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網絡探究:讓教育互動起來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5.13K

           中國教師報     2003-01-09     記者 翟晉玉 

網絡探究:讓教育互動起來

 

     1995年,美國聖地亞哥大學的Bernie Dodge 教授提出了網絡探究(WebQuest),也就是基於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其主要作用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習合作,處理不很明確的信息”。這種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通過網絡,直接訪問專家、搜索數據庫、瞭解最新的報道,然後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七年以後的今天,在上海召開的“首屆全國中小學網絡主題探究活動暨全國中小學教育特色網站展評”研討會上,中國第一批實踐網絡探究的中小學老師向與會者展示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寶山職校的孫曉紅老師在設計的`WebQuest《威尼斯商人》一課中,帶領學生通過互聯網搜索相關資料,與專家、學者、老師以及戲劇迷們交流,對作品的社會背景、歷史年代、風俗宗教、作者生平及作品特點等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和分析,完成自己的綜合判斷,公正客觀地評價該作品及其中的人物。 

     本課的設計活動為時3周,其中集中活動時間6課時。 

     課前先閲讀原著,課時的分配是: 

     第一課時,提出問題。全班活動,提出閲讀和理解劇本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做好課堂記錄熗時在課外活動中分類整理問題並對關鍵問題做出初步回答。 

     第二課時,蒐集信息。運用網絡和其他手段蒐集相關信息,並進行交流和評價,同時在課外活動中訪問各級圖書館等,進一步收集信息。 

     第三課時,交流討論。交流共享各自的信息,並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分組討論所選人物作品的共性和個性。 

     第四課時,深入認識。分組集中討論小組選定人物角色的特點,深入認識整部作品,並在課外活動中完成研究報告、演示文稿。 

     第五、六課時,彙報交流。小組代表向全班彙報研究成果,接受同學質疑,並遞交作業。 

     在實施網絡教學中,孫老師感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個性得以彰顯。學生實現了跨學科的學習,查閲了文藝復興的社會背景、猶太民族的歷史等,在對作品人物的分析中,取得了與傳統學習目標截然不同的豐富、新穎、獨特的認識。 

     這節課的設計過程其實是一個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是一個可以站立的台階。就像提供了一個“腳手架”,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腳手架”的功能是將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的大問題分成一個個細小的任務和目標,並將它們根據一定的規律“搭建”起來。問題變小了,方向也更明確了,學生就比較容易知道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並能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 

     “惟存教育”的主持人柳棟老師在談到進行網絡教學的初衷時説:“中國傳統教育缺少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WebQuest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對學生的評價,WebQuest非常強調自我評價。這些都很符合我國現在的課程改革、課程標準的精神。WebQuest是我們廣大教師走向新課程的很好的抓手。”

 

Tags:教育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