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35W

 【內容摘要】語文教學宛如一曲旋律美妙的交響樂章,又像一篇詩情畫意的散文,沁入學生稚嫩的心田。教學藝術是教育史的精粹,語文教學更是如此。劉國正先生説:“語文教學既要有嚴謹的科學性,又要有感人的藝術性。”藝術性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它能讓師生從中得到心靈的交融、形神的契合、美感的陶冶和藝術的享受。

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關鍵詞】妙設導語  放棄“主權” 舒展心靈  情感交融

    文學是人學。教學,是科學,亦是藝術。優質的課堂教學,宛如一曲旋律美妙的交響樂章,又像一篇詩情畫意的散文。優質的課堂教學,應是以科學性為基礎,以藝術性為手法,相輔相成、和諧一致。藝術性的載體運載着科學性,沁入學生稚嫩的心田。語文課堂教學,它應有議論文的嚴謹,記敍文的生動,説明文的準確,詩歌的激情。

   作為教育者,我們會遇到性格迥異的學生,他們有時逗你開懷大笑,有時又惹你面紅耳赤,面對這樣一羣可愛又可氣的傢伙,要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就要注意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第一、妙設導語,先聲奪人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着詩意的美的散文。教師運用情感化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而語文課堂的導入更應精心構思,巧妙設計,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絃。在上週國平的《人生寓言》時,我就以著名作家蕭伯納的名言“人生有兩大不幸:一是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二是得不到他心愛的東西”為導語,讓同學們先產生疑惑,為什麼得到心愛的東西也是一件不幸的事,繼而引出白兔和月亮的故事,可謂水到渠成。

這樣運用一些詩文名句,不但能夠很快地渲染一種詩情畫意的典雅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審美情境,讓學生接受美的薰陶。 

另外還可以用故事導入,這招叫欲擒故縱。學生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注意力並不是最為集中的,導語作為過渡,有時可先宕開一筆,採用“曲徑通幽”的方式,用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開始,這樣能很快把課堂引入到和諧有序的氣氛中,使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融入到和諧的情感交流之中。在上《變色龍》時,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老太太巧學三十六計的故事,一下子就活躍了氣氛,通過故事我讓同學們知道了老太太的.隨機應變,然後引出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最後談到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斷變色的變色龍。這樣,學生的情感、態度就在這個時候得到感染和薰陶,也就會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改變“地位”,放棄“主權”

     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於每個班都有基礎較差的學生,儘管許多老師嘗試啟發誘導,但往往因耐心不夠而被“填鴨式”所替代。面對這樣一羣特殊的個體,我們應採取“不悱不發,不憤不啟”的方法,一遍、兩遍、三遍地將學生引導到問題情境中。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改變自己的神聖地位,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不能急於求成,把自己的思想強行灌輸給學生,他們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記得曾經有道題目説一片土地 +一粒種子=?,我説等於一份收穫,可有個同學説等於一個春天,那時我才發現他們的眼睛是晶瑩的,他們的心靈是純潔的,他們的答案是詩意的。

第三,耐心開導,積極引導

    一些學生在上課時總是不愛發言,即使他們的思維成熟,答案正確也不願發言。細問其由,有的擔心被批評,有的怕説錯暴露缺點。前者是膽怯所致,後者是虛榮心在作怪。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耐心開導,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擁有自信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閃光點。上課時我們應面帶微笑,將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同學,把尊重的話語送給每個同學,把温馨的微笑灑向每個角落,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不忘用“棒!”“很棒!”等詞去讚揚。我們的一次鼓勵,一個眼神,一點耐心便可以消除學生內心的拘束和緊張,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舒展心靈、放飛想象

    語文課堂本是舒展心靈、放飛想象的場所,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而統一的要求、統一的方法、統一的標準,往往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遏制了學生的天性。有時他們表面上動起來了,骨子裏還是封閉的,最後還是被動地甚至是不情願地接受老師的答案和結論。所以我們要創造性地運用一切教學手段,營造充滿歡悦的氛圍,使學生思維活動達到最佳狀態的教學境界,使師生從中得到心靈的交流、美感的陶冶和藝術的享受。

在上《范進中舉》一課時,我按照傳統思維一味地評判范進的汲汲於功名,辱罵他的卑怯和自私,而有個同學卻對范進的行為大加賞識,認為他是一個很執着的讀書人,我能否定嗎,不,因為這個學生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新的范進,擺脱了固有答案的約束,讓我們真正領略了“橫看成嶺側成峯”的妙趣,激活了我們的思維,學生的心靈得到解放,整堂課也充滿了活力。

    第五,授之以魚,授之以漁

培養一個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在語文課堂上首先要教會學生記筆記,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會全盤指導課堂教學,學生在上課時很被動,老師説幹什麼才會跟着去做,不會主動記筆記,更不會有選擇性的記筆記,所以,交給學生記筆記的方法以及養成勤於記筆記的習慣極為重要。授之以魚,僅供一日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另外,書寫習慣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剛剛從教時,我很不習慣學生在作業本上亂塗亂抹,於是利用課堂筆記展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評定優劣,並讓受好評的同學談論他們的筆記方式和筆記意義,一學期下來,有了諸多賞心悦目的書寫,我感到很欣慰。

    第六,心靈碰撞,情感交流

語言既是學習的工具,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我們不但是在教書,還要育人,育人是教書的必要條件。要改變一個學生,最主要的是改變他的思想,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依託文本滲透情感教育。在上《再塑生命》一課時,我先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拿筆記本,寫字,然後叫了兩位同學在黑板上默寫生字,他們踉踉蹌蹌地走到了講台邊,然後橫七豎八地寫了一堆字,整個過程中,有很多同學犯規了,他們會不時地眯着眼睛偷看,問其緣由,説是心急,特難受,我説我們連一會兒都無法忍受,那小小的海倫凱勒又是如何艱難地度過一生啊,接着我們一起走進了海倫的生活,那節課同學們很投入,他們走進了主人公的心靈世界。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曾説過:“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只要我們和學生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那我們的課堂定會充滿歡聲笑語。

語文教學的藝術性與科學性是相輔相承的,是辯證的統一體。藝術是一種創造,是熔教師的思想、情感、審美、知識、能力與智力為一爐的富有個性特徵的創造性勞動。在尊重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求異、求新,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藝術更臻完美。

 

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