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5.56K

現代教育的技術發展得越來越快,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論文,歡迎大家瀏覽。

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論文

一、前言

近十年來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迅猛,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被開發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本世紀初,多媒體技術開始被引入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PPt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黑板+粉筆+課本”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更多的藉助於多媒體技術手段開展教學。通過使用課件,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更為直觀的展現給學生;通過使用多媒體播放器(MediaPlayer,RealPlayer,暴風影音等),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直接播放音頻視頻文件,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幫助教師實現了在教室內直接點擊鏈接上網,為學生展示和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近年來,無線Wifi逐漸覆蓋校園,MOOCs,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被廣泛的應用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彈幕”等新型交流方式也開始被引入,教學過程中師生實時交流得以實現。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獲取知識,隨時隨地學習英語(learnanytime,learnanywhere)。然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廣泛使用也導致了教學中一些“詬病”的出現,例如: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離開課件不會講課或上課就是帶領學生瀏覽課件;學生課上忙於瀏覽課件,不做筆記,被動學習等現象。最令人擔憂的是: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材的角色變得十分尷尬。儘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學英語類教材不斷更新,教材種類不斷增多,教材內容極大豐富,但是對於教師而言,教材似乎已成為“雞肋”,很多教師抱怨教學時間緊,教學任務太多、教材框架設計不合理,“越來越不知該講什麼內容了”。學生覺得外語教材“花架子”太多,沒有內容,他們從中學不到什麼有用的知識,教材對他們來説可有可無,這種現狀不得不令人擔憂。外語類教材如何能在現代教育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得以生存和發展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從大學英語教師的角度探究如何將教材使用和新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相結合,更好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師授課水平。

二、大學英語教材使用現狀調查研究

《大學英語課教學指南》(修訂稿,2015,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為了配合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各大出版社紛紛邀請外語教學專家和名師編寫新教材,出版社之間的教材大戰愈演愈烈,教材門類不斷增多,從最初的一本英語教材發展到現在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綜合教程,拓展教程、閲讀教程、聽力教程、視聽説教程、寫作教程以及各種配有網絡學習卡的大學英語教材)。面對如此種類繁多的教材,教師和學生都一時無法適應,不知如何有效使用,進而出現了有的教材過度使用卻效果不好,有的教材學生購買後從未使用過甚至全套退回教材科的現象。以內蒙古財經大學大學英語教材使用情況為例,本學年我們為大一新生訂購了英語綜合教程,視聽説教程和快速閲讀三類教材以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按照最新修訂的《2015年內蒙古財經大學人才培養方案》(簡稱《2015教學方案》),大學英語課程應在三個學期完成,每學期4學分,共計12學分。學分較《2014教學方案》減少了4個學分,68學時。那麼如何在學分壓縮、學時減少的現狀下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有效將實體紙質教材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相結合是廣大外語教師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三、現代教育技術使用環境下教師教材使用策略探究

《指南》提出“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就其人文性而言,大學英語課程重要任務之一是進行跨文化教育。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這一交流工具,除了學習、交流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專業信息之外,還要了解國外的社會與文化,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意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就工具性而言,大學英語課程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聽、説、讀、寫、譯的能力。大學英語的工具性也體現在專門用途英語上,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和專業或未來工作有關的學術英語或職業英語,獲得在學術或職業領域進行學術交流的相關能力。”

(一)慎重選擇單元教學主題

如上所述,當今時代網絡技術高度發展,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源。課本上所出現的素材以及相關主題內容都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海量的相關信息。Twitter、微信(Wechat)、QQ等網絡實時交流工具的使用加速了信息更新的速度,信息傳播瞬息萬變,很可能今天的話題就會淹沒在明天的信息海洋中,因此,每本教材前言中所提到的所謂“選題新穎“、“具有很強的實時性、時代性”的`説法是不妥當的,這樣的選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脱離現實,或無深度可循,不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材採用主題模式開展單元教學的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主題選擇需慎重對待。筆者認為,在大學英語教材中引入一些經久不衰的主題(愛情、親情、戰爭、和平等),再配之以經典的文學作品(節選、改寫過的英美文學作品)或是一些能引人深思的美文、詩歌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語言之美,引導他們去探究主題背後更深層次的文化背景,久而久之他們會主動閲讀一些好的文學作品,逐漸養成自主閲讀的習慣。

(二)合理設計每個單元內容框架

通過對大學英語類教材內容框架進行研究,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儘管叫法不一,目前所有大學英語教材都將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劃分為課文導入(lead—in);文章閲讀(readandexplore),這部分由兩篇課文組成(textAandtextB,課文A為該單元的主課文,課文B為輔讀課文,往往不被列入課堂教學時間內);每篇課文後配有相應的詞彙練習和閲讀理解問題;最後一部分是寫作練習(writingpractice)。教師在安排教學時間時,往往設定2周完成1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如何在2周內完成如此多的教學內容的確是一個令教師們很頭痛的問題。因此,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每個單元的教學往往是流於形式,教師匆匆趕課,教學重點不明確,學生對於所學的內容知之甚少,往往是學後一單元時就已經把前面學得知識忘在了腦後。針對這種現狀,筆者建議教材編寫者在設計每個單元內容框架時,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既提供課文又設計練習。而是要充分考慮到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在每個單元主題下,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文章鏈接、內容簡介或導讀,並設計相應的啟發性練習和活動,鼓勵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呈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引導學生自主的開展探究性學習。例如,教材編寫者可以將部分教學內容、文化背景知識等製作成微課,網絡公開課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各類資源和輔助。課上教師可以藉助於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學習內容,引發他們自主探究的興趣,進而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中的人文性要求。

(三)根據教學目標編寫分層次、個性化教材

當今時代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革新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教材編寫和使用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教材編寫的綜合性。即,目前大學英語教材種類過於細化,重複內容較多,應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微課、MOOCs以及雲技術等)將教材分類進行整合,要充分體現教材內容的綜合性,儘可能為學生提供紙質教材之外的更多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資源,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拓寬知識視野;更避免了教材的重複性浪費,減少了學生用於購買大學英語類教材的費用。同時,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可以編寫適用於不同層次、滿足不同學習需求的教材。針對大學英語課程的工具性需求,可以編寫通用學術英語類教材和專門用途英語類教材;針對大學英語的人文性需求,可以編寫通用英語教材或閲讀教材來實現增進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四、結束語

未來,隨着互聯網寬帶網速的提速和資費的下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距離將不斷縮短,各國間的科學技術和文化交流必將更為密切;無線Wifi將逐漸覆蓋校園,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也將會更多的在課堂教學中得以應用。英語的重要性在未來將更為凸顯,未來的大學英語教學必將面臨新的挑戰和變革。其中如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科學合理的使用教材拓寬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依然是我們未來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