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北宋早期民間交子產生時間的研究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16W

交子的產生和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最初是民間自由發行,大致上代替鐵錢流通。後來由十六家富商來主持,不久,十六家富商衰敗,交子不能兑現,因而爭訟時起。最後在天聖元年(1023年)北宋朝廷在益州設交子務,改為官辦。"天聖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許可設置交子務的命令到達了成都府,從二年二月二十日開始發行官交子"(1)。

北宋早期民間交子產生時間的研究的論文

 關於交子的起源,主要有五種説法。

1.交子起源於飛錢説,有以下諸家。朱契説:中國歷史學家,向以交鈔之制,始於唐之飛錢(2)。劉厚滋認為飛錢是一種匯票,一曰飛子。其後買飛子者不復支錢,轉相授受,乃漸成一種習慣上的通用貨幣(3)。《宋史·食貨志》下3會子條的開頭説:"交子之法蓋有取於唐之飛錢"。

2.也有説交子由契券發展而來。彭信威説:大概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有紙幣性質的流通手段。例如楚的馬殷時期(907~930年),在長沙鑄乾封泉寶大鐵錢,又大又重,使得市面上用契券指垛來交易,這豈不是和紙幣的性質一樣麼?當時使用鐵錢的地方很多,而四川比湖南還更厲害。四川正是最先使用兑換券的地方(4)。

3.交子起源於櫃坊説:"日人野開三郎認為,中唐以後,貨幣經濟益形發達,營金融業者之櫃坊,益為社會所需要。其經濟信用既漸增長,其票據的流通力遂亦愈大。同時商人皆感現錢交易之不便,竟以現錢存入櫃坊而換用票據,於是票據乃與現錢同時流通於市面。而櫃坊之性質,亦由財物保管者,進為票據發行者。櫃坊初起於長安,後經五代及宋,漸次波及各地,而尤以益州為甚。此票據的流通,及金融機關的發達,乃交子的前提。交子的發達即票據流通的延長,而主發交子之鋪(亦稱交子户)蓋即由櫃坊性質而來者也(5)。

4.李順起義,停止鑄錢,因錢少而產生交子説:《續資治通鑑長編》卷59真宗景德二年二月庚辰條雲:"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本無眉州,有雅州)歲鑄錢五十餘萬貫,自李順作亂,遂罷鑄,民間錢益少,私以交子為市,奸弊百出,獄訟滋多……"據此加藤繁認為,李順作亂後,蜀罷鑄錢,民間私造交子。為此,

5.交子是由錢重而促使發展起來的。彭信威説:到了宋代,四川以鐵錢為主,大的每千錢二十五斤,中等的(應系折二錢)十三斤,這對於商旅是一個很大阻礙。而且鐵錢的不便,不只在其每枚錢體積之大和份量之重,還在其每枚錢購買力之小。譬如宋初四川所行的鐵錢,也有小平,每枚重一錢,可是其購買力低,一匹羅要二萬個錢,有一百三十斤重,所以紙幣的產生於四川,不是偶然的(7)。

此外,因宋代商業的發達和雕版印刷術的發展等,也為創制交子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交子迄今尚無實物發現,而史書上亦無明文記載,這對於我們的`研究帶來困難,因此只能在現有條件下進行研究,在前輩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下進行探索。我認為早期民間發行的交子產生在淳化三年(992年)到至道二年(996年)之間。

李埏《北宋楮幣史述論》説:交子產生於何時,史無明文。據楊仲良《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十一淳化二年十一月己巳條所載,可知蓋始於十世紀末葉。

"宋正少卿趙安易嘗使蜀,見鐵錢輕而物價湧,市羅一匹,為錢二萬,請如劉備時改鑄大錢,十當百,臣願得專其事。不二三年,民得輕貨,物益賤,有大功利。詔集三省官議。吏部尚書宋琪等咸認為,劉備時患錢少,因而改作;今安易之請,乃患錢多。君以多改制,必不久。"

鐵錢二萬,據李攸《宋朝事實》重一百三十斤,實甚不便。交子之成為貨幣,就是因鐵錢重不便而產生的質劑之法。由安易使蜀所見,淳化二年(991年)時這一矛盾已很尖鋭。他建議鑄大錢以解決矛盾,而未及交子,可見這時尚無交子,即雖有之,還不足引起他的注意。不過,矛盾既如此尖鋭,即使以後才有,也只是指顧間的事了。可以斷言,交子和交子鋪的出現,必在此時或稍後。

又《長編》卷五九,景德二年二月庚辰條雲:"王小波李順起義失敗後已有交子"(8)。

從上述的前輩專家的研究成果和文獻資料來看,我認為趙安易使蜀時尚無交子,如果有,這樣一件大事,他是能知道的,又當時這一矛盾非常尖鋭,故在淳化三年產生交子是可能的。又李順起義在淳化四年(993年),當時或以後"私以交子為市",這似乎是在淳化四年到至道二年(996年)的事。

關於早期民間交子的形制。早期交子是一種楮券,在券上有金額和編號,但沒有交子的名稱,券的正背面,不僅蓋有店號和發行人的印章,且有暗記和花押,即所謂朱墨間錯也。

關於早期交子的發行手續。交子鋪準備了一種空白楮券,商民請求領用交子時,交來多少現錢,就臨時填上多少金額,然後蓋上各類印章等,交給付款人收執後,可投入市場流通,並可隨時兑現。

關於早期交子的流通區域。大致在成都府及其附近地區,因為早期交子是產生在成都的。

註釋:

(1)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11頁。

(2)朱契:《中國信用貨幣發展史》,中國文化服務社,1943年版第14頁。

(3)劉厚滋:《宋金以來之鈔幣》載《中德學志》第六卷,1944年版256頁。

(4)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429頁。

(5)同注(2)第27頁。

(6)同注(1)第2頁。

(7)同注(4)第429頁。

(8)《中國封建經濟史論集》,雲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83頁。

原字字庫未存字註釋:

@①原字餘下加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