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魯迅作品活用成語例析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33W

魏伯河

魯迅作品活用成語例析

成語是常見的一種熟語,是習用的、作為完整的意義單位來運用的、定型的固定詞組。一般説來,説話、寫作中運用成語應尊重其定型性和習用性,不宜隨便改動成語的字眼和結構形式。但是,在語言大師的筆下,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對成語加以改造、靈活運用的例子也不少見。本文從魯迅作品中選取一部分用例(其中多數採自選入語文課本的篇章),分類加以説明,對我們瞭解和欣賞魯迅作品的語言藝術或許不無小補。

    一、改造。或調整詞序,或改換字眼,使其更符合表情達意的需要。例如:

    ①但一面又很為我的那兩本書痛惜:落在捕房的手裏,真是明珠投暗了。(《為了忘卻的記念》)

②無論從新道德,舊道德,只要是損己利人的,他就挑選上,自己背起來。(同上)

③因為一方面是“自視太高”,於是別方面也就“求之太高”,彼此“忘其所以”,……(《隱士》)

按:例①“明珠投暗”的一般形式是“明珠暗投”,舊時比喻懷才不遇。魯迅這裏調換了“暗投”二字的詞序,用來比喻好東西落在了壞人手裏。“暗”字原來作“投”的狀語,改動之後,成了“投”的賓語,詞性也由形容詞變成了代詞,指代巡捕極其主子。這一改動,大大增強了進攻的力量。例②“損己利人”顯然是由“損人利己”改造而成。作者把“損”和“利”的對象互相調換,使意思與原成語截然相反,用來評價柔石,真是恰到好處。人們讀到“損己利人”,自然會聯想到其原形“損人利己”,兩相對照,不能不留下深刻的印象。例③“忘其所以”則是由“忘乎所以”改造而來。“忘乎所以”一般是就一方而言,這裏把“乎”改為“其”字,與前面指雙方的主語“彼此”嚴格保持一致,表意更為準確,並且十分熨貼自然。

    二、仿詞。按照既有成語的格式,仿照出形式類似而內容不同的新詞。例如:

①人生識字糊塗始。(《且介亭雜文二集》篇名)

    ②殊不知那一面,何嘗不“疾善如仇”呢?(《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按:例①作者説:“中國的成語只有‘人生識字憂患始’,這一句是我翻造的。”仿其形式,改換內容,作為自己文章的題目和論點,新穎獨到,格外醒目,使人見而必讀,過目難忘。例②“疾善如仇”由“疾惡如仇”仿造而成,深刻地道出了敵人不可改變的反動本性,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三、曲用。故意選用與句子感情色彩不同或相反的成語,使語言增強諷刺幽默的意味。例如:

    ①這人現在也已“壽終正寢”了,但在那裏繼續跋扈着的也還是這一流人。(《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②那麼,我的死相也還得裝下去,裝下去,“死而後已”,豈不痛哉!(《忽然想到》)

按:例①“壽終正寢”意為平安地老死在家裏,這裏用來指殺害秋瑾的謀主章介眉之死,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表達了作者的`憤慨心情。罪惡累累的章介眉居然能“壽終正寢”,正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舍此而用其他表示死的詞語,決不可能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和強烈的諷刺效果。例②“死而後已”通常指的是為正當事業而耗盡畢生精力,這裏卻指被迫不得不一輩子裝死相,用來抨擊反動統治階級的思想統治造成的沉重的精神枷鎖,何等辛辣有力!

    四、化用。不使成語本身出現,而是把它散文化、白話化,使其更符合表達需要。

例如:①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盯着我,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校裏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祝福》)

②衞老婆子彷彿卸了一肩重擔似的噓了一口氣,……(同上)

按:例①“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是化用了成語“芒刺在背”;例②“彷彿卸了一肩重擔似的”是化用成語“如釋重負”。所以要這樣化用,顯然是因為散文化的比喻要比原來文言的成語更能給人以直感,更有利於表現人物當時的心情。這樣化用之後,使成語如鹽入水中,不見其形,但知其味,不能不佩服作者造語之妙。

    五、省用。省去成語中一部分與句義無關或相牴觸的成分,使其表意更準確。例如:

    ①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為了忘卻的記念》) 

    ②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註》和一部《四書襯》。(《祝福》)

③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於給人解決疑問,選定醫生,……(同上)

按:例①“延口殘喘”系由“苟延殘喘”節用而成(“口”字當是為湊足音節而補),因為“苟延殘喘”這一成語中“苟”字有明顯貶義,不宜用於自身,所以把它省掉,只取“延殘喘”的意思--維持生存,而內在的涵義則是繼續戰鬥。例②“無聊賴”是“百無聊賴”的省用,應當注意的是,作者在同一篇作品中寫到主人公祥林嫂時,這個“百”字卻沒有省略。原因何在?“我”和祥林嫂固然都是生活上或感情上沒有寄託,但二人社會地位不同,生活遭遇有別,加之文化教養懸殊,因而其“無聊賴”的程度也不相同。寫到“我”時省去“百”字,正為了顯示這種差別。例③“不更事”是“少不更事”的省用。作者為了突出“不更事”的是誰,在後麪點出了“少年”,作為全句的主語,前面再用原成語,勢必造成重複,因而省去“少”字,使“不更事”充當“少年”的定語,表意十分確切。

    六、合用。節取兩個成語中的各一部分,合併成新的詞組,使其內涵更豐富,表意更準確。例如:

    ①但看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不開一句口,很象一個安分耐勞的人。(《祝福》)

②我平素想,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無論如何,總該有些桀驁鋒利的。(《記念劉和珍君》)

按:例①“安分耐勞”當為從“安分守己”中節取了“安分”、從“吃苦耐勞”中節取了“耐勞”合併而成的詞組。原來的兩個成語都是褒義的,是人的優良品質。然而作者在這裏對祥林嫂並不是持完全讚揚的態度,他表達的是在地主“四嬸”看去的印象,這些品質使得祥林嫂成為理想的剝削對象:“安分”,便不會反抗主子,“耐勞”,便能為主子創造更多的財富,對自己卻決無好處。作者把兩個成語的含義溶於一個詞組中,既使語言更簡練,更藉此含蓄地表達了對祥林嫂的悲憫。例②“桀驁鋒利”中的“桀驁”節取自成語“桀驁不馴”,“鋒利”當是由“鋒芒畢露”中節取了“鋒芒”,但因“鋒芒”系名詞性,不完全合乎需要,又改造成為“鋒利”。所以要省去“不馴”和“畢露”,顯然因為這些字眼具有明顯的貶義,不適合於表達作者對進步學生的感情。而新組的“桀驁鋒利”一詞,則準確地表達了作者想象中的劉和珍那種勇於抗爭的鬥士形象,恰當地表現出作者的感情。

七、分用。把一個成語的不同部分分置於上下句,使其各自更好地發揮作用。例如:

    ①不能“心照“,而又不能“不宣”,從此口舌也就多起來了。(《隱士》)

    ②其實,中國人並非沒有“自知之明”的,缺點只在有些人安於“自欺”,由此並想“欺人”。(《立此存照(三)》)

    按:例①是成語“心照不宣”的分用。分用之後,中間下一轉語,指出“口舌多起來”的原因所在,辛辣地諷刺了所謂“隱士”與非隱士的爭吵。例②是“自欺欺人”的分用,分用之後,“自欺”前冠以“安於”,“欺人”前冠以“並想”(實際根本不可能),更加突出了“自欺欺人”者的荒唐,表現力大為增強。

    八、緊縮。把成語的結構加以簡化,只用其中個別關鍵的字眼,基本上仍然保持成語的原義,但語言更簡練、準確。例如:

    ①中國也真有一班人在恐怕中國有一點生氣;用比喻説,此之為“虎倀”。(《徐懋庸作〈打雜集〉序》)

    ②因為這信中有攻擊他們的話,就也報答以“牙眼”,那恰正中了他們的詭計。

例①“虎倀”是“為虎作倀”的緊縮。緊縮之後,動賓結構的短語變成了偏正結構的名詞,送給那班扼殺中國生氣的人,恰如其分,而且格外精警動人。例②“牙眼”是成語“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緊縮。緊縮之後,原來並列的兩個詞組變成了一個聯合結構的名詞,充當動詞“報答”的後置狀語,予以強調,分外突出有力。

魯迅作品活用成語的類型當然不止上述八種,但僅此數端,我們便可窺見魯迅對祖國語言文字運用得是何等得心應手,富於變化,簡直是無往而不適。這是值得我們認真體會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