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現代版畫教學思考藝術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版畫藝術以其不朽的生命力在世界繪畫藝術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版畫經過無數藝術家的繼承和努力探索,正朝着多元化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中國版畫在版畫藝術家們長期的總結、探索下興起、發展並逐漸成熟。隨着版畫題材、體裁的變化和照相製版、綜合材料、多媒體等技術手段的加入,版畫也開始更加多元化地表達和反映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和思維、情感,在現代繪畫藝術長廊中綻放着璀璨的光彩。

現代版畫教學思考藝術論文

一、現代的版畫基礎教學

近年來,版畫的基礎教學在各個學院版畫系的總體課時安排中都佔有較大的比重,學院把基礎教學作為昭示學生未來成才率的重要依據。隨着現代藝術的擴展和演變,由版畫的基礎教學所演變而來的教學方式、效果,也在漸漸地動搖着版畫基礎教學穩固的學術地位。如何實施版畫的基礎教學、調整教學結構,使之與創作教學相輔相成,引發業內人士的思考。使基礎教學能夠適合於藝術發展的廣度需求,促發其潛在的思維轉變,是當代基礎教學面臨的緊迫課題。

對基礎概念的界定,不應單單確定於技術的層面。釋放基礎所承載的包容量,使學生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系統的、活躍的藝術思維和技術體系,應成為基礎教學的引申意義。從版畫的總體格局上講,基礎教學的範圍,不應單單是造型基礎,版畫製作基礎、創作基礎、構成設計基礎、專業理論基礎等,都應納入基礎教學的範疇。造型基礎和版畫製作基礎作為課堂教學內容,更應增加其寬泛性和縱深性。造型的基本功訓練,需要時間、毅力和悟性,同時其具象的審美品位、抽象的構成形式、意象的時空因素等藝術思維活力的引發,更能起到調動學生靈感和開發學生思維靈性的作用。版畫製作基礎,是技術性、工藝性、程序性很強的學習過程。技術性操作和製作規律、規範及各版種材料的使用性能、可發揮演變的各種技術效果,這些作為基礎性的技術,應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和應用,並應在學習和創作版畫時擴大其應用範圍。

創作作為教學成果的整體體現,反映着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當代學生有其強烈的時代特性和個性特徵,他們思維敏捷、異變性強,有強烈的求知慾,接受新事物快,信息量充足等,但創作經驗欠缺,因而在一、二年級的造型基礎訓練和版畫製作訓練中,間接地、靈活地給學生提供創作基礎訓練十分必要。創作需要在一定時間裏的經驗積累,應將基礎課教學中的純技術訓練轉變為在藝術思維指導下的創作訓練,通過學生的課外速寫、體驗生活等創作練習,使學生形成創作的慾望和習慣,併為版畫創作的最終完成打下基礎。理論基礎更是當代學生需要及時補充的營養。各學院的文化理論課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有其必然的功用,但作為藝術學院的學生從事藝術創作的理論積累,又顯得蒼白無力。具有深層次的文化理論修養不一定就能畫出具有文化品位的作品,但其內在的影響卻能決定學生的創作品格,使學生以合理的文化和心理結構構架自己的藝術天地。

二、如何培養高素質版畫人才

學院的版畫系教學肩負着培養高素質版畫創作人才的重任。各學院版畫系的學生在入學前都有一個類似的實際問題,那就是對版畫的瞭解非常簡單,個別學生是出於對版畫本身的偏愛,部分學生是專業的無奈選擇,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客觀事實。那麼,如何讓學生在四年的版畫學習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版畫的系統研究中,畢業創作時以良好的競技狀態,發揮出其自身的能力,創作出具有一定水準的版畫作品,這也是版畫教學的目的和使命。無論入學前學生是出於對版畫的偏愛還是無奈的選擇,版畫的學習過程對每一個學生來説都是陌生的和新鮮的,有着巨大的探求空間。提供良好、寬鬆的學習環境,配備高水準的師資隊伍,充分調動學生的版畫創作熱情,是完成好版畫教學的前提。版畫雖然具有特定的工藝性、技術性和規範性,但每一製作程序又都有不可預測的製作效果和操作方式,這種靈活的、變化的藝術處理手段是其他畫種所不可比擬的。一個筆痕、一種腐蝕肌理、一次材質變化、一層疊壓、一遍印刷都能給學生帶來無限的靈感,深深地啟發和帶動學生思維的流露和擴展,他們在數次反覆的製作實踐過程中,會深深地體會到版畫無窮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他們用自己的靈魂、身心去體驗,在實踐中激發出對版畫的執著和激情,等待版畫藝術靈感的迸發,這是一個疲倦而又愉快的過程。

在版畫教學中,除講授必要的傳統方法、規範的製作程序、嚴格的版畫原理、特定的版畫規則、合理的環境保護、高品位的版畫創作語言等內容外,樹立學生的版畫創作思維觀念、增加其藝術信息量、拓展版畫的表現形式、反映版畫的當代特徵,也是版畫教學中的時代取向。應既有嚴謹的教學方式,同時又能在特定的版畫行為規則內,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在素質,有效地使學生在實踐中完成對版畫本身的靈性體驗。實踐過程雖然難免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偏差性,但同時也附着遞增的經驗性。一個構思的形成,一幅圖式的確立,一種語言的漸變,往往都是在實踐的偶然瞬間使心靈的火花得到釋放。版畫創作中從構思、製作到印刷完成都具有充分發揮的餘地,每一個環節都可能使其作品得到出其不意的完善,使造型基礎訓練的技術性能和思維過程在版畫創作的實踐過程中得到綜合體現。對版畫創作每一過程的內在張力的延伸和變異,都將對完成版畫作品,形成靈活、主動、合理的版畫語系,起到有益的促進作用。

三、在當前多元的文化維度上確立現代版畫的價值理想,建構中國版畫獨特的當代品質

現代版畫應具有現代性和精神內涵,這既應是專業版畫家的追求,更應是版畫專業教學的總體發展方向。調整教學結構,深入研究版畫專業教學方法,拓展教學思路,以適應當代版畫專業教學要求,是版畫教學的根本問題。縱觀國內藝術院校版畫專業的發展,由於歷史和社會條件的客觀原因,發展並不平衡。除木刻專業外,其他專業近些年來在有識之士的推動下,在版畫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雖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應該承認,版畫現階段的水平總體上與國外先進國家還有一定差距。雖説我們的木刻教學具備深厚的`傳統基礎,但分析近年來各類版展中佔有相當比重的獲獎木刻作品,還缺少那種令人歎服的精品,反映出一種技術簡單、精神含量不足的總體發展傾向。這些問題反映在教學中,透露出了我們對傳統的(包括西方的)版畫技藝、版畫精神研究不夠,繼承的精華不多,同時對當代的版畫發展理念更缺乏廣度的瞭解、深度的研究及實踐上、理論上的探求。在片面地強調版畫的技術性的同時,沒有調整好技術與藝術的辯證關係,何況我們的技術也顯出不同程度的粗糙。在版畫教學中熟練版畫技術,探討版畫的本體語言的獨立性,追求形式風格及個性的多樣化,調整技術與藝術、基礎教學與創作教學的辯證關係,顯得尤為重要。

四、瀋陽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版畫系的教學

瀋陽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版畫系在一、二年級側重培養學生的造型技能、版種技巧的熟悉與掌握、強化造型諸因素的嚴謹性及學生的紮實基本功訓練。以版種普修的形式,充分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熟練運用版畫各版種的技術手段,同時也包括對傳統版畫的認識和了解。把一、二年級定為穩定期,讓學生以沉穩的心態積累藝術思維經驗、表達能力及手段。為了增加學生思維的跳動性和敏感性,同時也為了緩解課堂教學的枯燥感,分階段地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畫生活速寫、記憶速寫、想象創意、抽象構成練習、創作意圖記錄等,並探索工具、材料、紙張等不同表達媒介,這樣既開拓了學生思路,也為基礎課教學向創作課教學的引入起到了紐帶作用。

三年級作為學生的實驗探索期,鼓勵學生在素描教學中,追求素描本體語言的研究和個性化風格的體現,在版畫專業教學中,讓學生以選修版種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有重點地精化某一版種,並對某一版種的延伸、版畫語言的擴展進行有目的的實踐,在實踐中逐漸尋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本體語言與樣式。四年級作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際綜合能力的釋放期,上半學期的創作課以學生的個性體驗為重點,着重培養引導學生完善自身的思維觀念、版畫表現語言特點,通過創作完整的作品,達到版種語言對創作意圖的體現。下半學期以上學期創作思路為主線,以藝術的唯美性、當代藝術的觀念性及對生活體驗的反省、感悟,版畫創作的品格性、靈活性、文化修養的意藴性為畢業創作的指導性原則,直接進入畢業創作。在這種總體格局下,學生的創作思維由低年級順其自然、循序漸進地在高年級得以延伸和昇華。運用色彩語言的象徵意義,平面化的視覺語言,以自由的手法、簡潔符號化的圖式,綜合不同版種的創作語言,闡釋學生個性世界的精神幻想和哲理性的心理空間。讓作品在不同的側面反映當代人對社會、生活的態度和自我體驗。同時,畫面的處理方式也流露出不同版種的實效性和靈活性。

探索純粹性版畫語言特徵,確定當代版畫語境,雖非一日之功,但也不是遙遙冥想。在專業版畫教學的未來發展結構中,應以注重版畫技藝實驗為前提,使技術的物性特徵轉化為精神的個性語言擴展,來達到版畫文化層面的深入和展開。在固守版畫本質的教學過程的同時,更要在理論上、實踐上、思維觀念上來拓展已約定俗成的版畫概念,讓版畫的本質特徵更多地融會到精神性的藝術形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