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點擊現代漢語詞典(58-60)(網友來稿)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3.39W

陳林森

點擊現代漢語詞典(58-60)(網友來稿)

58、後顧之憂

【後顧之憂】(P526)需要回過頭來照顧的憂患。泛指來自後方的或家裏的憂患:孩子入托了,解除了家長上班的~。

“需要回過頭來照顧的憂患”這句話很彆扭,這裏只需解釋“後顧”,然後再解釋整體意思。另外,“來自後方”中的“後方”是什麼意思?《現漢》對“後方”的解釋是:①遠離戰線的地區(跟“前線”“前方”相對)。②後面;後頭:在我艦的~,發現一艘潛艇。那麼,這裏的“後方”指哪一條呢?我發現這是辭書輾轉相抄的結果。對一些常用詞的詞義,辭書輾轉相抄是一大積弊。還有,“憂患”似乎詞義太重了。《現漢》對“憂患”的解釋是“困苦患難”。如下面的例句:“本着‘愛才、惜才’的原則,一些兄弟院校,如北方交大、北京工大等開始接受未被清華錄取的比較優秀的第二志願考生。這大大減少了考生的後顧之憂。”(《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6/26)這裏的“後顧之憂”你能説是“困苦患難”嗎?所以,正確的解釋是:後顧:回頭看。泛指本人或家裏令人牽掛的事。

59、連篇累牘

【連篇累牘】(P783)表示用過多篇幅敍述。

解釋過簡且不完整。一是釋義有偏差,二是未指出其感情色彩。“連篇累牘”出自隋朝李諤《上書正文體》(見《隋書李諤傳》)。 隋朝初年,治書侍御史李諤是一個很有辯才和文才的人。當時的文風,由於承襲了南北朝的不良影響,過分追求詞句的華麗,而不重視內容,往往空洞浮誇,不切實際。李諤反對這種文體,特地上書隋文帝,請求明令禁止。李諤在這篇《上書正文體》中對當時文風批評道:“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意思是:一篇又一篇地寫了許許多多,堆滿了桌子,塞滿了箱子,但寫的無非是月喲露喲,或者是風喲雲喲。李諤認為,這些東西寫得一天比一天多,朝政也就會一天比一天亂。李諤的這篇文章,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文中的“連篇累牘”、“積案盈箱”,都是形容言之無物的文章又多又濫。後來,“連篇累牘”便成了成語,人們用它來形容那些數量很多而內容重複空泛的文章、文件等書面材料。多含貶義。知道典故的來歷,有助於我們對它的理解。《現漢》説是“用過多篇幅敍述”是強調篇幅過長,實際上主要是強調文章數量多,一篇接一篇,且內容乏善可陳。《中國成語大辭典》的解釋是:“篇幅很多,文辭宂長。”也沒有突出重點。1960年代我讀高中,第一次接觸這個成語,當時處於中蘇兩黨大論戰中,當時我黨指責蘇共及其他“修正主義黨”“連篇累牘”地發表反華文章。我當時建立了印象:“連篇累牘”的意思是指不好的文章又多又濫。1980年代高中教材曾選進鄭文光的《火刑》,裏面有“長篇累牘”這樣一個詞:“宣判開始了。宣判書長篇累牘地説,喬爾丹諾布魯諾‘長時期生活在異端的國家內,並且他自己也過着無法無天的、魔鬼一樣的生活’。 因而他不光是一個普通的‘異端’,而且是‘異端’的領袖。”我就意識到,應當讓“連篇累牘”和“長篇累牘”這兩個成語有所分工,前者指篇數多,後者指篇幅長。又如:“編寫以上內容應儘量簡明扼要,無需長篇累牘。”這個意思很明確,指一篇文章或文件篇幅長。《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都收了“長篇累牘”,但《現漢》未收。總之“連篇累牘”的正確解釋應當是:指文章或文件多而宂長(多含貶義)。另外應加收“長篇累牘”,以示區別。

60、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P1045)曲調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藝術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賞的人很少。

“舊指”的措辭不對,應改為“原指”。在《現漢》的習慣措辭中,“舊指”的“舊”指舊時代、舊社會,甚至是古代;“原指”是指詞的原義或本義。“知音難得”並沒有時代的差異,今天仍保留這種用法。《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的解釋在同一個地方就是用“原指”。《中國成語大辭典》的釋文是:“比喻言行卓越不凡,知音難得或作品艱深高妙,知之者甚少。”在這裏,“知音難得”和“作品知之者甚少”的兩個義項是並存的。而且“曲高和寡”也不限於説作品不通俗,也可能是內容“艱深高妙”,無法做到與大眾“打成一片”。就是説它不一定是貶義的。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還有進一步的引申義,就是指產品因價位高、或市場定位超前等原因而不暢銷、不熱門,活動要求嚴、標準高而參與者少。“曲高和寡高檔豪宅積壓嚴重”(《中華工商時報》2002/11/29) “動輒60元票價 五星級影院曲高和寡”(《市場報》2003/7/23)“再就業會‘曲高和寡’ 年齡特長擋住下崗人員”(《燕趙都市報》2003/8/20)可供選擇的解釋是:【曲高和寡】曲調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原指知音難得。①比喻言論或藝術作品內容艱深高妙,或表現形式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賞的人很少。②比喻產品因價位高等原因而不暢銷,或活動要求高而參與者少。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