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論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教學方法與模式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13K

摘要:現在大學教育比較強調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但目前較多情況是大學教育停留在中小學階段,停留在單純傳授知識的層面上。其實這與大學階段的學習特徵是不完全相符的,大學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和啟發學生自己去學什麼,在教學中要進一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淺論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教學方法與模式論文

關鍵詞:大學教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教育一般分為小學、中學和大學等多個階段。這種劃分是根據我們受教育者的本身特徵來決定的。對於小學生而言,理解能力較弱,但模仿和記憶能力很強,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重點在認識事物和記憶知識上。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步增強,逐步形成較為系統的邏輯思維能力,記憶能力也很旺盛,這個時段,學生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因此中學教育要傳授知識和思維訓練並重,讓學生從外界獲取知識來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而到了大學階段,學生已經形成較為系統的認知體系,也有較為成熟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對知識的學習帶有了選擇性,是一種主動的學習階段,因此在大學教育當中,不但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探求知識。所以説,不能把小學或中學的教學模式應用在大學教育之中。因此對於大學教師和大學生而言,都應該改變教與學的觀念和方法,以適應大學階段的教學要求。

一、大學課堂教學,我們應該教什麼

1、教師是引路人。對於大學生來説,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認知事物的能力,已經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要擴充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學來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因此大學的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而且更要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指引學生自己去探索與領悟知識。對於大學教師不但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師父,更是指引方向和傳授方法的導師。

2、滿堂灌教學的危害。滿堂灌教學模式主要以傳授知識為目的,以知識的講解為重點。這種教學模式是想盡量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本意是好的,但是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過程,並且以學生學到知識為最終目的。所以教師單方面的好意,有時候並不能起到好的效果。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對於小學與中學教學或許有些作用,但對於大學教學不但沒有很多效果,還存在一些危害。主要的危害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課堂上教師單獨的表演,讓學生成為看客。擔負主要學習責任的主體沒有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同樣也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教學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參與交流活動

②課堂上教師不遺餘力的知識講解,讓學生成為知識的接收機器,扼殺了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和樂趣。老師要講,更要讓學生想學。

③教師大量的知識板書,讓學生成為抄寫工。學生疲於記筆記,而忘記了對知識的思考。而上課更重要的不是記下了多少個知識點,而是要開動腦筋,去思考、去理解,把老師傳授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④老師講解的大量知識,為了考查學生是否掌握,單純檢查知識點的考試,讓學生成為考試專業户。其實純粹知識點的灌輸和考查,沒有使學生明白知識的`真正內涵和價值,這些知識也就很難融入到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這樣學生就變成了為考試而學習知識。

3、我們應該教什麼。針對滿堂灌教學模式的危害,我們應該轉變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觀念,大學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①教知識,知識仍舊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教知識不是單純的灌輸,而是以知識為目標,引導學生認識事物,增進認識,從而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

②教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一生只靠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來經營自己的一生,肯定是遠遠不夠。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不但自己要有時刻學習的精神,還要身體力行地幫助學生樹立一生學習、時刻學習、主動學習的觀念。

③教方法,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古人曾説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一個教師,教給學生一個知識點,學生也只是掌握這個知識,老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俗話説:“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正確“修行”的方法。

④教思考,讓學生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並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現在大家都強調創造力的培養,其實創造力就是自己開動腦筋去想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而不是背書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開發學生的思維。

⑤教探索精神,激發學生探索精神,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探求知識。在已有問題的求解上,中國的學生在國際上應該是最優秀的,但是在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上,中國學生缺乏發散的思維和對未知的探索精神。只要學生有了探索精神,他的學習就不會是為了別人而學習,也不是為了單純找一個工作而學習,而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和追求而學習。

二、教師並不限制於三尺講台

目前有很多大學教師,上課就在講台上上課,下課立馬走人。老師不瞭解學生,學生也不瞭解老師。這種教學方式,相當於給學生放一段教學的錄像。現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視頻學習、網絡學習完全可以取代這樣的課堂教學。如何才能避免出現上述情況,這就要求我們對目前的一些教學進行改革,使它成為視頻教學、網絡教學都可替代的教學形式,從以下幾個方面改變三尺講台的教學模式:

①老師上課不要總是站在講台前來講課,可以走入學生當中,貼近學生,觀察學生的反應,傾聽學生的心聲。教師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學是一個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就不要在教師和學生之前形成距離,距離近了,心也近了。

②老師上課不要一味強調知識的講解,在學生對知識的接受上,要着重考慮如何才能讓學生懂,這樣就要激發學生去思考。大學生不願意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喜歡沿着一條道路自己走。因此老師在課堂要引導學生一步步去探求知識,去領悟知識。

③老師並不是一直站在講台上的講解人,而是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同伴。

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上課應該融入學生當中,讓學生充分接受老師而喜歡老師,學生一般是先喜歡上課的老師再喜歡這門課程從而主動去學習這門課程的知識。因此,教師的人生舞台並不是那只有三尺的講台,而是與學生在一起的廣闊天地。

三、如何評價課堂教學效果

目前我們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有教育管理部門的教學評估,學校內部的教學管理機構的教學評價,教學督導的評價,主管領導的評價以及同行與學生的評價。其實有一些有關教學質量評價的規章與規範,大多是以管理操作方便為出發點而制定的,並未真正從教學的本質出發,也並沒有體現教學的真正目的。對於課堂教學而言,參與的就是上課的教師和聽課的學生,而其中學生又是課堂教學的目標對象,因此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最有發言權的就是學生,當然上課的老師也有發言權。因此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上課教師的評價。上課教師對學生的參與性進行評價,以及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自評。其實一堂課上得好壞,上課的教師心中都有數。

2、學生的評價。學生的評價最為重要,他們的評價主要體現為兩點:一是是否喜歡這堂課,“好之不如樂之”是有道理的;二是在這堂課中是否很有收穫,這一點才是真正的目的。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我們不能讓局外人來代替學生的感受。我們的教師、我們的教育管理者應該多傾聽學生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