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和諧學生社區建設探討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35W

隨着高校大學城的成立,後勤社會化改革的推進,以學生社區為主的第二課堂的管理與建設逐漸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高校學生社區不僅是大學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更是課堂的延伸,是大學生獲取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陣地。因此,如何加強高校學生社區的管理與建設,使其成為安全、健康、文明、有序的和諧社區尤顯重要。

高校和諧學生社區建設探討論文

一、明確高校學生社區的內涵,更新理念

近幾年,我們常常提到的學生社區與平時我們印象中的學生公寓、學生宿舍不一樣,學生社區的範圍和含義要寬廣的多,高校的學生社區包括哪些?筆者認為,楊世紅等在《高校學生社區輔導員隊伍建設芻議》一文中描述得最為貼切和形象,他們説:“高校學生社區是近些年伴隨着高教園區、高校擴招、學分制以及後勤社會化等改革而出現的一種新的高校學生住宿形式。它是指以學生宿舍為中心,包括學生食堂、文化活動場所、宿舍區商業服務網點等在內的學生課堂學習之外的生活、休息、學習、交友、娛樂、個體及羣體活動的校園內特定區域,它與教學區相區別。”可見,學生社區不僅要為學生提供“食堂”“宿舍”“商業服務網點”等舒適的學習休息生活環境,還要為他們提供一個“文化活動場所”,使他們學會與他人相處,進而適應羣體生活,儘早地感悟人生,體驗社會。可以説,學生社區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社會化的一個重要場所,步入社會之前的一個排練場和實習基地。一個和諧的學生社區不僅擔負着對學生進行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的重要職責,還能彰顯本校辦學理念和特色,走進一所學校,這裏的一草一木,一顰一笑,迎來送往,上載下達,無不體現其辦學理念;一個和諧的學生社區還能影響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不吸煙,平衡膳食,早睡早起,經常運動,保持衞生等;一個和諧的學生社區還會完善學生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裏明確對人生目的和意義,明確對周圍客觀事物的評價和看法。因此,在學生社區管理和建設方面要由重管理輕育人、重權利輕服務等單純的住宿管理理念轉變為“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全方位對人的綜合培養的社區理念,使學生社區工作實現教育、管理、服務、環境育人的功能。

二、完善高校學生社區的制度,發揮作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家依法律治國,學校依校規治校,一個“五臟六腑俱全”的學生社區也必須有制度,而且制度必須完善,達到以制度治區。在學生社區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必須做到法制化、科學化、規範化和人性化,真正做到既依法管理,又合情合理。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合法權益,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能參與其中。縱觀學生社區的管理,主要可以從社區管理和學生組織兩個方面進行制度制定。在社區管理方面,可以建立宿舍管理制度、學生安全保衞制度、學生衞生檢查制度、目標責任制度、日常登記制度、量化考評制度、社區輔導員的例會、考核、巡視和值班制度,等等,可以頒佈《學生宿舍管理條例》《學生宿舍衞生檢查細則》《學生宿舍電器使用辦法》《學生社區熄燈就寢制度》《學生社區宿舍門衞制度》《輔導員進社區的管理規定》等一些相關管理辦法。通過這些制度來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行為規範,引導學生從內務衞生到生活自治,再到禮儀規範,最終達到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的目的。在學生組織方面,可以制定自管會和樓層長的每週值班制度、每週例會制度、每學年考核獎勵制度等,可以頒佈《學生社區自我管理委員會職責》《大學生文明公約》《學生社區自我管理委員會幹部考核辦法》等,這些管理辦法會在加強學生自我管理隊伍的建設、樹立社區學生幹部的形象、增強“主人翁”的意識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改進高校學生社區的建設,全面育人

(一)重視學生社區工作隊伍的建設

建立一支高素質、講奉獻、樂服務的學生社區工作隊伍是保障高校學生社區建設順利進行的基石,筆者認為,學生社區工作隊伍包括社區輔導員隊伍和社區學生幹部隊伍。

1.社區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學生社區輔導員就是專門在學生社區開展學生事務工作,通過實際工作創建和諧的學生社區文化,有效實現高校學生管理職能與後勤服務有機結合、學生個人發展需求與高校德育工作原則相融合的一支與院系輔導員隊伍並行、互補的隊伍。”可見,社區輔導員是深入學生居住環境之中、通過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及時解決學生思想和心理等生活疑慮、充分鍛鍊學生自身成長的“人生導師”。這就要求這支隊伍的成員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教育學知識、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心理學知識、社會學知識,等等,同時他們還得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社區輔導員大部分的時間都與同學們在一起,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見》曾明確提出:“學生公寓式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是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顯然,要想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進社區,離不開社區輔導員這支隊伍。高校應充分認識到社區輔導員隊伍的重要性,在選拔和招聘的過程中,要注意他們的年齡、知識結構、成長經歷,是否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強社區輔導員的學習、交流和培訓工作,以提高其創新意識和管理能力,使之真正成為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榜樣和良師益友,以保證學校整體培養人才的順利實現。

2.社區學生幹部隊伍的建設。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學生社區也擔負着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重任。因此,社區管理工作的出發點最終要放在激發學生自主精神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的管理與建設,增強其自身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其在政治思想上能辨別、在行為舉止能把握、在學習生活上能自理,以真正實現“三自”功能(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社區服務的學生幹部隊伍一般被親切地稱為“社區學生自我管理組織”。若欲成為社區學生自我管理組織的一員,必須經過學院推薦或自薦,再由學校、學院和社區管理中心共同參與選拔然後產生,在真正成為社區學生幹部的時候,會參加相關的業務培訓和素質拓展,使其在與廣大同學進行平等溝通時發揮其重要的作用。社區學生幹部應該是品學兼優、有激情、有熱情、有奉獻精神、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能進行舍務管理工作、能收集並溝通反映學生們合理化建議和意見、能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來豐富社區生活的學生代表。通過學生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不僅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包容和理解,而且還能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提高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體現社區一家人的和諧觀念。

(二)加強學生社區環境的建設

一個硬件設施便利、生活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服務質量高效的學生社區環境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生社區的歸屬感。這裏所説的學生社區環境,筆者認為,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

1.硬件環境的建設。學生社區的硬件環境是指學生社區內的房屋建築、園林綠化、共用設備等與之相匹配的自然環境。張實才在《高校學生社區建設的改進策略》提到要“優化硬環境,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外部清新整潔,服務設施佈局合理、服務環境舒適、服務手段便捷、服務範圍廣泛、服務質量良好的社區氛圍。”而這其中,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社區工作人員的態度是否熱情和親切,質量是否高效和優質,決定了社區內學生生活的穩定和安全。因宿舍管理人員的態度冷淡、服務質量低下而產生的口角時有發生,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因此,對社區宿舍管理人員、勞動服務人員、安全保衞人員要實施考核和獎懲,以規範他們的日常行為,使他們提供的服務能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讓學生在優質的服務中體會社區大家庭的温暖,進而幫助學生逐步強化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努力使學生社區成為高校真正的育人場所。

2.軟件環境的建設。學生社區的軟件環境是指學生社區內的人文素質、社區風氣、文化氛圍等社會環境。美國洛杉磯社區學院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學生渴望在學生社區內得到:學會某些技能;學會某些愛好;促進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人際交往的能力;瞭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並獲得應付各種生活方式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組織能力;希望參加創造性的活動並獲得別人的讚賞和認可……可見,學生們的這些要求在一個良好軟件環境的社區中不難達到。優化軟環境,就是要以社區文化活動為載體,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融為一體,對提升社區的文化品位、營造社區的文化氛圍、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和陶冶學生的文化情操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利用社區內的宣傳櫥窗、樓棟內的宣傳版、走廊的兩側牆壁等陣地對學生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方面進行宣傳教育;開展一些學生喜聞樂見、健康向上,且高質量、高層次、高品位的社區文化活動,等等,以達到社區的文化育人目標。學生社區是近幾年來隨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而生的新事物,我們在開展學生社區管理和建設的過程中,應把本校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社區自身的特點結合起來,不斷地調查研究、反覆地總結探索,及時修正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以求學生社區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更能符合新時期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楊世紅,蔡明,王瀅,尹雲洪.高校學生社區輔導員隊伍建設芻議[J].大家,2001(7).

[2]方婷.我國高校學生社區管理髮展進程的回顧與展望[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

[3]蔡國春.中美高校學生觀與學生事務觀之比較[J].江蘇高教,2001(4).

[4]劉聖蘭,周婧.社區管理者素質極其影響力探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5]楊忠,周軍軍.以“六進”創新高校學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教育,2010(31).

[6]陳愛池,張玉液,王偉華,楊靜,劉靜,張玉波.中外學習型社區建設比較分析[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