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郭震海《稻草人》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做閲讀題要針對文章的問題,回答時能用原文整合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話答,這是一條黃金法則。因為主觀閲讀題考查的是學生有沒有看懂文章,不是對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寫作意圖的內容,用原文或者將原文詞、句變化調整後作答可以避免出現錯誤觀點。

郭震海《稻草人》閲讀答案

  《稻草人》原文

  郭震海

夏天剛一轉身,整裝待發的稻草人就浩浩蕩蕩出征了。

它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就像訓練有素的士兵,手裏揮舞着五顏六色的旗幟,在鄉村農人的指揮下,紛紛走向莊稼地裏。

我非常喜歡這些沒有生命,卻能堂而皇之得以“人”之稱謂的物件兒。每年的初秋時節,如若恰好行走到鄉村、途經田野,我總會駐足很久,去靜觀田地裏的稻草人,這些沒有靈魂,沒有思維,不能行走,更無法張口説話的稻草人,身上卻攜帶着人類的善良和本真。

稻草人以樹枝為骨、稻草為肌,穿着草衣,戴着草帽,像模像樣地站在田地裏,只要有點兒風,它們就會一刻也不停地擺弄身姿,成為鄉村一道道最美的風景,這也是上千年來鄉村特有的畫面和圖騰。

稻草人出現在田地裏的時候,玉米開始灌漿;穀子低頭正在忙着抽穗;黃豆秧上掛滿了一串串如小爆竹一樣的果實,南瓜秧的身上揹着大大小小的包袱,累得氣喘吁吁、匍匐在地。稻草人會在農人的調遣下,一個個被安排在不同的莊稼區域,它們的任務就是驅趕飛鳥,因為飛鳥會禍害莊稼。

如腳下的土地一樣,這些穿越千年歷史煙雲,伴隨着一代又一代農人走來的稻草人,已經成為農人們最親密的盟友,農人們會非常放心地把整個秋天的收穫交給它們,由它們看管。

其實,鳥兒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笨,不論是小麻雀還是大喜鵲,它們早已洞穿農人們的伎倆,儘管稻草人十分賣力去揮舞手中的旗幟,但飛鳥照樣會去偷吃即將成熟的穀子或黃豆,渴了就啄那紅彤彤的像小燈籠一樣的西紅柿,吃飽了它們會旁若無人地站在稻草人的頭頂上或肩膀上相互對話或放歌。

整個秋天下來,你去看吧,一個個累得東倒西歪的稻草人,它們的頭上、身上滿是鳥糞。甚至有的飛鳥,為了宣誓自己的勝利,會在稻草人的頭頂上做個繁衍後代的窩。

鄉下的農人很清楚這些稻草人的作用並不大,但下一年,他們依舊會綁制幾個稻草人在地裏,代代延續,周而復始,彷彿這是一道必須有的程序。

有人説,稻草人是虛假的象徵,空有一副架子,沒有實際作用。也有人把稻草人看作是默默守候,任勞任怨的化身,它們任憑風吹雨打,任憑時間流逝,忠心無人可比。

我之所以喜歡稻草人,是因為我從稻草人身上看到了人類本該有的、純淨的靈魂。可以試想,面對飛鳥糟蹋莊稼,我們的先民並沒有採取極端的方式去除掉那些討厭的傢伙,而是做一個稻草人在地裏,就像用一句“狼來了!”來哄騙淘氣的孩子一樣哄騙鳥兒,代代相傳,沿用至今。

或許鄉村人不會講敬畏自然、和諧共存的大道理,但千百年來,他們知道,在同一塊土地上,每一隻飛鳥都是他們的親人,他們捨不得傷害他們,他們懂得,人活着就是與自然共生存,不管是海洋生物、高原動物、昆蟲世界,還是廣闊的森林都和人類有着最密切的`關係,也正是有了這成千上萬種生物的“恩賜”,人類才得以生存和繁衍。

稻草人站在鄉村的田地裏,就如一部文明史,記載的是千百年來人類敬畏生命的美德,也是先人對後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告知和警示。

--選自 2014年7月28日 《人民日報》

《稻草人》閲讀題

1、文章以什麼為線索?圍繞線索分別寫了哪些內容?(4分)

2、從修辭角度賞析下面句子。(3分)

南瓜秧的身上揹着大大小小的包袱,累得氣喘吁吁、匍匐在地。

3、知道稻草人不能有效地驅趕鳥類,農人們為什麼依然放心地把整個秋天的收穫讓它們看管?(4分)

4、稻草人的象徵意義是什麼?文章藴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稻草人》閲讀答案

1、本文以“我”對稻草人的喜愛為線索,寫稻草人的出征、稻草人的形態和使命、農人用稻草人看管莊稼的原因。

2、運用擬人的修辭,形象生動地現實性出黃瓜秧結滿果實的情態,傳神逼真。

3、他們視飛鳥為親人,面對飛鳥糟蹋莊稼,他們只是像哄淘氣的孩子一樣,用稻草人哄騙鳥兒。

4、象徵人類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讚賞人類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