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論文:淺論多媒體教學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38W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及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兩部分內容。

論文:淺論多媒體教學

關鍵字:多媒體 教學 問題

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言處理技術,圖象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使教學活動在具有圖,文,聲並茂甚至有活動影像的理想教學環境中進行,具有鮮明,生動,形象,直觀等特點,它的使用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以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將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的發展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並將會帶來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根本性變革。然而不少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的認識與實踐上都還存在着一些誤區。下面是對多媒體教學優勢及在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的論述。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的特點決定了將其運用於教學中能極大地優化傳統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的交互性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特別好動,喜歡觀察,樂於實踐,勇於創新。多媒體計算機具有人機交互,立即反饋的顯著特點,這種人機交互方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形成學習動機,並內化為創造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通過人機互動,可根據自己的基礎,興趣,愛好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使計算機像學習夥伴一樣同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認識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相互作用產生的,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識,這種人機交互,主動參與的學習就為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都由教師決定,學生只能被動適應的狀況,從而真正體現了教學活動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

(二)多媒體的直觀性有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碰到許多抽象的理論,這些知識用語言和文字難以表達,許多學生感到難以理解,難以記憶,就應組織一些使學生感興趣的材料,構建起理解知識的橋樑。從心理學角度看,積極的態度比較容易促進大腦形成優勢興奮區域,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我們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時,廣泛收集並採集大量的數據,圖片,聲像資料,通過動畫模擬等製作技術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知識直觀化,靜態知識動態化,無聲的材料有聲化,複雜的知識簡單化,甚至模擬出當時的時代背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去感知,去領悟,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去獲取知識達成目標。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多媒體的運用,為學生提供了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直觀具體,感染力強的感性認識材料,使學生看到了事物在運動,發展,變化。真情實感取代了憑空想象,難題無須多講,“百聞不如一見”。學生通過聽,視,評,悟充分感知原先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適應了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從而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心理學研究指出,認知活動是與人的情感活動緊密聯繫的。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在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情感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有利於學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多媒體能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助於知識的獲取和保持。傳統的教學方法多以教師的靜態分析,講解為主,學生的能動作用往往未得到充分發揮,很大限度上影響其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圖,文,聲,像並茂特點,給學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於學生知識的獲取與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eher)作過兩個實驗,一是關於獲取信息的途徑;二是知識的保持。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於視覺,11%來自於聽覺,6%來自於其它感官,多媒體既能看又能聽,還能操作,這種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獲取的信息量遠比單獨聽老師講授要多,而知識與信息是密切相關的,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知識。實驗還證實,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閲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這就是説運用多媒體教學,學生知識保持的效果優於傳統的單一課堂教學。

二、多媒體教學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誠然,運用多媒體教學無疑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也確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避免多媒體只為公開課教學服務。

許多教師存在着這樣一種觀念:多媒體教學僅僅用於上公開課,而在平時教學中則敬而遠之了。這中間,有管理方面要求不嚴格的原因,有硬件數量不足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相關課件的匱乏,自制又有困難。針對這些,我們可採取以下措施解決:一是採取“拿來主義”。目前面向課堂教學的課件逐漸多起來了,學校可適當購買一些,還可與兄弟學校或者教師之間交換使用。當然現成的課件不一定完全適合教學需要,可適當進行修改。在此基礎上學校可建立課件庫供教師選擇使用。二是要因地制宜選擇製作課件的軟件,一些難度較大、要求較高的課件,可用比較流行的、功能強大的Flash等多媒體制作軟件,再輔以其它工具製作完成。一般的課件可用PowerPoint製作。三是在管理上要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可以硬性規定每冊教材必須要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內容。目前,真正具備條件的學校還不多,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提高多媒體教學的使用面、使用率。

(二)謹防“以電腦為中心”,注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些教師想用多媒體教學,但又怕操作失誤,就讓計算機老師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教師則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這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蜕變成了“以電腦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課堂教學過程是由教和學兩方面構成的有機的、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甚至是一些事前難以預料的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案。再説,教師恰當的、精要的講解,有條理的、必要的板書,及時的操作示範等,是計算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那種流水線式的、一放到底的多媒體課件,是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不能跟着軟件跑,上課時不能圍着屏幕轉,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發揮好主導作用。

(三)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應以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為宗旨。

教師不僅僅是教學信息的表達者,更重要的是教學信息的加工者,因此,在製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時,應遵循教育,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站在“學生怎樣學”去設計,蒐集,組織,篩選,加工教學信息,使課件為達成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服務。切忌無視學生實際需要,在課件中不必要地設計過多的圖片,音樂,動畫等,把課上成“圖片展示或音樂動畫欣賞課”,加之頻繁的畫面切換,使學生對知識結構產生迷亂,而忽略了重點,浪費了時間。

(四)多媒體教學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否定,其使用應適時,適當。

很多人認為,傳統教學主要是注重知識的傳授,沒有讓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多媒體教學能解決這一問題,其實多媒體教學仍然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同傳統教學中的黑板,粉筆等一樣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各有着自身的優勢和弱點。為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不要一味地依賴它,而應適時,適當地運用,否則將流於形式,有譁眾取寵之嫌。運用多媒體主要目的是突破難點,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如本來就直觀或學生易於理解的內容就不一定非得用多媒體這種手段。

(五)多媒體教學能吸引學生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但不能忽視教師教學藝術的研究。

從心理學角度看,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興趣產生的基礎是需要,當需要得到滿足興趣就自然消失,如果學生只對課件的刺激感興趣,那麼學生的注意僅僅是無意注意,它將隨刺激物的消失而消失,不會轉化為注意的高級形式,為此,教師應該在學生心中有意識地置入學習的需要,並讓這種需要永不滿足。這樣,學生就會在求知慾的驅使下,主動,積極地進入未知領域並學會分析問題,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其主體性也得到充分體現。

總之,我們在強調多媒體教學諸多優越功能的同時,不能放鬆加強學生學習目的,學習需要意識的培養,從多種形式,多個渠道挖掘學生潛力,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不斷加強教堂教學藝術研究,使多媒體與傳統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揚長避短,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