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弟子規

關於弟子規心得體會範文

欄目: 弟子規 / 發佈於: / 人氣:1.53W

關於弟子規心得體會範文1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關於弟子規心得體會範文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我覺得都是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我,哆嗦了幾句,我反而討厭他們。現在想想那多不應該啊!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就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母親的我就應正確引導孩子誦讀《弟子規》。讓她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母親的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佈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閲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所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現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能按照它上面所説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並提高自己的修養。

關於弟子規心得體會範文2

自從學習了《弟子規》使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讓我增長了智慧.“做人要知恩圖報、待人待物要具有恭敬心、為人要謙虛謹慎、找準人生目標??”這些都是從《弟子規》裏學到的,讓我深有感觸。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裏開頭就是【入則孝】﹐ 僅僅只有24個字而已。我們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這兩句話是在教育我們,聽到父母的呼喚,應該立即答應;父母有什麼事讓我們做,不要拖拖拉拉﹑ 懶懶散散。並且,父母的教誨一定要恭恭謹謹地聽;如果父母責備你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你要虛心接受。看到這兩句話讓我無言以對,是自己想起了以前經常和父母頂嘴﹑不懂事﹑貪玩。不過現在好啦!我每天都在儘量做到,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的。

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以為賺大錢給父母並能照顧好兄弟姐妹就是孝,以為會賺錢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臨下説教任何人。而《弟子規》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不僅是賺錢給父母,必須從細小入手,身有傷,貽親憂,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是切身處地站在父母親的角度體察到老人家的需要,不管多忙“常回家看看”,讓父母安心,放心。養父母之身、心、志、慧。小時候媽媽經常説:“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弟子規》讓我更明白了“感恩”:感恩天地給予陽光空氣和水,感恩國家培養護佑,感恩父母給予的生命、感恩領導的教導,感恩同事的關心幫助,感恩親友批評指正。讀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發現,以前自己習以為常或自己認為對的言行,原來都這樣或那樣地存在着不足。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兩句話是《弟子規》裏的【出則弟】。這是在教育我們,做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彼此不貪圖財物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仇;言語上互相忍讓憤恨就自然消除了。

《愛》篇中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不論是什麼人,我們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尊敬,因為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要講平等博愛。我們要把對工作的熱愛灑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讓處處都充滿歡聲笑語,有了好的環境,才能更加安心工作。

以上四點是我學習《弟子規》的淺薄體會,在這裏和大家共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學會用《弟子規》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指導生活和工作,培養我們孝親尊師,温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和事物,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品德修養,讓《弟子規》發揚光大,總之一句話,學習《弟子規》不是簡單的讀和背,而是用來做人和做事的。

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認為自己什麼都懂﹑都會,可學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根本就什麼都不懂﹑不會。是《弟子規》像一面鏡子似地,讓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污點。我覺得字典是我們學習中不會説話的老師,而《弟子規》則是我們生活中不會説話的老師。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着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

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是對心靈的一次大洗禮。

《弟子規》教人向善,長人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有價值。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使我深深的感悟到: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弟子規》裏這樣説道“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學文,但力行,任己見,昧理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才有方向,學習才有動力。風華正茂的我們更應有自己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用實際行動在茚旺這片熱土上播灑汗水、耕耘人生,用無悔的的青春去追尋自己五彩斑斕的夢想。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弟子規》中某些封建禮教迂腐的色彩,要一分為二地分析對待,“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要學到其中“孝信”的主旨,這才是最重要的。

《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因此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我決定以後會認真學習這本書,並且學會去做到。不再讓我的父母為操那麼多心。

關於弟子規心得體會範文3

讀《弟子規》啟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靈,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早就知道了,但他們其中的含義都是通過熟讀之後才深刻理解,如果能早知道這些,也許我的人生機遇會大不相同,學習《弟子規》有四點重要體會。

1、做人要懂得感恩。2、待人接物要懷着恭敬之心。3、為人要謙虛。4、找準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培養增養人的德行,讓我明白了立身處世的道理,耳濡目染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潛移默化間教會了我們逐漸形成高尚的品德、強列的責任感,學習它就是把聖人的教誨融入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愛因斯坦説:“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麼。”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去羨慕別人取得的成就,獲得多麼財富,過多麼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學習,積蓄力量,勤奮工作,貢獻社會”作為人生目標。

《弟子規》主要講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良好品德和生活習慣,博愛的精神,正確的讀書方法。時過境遷,歲月流逝,書中的內容同現在的時代形勢迥然不同,但書中提倡的家庭和睦、做品德高尚的人,養成良好習慣卻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弟子規》功課裏的——親仁,親仁的“親”是親近,仁者是有道德、學問的人,就是要親近仁者,以師事之,要跟他學,這是講擇師,仁者無敵,“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是同樣在世為人,品德高低各為相同,跟着潮流普通俗人很多,而仁德的人卻很稀少,在現代社會的人羣們只嚮往着時尚,不向往該怎樣為人。美,是什麼?是心靈?是外表?還是??歌德曾説:“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時,內心美方能經久不衰。”我們要內心美,讓《弟子規》讓古典文化來美麗我們的心靈,來感化別人,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