色。對於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知道只有掌握安全的鍛鍊方法才能預防運動損傷。

2、瞭解並掌握幾種常見運動損傷的簡易處理方法。

(二)、重難點;

重點:運動損傷的預防

難點:常見的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三)、教法與學法:

直觀教學法、講授法、演示法、調查問卷、合作學習

二、選用依據

根據《新課程標準》所積極提倡的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的精神,結合安全教育工作在我校廣泛開展,我將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項目選作現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旨在通過對該項目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積極參與運動鍛鍊的熱情,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和幫助別人並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精神。因而,我選擇了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為本課主教材。

三、重難點及突破:

經過對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理解與分析,我認為本節課重點為:運動損傷的預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難點:具備正確的常見的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技能.為了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思想上,輕理論講解教學,重實際操作。在教學方法上,輕講解,重啟發,並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多層次的評價,來增強學生對操作技術動作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10-1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好於模仿,樂於冒險,對體育活動興趣濃厚,然而處於青春期的他們對安全運動的常識瞭解有限,而且中學生的骨骼正處於生長期,彈性較差,易於損傷。瞭解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對學生來説可謂終身受益。

五、本課的設計思路及主要特點:

根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是學習的動力”及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的巨大變化,利用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特點,採用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寓教育與活動之中,寓創新與教學之中”的總體設計思路,創設適合學生身理心理髮展,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將運動技能的學習與健康教育專題的學習結合起來。

(一)、設計意圖: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説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也就是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而興趣來自於學生的體驗、好奇心和鼓勵!本課我們在教學的四個環節中都着重了學生的體驗,讓學生説自己身邊的故事,結合自己的生活做自測問卷,通過合作學習和動手操作掌握知識和技能,時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的能量充分展示出來。

(二)、教學程序:

為了體現健康第一,學生主體的課改思想,我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設計:

1、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通過講述我們身邊的“馬大哈” 導入,來揭示課題。

這些馬大哈全部來自於學生生活的周圍,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能很快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文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這一部分大約用時三至五分鐘。

2、自我測評,提高意識

類似於調查問卷的自我測評,讓學生在檢測中對自己的安全意識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同時也對運動損傷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這一部分時間約為五至八分鐘。

3、合作學習,掌握知識

老師提出合作學習要求:先自學瞭解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再根據原因進行討論,找到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法,分工合作做好摘錄。四人合作小組通過自學、討論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瞭解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

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學生合作學習的輕鬆氛圍更好地解決了本課的重點。

這一部分的時間約為五至八分鐘。

4、動手操作、掌握技能

藉助課件,通過老師介紹幾種常見的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使學生對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有一個初步瞭解。再通過同學間的操作演示學會幾種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鞏固所學知識。

老師的介紹和演示給予學生初步的瞭解,學生間相互的操作演示給了學生實際經驗的積累,而本課的難點也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突破了。

這一部分的時間約為十分鐘

5、自主作業、鞏固知識

出示四道作業題,兩人小組,選擇其中之二完成。

(1)、説出三種你認為最易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

(2)、説出三種你認為最易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

(3)、簡單説一下肌肉痙攣的處理方法。

(4)、説一説擦傷的簡易處理方法

這一部分時間約為五至八分鐘

6、小結

小結課時內容。 這一部分時間約為三分鐘

(三)課程設計特點説明;

在課的構思中,從教材的重難點入手,通過細緻的分析,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圍繞着教學目標進行了本節課的設計與安排。在課的講述中,淡化教學進程,突出教學環節,通過"發現、練習、體驗、交流"的環節,強調學生的能力培養,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培養終身體育的習慣。在教學方法上,輕講解、重啟發,採用分層次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在不同難度的組別中練習,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又提高了學生掌握技術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思想觀念,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根據課堂反饋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夠知道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以及能夠掌握一、兩種簡單損傷的處理方法。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也表現出及高的興趣,動手操作時非常的認真,從而為以後的技術課、運動等等做了良好的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

首先在故事導入中説出了很多的運動損傷的事例,這樣就可能給學生帶來副面的影響。所以在在這個時候我着重就強調運動的未知性,在運動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活動,以及在運動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等,從而加強了安全教育;

二、自我測評。首先先給學生對常見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為下面掌握知識做了鋪墊;

三、合作學習,掌握知識。這種同學間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比較的喜歡,改變了以往只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通過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得知識,同時解決了本課的重點。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四、動手操作、掌握技能。動手的過程就是知識學得的過程,利用課件中繃帶、三角巾等對虛擬損傷部位進行處理。課件的操作演示給了學生實際經驗的積累,從而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

五、自主作業、鞏固知識。學生有選擇的進行練習,這種作業模式學生比較的輕鬆,而且給了學生很大的選擇餘地,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作業形式,而且作業的質量也很高。

在設計過程中,安排的內容偏多,所以學生活動展開的時間偏少了,這樣好多學生可以在動手過程中自我發現的機會就少了。所以在以後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自我探討、發現。

練習中一部分學生對掌握損傷的預防和處理理解不夠,學生的動作完成質量不是很高;最後評定環節,對學生的獎勵和點評也不足,沒能更好的調動起師生共同參與的氣氛。在今後計劃教學內容時,我會增加學生學習方法的設計,讓學生更多的瞭解知識。我要多花心思,讓引導的方式更豐富,使引導的效果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