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朗讀教學策略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25W

     《語文課程標準》各個年級段的目標中,都強調“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葉聖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不但瞭解作者説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因此,加強朗讀教學,重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朗讀教學策略

  朗讀教學的技巧包括:語音(音量、音準、音質)、停頓、重音、語速、語調、語勢、節奏、感情。

    課堂朗讀的幾種常見形式:默讀、輕聲讀、大聲讀、自由讀、誦讀、美讀、賞讀、感情朗讀。

    課堂朗讀的常見組織方式:教師範讀、個別朗讀、小組讀、齊讀、分角色讀、競賽讀、配樂朗讀、師生共讀、邊演邊讀、師生互評互讀。

採用哪種形式組織教學活動,主要取決於教學內容。“一般來説,表達歡快喜悦的感情,適合集體朗讀,抒發哀怨悽婉的情緒,宜用個別讀;氣勢如排山倒海的最好齊聲讀,描述似精雕細刻的當然要自由讀,段與段如串珠的可以接力讀,層與層對等並列的可以輪換着讀,篇幅長句子拗口的可以跟着讀;對話多的可以分角色朗讀;女性作家筆觸細膩的文章,輕聲朗讀比大聲朗讀或默讀更容易讓學生入境,獲得豐富的真實感受。

    朗讀教學一般分為五個步驟--讀通(掃除文中的攔路虎,並能夠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讀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讀懂(就是説要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讀懂課文內容和文體特徵,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受到思想的薰陶;讀情(不僅要使學生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出文章的思想感情,還要使他們能夠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聲情並茂的語音將其表達出來);讀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受到美的薰陶)。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一步步實現這些目標,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

朗讀的教學策略:

1、以“疑”促讀

    “疑”即疑問、問題。以“疑”促讀即緊扣文本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閲讀期待,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慾,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促使他們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自我追求,主動去和文本親密接觸,從而在認真讀書的過程中產生解決問題的閲讀愉悦,增強文本本身對學生的吸引力。這是第一遍讀。一般放在看過題目之後提出疑問,學生帶着問題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的同時要思考提出的問題。

2、以“評”促讀

    以“評”促讀是通過搭建朗讀的平台,促使學生在“評”前認真研讀,仔細揣摩,蓄積朗讀的信心;在“評”中盡情朗讀,大膽展示,輔之以老師及時的點撥,讓學生體會到朗讀成功後的喜悦;在“評”後主動對照,自覺改進。可以由學生接讀課文。這樣的課堂充滿着競爭向上的氛圍,這樣的課堂充滿着師生人文的關懷。

例:於永正老師在《小稻秧脱險記》教學中,指導學生讀好“有氣沒力”一詞的過程。

師:誰能把雜草的話讀一讀?

生:(聲音洪亮地)“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

師:你沒完。要麼你的化學除草劑是偽劣產品。我再給你噴灑一點。(説完,於老師又朝該生身上“嗤嗤”地噴了幾下,學生大笑。)

生(小聲地)“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

師:“好!掌聲鼓勵。”(學生鼓掌)這就是“有氣沒力”。

    於老師用自己的教學幽默非常巧妙地通過自己的評價把朗讀指導和理解詞語結合起來,不僅讓學生理解了“有氣沒力”的意思,而且讓學生對“有氣沒力”有所感悟,有所體驗,從而讀好這段話。

    例:教學《第一場雪》,在學習“雪後”一段時,支玉恆老師用富有激勵性的口氣説:“雪景這麼美,誰能美美地讀一讀?用你的朗讀把大家帶到廣闊的雪野中去遊覽一番!”一名學生讀得尚可,支老師頗為風趣地説:“讀得不錯,但他剛剛把大家帶到雪野的邊上,誰能再把大家往裏邊帶一帶?”一個學生讀得反而不如前一個,支老師又風趣地説:“剛才那位同學好不容易把我們帶到雪地邊上了,你又把我們帶出來了。”同學們開懷大笑之後,又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朗讀之中,爭先恐後地希望把老師和同學們帶入雪野中去,一次比一次讀得好,有的學生甚至超水平發揮。

3、以“讀”促讀

    第一個“讀”指老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以“讀”促讀即通過老師的範讀讓學生感知到什麼叫“把書讀熟,讀出味道來,把文章讀懂,讀出思想感情來”,進而引導學生自我比對與範讀的差距,激發學生把書讀好的內心追求,使學生能夠靜下心來,用心讀書。學生會模仿老師的範讀把文章讀出味道來,讀出思想感情來。

4、以“演”促讀。

①生生演讀。可由一位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一個角色,另一位學生扮演課文中的另一個角色。這樣的表演朗讀,因學生變成了課文中的某一個人物,會一下子進入情景。“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朗讀一定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②師生演讀。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在教學古詩《草》一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內容--

師:小朋友,今天回到家裏,誰願意把新學的古詩《草》讀給媽媽聽?

生:我,我!

師:好,你上來。現在我當你媽媽,你讀給我聽好嗎?想想回到家裏該怎麼説?

生:媽媽,我們今天學習了一首古詩《草》,讀給你聽聽好嗎?

師:好。我的女兒真能,老師剛教完課文就會讀了。

接下去於老師又找了幾位小朋友上台讀,採用獨具匠心的明知故問、張冠李戴、故意出錯等手法在學生朗讀中時時檢測學生掌握課文情況,課堂上笑聲不斷、掌聲不絕。

5、以賽促讀。

①師生比讀。一位教師為了引導、鼓勵學生朗讀,作了這樣的設計--

師:同學們,願不願意和老師比賽讀書?

生:願意!

師:好。不過老師在課前已經朗讀了5遍,如果現在就與你們比賽朗讀,太不公平,這樣吧,你們先認認真真地讀2遍,再和老師比賽,好不好?

生:好!

學生都有一種好勝性,為了想把老師比下去,人人讀得賣力,個個讀得入情。

②生生比讀。教師先請一位學生朗讀,然後老師説:“這位同學是我們班的朗讀冠軍,請他站到前面的冠軍席上來。如果有同學讀得比他還要好的,那麼第一位同學只能回到座位,由第二位同學繼承‘王位’。”教師採用如此“激將法”,學生都是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往往是一個比一個讀得精彩。

6、創設情境促讀。

    ①、突出形象,展現畫面

    從視覺角度,利用圖片、投影等方式,為學生展現與課文情境相關的畫面,是情境渲染最直觀、最有效的方法。

②、藉助音響,激發想象

    文學的意境與音樂的情境是相通的。優美的.音樂,奇妙的音響,往往會喚起學生對美好情境的嚮往,伴着奇妙的音樂,走進文字描繪的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對美好意境的想象,是渲染情境,觸動朗讀情感的有效手段。

③、語言描繪,扣動心靈

    教師適時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恰當的描繪,在朗讀教學中,往往會起到推波助瀾,畫龍點睛的作用。

    古人云:“鬆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語文課掌教學與其他學科課掌教學區別的標誌之一就是書聲朗朗。如果沒有讀書聲,幾乎就不是語文課堂教學。所以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能。 朗讀既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目標,又是全面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既是一種語言能力,又是學習語言的一種基本方法。朗讀是對語言材料和語言技巧的吸取,是學生學習書面語言的重要手段。對教師的講解和分析來説,朗讀是一種高效的綜合;對學生來説,是主動性、主體性甚至是創造性的生動活潑的顯現。因此,學生朗讀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

    由於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受到他們的閲歷和語言經驗積累的限制,不可能對語言感受特別準確,一開始學生的朗讀現狀就是明鑑。教學的起點往往要定在學生的學習起點上,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但常常被我們忽視。教學的機智就是要抓住學生髮展的最近區域,給予點撥、引導;教學的機智還體現在發現學情與我們預想不一樣時,是按部就班進行,還是靈活地改變教學策略。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在我們要給予學生最需要的東西,解決學生最需要的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人本主義思想所倡導的。教學的生命就在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但願我們的語文課儘快“讀”起來,全面“讀”起來,有效“讀”起來,真正做到讓語文課“讀”佔鰲頭。

 

胡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