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患難之交現代文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66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閲讀題,而與閲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閲讀答案,閲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一份好的閲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患難之交現代文閲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患難之交現代文閲讀答案

我閲人至今已經有三十年之久。如果只憑一張臉來僱用一個僕人,我肯定要猶豫不決,然而我想我們多半隻憑一張臉來判斷我們所遇見的人,我不知道我們是否常常弄對多於弄錯。人家對我説他們對一個人的初次印象一準不會錯的時候,我聳聳肩。就我來説,我發現自己認得越久的人,他們越使我迷惑不解。我最老的朋友們,恰恰是我可以説一點也不瞭解的人。

我產生這些想法是因為今天報紙上登載愛德華·海德·勃吞在神户逝世的消息。他是一個商人,我跟他交情很淺,可是有一次他使我大吃一驚,才對他感到興趣。要不是聽他親口説的,我怎麼也不會相信他竟然做出這種事情。不論是外貌,還是舉動,他都使人想起一種定了型的人物。他身材矮小,細瘦文弱,一頭白髮,一臉皺紋,氣色紅潤,眼睛湛藍。我在日本橫濱的英國俱樂部被人介紹跟他認識。他在俱樂部裏看來人緣頗好,他離開以後,人家説他屬於最高尚的人當中的一個。有一種人吸引你,是因為你覺得他對人們具有真誠的愛。他確有魅力。

一天下午,我坐在旅館休息室裏。不久,勃吞走進休息室,我們閒談起來。

“俱樂部的賴內·勃吞是個靠匯款過日子的人嗎?”

“不錯。這是個相當有趣的故事,”他説。“他不是個壞人。我喜歡他。他總是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有那麼點漂亮。女人家很欣賞他。他落拓不羈,飲酒過度。每個季度都有一點錢寄給他,他打牌又贏得一點。他贏了我很不少的錢,這個我知道。”

勃吞和顏悦色地輕聲一笑。

“我想這就是他倒黴的時候來找我的緣故;還有一點就是他和我同姓氏。有一天,他到我的辦事處來找我給他安排一個職業。他告訴我,家裏不再寄錢給他了。我問他幾歲。

‘三十五,’他説。

我忍不住笑了。

‘我怕目前一點也幫不了你的忙,’我説。‘再過三十五年來找我吧,那時我再看看怎麼辦。’

他不走,然後告訴我他不想老是打橋牌,於是打了撲克,結果垮了台。他一敗塗地,要是找不到事情做,只好自殺了。

我打量了他一會,看得出他整個兒垮了。酒喝得比平常更多,象是個五十歲的人了。 ‘那麼,除了玩牌以外,你還會做什麼事呢?’

‘我會游泳,’他説。

我忽然有了個主意。”

勃吞中斷了他的故事,轉臉對着我。

“你可熟悉神户?”他問道。

“不熟悉,”我説。

“那麼你不知道汐屋俱樂部了。我年輕時候,從那兒游泳,繞過燈塔,到樽見的小海灣登岸。有三英里多路呢,而且因為繞過燈塔那兒的潮流湍急,是很難游過去的。我就和那位青年談了這一情況,並且説,要是他能游過去我就派給他一個工作。

我看到他相當為難。

我沒説什麼。聳聳肩膀。他對我瞧了片刻,然後點點頭。

‘好吧,’他説。‘你要我什麼時候去呢?’

我看看錶。十點剛過。

‘遊這段路頂多需要一小時零一刻鐘多些。我在十二點半開車到那邊小海灣接你。’

‘行,’他説。

我們握握手。我祝他運氣好,他走了。那天上午我有許多工作要做,總算剛好在十二點半趕到樽見的小海灣。其實用不着匆忙;他一直沒有露面呢。”

“他在最後關頭嚇退了嗎?”我問。

“沒有,他開頭遊得順利。然而酗酒放蕩當然毀壞了他的體質。繞過燈塔的潮流他對付不了。大約三天之後才發現他的屍體。”

有一兩分鐘我説不出話來。我有點兒震驚。然後問了勃吞一個問題。

“你打算給他一個工作的時候,可知道他會淹死呢?”

他温和地微微一笑,那雙善良忠厚的藍眼睛望着我。他一隻手摸着下巴頦兒。 “嗯,當時我的辦事處裏並沒有空位子。”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 )( )

A. 《患難之交》採用第一人稱的敍事視角,縮短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容易引起共鳴,也使文本的'筆調顯得親切,讀者易於接受。

B.這篇小説作者採用順序敍方式展開敍述,開始作者就發表了一段感悟:人性複雜,人的外表具有欺騙性。這是由於看到了主人公愛德華的死訊,至此拉開了大故事的帷幕。

C.愛德華對倫尼痛下殺手,只是因為倫尼贏了他“不少錢”。一個不學無術,靠“國內寄錢過日子”的浪蕩公子贏了他辛苦掙來的錢。

D.這篇小説刻畫了以作者“我”、愛德華、倫尼為代表的三類人,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所崇尚的“金錢”價值觀對人性的摧殘和扭曲。

2小説的標題“患難之交”在小説中有什麼作用?(4分)

3.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小説愛德華人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6分)

參考答案:

1. B、C【解析】B項全文從作者的感悟到愛德華的死,回憶之前的事情,是倒敍。C項只是因為錯誤,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嫉妒,“他總是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有那麼點漂亮。女人家很欣賞他。”,而愛德華“矮小,細瘦文弱,一頭白髮,一臉皺紋”。

2. ①題目與人物形象的反諷效果,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個人面獸心的偽君子形象

②題目與內容的對比,增加了故事的懸念。

③題目“患難之交”不是人們所理解的為朋友兩肋插刀,而是置朋友于死地,諷刺了資本主義世界觀、價值觀對人性的扭曲:愛德華為了失去的金錢可以置朋友于死地。

3. ①表裏不一、口是心非、人心不古的偽君子。外表和善,卻置朋友于死地。

②虛偽冷酷、殘忍無情的兇手。明知倫尼根本應付不了“燈塔的潮流”,卻讓他去送死,還説要接倫尼一起吃飯這類看似體貼周到的空話。

③以追逐“金錢”為目標、喪失人性的人。對倫尼贏他錢一事卻耿耿於懷,設計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