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聲樂教學主體性反應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17W

聲樂教師需要有很高的藝術修養要求,他不僅僅是社會上説的只認識五線譜、簡譜的符號或能唱幾首藝術歌曲就能走向教學崗位,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高層次的知識積累是有條件的,這也是符合當今教育規律的。首先應該進入正規院校經過長期的有固定環境的場所去全面的對音樂進行綜合培養,使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得到一定的提高,從而理解聲樂的發展不簡單為一種聲音的發響,而是一種藝術的形成。正規院校在培養每位學生中有它一套正確的、合理的教學經驗,能正確引導學生在掌握本專業技能的同時去全面瞭解相關領域中所需要理解的綜合技能。同時國家正規院校在為國家培養人才計劃中有它的特殊性,並不單獨只培養一個領域中的人才,而是讓學生這個個體在一所綜合性知識領域中可以享受到其他不同專業及門類的知識,使學生都能在掌握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有機會更多學習其他專業中自己感興趣的相關知識,培養出一批有用人才,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科學家既是數學家又是政治家或藝術家的道理。所以正規院校的固定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當今教育形式的多樣化並不是一種不合理的教育形式,這種多樣化的教育形式,需要國家建立多樣化的管理、考核、評估機制。因為這個過程關係到一個民族未來的發展。如果忽略了它的特殊性與漫長性,將使國家培養的人才只能具有普遍性,不能形成特殊性,因為特殊性的發展培養高科技人才並能刺激社會的極大發展,這就是我國制定的“百年育人”教育方針的宗旨。但在當今我國高等聲樂教師中,也存在着一些現象,如大部分教師對學生教授的專業知識,沒有過多的去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文化修養以及接受能力的大小,更沒有讓學生從其講授的知識中領悟到更深層次聲樂美的含義,只是在教學與考試中形成教什麼就考什麼,也就算一門課程已經完成,這種教學現象雖然短期內很難發現學生綜合知識與能力掌握的多少,只有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就立刻暴露出各種知識不足。

聲樂教學主體性反應研究論文

合理的敍述和講解是對聲樂教師藝術能力的基本要求,受環境的影響很多教師只能停留在某個社會範疇中難以突破,不同生活環境也就產生出不同藝術的欣賞方式或感受,其次教師個體的差異性變化,產生出不同的感受能力,正因為這一點,就出現了層次有別的傳播者,在眾多的差異中,教師應當也必須具備對藝術美的欣賞能力。特別是高校教師,學生對老師的崇拜性很強,他們將老師的每句語言都視為經典與正確的學習方法,用自己的勤奮努力去不斷模仿學習,因此聲樂教師的表述是一門很嚴格的語言藝術。

最後,高校教師在教授學生技能的同時幾乎淡化了鋼琴伴奏的跟進,作為培養合格的聲樂教師,應把基本歌曲伴奏能力與聲樂教學放在同等地位進行培養。這一點在全國各大院校有所差異,原因是有些音樂學院給聲樂教師配有專職的鋼琴伴奏,這對聲樂教師來講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但在全國所有綜合大學及師範大學的藝術系來講,幾乎沒有一家高等學校出現這種特殊的教學形式,每位聲樂教師既要教授學生演唱技能,又要投入精力與激情來用鋼琴表現聲樂作品的一定思想,這種雙重性的付出將對教與學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聲樂教師的鋼琴伴奏跟不上,通常學生對某些歌唱的激情就很難調動起來,因為聲樂演唱是人的情緒表現,歌唱者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歌唱的效果,這也是每位學習聲樂的人共知的道理,所以聲樂教師應在培養與學習中不能疏忽了鋼琴伴奏這一重要課程的學習。這一點也應該值得我們全國音樂院系重視,因為我們培養出的音樂人才大多數要走向不同崗位,如教書育人、社區服務、文化宣傳、音樂文獻整理、音樂製作、音樂研究等基礎崗位,有極少數聲樂學習者才能走上演唱舞台,這也是每位學習聲樂者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所以在近幾年來,我國高等音樂教育要求中也沒有將這門課立為重中之重,致使近年來畢業的藝術院系學生中有很大一批在工作崗位上只有一種能力——能唱,遇到與教學有關的鋼琴伴奏就犯難了。因此,要求在師資培養中應加強線譜與簡譜共同結合的鋼琴伴奏課程,這對未來教師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不能忽視的課程。

綜上所述,聲樂教師的主體性要從多方面去挖掘和提高,在此只談到一些較為重要的,也是聲樂教師值得注意的方面,只要每一位從事聲樂工作的教師達到了以上的標準,那麼他們將是優秀的聲樂工作者,這有利於聲樂教學的健康發展,我國的聲樂教育將會走上更高更快的發展道路。

作者:薛忠 劉娜 單位:1.蘭州城市學院音樂學院 2.蘭州理工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