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彙編七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38W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彙編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思想內容。

能力目標:瞭解信客的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把握信客形象,學習誠信無私、待人寬容的可貴品質,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品質,樹立誠信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學重點

1、瞭解信客的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

2、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品質。

教學難點

抓文章脈絡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法。指導學生在自讀中把握信客的事蹟和品質,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2、誦讀品味法。本篇散文的風格比較典雅,清詞麗句隨處可見,指導學生品味佳句,領悟語言表達的技巧。

3誦讀品味法。。信客品質的核心是誠實、奉獻,鼓勵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如現代社會對健全信用體制的呼喚等,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媒體:投影儀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先來給大家念一段話:“他樸實的像一塊石頭,一個人一匹馬,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路的盡頭還有路,山的那邊還是山,近鄰尚得百里遠,世上最親郵遞員。”知道是誰嗎?這是《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者王順友的頒獎詞,他是一個郵遞員,這段頒獎詞稱頌的就是他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郵遞員——在過去被稱為信使、信差、信客等,20世紀初,在浙江餘姚一帶,由於通訊事業尚未普及到農村,對外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人——信客。餘秋雨的《信客》將向我們講述這一段故事,讓我們在故事中去認識信客,去體會他們的苦澀人生。

二、作者介紹

我們在走進《信客》前,先來認識一下作者餘秋雨:(投影)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筆記》、《行者無疆》、《千年一歎》、《出走十五年》、《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獲得多個書評大獎,《山居筆記》更獲得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第一名。

創意講談:請用一段話講儘可能多的作品串聯起來,要有意義,通順流暢。

示例:餘秋雨從書房《出走十五年》,進行了一次漫長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長河》時,無意撿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發出《千年一歎》。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進了《山居筆記》。

三、字詞注音(投影字詞)

認識了作者,我們來檢查字詞預習情況。(請一學生試讀,其他學生糾正)

嫉妒( jídù ) è(噩)耗 猝然( cù ) jì liǎng (伎倆)

昏厥( jué ) 顛 pèi (沛) 弔唁(yàn) 焦 zhuó(灼)

詰問(jié) 時 máo (髦) 唏噓 ( xī xū ) 文縐縐( zhōu ) 連聲nu nu (諾諾)

四、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掌握了有關字詞,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一起尋找信息。

①信客是幹什麼的?

②信客通常奔忙於什麼地方之間?

(明確:①捎物帶信的 ②城鄉之間。)

原來信客是在城鄉之間替人捎物帶信的一種特殊的私人職業,那麼,如果我要為一個落後的村子招聘一位信客,什麼樣的人適合呢?我這裏有張招聘表,請大家閲讀課文內容,然後根據課文內容把表格填寫完整。(投影表格)

信客招聘表

從填寫的招聘啟事,我們可以看出,信客最注重的是什麼?(從原文中找語句回答) 明確:“信”。原文:“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

(2)學生速讀全文,依脈絡提示,標示、批註你所認為的關鍵語句,初步感知文意。 提示:課文共五節,行文脈絡是:信客是個沉重的職業——信客做信客的緣起——信客是怎麼做信客的——信客是怎麼不做信客的——信客為什麼當教師、校長也是好樣的。

五、合作討論,點難撥疑:(投影問題)

(1)作者在寫信客之前,為什麼先寫一個老信客?

(2)作者重點寫了信客什麼事蹟?為什麼重點寫?

(3)作者後來寫信客不當信客後當了老師、校長,為什麼他無論是當老師還是當校長都是好樣的?

(4)信客為什麼留下遺願,死後要與老信客葬在一起?

(5)怎樣理解信客特殊的品格和素質?

學生合作研討,積極回答,教師點撥:

(1)先寫老信客,實際上説明了信客這一職業的兩個特點:一是路途艱苦;二是強調職業道德——“就在一個信字”,而且這個“信”字要做到一絲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豐富經歷,給年輕信客以具體切實的指點,他的慘痛的教訓,又時時警醒着年輕信客。這些,都促使年輕信客迅速成為可以信賴的信客。

(2)重點寫了兩個事蹟,一是概括寫遇到謀生者客死他鄉,信客充當代理人的事蹟,二是具體寫一次遭人誣陷。這些都説明信客職務的兇險和信客仁義熱心、任勞任怨、寬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3)因為他眼界開闊,對各種新知識都能容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深察世故,很能體諒人,很快成了這所小學的主心骨。

(4)信客留下要與老信客葬在一起的遺願,是出於對老信客的理解、同情、敬重和感激。

(5)信客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待人寬容以及開闊的眼界、豐富的閲歷的特殊品格和素質是特殊的職業造就的。“信客為遠行者們效力,自己卻是最困苦的遠行者。一身破衣舊衫,滿臉風塵,狀如乞丐。”“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 紐帶。”

附板書設計(投影)

城鄉紐帶

接受重託 任勞任怨 善良厚道

誠信無私

待人寬容

恪盡職守 信客

艱辛從業 無奈卸差 執教小學

第二課時

一、品味佳句

1、學生默讀全文,勾畫出自己認為精彩的語句,並簡單地進行賞析。教師歸結學生提出的例句,並指導賞析句子的方法(可以從修辭的角度、可以抓重點字詞、可以從表現人物的性格或作者的情感的角度進行賞析)。

佳句示例:(投影佳句及問題設計)

(1)“現在,他正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裏,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着眼,迷迷亂亂地回想着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

設問:①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②老信客為什麼要“躲”?反映了他怎樣的心理?③他為什麼“失眠”? 他“失眠”反映了他怎樣的心理?

賞析:這個句子運用排比的手法,把老信客因一時犯錯而糟蹋了名譽的後悔、內疚、無臉見人的心理以及對他所從事過的事業的不捨的心理都包含在其中。容量很大,一氣呵成,氣勢十分暢達。

(2)“農民的眼光裏,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

設問:①“這些眼神”包括哪些眼神?②“打分”是什麼意思?③“探詢”是什麼意思?反映了農村人怎樣的心理?④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賞析: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中國農村對外出謀生者的評價以及村民對城市充滿好奇和想了解城市這種心理形象地表達了出來,句式整齊而警闢。

(3)“都市裏的升沉榮辱,震顫着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設問:① “升沉榮辱”是兩對反義詞,它在這裏的含義是什麼?②説農村神經系統是“長期遲鈍的”,反映了農村怎樣的一種社會現狀?③為什麼説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④這個句子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賞析: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繁華多變的都市生活衝擊着鄉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信客對這一切感受最為迅速、真切的特點。流露出作者對舊中國農村的封閉、落後的慨歎,對信客溝通城鄉,深察世故人情的讚美。

(4)“紅紅的眼圈裏射出疑惑的利劍,信客渾身不自在,真像做錯了什麼事一般。” 設問:①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②反映了婦女怎樣的心理?③而信客是怎樣做的?④表現了信客怎樣的品質?

賞析: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把死了丈夫的婦女對信客猜疑、不信任的特點表現了出來,也從側面説明信客這一行難做。然而,面對猜疑,信客卻只是“柔聲地彙報”,把信客那種待人寬容、任勞任怨的形象鮮明地刻畫了出來。

二、拓展延伸(投影問題)

1、據報載,一出租車司機在救助一位被一輛貨車(司機已逃逸)撞傷的老人時,先讓老人寫下證明,證明老人不是他撞的,然後才救助老人。

討論:(1)你見到或聽到過類似的事情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怪事?

(2)怎樣避免發生這樣怪事?

明確:每個人都應該守信,人與人之間應該互信。

2、給信客的頒獎詞(要求用感動中國的頒獎詞的格式評價信客)

示例:一句委託,一生一世的努力,踏泥濘之路,穿梭於鄉間小道。風塵苦旅,奔波於家鄉與上海之間。盡忠職守,為人寬容。誠信是他的名片,耐心是他的代名詞。一個信字,佔據了他的一生。退而為師,桃李滿天下。這就是他,一個普通卻又不平凡的信客!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初中散文教學設計方案

散文教學是初中語文閲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個教學的難點。許多的教師在教學散文時會面臨諸多的困惑,如: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體會文本——教師自己讀不懂;不知道通過什麼方法讓學生領悟到散文的內涵;找不到教學的突破口等等。

面對這些困惑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第一我們應該瞭解在初中階段學生要掌握的有關散文的閲讀要點:把握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中心;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態度;領略作品的人生哲理、優美意境;理清句子的順序;領會修辭手法的運用(表達效果);領會精彩詞語的妙用;能順着文章意思仿寫句子。

第二我們要了解散文閲讀的一般方法。

按表達方式的側重點不同,散文可分為敍事、寫景、抒情、哲理散文等四類。我們要依據其不同特點確定其閲讀的一般方法。

(一)敍事散文

敍事散文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它側重於從敍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優秀的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敍事散文。

敍事散文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閲讀途徑為:第一,明瞭人物形象的內涵。明瞭代表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人物形象意義。第二,瞭解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各種描寫、映照、襯托等。第三,把握文學作品的主旨。

(二)寫景散文

寫景散文指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它或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它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徵,按照空間震撼的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對景物加以生動地描繪。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是寫景散文中的價佳作。

寫景散文的閲讀途徑為: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徵,包括形態、聲色味等。第二,分析形象的內在品質和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分析刻畫形象的表達技巧。

(三)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指注意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作者常常運用象徵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於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抒情散文的閲讀途徑為:第一,明確抒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還是託物言志。第二,把握作者抒發的情感。第三,聯繫文章主旨。

㈣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指通過刻畫某種具體現形象,將作者要表達的哲理寓言於形象之中,以形象來啟發讀者,讓讀者明白其中寓含的抽象哲理的一種散文。一般採用象徵手法。小思的《蟬》和席慕容的《貝殼》可謂哲理散文的佳作。

哲理散文的閲讀途徑為:第一,把握全文主旨。第二,把握貫穿全文的象徵物的整體形象。第三,整理分析作品刻畫形象揭示哲理的思路。第四,分析具體描寫的形象特徵,理解闡發的哲理。

總之,瞭解閲讀的基本方法,注意把握散文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藴,才能不斷獲得新的閲讀體驗。

第三我們應該教會學生鑑賞散文。

《語文課程標準》對閲讀教學提出的總目標是:“具有獨立的閲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為了加厚學生人文素養的底藴,《課標》在義務教育“第四學段”中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由此看來,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是文學作品教學的重點。那麼我們如何教會學生鑑賞散文呢?我覺得我們要在教學設計時注意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兩點:

(一)把握立意

散文,或敍事,或抒情、或説理。它通過對某個人物某件事情的敍述,對某種風物的描繪,來抒發某種感情,表達某種思想,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啟迪,使之在思想上產生強烈的共鳴,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盪。有的思想比較集中,情感比較明顯,有的則比較隱諱,這就要抓住中心、抓住立意。

探索散文主題的途徑與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

1、從作品的寫作背景探索主題。

主題的表現不可能離開一定的寫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觀的制約,想辦法弄清作品是作者在怎樣的心境下寫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如何,社會環境怎樣等,是我們探索散文主題的重要途徑。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大釗的《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要想明白主題,必須瞭解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心情。

2、從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題。

文眼,是指那些特別精煉警策的詞句,是作者精心安置的“慧眼”,也即散文主題的凝聚點。這點睛之筆,正是我們探索散文主題的直接途徑。劉熙載在《文概》中説:“餘謂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體之眼,有數句之眼,前前後後無不待眼光照映。”所謂“神光”,即散文的主題;所謂“照映”,即指主題對散文的統攝作用。如柳宗元《捕蛇者説》中的“苛政猛於虎”,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蕭伯納《貝多芬百年祭》中的“貝多芬的音樂是使你清醒的音樂,而當你想獨自一個靜一會兒的時候,你就怕聽他的音樂”……都是“神光”閃爍之處,透過它即可以窺探文心的奧祕。

3、從作品的重點段落探索主題。

散文的主題,它固然得通過作品的每一個段落表現出來,但它絕非平均分佈在各段裏;每個段落固然也都要為表現主題服務,但它們所擔負的具體任務並不完全相同。或在描寫某個具體的部位,或在敍述某個事件的過程,或在結構上承上啟下以表明過渡等。可以説,一篇散文的大部分段落與主題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的,有的甚至完全是出於結構上的考慮,與主題全無關係。一篇散文的主題,它常常是通過作品中的某一二個重點段落來表現的,它好像是支撐一篇散文的“力點”,它是我們探索主題時千萬不能忽視的地方。

4、從作品的內部聯繫中探索主題。

大部分散文,表面看來的.確是“散”的,但它的內部卻極有分數。循章求旨,在作品的內部聯繫中掌握行文的來龍去脈,分析主題,這也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5、從作品的總體傾向上探索主題。

探索散文主題有個最為常見的毛病,就是不從作品的全局着眼,不從全部題材的總傾向考慮,而是孤立地從某一枝節、某一部分來歸納主題,這是必須要克服的。與其他文學樣式比較,散文表現主題並不是通過完整的情節,也不是集中通過某一兩個典型化的人物等,而常常是通過一些事實的片段、生動的場面、作者的感懷來表現的。所以,從總體傾向上探索主題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二)體味情言

散文具有含蓄美,即“抒情從不明説,全憑暗示”,作者不能在作品中直接站出來説明自己的用意,而是儘量用形象來説話,將深廣的思想內容寓於具體的形象之中,同時要留有餘地,做到“有餘不盡”“令人於言外可想”,給讀者留下廣闊的聯想和想象空間。因此,要真正享受到散文的含蓄美,首先應瞭解散文含蓄美的實現手段。

含蓄不等於晦澀。不明説但仍要説,不直露但仍要露,只是作者把本意情感作了藝術化的處理,才形成含蓄美的。作者將自己的本意情感進行藝術化處理的主要手法有:一是託物言志、借物言志;二是寓情於景,景之“神”便是作者的情;三是虛實相生,借設想、想象曲折表達好惡愛憎;四是運用象徵等多種修辭手法使真意婉轉而出。因此,理解感受散文的含蓄美,方法大致是:

1、從形象入手,體物動情。

散文中的“情”,常常是作品中組織人、事、物、景的重要線索,它使作品的結構顯得緊湊嚴密、波瀾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靈活,或是託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將感情深藏在字裏行間。可以説,一篇優秀散文意境包括情和景(事、物)兩種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寫景是為了抒情明理。若離開了情,景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我們在鑑賞散文時要探索散文意境美,可以從即景、披事、體物入手,從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欣賞作品的內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2、從技法入手,領略意境。含蓄之美是一種“意在筆先,神餘言外”的意境,也是一種“若隱若現,欲露不露”的效果。這“若現”“欲露”的真面目往往是作者運用“特技”之所在,象徵、比喻、擬人、雙關、反問、誇張、反覆等,對特定語境中的語句的深層含義起強化作用,能幫助我們深刻品味意境那豐富深遠的內涵,獲得美感享受。

3、反覆朗讀、咬文嚼字

體味散文的語言美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朗讀,散文課文語言優美動聽,讀起來像詩歌一樣朗朗上口,抑揚頓挫,給人以音樂美。教學時我們以朗讀為主,以讀代講。所以朗讀指導是教師教好散文體裁課文的一項基本功。因此,在備課時,教師首先要備朗讀,至少讀三四遍,對於散文的朗讀要求是:要讀出意境。就是要讀出情意,讀出畫面。很重要的點是教師在讀時也要學會邊讀邊想象。比如讀到“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在讀時,教師就要懷首一份寧靜淡遠又不失希望的心情以舒緩、輕柔的語氣朗讀,並在腦中出現畫面:在冬天的寧靜的早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天空的紅霞中徐徐升起,柔和的陽光穿過迷茫的晨霧,給人以無限的温暖。

其次欣賞語言,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通過聯想和想像領悟語言的表達效果。比如朱自清的《綠》中有一段文字:

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温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

這段描寫文字優美,作者運用聯想和想像,讀者也只有通過聯想和想像再現那難以言喻的梅雨潭的奇異的美——綠,調動起個人的生活經驗來感受梅雨潭的“立體感”形象,才能體會作者那濃濃的喜悦之情。

(2)認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詞造句。任何好的作品,從表達角度來説,作者只有在遣詞用句上下一番工夫,選用鮮明、生動、具體可感的形象性詞語,才能完美地表情達意;從閲讀角度來説,讀者只有認真品味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領會文章的內容和語言,才能有助於閲讀能力的提高。對語言文字敏鋭的感受主要體現在透徹地瞭解精妙的語言所表達的作家思想情感的意義和情味,也就是認真揣摩品味作者為什麼要這樣用語,這樣的語言能夠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情感,這樣的語言同文意有什麼關係。如朱自清的《綠》中開頭那句話:“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細心品味這裏的“驚詫”,除了字典上的意義“驚奇、詫異”之外,還有深深的情味,作者用它襯托了梅雨潭無比的奇異之美,表達了作者對它的讚美和喜愛,抒發了作者濃郁的喜悦之情。

(3)悉心培養對散文作品的審美情趣。散文的語言對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寫上常常造成一種意境,在總體形象上給人以美感,為讀者描繪出一種情景交融的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詩情畫意之感。如《春》,全文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雨圖”、“迎春圖”等畫面,作者以詩的筆觸描繪春天,讚美春天。這樣,讀者必須抓住語言中具有美感的因素進行開掘,在開掘中深入體味,也就是要對語言文字有敏鋭的感受。這種敏感來自於自身的經驗和透徹的體會。比如,作者寫花色鮮豔,不直接説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充分調動讀者的想像力,那火焰的熾烈濃郁,霞的輕柔豔麗,雪的高潔純淨,同時映入讀者的腦際,給人以生活實感。當然,語感要通過閲讀不斷地培養。有了這語感,“才可以通過文字的橋樑與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才能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提高對散文作品的鑑賞能力。

散文是極其富於個性化的文章,也是極其富於內涵的文章,要想把散文教好,教師必須把以上三點作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明確教學的方向,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學會理解散文、鑑賞散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準備新課

課前先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自己先練讀,再同桌互相指認教師用生字卡片進行檢查和強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認和正音。如塌(踏)、岡(崗)、純(不讀qon)、冶(治)等等。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女媧補天》(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看到這個字一一女媧的媧,你們聯想到哪些與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饋,教師把學生説出的形近字有選擇地寫到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字形和讀音,並組詞讀一讀。)

同學們預習課文後知道,這是我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板書:古代神話故事)。同學們知道嗎?神話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呢?一一對,神話故事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那麼人們又為什麼會有這些想象呢?我們學習課文時可以進一步來思考。

三、引導自讀課文和質疑。

1.當你們看到課題、閲讀課文時,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嗎?大家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學生質疑,教師適當歸納、有選擇地板書。設計質疑:(1)女媧是誰呢?(2)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呢?(3)有淺有女媧這個人呢?(4)女媧怎麼補天呢?)

2.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像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女媧怎樣補天等問題,我們在閲讀中都會弄懂的。

四、學生探究閲讀。

1.提出閲讀要求。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1)在課文中找到寫女媧補天原因的句子,請用橫線畫出來,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上補天的原因;(2)課題叫女媧補天,那麼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補天過程的?請用l|標明起止。)

(學生獨立閲讀課文,輕聲讀,動筆畫、寫。所給時間要比較充分。教師巡視,注意指導後進生。在適當時機組織交流和討論。)

2.學生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探究的情況。

3.反饋。

(1)教師提出問題: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學生髮言。)

(2)教師小結: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裏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我們再來看看,女媧看到人們受災受難,她的心裏特別難過。寫這些災難景象的是課文第幾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們來讀一讀這部分課文。哪些同學願意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課文描寫的那些景象在頭腦中展開想象同學們剛才在讀、昕課文時,頭腦中浮現了什麼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電視上見到過沒有?同學們可以在小組裏議論一下。(議論後,組織學生髮言。)

(3)女媧見到別人受苦心裏就難過,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一個人總能為別人着想, 總想着幫助別人克服困難,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於水火的一種獻身精神。課文哪一段寫到女媧的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女媧對人們受災受難同情的語調。學生練習讀,齊讀,教師適當指導。想想在生活中或電視裏有沒有聽説或看到過像女媧這樣的人一一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就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呢?(比如,解放軍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羣眾。可以放1998年發洪水時解放軍解救羣眾的鏡頭。)(學生髮言。)再分層次、分小組讀第一、二自然段課文。引導想象,引導體驗女媧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自己閲讀課文,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女媧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能為大家着想的英雄。

神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為什麼要塑造女媧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物?(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議一議。)

教師小結: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説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這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

六、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2、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人民又安居樂業

起火 發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 吃苦 勇敢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冰、冷、江、壞、極、常、冬7個生字和1個新偏旁。

2、瞭解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激發學生觀察和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瞭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變化成各種不同形態。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出認讀字,指導書寫常、冰和冷三個字,認識新部首小字頭。

2、瞭解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觀察和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瞭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變化成各種不同形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結識一位新朋友,這位新朋友非常有意思,他不直接告訴你們他是誰?他説:你們猜猜,我是什麼?(板書我是什麼學生齊讀課題)他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學習就知道了。

二、讀文識字

1、先小聲地讀課文,認生字。可以看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2、檢查生字詞。

(課件1:詞語)

漂浮傍晚冷風水珠硬球冰雹小溪

奔跑海洋跳舞暴躁災害江河壞事

極小常常冬天曬

(課件2:詞語)

硬球海洋暴躁漂浮水珠冰雹災害

奔跑傍晚跳舞江河冷風小溪常常

壞事曬極小冬天

指名讀、集體瀆

3、檢查會認字和會寫字。(出示字卡)

三、再讀課文

1、學生自瀆,要求不但要讀正確,還要讀流利。讀後,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指名5人讀,其他同學想:我們的這位朋友是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水?)

四、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1、再讀1~4自然段,邊讀邊想: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是水的?

2、小組交流。

五、深入學習全班交流

(課件3:要求)

交流要求:

1、你是從第幾自然段看出來的?先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2、在這個自然段中,結合詞語説説你的理解。

指名讀要求。

(下面按教材順序備課,實際教學時,按學生回答的順序學習)

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學生彙報。

2、(課件4:水變成汽又變成雲的過程的動畫)

邊演示邊講解、板書:太陽照在水上,水就變成了汽慢慢上升,升到了天空,又變成了許許多多極小極小的點兒,(就是特別特別小的水點兒,或者是極小極小的小冰晶)它們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這就是什麼呢?(板書:雲)

自己讀1~3句,讀出語氣。

指名讀。

3、邊演示邊提問:(課件5:三種顏色的雲)

這是白雲,課文裏是怎麼説的?

這是烏雲,課文裏是怎麼説的?

這是紅雲,也就是課文裏説的?

4、(課件6:第四句話)你們看,課文用了有時候有時候這樣的句式,把雲的三種顏色寫出來了,讓我們感到非常神奇。你們願意讀嗎?自己讀一讀。

師生配合讀。

第二自然段:

1、指名學生彙報。

2、你們看見過冰雹嗎?説説什麼樣?

3、你們都看見過雪花,雪花什麼樣?

4、你們看,雨、冰雹、雪(貼帶圖詞卡:雨、冰雹、雪)它們要從空中到地面上完成一次旅行,它們是怎樣下來的呢?下面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出示3個動詞卡:落打飄)請一名學生分別貼在帶圖詞卡下面,並説説為什麼這麼貼。

雨、冰雹、雪它們都是水變成的,又從空中回到地面上。畫↓。

同桌互讀,可以加上手勢。

指名2組讀,全班評價。

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學生彙報。

2、我們的這位朋友真是無處不在,五湖四海都留有他的足跡。

學到這段,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為什麼在池子裏説是睡覺?在小溪裏説是散步?在江河裏説是奔跑,在大海里説是跳舞、唱歌呢?)

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池子裏的水不流動,小溪裏的水流得慢,江河裏的水流得快,海洋裏浪很多,衝擊巖石時,聲音特大。)

3、我們來親眼看看海洋裏的水是怎樣跳舞、唱歌的?(課件7:海洋錄像)

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們學一學大海的波濤聲。

這就好像人海在跳舞、唱歌。

指名有語氣地讀,範讀,再指名讀。

第4自然段:

1、指名彙報。

2、你們還知道水為我們做過什麼好事?

(人類離不開水,我們平常要節約用水。)

3、你們知道水發脾氣時,還會做哪些壞事?人類想了哪些辦法叫水聽人的使喚。

(比如:利用氣象衞星來預報天氣,建水電站,建水庫、大堤,防止水災和旱災,多植樹、保護水土,防止泥石流等,這都是我們人類想的辦法。)

齊讀第4自然段。

六、總結全文

1、印證大家答案正確。(擦去?)

2、指名5人按順序讀一遍課文。

3、你們看,課文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太陽一曬,水變成了汽,又變成了雲,雲又變成雨、冰雹、雪。這也就是水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第3、4自然段寫的是平時水在的地方和與我們人類的關係。

4、今天,我們結識了水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們天天離不開水,它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如果你們還想更多地瞭解它,課後可以繼續找一些關於水的資料,大家一起辦個我的朋友──水的展覽。

七、指導書寫

1、指導寫常字。(課件8:常)常字上面是一個新偏旁小字頭。(小字頭變紅)

學生説怎麼記這個字。

(課件9:出現田字格)提示在書寫時注意點。學生描一個,寫兩個。評議。

2、指導冰、冷。(課件10:冰冷)學生觀察後説出自己的發現。

(兩個字都是兩點水,與寒冷有關,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左短右長。)

提示在書寫時注意點。(課件11:出現兩個田字格)

學生寫在書中的田字格里,描一個,寫兩個。評議。

【課後點評】

《我是什麼》是一篇知識性課文,文章的特點鮮明,是用擬人的寫法,第一人稱的敍述方式,介紹了水在自然界的變化,以及和人類的關係。

張老師根據課文的特點,課標的理念,設計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剛才大家看到的是第一、二兩課時的內容。

首先要肯定的是重視讓學生認真讀書。通過反覆讀書,從課丈語言深入到內容。第一次接觸課文,要求讀正確。再讀課文,要求讀流利,並説説你認為他是什麼,這時學生對課文還只是直覺的印象、淺層的瞭解。然後,自己再邊讀課文邊思考:從什麼地方看出是水,這就需要學生抓住詞句去理解,接着在小組中交流,在全班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深入理解語言,並在理解基礎上再有語氣地朗讀。最後還有反顧全文的讀。這樣由讀正確到流利再到有語氣,逐步提高要求。隨之對課文的理解也就由膚淺逐步深入。

而且教師根據需要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如個人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分男女生讀、師生配合讀、範讀等等,以保持學生讀的興趣。

第二,教學設計新穎有創意。教師根據本文特點以自主、合作、探究做為線索,貫穿教學全過程。導入以猜猜他是什麼激發學生好奇心,主動學習的願望;繼而提出從哪兒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去自學探究、合作探究,教師也參與其中,並在這過程中與學生平等對話,起到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

第三,重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精彩的詞句。起到了語文課豐富學生語言,感受漢語語言美的作用。如:對打、落、飄三個動詞讓學生用動作體會,聯繫生活經驗體會用詞之準確。又如:對文中幾個擬人句用課件幫助學生領會。

第四,針對二年級兒童的特點,恰當地使用直觀形象手段,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理解語言。如:海洋的錄相使學生如親眼看到海浪怎樣洶湧地翻滾,親耳聽到海浪撞擊的聲響從而領悟在海洋裏跳舞、唱歌這個擬人句。又如:把水變成汽升上天空變成雲的過程,作成示意圖的課件,使學生能觀察到這個變化。再如:板書設計把水在自然界的循環用示意圖展示出來,使學生一目瞭然。

第五,在指導書寫上,保持了張老師一貫細緻認真的風格。指導到位,所以她教的學生絕大多數達到了課標寫字的要求。

以上幾點希望對大家研討低段的閲讀教學有所啟示。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素質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知道古代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學習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精神。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回答課後問題,複述這個故事。

能力目標

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聯繫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學重點

瞭解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經過。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循序式。

五、教具使用

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板書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西門豹”。

板書課題:西門豹

2.解題:

“西門”是複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兩千多年戰國時期的人。

3.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想知道西門豹是幹什麼的?課文主要寫了他的什麼事……)

過渡語:

那麼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他的什麼事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西門豹的什麼事?

(二)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主要寫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羣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認讀生字,查字典聯繫課文理解新詞

1.生字:認讀課文後要求學會的生字、並説出每個字的音、形、義,組詞、説話。

2.理解生字:戰國、鄴、荒蕪、人煙稀少、巫婆、官紳、徒弟、提心吊膽、面如土色、開鑿、灌溉。

(四)再讀課文:按照“調查情況—懲辦惡人—興修水利”的順序給課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16自然段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言引人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4課,西門豹,板書課題。

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

1.從課文哪句話可以看出西門豹—到鄴地就進行調查?(找老大爺問怎麼回事)

2.西門豹向老大爺調查了哪兒件事?(①為什麼田地荒蕪,人煙稀少?②是誰要給河伯娶媳婦的?③新娘從哪來?④漳河有沒有發大水?)

3.從老大爺的回答中,西門豹瞭解到哪些情況?(①河伯娶媳婦是造成“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主要原因。②巫婆和官紳是首惡分子。③巫婆和官紳騙錢害人,使家裏有女孩子的紛紛逃走。④漳河從沒有發過大水,倒是年年鬧乾旱。這四個問題的調查結果,成為西門豹治鄴的可*事實依據。)

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義。

西門豹説:“這樣説來,河伯還真靈啊。”從表面上看,河伯確實很靈。因為河伯要娶媳婦後的確沒有發過大水。但實質是,漳河沒有發過水是因為這裏降水量少。“年年鬧旱災”就是證明。巫婆官紳恰恰利用了這裏的氣候條件來欺騙老百姓,西門豹講這句話時心裏已經明白河伯娶媳婦是個騙局。“還真靈啊”是反話,帶有諷刺意味。“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説明西門豹已經根據瞭解到的情況,想好了對策。

這一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即含蓄地總結了上面的調查結果,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門豹已想好了懲治首惡分子的好辦法。)

過渡語:西門豹會怎樣做呢?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二段。

(二)自由讀第二段

1.前後討論、讀完這段後,你們知道了什麼?(知道了西門豹把巫婆和官紳都扔到河裏去了……)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指名讀有關段落)

2.出示投影或小黑板、理解句子含義

(1)西門豹對巫婆説:“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説一聲,説我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西門豹這樣説是為了找個理由把巫婆投到河裏。説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要“另外選一個漂亮的”,並不是西門豹真的這樣認為,而是故意裝着認真給河伯娶媳婦,用這些話作藉口。“麻煩”是表面上對巫婆説的客氣話,實際上是把巫婆投到河裏去。)

(2)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説:“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會兒”並不是真的要等巫婆從漳河裏出來,而是做出等了一會兒的樣子。“還不回來”,並不是西門豹認為巫婆能回來,而是故意這樣説,表面上做出以為巫婆能回來的樣子。“麻煩”,是表面上對官紳頭子説的客氣話,實際上是要嚴懲這個官紳頭子,把他投進漳河裏去。)

3.那麼西門豹為什麼不直接把巫婆、官紳抓起來殺掉呢?

(這是因為當時老百姓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巫婆和官紳的真面目,西門豹這樣做目的是為了使廣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婦的現場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迷霧中覺悟過來。所以西門豹將計就計,也若有其事似的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就這樣,西門豹用看河伯娶媳婦的辦法使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懲治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紳。從此“漳河也沒有發大水”,説明給河伯娶媳婦與漳河發大水沒有關係。用事實教育了那些被巫婆、官紳愚弄的老百姓,破除了迷信。)

4.這段共有六個自然段,可分為四層,請同學們給這段分層並説出層意。

(①西門豹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②③西門豹藉口姑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紳頭子投進漳河;④⑤西門豹故意麪對漳河站着,迫使官紳們磕頭求饒;⑥老百姓終於明白巫婆、官紳的騙局。)

(三)過渡語:西門豹破除迷信後又做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段

問:1.西門豹又做了些什麼?(興修水利引水灌溉)

2.這一段哪些地方與開頭照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應了開頭“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這種照應方法使前後意思相反,進一步説明西門豹治鄴有功。)

3.再找一找課文中前後照應的句子。(開頭巫婆、官紳們的態度是“急忙迎接”,後來“提心吊膽,氣不敢出……”這是前後對照的句子。)

4.説説這些壞蛋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開頭他們以為西門豹真的是來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後來發現西門豹是將計就計,嚴懲他們,所以態度變化極大。)

(四)總結全文

1.指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全文主要寫了西門豹的什麼事?

3.通過全文的理解,你認為西門豹是怎樣的人?

(善於調查,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

八、板書設計

14 西門豹

調查瞭解

破除迷信

有勇有謀

懲辦惡人

敢作敢為

興修水利

與民作主

為民除害

【設計意圖】

以事件為線索,抓住課文中故事發生、發展、變化、結局的過程,起到掌握事情來龍去脈和詳細經過的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及勇於創新的精神。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嚮往,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創新目標: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採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2.學生分析:學生在上一單元已經學習運用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閲讀基礎。再加上課文裏對小興安嶺美麗景色的描寫,更能使學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3.創新點: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創新人格。

4.空白點: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學習喜歡的內容。

課前準備:

因為蒐集和處理信息是構建課內外聯繫的重要紐帶,這一課與我們生活緊緊相連,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們蒐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同時從心理上做好學習的準備。

教學方法:

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也許沒有去過小興安嶺吧,那裏的景色可美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小興安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二、提供信息點拔啟發

1、根據學生預習情況,提問:課文是按什麼順序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2、學生有選擇地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3、提問:你最喜歡那個季節的小興安嶺,為什麼?

三、學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組討論共同合作學習。(每個小組討論後填寫研究報告單)

2、學生彙報結果,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你又喜歡上哪個季節的小興安嶺了?

4、學習了2一5自然段,你認識中的小興安嶺是什麼樣的?

5、討論:為什麼説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6、師主共同討論研究,並一起完成板書。

四、反思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學會了什麼?

五、研究性作業

假設你有機會成為小興安嶺這幅美景中的一員,你希望你會是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同學們都能將自己當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個小生命,那麼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我們生存的空間。

六、板書

9、美麗的小興安嶺

夏 根據學生的情況隨機出示

課後點評

授課者本着以學為本、為學服務的思想,竭誠為學生提供熱情而合適的服務,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寬鬆的學習氛圍。學生通過相互啟發、相互借鑑、相互幫助在研究學習中取得了成功。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誇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

3、請説一説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繫起來的呢?(學生説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説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麼説?(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適 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 千里黃雲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 北風吹雁雪紛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遠影碧空盡, 莫愁前路無知己, 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 天下誰人不識君! 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麼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板書設計:

主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