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弟子規

《弟子規》 教他天性

欄目: 弟子規 / 發佈於: / 人氣:3.22W

引導語:那本小時候曾讀過的《弟子規》,它教會我們什麼呢?是否是天性?

《弟子規》 教他天性

一、孝。教者孝之文也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在謹信學文之前,是仁愛之心的根本。我們教給孩子孝道,其實就是希望他們在最樸素的地方,顯出做人的核心價值。孝這個字,我們都認識,不妨伸出手來寫一寫。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所以“孝”最基本的寓意就是説,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上面為他遮風擋雨,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給他供養和扶持。《説文解字》解釋篆體“孝”字雲:“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所以,“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係。那“教”又是什麼呢?左邊一個孝,右邊一個反文,古人説,教者孝之文也。我們教給孩子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美德。那麼敢問一句,為什麼沒人説,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美德呢?是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性,是本能。同是血緣至親,為什麼下行的愛如此自覺,如此濃烈,而上行的愛有時卻顯得那麼牽強?是的,我們在教孩子,不是教他為天地之心,為生民之命,而是在教他天性。

《孝經》開篇明義章即是説孝。孔子在家裏閒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孔子説:“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什麼嗎?)曾子趕緊説:“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學生我不夠聰明,哪裏會知道呢?)於是孔子告訴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什麼是治民治世的終極智慧呢?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予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最終目標。)“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這就是孝的力量。)

二、答不完的問句

《弟子規·入則孝》開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八句話,四個父母起始。很容易做到嗎?其實很難。有這樣一個故事,中年的兒子坐在桌前看書,年老的母親在兒子身後發呆。突然,書桌前的窗台上落下了一隻大鳥。母親叫兒子説:“兒子,你看,一隻鳥。”兒子輕輕哼了一聲,沒有説話。沒一會,母親又説:“兒子,一隻鳥。”兒子有點不耐煩地回答:“是,一隻鳥。”又過了一會,母親再次重複:“兒子,一隻鳥。”兒子猛地回頭望了一眼母親:“我知道了!你都説了三遍了!”母親默然良久,起身去卧室拿出了一本日記,翻到了很多年前的一篇,拿給兒子看——“今天,我和兒子去公園玩,不遠處的草坪上落下了一隻鳥。牙牙學語的兒子指着它對我説:‘媽媽,鳥!’我欣喜地迴應兒子:‘是的,寶貝!一隻鳥!’緊接着兒子又説:‘媽媽,鳥!’我再次興高采烈地迴應他:‘嗯!一隻漂亮的鳥!’這隻鳥激起了兒子巨大的好奇,它只在草坪上停留了短短的一小會兒,但是兒子指着它和我説了24遍——‘媽媽,你看,一隻鳥!’當然,我也開心地回答了他24遍——‘是的寶貝,這是一隻鳥。’”

我們的一生,步步行來,點點滴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如天一般的恩情,大而無窮,又怎麼報答得完呢?

三、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從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會發展出來的孝道,沁入骨血,先賢智者用文藏典籍記錄下了他們智慧中關於孝的全部形式。子由問孝,子曰:“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由問孔子,什麼是孝呢?孔子説,是能夠供養父母麼?動物皆有本心,我們知道,羊羔是跪乳的,烏鴉是反哺的。如果沒有恭敬之心,那麼人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孔子告訴我們,孝為行,敬為心。孝這件事,是論心不論跡的。無關乎貧窮或富有,無關乎能力高低,僅僅是每天一次的問候,就已經足夠。《入則孝》當中説,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心靈的陪伴與牽掛,是對父母最長情的告白。父母對兒女的心,永遠都是兒行千里母擔憂。由此看,教育最難,難在無法阻擋孩子的成長。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慢慢離開父母的過程。第一次斷奶、第一天上學、第一次夏令營、第一次獨自踏上異國他鄉,成家立業,建功立志,又該如何去教他什麼是牽掛?只能盼望天下兒女之心,對父母多一點懂得。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從小就在一棵大樹旁邊玩兒。他特別喜歡這棵樹。這是一棵蘋果樹,長得很高,又漂亮,有很多甜美的果子。這孩子天天圍着樹,有時候爬到樹上摘果子吃,有時候在樹底下睡覺,有時候撿樹葉,有時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樹身上亂刻亂劃。這大樹特別愛這孩子,從來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兒。

玩着玩着,孩子長大了。有一段時間他就不來了。大樹很想他。過了很久,他再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少年了。大樹問孩子,你怎麼不跟我玩兒了?這孩子有點不耐煩,他説,我已經長大了,不想跟你玩兒,我現在需要很多高級的玩具,我還要念書,還得交學費呢。大樹説,真對不起,你看我也變不出玩具,這樣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賣了,你就有玩具,有學上了。這孩子一聽就高興了,把果子都摘了,歡歡喜喜地走了。

就這樣,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時候匆匆忙忙而來。等到他讀書以後,又有很長時間不來了。再過一些年,這孩子已經長成一個青年,他再來到樹下的時候大樹更老了。大樹説,哎呀,你這麼長時間不來,你願意在這兒玩會兒嗎?孩子説,我現在要成家立業了,我哪兒有心思玩啊?我連安家的'房子還沒有呢,我也沒有錢蓋房子呀。大樹説,孩子,你千萬不要不高興,你把我所有的樹枝都砍了就夠你蓋房子了。這孩子高興起來了,把樹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這樣又過了很多年,這孩子再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年人了,這大樹已經沒有果子也沒有樹枝了。孩子還是不高興,一個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樹下。這孩子説,我現在成長了,唸完書,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這世界上的海洋這麼浩瀚,我要去遠方,可我連只船都沒有,我能去哪兒啊?大樹説,孩子,你彆着急,你把我的樹幹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這孩子一聽很高興,砍了樹幹,做了一艘大船出海去了。

又過了很多年,這個大樹只剩下一個快要枯死的樹根了。這時候,這個孩子回來了。他的年紀也大了。他回到這棵樹邊的時候,大樹跟他説,孩子啊,真對不起,你看我現在沒有果子給你吃了,也沒有樹幹給你爬了,你就更不願意在這兒跟我玩了。這孩子跟大樹説,其實我現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動了,有樹幹我也不能爬了,我從外面回來了,我現在就是想找個樹根靠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來就是跟你玩的。這個老樹根很高興,他又看見孩子小時候的樣子了。

這個故事,其實説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我們自己的一生。時光催人老,總有一天,父母將會老去,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對孩子一生的提攜。為人子女,又該以何種方式去回報這份大愛呢?

四、色難

《入則孝》後半部分,講了這樣一個道理。它説: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悦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色難,色是什麼?就是這句“怡吾色,柔吾聲”。難在哪兒呢?難在沒有一顆恭敬的心,難在沒有一個謙和的態度。於是“色悦”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尺。孔老夫子弟子三千,曾經有不同的學生向他問過孝。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問孔子,何為孝道?孔子反問他,如果有事情的話孩子就替父母做了,有好吃的就給父母先吃,你覺得這是孝嗎?我們有很多孩子,包括我們自己,很多時候父母走過來小心翼翼、輕聲細語地問我們:“孩子,最近忙什麼呢?能和我聊一聊麼?”我們就經常會説:“哎呀,跟你説你也聽不懂,我還有事呢,你別煩我了!”六六有一本小説,叫做《寶貝》,裏面有一段台詞,是温和的男主角對他脾氣急躁的妻子説的,他説:“其實你對我呼來喝去這事沒什麼,連美國總統都會被媳婦呼來喝去,我不在乎。可是你想沒想過,忍受你呼來喝去的那個人是因為愛你,而你的呼來喝去是因為你嫌棄。”我們可以對陌生人笑臉相迎,卻總是對身邊最親密的人充滿挑剔。孝順孝順,順者為孝,真正愛自己的父母,就要學會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習慣。父母真的會犯錯嗎?當然會的,那父母犯錯了應該怎麼辦呢?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道理本身是什麼不重要,表達方式很重要。以謙和的態度去建議他,以恭敬的心去順承他,不執拗,不違背。心有憂思謂之勞,有憂思卻沒有怨懟。所以我們才能説,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孝敬他們,讓被孝敬的人快樂,不違揹他們的意志,就是難得。

五、親有疾

生老病死,人之大義。《入則孝》的結尾部分,談到了這個問題。它説: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我們説,久病牀前無孝子,能夠在父母病榻前晝夜侍奉,已然是孝順之致。那父母給予我們的也同樣是這樣的嗎?

前段時間,我母親得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病。其實這也是我今天讀書分享的初衷。醫院裏有很多形形色色的病人,無論貧富高低,職業貴賤,一旦走進那間病房,大家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會因為富有或權勢就可以免除病痛。於是,人性在最純粹的地方顯露本真。病房裏的一個姐姐,34歲,病情很嚴重,她70歲的母親,只來過病牀前一次,那次我在,我看到她甚至沒有正眼看她的女兒,就已經滿眼淚水。後來她被接走,再也沒來過。姐姐的老父親,滿頭白髮,他同樣抗拒走進這間病房,每次匆匆來,匆匆走,但是習慣在病房外搬一把椅子,斜坐在門前,目不轉睛注視前方。開始我以為他是覺得病房裏太熱,去樓道里乘涼,後來一次偶然,我坐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上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在這個位置朝裏望,看不到姐姐的臉,卻剛好能看見姐姐的心電監護儀,屏幕上一起一伏,數字一閃一閃,時刻跳動的是他女兒的生命,然而他的女兒大多數時候都只是無聲無息地躺在牀上,恐怕只有這台心電監護儀能夠告訴父親,她的生命依然鮮活。所謂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不過如此。因為太愛,所以日日恐懼,不敢來,不敢看,不敢去照顧。我們以為,晝夜侍不離牀已是孝道,然而父母之愛,卻是因為眼看不得孩子的片刻苦楚而不得已的離開。從此我便知道,照顧生病孩子的父母和照顧生病父母的孩子,是不可能一樣的。

六、今汝安,則為之

最後,我想要説的是《入則孝》的最後一小節。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死,真是個沉重的話題。宰我有一次問孔子,他説如果父母去世了,我們真的要守孝三年嗎?身為君子,三年不為禮樂,禮崩樂壞該當如何?孔子於是反問他: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如果父母去世不久,你就吃粳米白麪,穿綾羅綢緞,你會安心嗎?)宰我説:安。於是孔子説了六個字:今汝安,則為之。宰我走了之後,孔子感歎,他説一個孩子出生後,要三年才能免於父母之懷。在這三年裏,很少有父母會説,你怎麼還不長大我真是一天都懶得抱你了,都是抱不夠,親不夠的。襁褓嬰兒在懷三年,哪有父母會管它禮崩樂壞?不過孔老先生向來都是一個寬和的人,宰我説安心,他就告訴他,安心就去做好了,對得起本心即可。然而我們想,教育該如何向孩子解釋這些生死大義呢?不過好在每個孩子終將長大,他們總有一天會站在父母的位置,感受到為人父母的喜樂悲憂。天性,從來都是時間可以教會的。

《弟子規·入則孝》一章,全篇只有168個字。我卻知道,一個孩子,可能需要花20或者30年的時間,直到他為人父母的那一天,才能依稀弄懂這168個字的含義。我們一直在倡導讀書,甚至以此為前提設置了師生共讀、家校共讀,等等的讀書教育形式。為什麼這樣做呢?我想,無非是因為,越是淺顯易懂的文字背後,藴含着的恐怕是我們將終其一生去揣摩的道理。

最後我想説,真正的教育,恐怕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它沒有聲響,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後,任由改變自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