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8.51K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屈、淵”等10個生字。

2.瞭解現代詩歌的特點,練習仿寫現代詩。

3.積累有關詩歌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回顧所學,導入新課。

1.同學們,第三單元主要學習的是什麼?(現代詩)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4篇課文,想一想:現代詩有什麼特點?(有節奏感;藴含豐富的想象;飽含真摯的情感。)

二、學習“交流平台”。

結合本單元的詩歌,歸納現代詩的特點。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這些古代文人你都認識嗎?和同學們交流一下,看看你對他們瞭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認讀。(屈、淵、孟、甫、韓、愈、禹、錫、仲、龔。)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1.(1)讀句子,注意加點的部分,分析其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體會如何描寫顏色。

(2)找一找其他描寫顏色的句子,和同學交流。

2.讀一讀,注意節選詩歌的加點部分,説説加點的文字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排比)

(1)請你在學過的課文中再找出幾處運用排比手法的句子,並與同學們交流、品味,説説這樣表達的好處。

(2)仿寫練習:請你運用排比手法寫一首小詩。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的句子。

2.學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詩歌特點的。

(1)詩是人類向未來寄發的信息,詩給人類以朝向理想的勇氣。——艾青(談詩美)

(2)詩和音樂一樣,生命全在節奏。——朱光潛(談詩的節奏)

(3)詩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於寧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英國]華茲華斯(談詩歌創作)

3.你還積累了哪些描寫詩歌的名言?請在全班交流。

(1)詩歌是一團火,在人的靈魂裏燃燒。這火燃燒着,發熱發光。——[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2)和諧是詩的語言的生命。——郭沫若

4.讀了這些詩句,你明確詩歌的特點了嗎?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現代詩,瞭解了現代詩的特點,認識了八位古代文人,並嘗試仿寫現代詩,積累了有關詩歌的名言。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多多積累和摘抄現代詩,體會現代詩優美、簡練、富有節奏的語言藝術特色。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結合單元課文,學生能夠大致瞭解現代詩的文體特點。

2.在學習中,多數學生能夠通過朗讀來品味、體會句子的表達方式,並且能運用所學進行仿寫,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2

一、圖片導入。

(出示小兒“卧剝蓮蓬”的圖片。)

同學們,看看這張小兒“卧剝蓮蓬”的圖片,小兒的快樂感染着畫外人,可見作者對鄉下生活——(十分喜愛)。

二、交流平台。

1、談話導入:在文章中有些句子特別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2、體會範例: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各自説説體會到了什麼情感。

(1)我從《鄉下人家》的最後一句“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的、迷人的風景”,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2)學習《天窗》這課時,我從“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中,體會到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3、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

4、教師點撥:我們對文中重點句子的感悟,通過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的、迷人的風景”“獨特、迷人”指的是非常的與眾不同,只有鄉下才會遇上的非常吸引人的風景。是鄉下那種淳樸風格,優美而不華麗誇張的那種氛圍。這樣的風景又怎能不讓作者喜歡和讚美呢!

“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在文章中出現兩次,分別是在下雨時和在夜晚,孩子們被迫回到屋子後,因為小小的天窗寄託着孩子們的夢想,讓孩子們枯燥閉塞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奧祕的嚮往與追求。

三、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選兩三個詞語,説説你體會到的鄉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華璀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大街小巷

肥沃麥浪炊煙裊裊依山傍水雞犬相聞

名師指導:第一排的詞語都是描寫城市生活的,第二排的詞語都是描寫鄉下生活的。

繁華:(城鎮、街市)繁榮熱鬧。如:王府井是北京繁華的商業街。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如:這座古塔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高樓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樹林一樣密集地樹立着。如:站在國貿大廈上,舉目四望,街道縱橫,高樓林立。

車水馬龍: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一般。形容熱鬧繁華的景象。造句:上海市街,整日車水馬龍的,交通繁忙。

大街小巷:城鎮裏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裏的各處地方。造句:國慶節到了,大街小巷彩旗飛揚,一派喜慶氣氛。

肥沃:(土地)含有較多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水分。造句:山谷緩緩地斜向一處肥沃的平原。

麥浪:指田地裏大片麥子被風吹得起伏像波浪的樣子。造句:那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似麥浪;似朝霞;似海洋。

炊煙裊裊:是指古時人們做飯時徐徐輕煙迴旋上升,隨風而逝的景象,也指搖曳貌,飄動貌,也形容香氣散發。造句:傍晚,小山村家家户户炊煙裊裊。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造句:我的家鄉依山傍水,四季如春,是一個寧靜不被打擾的地方。

雞犬相聞:指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指人煙稠密。造句:他厭倦了喧囂的都市,寧願在雞犬相聞的小山村,頤養天年。

2、讀一讀,選一幅圖畫照樣子寫一寫。

(1)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2)飛翔的海鷗,金色的沙灘,帶着泡沫的浪花,構成了迷人的海岸線。

教師點撥:這兩句話中,前一句選自《鄉下人家》,為我們描繪的是傍晚的紅霞、微風、歸巢的鳥兒和鄉下人家繪成的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充分展示了鄉下人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好畫面。第二句話描繪的'是海邊的景色:海鷗、沙灘、浪花、海岸線,無疑讓人們沉浸在一幅靜謐又寬闊的環境中,心情也會平靜下來。

四、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卜算子·詠梅》

2、師範讀。

3、學生模仿讀。

4、同桌比賽讀。

5、嘗試説一説自己的理解。

6、師小結。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3

教學目標 :

1、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展示事例,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xx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幹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

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音樂轉換為沉重的曲調,教師語氣沉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鴕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

只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裏沒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現;蒐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夥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彙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台少的同學,善於發現突出典型並積極向組員推薦。

三、全班彙報,互動交流

1.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説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後舉手向彙報的人請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閲資料、實踐探究。

2.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閲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説,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誇一誇。教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習 作

一、自主彙報,確定習作內容

1.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彙報本次習作想寫什麼。

2.小結:本次習作,是寫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説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二、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四、謄寫作文底稿。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一、個性展示台

1.教師發下習作本,學生閲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2.學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詞語:上台在黑板上寫。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讀,自己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於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推薦發表或參賽。

二、教師做小結

1.教師從優劣得失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2.提出有共性的問題(如語句、層次、標點等)引導全班評議集體修改。

三、個人再修改

各人放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再次修改明顯錯誤或有毛病的地方,錯別字詞訂正寫在習作眉批空處,每個寫三遍。

對習作不合格的同學,教師指導重新寫作或當面指導修改完善。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讀一讀,自己悟一悟。

2.説一説,讀一讀,分組感悟。

第一組:終於説明了科學家揭開蝙蝠探路的祕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覆試驗的結果。

第二組:根本強調了如果不是我們自作聰明,這些海龜是完全不會受到傷害的。

第三組:居然進一步強調了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在朗讀時,注意這三個詞語語氣稍重一點兒。

3.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裏的兩個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組裏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閲讀文章與説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舉一舉例子: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例句來嗎?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想一想意思。

2.自主説,聯繫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理解的氣象諺語,教師適當點撥。

3.多種形式積累:自主背、相互背、齊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注意引導學生背一背當地常説的氣象諺語。

三、佈置思考作業

你想做的展示台內容。

第五課時 展 示 台

一、課前準備

1. 討論,確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個人或分組確定一種或兩、三種展示方式,如:

a)主辦認識大自然手抄或黑板報。

b)仿生學課外讀物介紹會或建立仿生學圖書借閲角。

c)仿生學發明創意賽。(可結合口語交際、習作進行)

d)大自然的啟示圖片展。

e)佈置小發明、小製作實物展台。

f)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收穫優秀習作欄目。

2. 行動,籌備展示活動。

籌備時,時間上可有一定的彈性,要充分發揮各小組小組長的作用。

二、展示評比

學生在一定範圍內展示籌備的成果,評比小小發明家課外資料蒐集能手辦報大王採訪能手等,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者精神獎勵。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4

【教學目標】

1、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

2、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展示事例,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00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幹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音樂轉換為沉重的曲調,教師語氣沉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隻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裏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現;蒐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夥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彙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台少的同學,善於發現突出典型並積極向組員推薦。

三、全班彙報,互動交流

1、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説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後舉手向彙報的人請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閲資料、實踐探究。

2、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閲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説,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誇一誇。教師巡迴指導。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5

第二課時

一、交流平台。

回顧本單元詩歌,體會詩歌的語言特點。

1.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悦耳動聽,很有節奏感。

2.詩歌常常表達了詩人獨特的感受,藴含着豐富的想象。因此,語言表達也很獨特,如“陽光”是“綠的”,“寂靜”是“朦朧的”,小草“炫耀”着新綠。

3.很多詩歌包含着真摯的情感。

教師小結: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二、識字加油站。

1.小組合作:

(1)藉助工具書,識字,認識詩人的名字。

(2)介紹詩人:小組內集體討論對於詩人的瞭解,互相補充,並記錄。

(3)把不瞭解的詩人記錄彙報。

2.彙報:

(1)學生認讀生字。

(2)小組彙報詩人情況,教師補充。

三、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寫顏色的句子,和同學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彷彿塗上銀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霧與遠天晴空連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藍、青蒼,一碧萬頃。

(3)那草灘的綠,綠得嬌嫩;那菜花的黃,黃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藍,又是藍得多麼醉人啊!

教師小結:這幾句話都是描寫事物顏色的句子。

第一句話是描寫白樺樹的顏色的。銀霜指的是白樺樹白的像塗了銀霜。

第二句話是寫白霧的白中透着天空的淡藍和青蒼的顏色。

第三句話是寫草灘的綠、菜花的黃及湖水的藍的。

其他描寫顏色的句子:

毛茸茸的枝頭,雪繡的花邊瀟灑,串串花穗齊綻,潔白的流蘇如畫。

在朦朧的寂靜中,玉立着這棵白樺。在燦燦的金暉裏閃着晶亮的雪花。

2.讀一讀,注意加點部分,再仿照着寫一寫。

(1)讀下面的句子,説説加點的詞語的好處。

這些事——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藤羅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怎樣的可愛呢!

融冶的風,

飄揚的衣袖,

靜悄的心情。

這些詞使描述的物體更加形象、具體。

(2)仿寫詩歌。注意讓詩歌更加形象、具體。

學生仿寫彙報:

夏天的花,

多麼的絢麗啊!

紅的似火,

粉的如霞,

白的如雪。

四、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

(1)詩是人類向未來寄發的信息,詩給人類以朝向理想的勇氣。——艾青

(2)詩和音樂一樣,生命全在節奏。——朱光潛

(3)詩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於寧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英】華茲華斯

2.學生體會上述詩句,教師引導。

3.拓展:你還知道其他描述詩歌的句子嗎?

詩人是描繪心靈的畫家。——迪斯雷利

只有美,對詩來説是不夠的,詩應該打動人心,引導聽者靈魂到詩的意境。——〔古羅馬〕賀拉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6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編小詩集和舉辦詩歌朗誦會。

2、瞭解詩人及其風格,並認識“屈、淵”等10個生字。

3、正確區分詞語意思,積累有關冬天的句子。

4、瞭解關於顏色的句子,並仿寫。

5、積累關於詩的句子。

教學重點

1、瞭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2、正確區分詞語意思,積累有關冬天的句子。

3、瞭解關於顏色的句子,並仿寫。

4、積累關於詩的句子。

教學難點

1、合作編小詩集。

2、瞭解詩人及其風格。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讓我們一起輕叩詩歌的大門,去品讀吧!

1、回憶學過的古代詩歌,瞭解其內容,感受其情感。

2、朗讀本單元現代詩歌,體會其與古詩的不同,感受他們的魅力所在。

二、合作編詩。

1、教師出示不同句子,學生分小組,每組選擇一組句子,組內每人仿寫一句。

如:媽媽是一片沃土,我是一棵小苗,沃土把我滋養,讓我一天天長高。

媽媽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讓我________。

小組交流,組長收集整理組員仿寫的句子,並彙報。

小組合作,將組員仿寫的句子連在一起,加上開頭和結尾並稍作修改,起名字,形成一首小詩。

2、小組合作把編寫好的詩歌用更加形象的方法展示:配圖、書法,加封面。

3、討論如何編寫一首小詩?

確定編寫的內容:確定小詩要描繪的事物,確定主題。

編排角度:可從詩人、內容、形式等考慮。

小詩形成:起名字,配圖或書法等讓詩歌更形象。

三、詩歌朗誦比賽。

1、把小詩收集,集體討論朗誦過程:

選定主持人——確定小詩順序——彙報朗誦形式

2、朗誦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