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職園林技術專業1+1+1人才培養模式實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1W

摘 要:根據園林技術專業目前存在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不夠、專業知識創新應用能力不足、專業思想不穩定以及職業道德素養欠缺等問題,我們提出實施"1+1+1"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新模式,旨在突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等,本文詳細介紹了該人才培養新模式的內容及實踐。

高職園林技術專業1+1+1人才培養模式實論文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園林技術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指導下,為實現培養目標而有計劃系統地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風格與特徵的組織樣式和運行方式。[1]《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園林技術專業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許多諸如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不夠、專業知識創新應用能力不足、專業思想不穩定以及職業道德素養欠缺等問題,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園林專業人才在改善城市環境、進行生態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根據高職園林技術專業的發展特點及人才定位,如何通過改革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來適應社會、行業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的需要,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通過廣泛的調研與學習,結合江蘇省對園林技術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原來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改為"1+1+1"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新模式,並進行了實踐。

1園林技術專業"1+1+1"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園林技術專業"1+1+1"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可以總結為:第一個"1"表示第一學年,學生在兩個學期每個工作日的上午進行必要的人文素養、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工作日的下午和週六週日的部分時間,根據專業要求,在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進行必要的生產勞動實踐、請園林相關企業老總和技術人員進行專題講座、參加企業培訓以及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等實踐活動;第二個"1"表示第二學年,學生進行職業基礎課、職業技術課和職業必備操作技能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需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第三個"1"表示第三學年,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可根據學生所在的.不同實習單位要求和實習內容,與實習單位指導教師一起對學生某一方面的職業技能進行強化培訓,最後在校內外老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針對實習內容完成畢業設計。

2園林技術專業"1+1+1"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2.1實施模塊教學,進行課程體系改革

依據培養方案,我們將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和調整,嘗試模塊教學。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共分為三個模塊,即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職業素質拓展課程模塊以及實踐模塊。其中,基礎課程模塊包括必要的文化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園林植物栽培類課程、園林規劃設計類課程以及園林工程與施工管理類課程;職業素質拓展類課程模塊主要為專業選修課程;實踐模塊包括生產實踐、專業見習、專業綜合實習實訓以及畢業實習實訓。

通過課程體系改革,可使本專業培養方案緊緊圍繞園林專業就業崗位羣所必需的知識、能力、素質,對課程進行了必要的增補和整合,如在文化基礎課程中增加了大學語文和環境資源概論兩門課程,將植物與植物生理、土壤肥料以及農業氣象三門課程整合為園林植物栽培基礎課程,將園林史、園林美學以及園林設計初步整合為園林規劃設計基礎課程,將素描、水彩與水粉整合為繪畫課程。

2.2編寫校本教材,改革教學方法

由於當前的許多教材多為全國性教材,普遍性知識過多,而地區針對性不夠,因此,編寫校本教材是較好的解決方法。對於專業基礎課程,我們強調"適用、夠用、實用",如在園林植物栽培基礎校本教材中,增加園林植物知識,減少以往教材中過多的農作物知識;在園林植物栽培類專業課程中,根據學生就業情況調查資料,我們重點強調華東地區常見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技術以及市場前沿園林植物的介紹;園林規劃設計類課程中,根據園林行業動態,適當減少純理論知識內容,重點圍繞職業技能要求編寫教材;在綜合實訓指導書的編寫中,根據學生就業崗位調研結果,強化居住區綠化景觀設計、小遊園景觀設計、屋頂花園設計、垂直綠化景觀設計及園林植物景觀配置等項目的實訓實習,與行業發展保持一致。

教學方法上,我們在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築、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中進行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改革,即由教師根據職業崗位技能要求佈置任務,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在花卉栽培、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園林工程與施工管理、園林樹木等課程中,進行項目式教學方法改革,即將上述課程根據崗位技能要求整合出若干技能培養項目,教師對該項目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實踐動手技能等進行集中講授。[2]如在小遊園設計項目式教學中,幾名專業教師將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築、園林植物配置、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園林工程及施工管理等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融入到項目中,教師全程參與指導。

2.3加強實訓指導,提高動手能力

由於園林技術專業一些課程的特點,以往由1名教師和實驗員一起進行實訓指導的效果不太理想。如在繪畫、園林規劃設計、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中,由於指導每名學生的時間耗費較長,我們實行由2-3位指導教師和實驗員一起同時進行實訓指導,顯著提高了實訓效果。另外,在每學期的實習教學週中,根據課程開設情況,實行幾門專業課程綜合實訓、專業教師集體參與實訓指導的辦法,使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模擬工作過程。此實訓方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如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園林仿真實訓,如校內實訓基地樹木園的規劃設計、學校小遊園的景觀設計等;二是到利用本地園林景點及國內著名園林景區進行綜合實習實訓,如在揚州瘦西湖風景區、蘇州園林、杭州園林等地進行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築、園林植物配置等課程綜合實習實訓。通過以上這些做法,可以加強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效果良好。

3園林技術專業"1+1+1"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分析

3.1遵循教育規律,突出素質教育

園林技術專業"1+1+1"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職人才,符合高職教育的發展規律。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實踐,不但可以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在大量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在指導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可以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圓滿完成"實踐-理論-實踐"的認知循環,把班杜拉認知理論體系中三元交互決定論的環境、行為和人的主體因素三要素做到了完美的結合,達到了高職園林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3]

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專業教育,首先應該是素質教育,學生要在先成人的前提下方能成才。該培養模式從學生入校開始就對其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並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使學生在畢業實習及今後的就業中可以留得住,有效解決了目前本行業普遍存在的畢業生怕吃苦、流動頻繁的問題。另外,該培養模式中開設有大學語文、環境資源概論、就業與創業指導等課程,在專業課程教學及實訓中重視人文素質、強調團隊協作與統籌,培養學生分析事情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可以很快適應就業崗位,併為學生畢業後的後續學習、終身學習給予了指導。

3.2重視實踐教學,強化動手能力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4]本培養模式中三個"1"的核心均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第一個"1",可使學生初步瞭解接觸專業,瞭解崗位職責,為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個"1"中,通過基礎課程整合,減少理論教學時間,增加實踐教學時間,在專業核心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實踐技能訓練項目,並定期進行技能考核,在畢業前全部學生需取得園林行業中級職業技能證書,部分技能突出學生可以獲得高級職業技能證書;第三個"1"中,教師與實習單位指導教師一起對學生在頂崗實習及畢業實習中的技能操作進行及時指導,並通過集中授課、技能操作示範等對學生某一方面技能進行強化培訓,為學生將來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園林技術專業"1+1+1"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學生學習和實踐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據我們最近一次調查,喜歡此教學模式的同學和家長佔總調查人數的92%;二是,加強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學生實踐項目的增加同樣對教師的教學及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通過聘請行業能手等擔任實踐指導教師對專任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起到很好的傳、幫、帶的作用。同時,由於園林行業自身的特點,通常一個園林企業只能安排3-6名學生實習實訓,這與一些工科專業可將許多學生安排在同一個企業不同,因此,本培養模式的實施需要大量企業的參與。而由此涉及到校企合作、經費投入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在培養模式的實踐中逐步完善和解決。

參考文獻

[1]楊杏芳.論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6):69-72.

[2]鄧小妮.高職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8(16):48-50.

[3]丁夏君.建設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14):73-75.

[4]劉獻君.創新教育理念,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9(1):18-20.

作者簡介:杜慶平(1962-),男,江蘇揚中人,從事園林技術、園藝技術及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陳衞元(1958-),男,江蘇丹陽人,從事教學督導、園林類專業教學及實踐。

李成忠(1980-),男,山東兗州人,從事園林植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