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對大學生加強職業理想教育的分析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一、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的內涵

對大學生加強職業理想教育的分析研究論文

職業理想是指個體基於自身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等因素評估的基礎上,對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職業希望達到一種預期的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的工作行業、工作種類及事業成就大小等的嚮往和追求。

職業理想教育是幫助人們選擇並準備從事適合自己的職業的過程,是引導受教育者實現職業理想的有效途徑。它指導受教育者運用科學有效的辦法認清自身特點,準確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二、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的現狀

(一)目標制定的功利性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擇業定位和價值訴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功利化傾向。 收入高低和個人發展空間特別是具體的經濟利益已成為部分大學生擇業選擇時權衡的首要因素,一些大學生擇業時並不怎麼在意國家的真正需要。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只關心個人需求的滿足。這種職業理想功利性的傾向,使得多數大學生求職都集中在大城市與待遇豐厚的職業,這樣帶來的結果則是東部沿海開放城市人才供大於求。而中西部一些地區無法招攬到合適的人才,這種尷尬的局面也是目前許多大學生出現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確地引導大學生樹立功利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需要引導大學生把自身的個人利益和國家的需要有效地統一起來。

(二)實現過程的矛盾性

職業理想觀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價值觀念是主要的兩個方面,這也使得大學生在擇業定位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大學生擇業觀的矛盾衝突主要表現在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矛盾、不切實際的理想和具體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注重物質享受的觀念與缺乏艱苦奮鬥的精神之間的矛盾、希望獲得競爭與缺乏戰勝困難勇氣的矛盾等方面。所以,引導大學生改變一些錯誤或不切實際的職業觀念,使他們在矛盾中尋求個人職業理想的實現與社會需求的統一,進而樹立科學合理的職業理想,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三)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

大學職業理想教育的課程設置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推行職業理想教育的理論課程而忽視了實踐課程,不能有效地指導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對於課程內容的設置很少做出適當的調整,無法滿足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職業理想教育的課程設置應聯繫時代的要求和國際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課程設置。職業理想教育課程應堅持“聯繫實際”的原則,理論服務於實際,從實際中透視理論、歸納理論,進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

(四)授課方式的單一性

大學職業理想教育的授課方式多為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規劃指導課程,大部分採用“灌輸式”理論講授方式,並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應當採用靈活多樣的授課形式,如小組討論法、實地考察等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職業理想教育的核心,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職業理想是受教育者預期達到的職業目標。在職業理想實現的過程中,需要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受教育者認清自身特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教育以就業為中心,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開展職業理想教育、端正受教育者的就業觀,可以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引導大學生踏入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領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出一份力。職業理想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具體化,引導大學生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環節

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是對大學生職業生涯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總結,對大學生的興趣、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其所學專業的職業傾向,確定最適合他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為此職業目標制定一系列科學可行的計劃。職業理想教育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各個階段,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不可或缺,是保證大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確保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重要環節。在職業理想教育中,激發學生的就業熱情,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職業心理做出良好的疏導,有助於大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制定前瞻性的職業準備和合理性的職業定位。

(三)是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1. 有利於發掘大學生潛力,提高其科學文化素質

職業理想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分析國際經濟形勢,讓其明確當下就業前景;可以引導大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將職業理想變為現實;可以幫助大學生主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不拘泥於現有的知識儲備,主動創新學習方法和拓寬專業領域,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可以幫助大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適應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2. 有利於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其思想素質

當下,“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錯誤價值觀存在於部分大學生的擇業目標中,導致大學生的職業理想信念發生偏差。職業理想教育可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目標,幫助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使大學生的個人目標與社會目標一致,在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方針領導下,以實現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目標,結合自身實際實現職業理想。

3. 有利於緩和大學生心理衝突,提高其心理素質

在大學生選擇職業的過程中,往往無法協調好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係,而職業理想教育可以教授大學生如何解決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矛盾衝突。大學生在實現職業理想的過程中,時常遇到困難,如果不及時解決,心理壓力也會逐漸增大,會喪失前進的動力。職業理想教育可以教授大學生如何以積極的人生觀正視現實中的困難,排解心理壓力,敢於競爭,樹立自強不息的就業心態,培養自己的受挫和抗壓能力,有利於大學生養成過硬的心理素質,促進職業理想化為現實。

四、加強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的途徑

(一)優化課程設置,增加實踐課程

大學生職業理想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較高的實踐能力。因此,高校應設置更多的實踐課程,讓大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此外,實踐課程的培養目標應貼近現實,緊密結合社會實際。課程形式可以採用素質拓展等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就業能力。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大型招聘會,瞭解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要,將對應專業的單位要求作為參照標準,認識自身的不足,在今後的學習中彌補改進。

(二)營造文化氛圍,加強文化引領

校園文化對於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規範並及時更新校園的標語、宣傳欄,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讓校園精神文化在校園物質文化的基礎上起到引導作用。大學生社團活動、科研立項是校園文化的代表,要鼓勵大學生參加社團實踐活動和科研活動,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參加講座的機會,並提供多樣的科研經費補貼,鼓勵學生參加科研立項的申報,促進大學生在文化活動中認識自我、發掘自身的潛力。

(三)增強歷史使命感,提升職業道德品質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職業理想的方向,將大學生的職業理想目標與社會共同理想相結合。幫助大學生明確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係,教育學生自主、自立、自強,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將社會需要內化為個人發展的需要。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教育,培養大學生崇高的職業信仰和誠實守信的職業品質。鼓勵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支援西部建設等活動,鼓勵大學生敢於走出校園,在磨鍊中培養團隊協作的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