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三年級數學上冊《農村新貌》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79W

 [教學內容]:三年級數學上冊《農村新貌》第14~15頁。

三年級數學上冊《農村新貌》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簡析]

這是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數學實踐活動。教材呈現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場景圖,向學生提供了關於住宅樓、街景、玩具廠、果園等方面的素材,並通過人物對話的形式提供了若干信息,讓學生利用這些信息提出一些問題,並進行解答。與以前同類教材不同的是,圖中僅提出了一個問題,而把更多的提出問題的機會都留給了學生,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意在讓學生主動尋找所學知識的實際背景,探索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我班學生82.6%是從農村來,從小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整節課結合情境圖設計數學情景,由福娃歡歡當小導遊把4個分散的場景串聯起來,把一個個單一的數學問題生活化。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有意識地採用自由選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思考、大膽猜想等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選擇、學會合作。本節課在引導學生有序觀察的過程中,培養其蒐集信息、選擇信息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次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使每個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快樂,真正體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育理念。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要求和本班學生的生活經驗及認知規律,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和本課知識特點,我將本課活動目標制定如下:

1.通過現實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在現實背景中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及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3.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並滲透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在場景中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教學難點]根據情境,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課本情境圖),學生蒐集農村過去與現在的生活資料。

[教學過程]

一、新舊對比,感受變化

1.課件出示農村過去的情況,學生彙報交流了解到的、蒐集到的有關農村過去的資料或圖片。

2.課件出示農村新貌,請學生彙報交流現在農村的情況,並談談自己的體會。

3.揭示課題(板書:農村新貌)。

【設計説明:通過農村面貌的新舊對比,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進一步感受農村的變化,滲透熱愛家鄉的思想,激發學習新知的興趣。】

二、創設情境,進行實踐活動

1.觀察場景圖,整體感知。

談話:在新農村你看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分成幾大塊説説看到的4個場景,隨學生回答,依次點出該場景並放大——住宅樓、街道、玩具廠、果園。

【設計説明:讓學生獨立觀察、獨立思考,做到觀察有序,思考有整體性。初步學會把所學的內容大體分成幾大塊,然後逐一進行分析。】

2.小組合作,以每個場景為單位,交流信息。

指出:在這些場景中,有很多的信息,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信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下面也請你當回“小導遊”,選擇你感興趣的場景向小組成員介紹,其他成員仔細傾聽,相互補充。之後每組派一個代表集體交流。

集體交流時對各小組的觀察是否有序進行點評。

學生蒐集的信息:

住宅樓:共有36幢小洋樓,排成3排;每幢小樓住一户,每户有4人。

街道:街道上的每個燈柱上裝5盞燈,一共裝90盞。

玩具廠:一個阿姨上午做48個玩具,下午做36個玩具;每6個玩具裝一箱。

果園:果園裏有6行蘋果樹,每行15棵;還有30棵梨樹。

【設計説明:交流是信息共享的過程,也是嘗試的'過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請學生當回“小導遊”,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場景入手分析,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盡一切可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小組合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1)談話:你能根據每個場景給出的信息提出相應的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並分場景整理記錄在學案紙上。比一比5分鐘內哪組提的問題多而且好?

(2)全班分場景交流,整理問題。

5分鐘過後用實物投影展示各組的情況。各小組選出發言人,説説本組選擇了那個場景,提出了什麼問題。其他組若在同一個場景提出不同的問題可以作補充。

提醒學生回答問題時語言表達的完整性:示範:我們小組選擇了街道,根據“每個燈柱裝5盞燈,共裝90盞”提出的問題是“一共有幾個燈柱?”

教師有所針對性的點評各組提出的問題,並有所選擇的板書問題(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的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

住宅樓:每排有幾幢樓?

每排住幾户?

每排住幾人?

一共住了多少人?……

街道:一共有幾個燈柱?……

玩具廠:一位阿姨一天共做幾個玩具?

這位阿姨上午做的玩具比下午多幾個?

這位阿姨下午做的玩具比上午少幾個?

上午做的玩具可以裝幾箱?

下午做的玩具可以裝幾箱?

一天做的玩具可以裝幾箱?……

果園:3分鐘能走到果園嗎?

果園裏共有幾棵蘋果樹?

果園裏蘋果樹和梨樹共有幾棵?

一共有幾棵果樹?

果園裏的蘋果樹比梨樹多幾棵?

梨樹比蘋果樹少幾棵?

梨樹再種幾棵和蘋果樹一樣多?

蘋果樹的棵數是梨樹的幾倍?……

4.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我能行”挑戰賽。學生根據整理出的問題,自己選擇喜歡的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如有困難在小組內討論怎樣解決,組長將小組的答案列式在學案紙上。

(2)集體反饋。

全班反饋,指名學生上台在實物投影儀上分組展示小組討論的結果,並請各組説説是怎樣想的,其他組補充。

一步計算的問題可以口頭列式,關於兩步計算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到相應的問題旁。

(3)重點討論“3分鐘能走到果園嗎?”。

(多媒體演示播放情景,小導遊福娃歡歡問:“每分鐘走58米,3分鐘能走到果園嗎?”路牌指示“果園200米”)

①引導學生估算,集體交流估算方法。

方法1:把55看作50和5,50×3=150(米)5×3=15(米)

150+15=165(米)165<200 所以不能走到。

方法2:把55看作60,60×3=180(米)180<200所以不能走到。

小結:估算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掌握這種方法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同學們都能學會這種方法。

②列式計算:

55×3=165(米)165<200 所以不能走到。

【設計説明:互動是課堂教學系統中有待進一步開發的寶貴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鼓勵學生人人蔘與,在此基礎上再組織交流,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並對此適當進行評價和反饋,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活動總結,整理收穫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參觀了新農村,在活動中你有什麼收穫或想法嗎?你在提出問題前做了些什麼?在解決問題時注意些什麼?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嗎?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問題還有許多許多,只要你善於觀察,多動腦,你就可以把我們課堂上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你也會變得更聰明!請同學們回家後注意觀察,找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小組裏交流解決。

【設計説明: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小結,有助於知識的鞏固。同時也回顧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體驗和學習策略,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穫。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補充,共同完善,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悦。】

四、活動延伸,應用拓展

隨着社會的進步,你覺得農村還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可以把你的想法寫下來或者畫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板書設計]

農村新貌

有序觀察——蒐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