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通用12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79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通用12篇)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1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並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説方式。《為人民服務》這篇講演稿對學生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要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師應該從“深文淺教”中教會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實踐,證明了這節課的安排是合理的,學生學到了知識,老師教的輕鬆,收到了實效。從學生的發言中可看出,他們對此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學生為何對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徹的理解呢?簡單地説,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只有激發學生“我想學”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起引導的作用,與其枯燥地講解,不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研讀。

於是,我確定的目標是讓學生有明確目的地讀書!那麼學完這課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背誦課文!這是一篇議論文,學生必須理解了課文內容才能輕鬆背課文。

早自習的時候我讓學生預習課文,讓學生嘗試背誦。上課的時候,我問學生:“你們會背了嗎?”孩子們面面相覷,面露難色。然後我説:“同學們,別緊張也別害怕,為什麼這課不能容易地背誦出來呢?因為這課同學們還沒理解。這是老師的問題,不是你們的過失。在今天的兩堂課裏,我將引導你們理解課文內容,並保證只要你們認真聽講,努力思考,兩堂課下來,個個都能流利地背誦課文!”

這時,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

我們學習、領悟課改的新理念,我們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注新課改的實踐,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也遭遇了一些困惑與尷尬。忽視語文教學特點而過分追求新形式,會讓我們的課堂走入誤區。如何讓課堂環節靈活、高效,帶給學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2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昨的講演。

課文從五個方面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結構相似,都是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或引用古人的佳句或舉例説明來進一步闡述這個觀點,使我們對生死、批評有了正確的理解。教學時,我採用扶放結合的方法,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再放手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中的重點,我注意引導學生分層理解逐步學習,第一步給此段分層,並概括層意,第二步抓重點詞句,領悟道理,由於教學時我立足於綜合運用小學階段的基本功,從題入手,理清脈絡,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導行,使比較難理解而又比較枯的論文變得易學,有趣。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3

《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屬於議論文的範疇,這是小學生第一次在語文課本上正式接觸到議論文,議論文行文嚴密,況且它的內容遠離學生生活。我想,教學時必須讓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掛起鈎來,學生才會從枯澀的文字中得到樂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將死的意義拓展為如何看待生死,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學習時,我引導學生對“重於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戰爭年代的英雄轉到和平年代的任長霞之類的公僕,進而轉到普通的勞動者。在課上,我還引入了六年級上學期學過的《有的人》這首詩,讓學生感受到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教學“對待批評”這一部分時,我又讓學生聯繫名言警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並要學生列舉受到老師或同學批評的實例,説説自己當時的感受。當這些孩子們平時熟知的語言和事例和課文聯繫起來的時候,他們的思維也活躍起來,這樣一篇離孩子們很遠的文章一下子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語文即生活,尤其是這樣一篇經典的文章,如果不把它的根深植在生活的土地裏,它就會枯萎在學生的心靈裏。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4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是對學生進行良好革命人生觀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於文章內容背景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為遙遠,無故事情節、無華麗詞句的説理性文章,對小學生來説是“無趣”的,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也有一定難度。本課的難點有兩處:

一是體會“人民服務”的思想;

二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鑑於此,在備課時我這樣安排:

1、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的精煉。

2、聯繫生活,理解為人民服務。

但是實際教學中,這節課給我的感覺卻不好,這堂課結束了,但課堂上那侷促不安的面孔、牽強附會的局面卻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一、思路相通,卻少了語文的味道

語文就是語言文字的簡稱,在語文教學中語言通常以閲讀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語文就是注重閲讀的培養和文字的書寫訓練。在《為人民服務》一課教學時,為了讓學生以小見大,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含義,通過舉例子、打比方等許多方法。學生理解了,欣賞優美文字的時間卻沒有了。

二、拓展適當,見好就要收場

在講“為人民服務”一課的重點句子的理解,如: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什麼樣的人死比泰山還重?(狼牙山五壯士、郝副營長、李大釗、黃繼光……)什麼樣的人死比鴻毛還輕?(小兵張嘎裏的石磊、秦檜、高俅……)這樣的例子,學生暢所欲言,理解了其意,卻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因此應見好就收場。

三、要下功夫研究教材,備好課

如課文的背景,字、詞、句的含義,關注課後作業的設計,它是課堂教學中必須落實的重點目標。只有把教材研究透了,課堂上老師才理清教學思路,把握教學重點,優化課堂教學,使課堂活而不亂。

四、教師要加強教中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思路

新課程的課堂是開放式的課堂、生成性的課堂,學生問題的出現沒有系統性、層次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學生質疑時,(在黑板角標記)及時快速地羅列、梳理,反思先解決那些問題,後解決那些問題,哪些問題讓學生互動解決,那些教師引導解決,以免顧此失彼,從而有效地組織教學。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5

《為人民服務》是主席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屬論説文範疇。課文距今已近六十年,學生對當時的時代背景知之甚少,不易理解,難以引起情感的共鳴,又因為學生是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文中一些語句含義深刻,更是增加了理解的難度。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6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屬論説文範疇。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通俗、自然、樸實。這是學生首次接觸議論文,選編這篇文章,一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議論文,感受議論文的表達方式,為初中學習議論文打下一點兒基礎;二是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議論文對學生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要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課前我注意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與文章寫作背景相關的信息資料,以便學生更好理解課文。對於議論文,我覺得應從“深文淺教”中教會學生。讓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掛起鈎來,學生才會從枯澀的文字中得到樂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對於生與死的理解,我引入了六年級上冊中《有的人》這首詩,讓學生感受到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教學“對待批評”這一部分時,我又讓學生聯繫名言警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 並讓學生列舉受到別人批評的例子,説説自己當時的感受。當這些平時熟知的事例和課文聯繫起來的時候,一篇離孩子們很遠的文章一下子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這樣的課堂,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輕鬆,收到了實效。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7

教學中我主要圍繞課後的問題展開了教學,學生能回答的問題讓孩子們回答。比如“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説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説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這幾句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首先要讓學生懂得這幾句話分別説的是什麼意思,其次還要讓學生知道句與句之間是怎麼樣連起來的。教學的時候,我先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讀,自己領悟每句話説的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説並不難。我把每句話的意思都簡要板書在黑板上。句與句之間是如何連起來的對學生來説就難了。於是我讓學生看看板書,説説從每句話的意思中看出了什麼?聰明的學生馬上説了,感覺一句比一句深入,説得具體明白!於是我抓住學生説的越來越深這句話,告訴學生,一句比一句深,句與句之間就是遞進的關係,每個句子 之間就是這樣連起來的!這樣,學生就理解了“遞進”。接着,我讓學生再次小聲朗讀這四個句子 ,還有沒有什麼疑問。最後,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再讀四句話,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背出來。短短的幾分鐘內,人人過關!

這課的教學,我感覺的用的是“剝筍”的方法,一層一層剝開,讓學生見證驚喜見證奇蹟。兩堂課的教學,學生並沒有生出厭倦的情緒。

備課不僅僅重要的是瞭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預測學生!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8

偉大領袖主席的《為人民服務》一文,經典傳誦,深深影響着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為人民服務。

簡介寫作背景,導入課題學習,為人民服務,學生自由放聲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號召我們大家為人民服務。

全文五個自然段,引導學生一段一段帶着思考、帶着理解朗讀,談自己的體會,思維在交流中碰撞,體會表達上的嚴密性,體會思想的光輝性。

齊讀第一段,再請一學生讀這一段,明白這一段寫我們隊伍是為人民服務的隊伍。理解後又請一學生讀,男女生對讀,然後誦讀。在多種方式,不同層次讀中學生體會語言表達的精煉嚴密。

運用這樣的誦讀法進行後面課文內容的學習,在讀到第三段時,找出關聯詞來引讀,一個一個關聯詞接龍讀,一遍一遍讀中體會句子之間的關係,體會到這一段的層次,體會到寫作方法。再誦讀體會領袖思想的嚴密性。

一篇如此思想嚴密。如此語言精煉的文章,老師能做什麼呢?似乎不能做什麼,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和文本對話,在文本對話中啟迪思想,感悟寫法,感受語言特色。老師僅能做這些,我想老師就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9

這篇課文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演講。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到的夾敍夾議的文章。學生領悟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中下生,讓他們明白:本文圍繞“為人民服務”這個論點從五個方面去論述什麼是“為人民服務”,這種逐層深化,條理清晰,突出主題的寫作特點,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另外,從文章“為人民服務”這一內容想開去,學生可以通過名人故事,身邊事蹟去感悟什麼行為叫“為人民服務”,但從學生學完本課寫出來的讀後感中,明顯的感受到學生所理解到的“為人民服務”比較抽象,比較縹緲。如果你再進一步問他,結合你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做?大部分學生要麼搖頭,要麼回答“不知道”。是呀,對於“以我獨尊”的.現代獨生子女來説,理解“為人民服務”遠比在實際行動中做出來的“為人民服務”容易多了!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10

關於《為人民服務》一課的教學,我主要想從兩個方面進行一下回顧:

一、聯繫實際,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本文通過追悼張思德同志,講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要讓學生真正領會課文講的道理,就應理論聯繫實際,結合具體的例子進行學習。在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時,我請學生説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物,(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哪些人的死比鴻毛還輕。)學生脱口而出:像英雄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革命先烈李大釗、郝副營長等;在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時,我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怎樣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講自己與同學友好相處的益處,説自己遇到困難時的真實想法,談自己解決困難後的喜悦心情。這樣,通過一些生動感人的真實事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學生的心田深深地紮根了。

二、採用多種方法指導背誦,提高背誦效率。我建議學生採用這樣的幾種方法進行背誦:1、熟讀-理解-記憶-背誦;2、限時背誦;3、填空式(問答式)背誦;4、分段(層)背誦;5、讀-寫-讀(背-寫-背)。在背誦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獨立背誦的時間,也要有集體背誦的過程,還要通過各種形式來檢測背誦效果,這樣可以強化記憶。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11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同志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是讓學生感受議論文表達方式的好材料。但是學生對課文的背景瞭解過少,而且這是學生初次接觸議論文,文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更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對學生來説,這篇課文是無趣的,對教師來説,也是一個挑戰吧!

一、打破預期、激發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只有激發學生"我想學"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前一天晚上我讓學生預習課文,並嘗試背誦。上課的時候,我問學生:"你們會背了嗎?"孩子們面面相覷,面露難色,在我意料之中,我安慰道:"同學們別緊張也別害怕,為什麼這一課不容易背誦出來呢?因為這課同學們還沒理解。"接着故作神祕地説:"今天我將引導你們理解課文內容,並保證只要你們認真聽講,努力思考,兩堂課下來,個個都能流利地背誦課文!"孩子們雖充滿疑惑,但學習興趣倒是被激發出來了!

二、聚焦文體、提綱挈領

我們以前學習的很多課文都是寫人、記事的,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既不是寫人,也不是記事,它很特殊,這種文體就是議論文。它沒有精彩的故事情節,沒有細緻的描寫,沒有華麗的辭藻,它跟你講道理,分析問題,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學習這篇議論文,有個規律,每一段的開頭或者結尾都是這個自然段的重點或者難點。只要你掌握了這個規律,再難的議論文也會迎刃而解。同學們根據這個規律開始自讀課文並尋找每一段的關鍵句,我再引導他們提煉關鍵詞。這樣抓關鍵、抓重點的方法很重要,一篇幾百字的文章,我們歸納提煉為幾個主要觀點,這就是把厚厚的書讀薄了。

三、緊扣重點,感悟寫法

教學時,我先扮演毛主席發表演講:親愛的同志們、戰友們,今天圍繞"為人民服務",我講以下三個問題:第一,死的意義;第二,不怕批評;第三,團結互助。我的話講完了,謝謝大家。學生聽後,都笑了,有趣且不具體的演講讓學生印象深刻,論文只提出論點,不進行論述是不具體的。那麼,主席圍繞觀點是怎麼展開地説、具體地説、深入地説的呢?這是我們下面要研究的重點,也就是要把書重新讀厚了。

我以第二自然段為例,讓大家仔細讀文,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很快明白引用司馬遷的話是引用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已經被人們傳誦,所以引用司馬遷的名言,令人信服。然後詳細解釋了什麼樣的死是重於泰山的,什麼樣的死是輕於鴻毛的,而這裏又用了對比的辦法,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輕重、比出了是非。主席引用了名言、對比的辦法之後,還舉了張思德的例子來證明觀點,毛主席就是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講得非常清楚,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其實毛主席在講述其他方面的時候,同樣把意思講得非常清楚、準確和全面,句與句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同學們仿照剛才的方法自由研讀第三、四自然段,並進行彙報交流。

對每一個自然段進行詳細分析後,學生已經理解了課文內容,並瞭解了課文是怎麼説理的,我把一些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死的意義司馬遷人民利益法西斯剝削人民……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關鍵詞果然很順利就背誦出了第二自然段。

整堂課脈絡比較清晰、層次清楚,學生學得還算比較輕鬆,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學過後,我認為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改善的地方:課前沒讓學生更多地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課文時有些難度。由於學生對於歷史方面的知識還比較欠缺,所以在聯繫時代背景創設情境教學時,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沒調動起來。今後教學中要多為學生提供歷史知識的教學,鼓勵學生課餘多讀有關歷史方面的課外書,掌握一些基本的歷史知識。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篇12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並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説方式。對小學生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這種無故事情節、無華麗詞句的説理性文章,對小學生來説是“無趣”的。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從“深文淺教”中教會學生。以文章的段與篇、句與段結構和句與句的聯繫,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嚴謹語言風格和文字魅力上讓學生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無窮樂趣。通過課堂上的實踐,證明了這節課的安排是合理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我也教的輕鬆,收到了實效。從學生的發言中可看出,他們對此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學生一個接一個,就連我認為很普通的一句話都被學生詮釋得精彩至極,這就是個性化的閲讀。多美的課堂呀!沒有理性化的分析,有的只是學生的感、讀、悟!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這樣透徹的理解出自一羣小學生之口,課堂上我顯得很興奮,也很激動,我從心裏佩服同學們的理解能力。學生為何對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徹的理解呢?

長期以來,我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讀---想---談”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研究,教師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瞭解課文時,我才去調兵遣將幫助他們。這種模式營造了讓學生主動地獲得學習的成功,同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他們可以大膽地去發現、去想、去説。課堂上,同學們常常會因一個問題爭論不休,每個人都會説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學生只有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悦,才能從一次成功走向更多次成功。不斷的成功,不斷的滿足,不斷的激勵,導致不斷的努力。這樣一來,同學們願意學習了,也逐漸會學習了,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作為教學工作者,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看到自己培養的學生能力出眾,成績優異。我堅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他們一個“漁場”,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放手讓他們大膽地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那麼我們培養出來的人一定是敢於思考、敢於創新、敢於創造的新時代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