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1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結合直觀圖示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用摺紙、塗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讀、寫分數。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理解八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

教學準備:

課件、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開心了,可是他們玩得滿頭大汗,向猴媽媽要水果吃。可是猴媽媽只有一個桃子,想一想:把這個桃分給四隻猴子,怎樣分才公平呢?

猴媽媽把這個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隻小猴分得這個桃的幾分之幾?

學生:1/4。(電腦出示一個1/4)

教師: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因為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子得到一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那這一份呢?這一份,還有這一份呢?(對,每一份都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1/4。這節課我們繼續認識分數。

二、教學例題

1、教師:桃子吃完了,可小猴們還覺得不解渴,這時猴媽媽又端來一盤桃。

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讀題,説説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幫猴媽媽分一分嗎?(生分)

指明交流,展示分法。

提問:這盤桃平均分成了幾份?一份在哪裏?是幾個?

指出:通常把4個桃子看成一個整體。(畫O)問:要怎樣分?(平均分)

師:我們用虛線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隻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這盤桃的()

提問:這裏的分母分4表示什麼?(總分數)分子1呢?

2、8個桃。

如果這盤有8個桃子呢,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出示:把8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

生獨立分一分,並且塗色。投影展示。説説怎麼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盤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隻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這盤桃的()。(齊讀)

問:這裏的分母4表示什麼?1呢?

3、12個桃。

如果這盤有12個桃子呢,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出示:把12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媽媽拿來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出示:把一盤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齊讀)

5、比較。

討論:這4次分桃,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板:一個整體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盤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

問:剛才怎麼都是這盤桃的四分之一,而現在怎麼變成了這盤桃的二分之一?

7、小結:今天學習的分數和以前學的分數有什麼不一樣?

出示: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三、鞏固應用

剛才的學習,同學們表現都非常好,小猴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闖觀遊戲,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1、想想做做1。

生獨立填,互相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

對後兩個,師:你能看着這兩個圖,提一個問題嗎?

小結:只要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説一説:剛才我們分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我們還可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舉例:你是一個小組的幾分之一,是全班的幾分之一,為什麼分數不一樣?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寫12個的四分之一、12個的三分之一、15個的5分之一、15個的三分之一

比較:想個問題考考你的同學

出示16個,問:其中的一份還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嗎?

3、想想做做3。

你覺得先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畫虛線表示平均分,再塗色)

出示:把()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個。

4、遊戲: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

5、線段圖。

出示: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分數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餘數,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明白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培養學生勇於探究的意識和動手操能力、觀察對比、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逐漸養成細心觀察、仔細思考的好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餘數一定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很高興我們能相聚一起,在數學大本營裏,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我們的口號是:數學大本營,快樂伴我行。(課件展示)

咱們一起做個“猜手指”的遊戲,從大拇指開始數至小指,依次往下數。當你説到一個數,孫老師就能知道這個數會落在哪個手指上,相信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學生挑戰,教師應戰。)

師:知道老師為什麼猜的這麼快嗎?這個遊戲中藏着數學祕密呢!想知道嗎?學完這節課,答案自然就揭曉了。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1.學習例2

(1)收集信息

師:我們班要舉行聯歡會,同學們準備用一些花來裝扮教室,這樣教室就更漂亮了。(出示課件)仔細觀察,你從圖中收集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數學問題嗎?誰會列式?為什麼這樣列式?(學生自主做題)

生:一共有23盆花,每組放5盆。

生:求能放多少組,還剩下幾盆?

生:這是再求23裏有多少個5,要用除法計算。算式是23÷5。

生:我還會列除法的豎式(師板書算式)

(2)動手操作:(課件展示)師:這道題的結果是多少呢,先請同學們拿出小棒來擺一擺。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組,最多可以分幾組?還餘幾根?(獨立完成,再展示結果。)

(3)彙報評價:在小組內説擺小棒的過程,再彙報。

生:把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組,最多分成了4組,還剩下3根。(師同時板書答案)

師:看來,23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4組,還剩餘3盆。剩下的還能再分嗎?為什麼?(課件再次展示,進行着重強調。)

生:不能再分了,剩下的3根不夠擺一組的。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後,有時候候正好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還有剩餘,在數學上,我們把剩下的不夠分的數就叫餘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4)認識餘數

邊板書邊講除法家族裏的新成員——餘數。

師:請跟老師一起讀。

(5)有餘數除法的意義和讀法。

師:誰願意來介紹一下除法家族裏的每個成員?每個成員各表示什麼?這個算式怎麼讀?

強調:老師查字典知道“餘”表示剩餘的,多出來的,餘數就表示剩下不夠分的數。

(6)豎式計算

師:有了上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也一定能把這道豎式計算出來。

生進行豎式計算。

師:你列的豎式是否正確?數學課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請我們走進課本,用心閲讀51頁例2圖。

邊讀邊思考:A、如果不分小棒,商是幾?怎樣知道的?B、23下面的數是幾?它是怎麼得到的?C、餘數是幾?是怎麼得到的?

D、你知道餘數表示什麼?(課件依次展示)

小結:我們可以得出除法豎式計算三部曲:商、乘、減。(課件)

(7)展示豎式。

2、練習。

師:同學們學會了嗎,敢不敢接受挑戰。

(1)小試身手

(2)知識城堡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學習例3

(1)探究關係:如果剛才的例2中一共有16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多幾盆?如果是17盆,18盆,……,25盆呢?你會列式計算嗎?

(2)合作完成。

(3)彙報結果:題目越來越難了,你怎麼算得越來越快啊?有什麼竅門嗎?

(4)小組合作:

師: A、請觀察餘數與除數,你發現了什麼?B、為什麼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同桌討論,再互動交流)

追問:為什麼餘數是依次增加了?(一個量在變,所以改變了另一個量。原來被除數在變,會引起餘數的變化,被除數每增加1人,餘數就會增加1。)

2.歸納總結:所以,計算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小。反過來怎麼説?

3、智慧衝浪:

(1)下面這樣計算,對嗎?錯在哪裏?

(2)知識城堡2.

(3)我是小法官。

 四、課堂總結,交流釋疑:這節課有哪些收穫??有什麼疑問?

 五、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開心小遊戲:猜手指

猜手指遊戲是幾個數字在循環?列式就是:( )÷5=( )…(),這個遊戲主要看餘數:如果餘1,這個數會落在大拇指上;如果餘2,會落在食指上;餘3,落在中指上;餘4,落在無名指上;會不會餘5?如果沒有餘數,就落在小指上、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快速進行猜手指遊戲了吧?(和同桌互做兩個,學生根據結論,做遊戲驗證。)

2、智慧小博士。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有餘數的除法是在學習了表內除法後對除法學習的進一步拖展和延伸,是對除法意義的又一次認知,同時是今後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基礎。教材在編排上,注重安排觀察和操作活動內容,在實際的操作中感受有餘數除法的實際含義,餘數的產生是實際需要的,他與所分物體的多少和分成幾份有重要的關係。

學情分析

1、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善於提問題,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這節教材內容是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法的意義,能整除的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他們已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可以利用遷移類推的方法使學生接受新的知識。

3、學生學習的困難在於他們對餘數的現實有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對餘數產生的意義缺少深刻的數學思考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應着重從現實的情景中,把有餘數的這一數學現象剝離出來,結合現實背景來具體思考餘數產生的意義以及和除法之間各部分的關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餘數,知道餘數的含義。

②.在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③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產生的實際背景,明白餘數的意義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教學,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訓練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以及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4

《除法的驗算》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驗算,包括沒有餘數的和有餘數的。

2、通過具體的問題,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

重點難點:

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及意義。

教學流程

一、口算題

1、第三題第(1)小題,學生完成;

2、完成後校對反饋,並且説出口算的算法。

二、沒有餘數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出示例題圖,觀察圖中的數學信息,並結合問題1進行詳細解讀;

2、如何解決第一個問題,用什麼方法計算?在學生引導下列式;

3、計算,得到答案(鼓勵口算並且説一下口算過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驗證計算的正確?講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驗算的時候我們一般用乘法驗算。誰會驗算?12×3=36,並且理解一下,每一個數字在乘法中的意義,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5、出示一道題目64÷2並要求驗算,上隨堂本。注意橫式上改寫什麼,在反饋的時候重點查。

6、在做完這兩道題目之後,從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入手,引出驗算的第一種情形:商×除數=被除數。(引導學生,教師不説出)

7、快速口算55÷5並且驗算,學生説。

8、完成第三題第(2)小題的口算,並且説説為什麼能算的這麼快。

三、有餘數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接着出示問題,65元可以買多少塊冰欺凌,還剩多少元?

2、學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這回要求學生自己檢查橫式,看看有沒有錯誤。

3、你會驗算嗎?分兩步進行,先從意義出發,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義是買冰欺凌花去的錢,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錢;再用豎式表示理解: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4、運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甄別,完成第一題的題目,回答問題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積,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來互相驗算”

5、你能根據我的算式再説出一組像這樣的式子嗎?

58÷5=11……3

四、獨立完成除法的驗算

1、完成第二題的剩下一題,並且請學生板演;

2、關注豎式中驗算的部分,並且説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3、注意格式的問題:“橫式上的餘數有沒有丟”、“橫式上的商會不會寫成被除數”……,找到問題之後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視;

4、完成68÷6的驗算過程,查除法豎式有沒有錯餘數在驗算的時候有沒有加橫式上有沒有寫錯

五、全課總結

1、本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要重點訓練學生説)

2、課堂作業:補充p2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5

設計説明

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需要根據周長的含義,應用圖形的邊的特徵進行探究。因此,本節課注重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1、激發興趣,鼓勵探究。

本節課通過具體情境引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探究,通過動手量一量,動筆算一算,探究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樣性,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在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並針對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對照圖形,説出每個算式各部分的實際意義,以數形結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體會數學的抽象與簡潔。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相同規格的長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創設情境。(課件出示)

(1)讓學生觀看課件後思考: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別沿着長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誰走得遠呢?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要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才能知道)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既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讓學生帶着興趣去學習,帶着問題去探究,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實踐探究

1、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計算美羊羊走了多遠。

(2)組織學生彙報各組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

方法一 長方形的長是6釐米,寬是4釐米,用2個長加2個寬可以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算式是6+4+6+4=20(釐米)。

方法二 用6×2算出兩個長的長度,再用4×2算出兩個寬的長度,最後把它們加起來,算式是6×2+4×2=20(釐米)。

方法三 先算出一組長和寬的長度和,因為另一組長和寬的長度和與這一組是相等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算式是(6+4)×2=20(釐米)。

(3)引導學生概括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①引導學生比較、討論,對算法進行優化。

(學生討論之後,認為方法三最簡便)

②引導學生根據方法三的算式,嘗試用文字表述出來。

(學生討論,組內交流,然後彙報)

③師生共同概括出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2、引導學生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計算喜羊羊走了多遠。

(2)組織彙報,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方法一 可以把4條邊的長度加起來,算式是5+5+5+5=20(釐米)。

方法二 因為正方形的4條邊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所以還可以用乘法來計算,算式是5×4=20(釐米)。

(3)引導學生討論並概括出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然後彙報。

教師根據彙報板書: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比較美羊羊和喜羊羊誰走得遠。

(學生彙報:20釐米=20釐米,美羊羊和喜羊羊走得同樣遠)

3、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探究活動,我們知道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方法有很多,歸納這些方法,我們發現:要求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歸納概括能力,同時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

鞏固知識,綜合運用

1、完成教材85頁“做一做”1、2題。

2、完成課堂活動卡。

設計意圖:適時地進行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理解。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更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佈置作業

教材87頁1、2題。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6

《秒的認識】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9頁~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係,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2、通過觀察與操作,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

3、藉助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遵守、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頁主題圖,請同學們説一説圖中的人們在做什麼?

(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和觀眾們都在期待着新年鐘聲的敲響。他們正在倒計時: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師提問:人們倒計時時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個數字之間經歷多長時間?(1秒)

師小結: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就來認識秒。

二、學習新知:

1、出示獨立學習任務單:

請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鐘的哪一根指針叫做秒針嗎?你知道它是怎樣計時的呢?

(1)通過觀察,我知道秒針是鐘上的那一根。

(2)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秒,從12走到1就是走了秒,從2走到4走了秒。

(3)秒針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鐘。

(4)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學生彙報

出示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圈,同時板書: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鐘有多長。

(1)拍手練習:跟着鐘錶的“嘀嗒”聲,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鐘裏做什麼事呢?先試一試,再告訴同桌。

3、出示有秒針的實物鐘錶,共同感受1分鐘有多長。

請同學們談感受。(1分鐘比1秒鐘長,但1分鐘也過得很快)

4、出示課本61頁做一做第2題,瞭解1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鐘裏做幾道口算題呢?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大約每天睡9( )

穿衣服大約需要20( )

燒一殼開水大約需要25( )

2、瞭解一下自己小組同學的50米跑的成績,並記錄下來。

3、填一填。

人1分鐘脈搏跳( )下,1分鐘做( )道題

1分鐘寫( )個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 )秒,15秒內能深呼吸( )次。

從1數到30用了( )秒。

1分=( )秒,120秒=( )分

5、繞操場跑1圈,_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誰快些?

四、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秒的認識,知道了1分=60秒,還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長,常言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時間的主人吧。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7

《噸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藉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認識質量單位噸,感知1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知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1噸=1000千克,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觀察、猜想、推理、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噸的質量觀念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二、目標分析

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計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素材,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體會1噸的含義。噸是個比較抽象的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學中組織多樣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和感受1噸。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推理方法去感知1噸有多重,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教學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位的換算,讓學生根據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關係進行推理,展示學生思維過程,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建立噸的質量觀念,能熟練運用1噸=1000千克,正確進行噸和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四、教學準備

課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學生自己準備的1桶水、1捆書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小朋友們喜歡去動物園玩嗎?你們都喜歡什麼動物,來看看大家瞭解這些動物們有多重嗎?(課件出示以下動物圖片)

一隻鸚鵡大約重35( )。

一隻小兔大約重3( )。

一隻東北虎約重350( )。

一頭大象約重5( )。

鸚鵡、小兔、東北虎的體重為什麼選用克或千克作單位?説説你的想法。

這裏大象的體重選用“克”或“千克”作單位還合適嗎?

大象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你們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用噸作單位呢?舉例説明。(課件出示相應圖片)。

(課件出示課本例7)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用符號“t”來表示。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噸(板書:噸的認識)。

【設計意圖】藉助學生喜愛的熟悉的動物們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回憶已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接下來在用千克表示比較重的物體質量是否合適時,引起學生已有認知的衝突,產生用新的質量單位來表示的需要,引出質量單位“噸”。

(二)活動體驗、建構新知

1、初步認識1噸有多重

(1)思考:1噸有多重?噸和千克有什麼關係?

(2)(出示課本圖片)引導學生觀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噸。1噸=1000千克。

(3)(出示圖片)一隻北極熊約重500千克,兩隻北極熊約有( )千克,也就是( )噸。

【設計意圖】利用直觀形象的生活素材,幫助學生體會1噸的含義,使學生認識噸確實是一個比千克大得多的質量單位。

2、活動體驗1噸有多重

(1)共同體驗1噸的重量。

每小組準備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導學生推算多少袋有1噸。(課件演示100袋是1噸)

(2)分組活動,感受1噸的重量。

①每小組可以準備一桶水、一捆書、一位同學體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學親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過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樣的物品質量是1噸。

④分組彙報結果。

(3)課本第32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通過推算得出結論。例,兩頭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噸。

【設計意圖】先由全班共同體驗,使學生親身感知1噸的重量,為後面的分組體驗起到引導和示範作用。接下來的分組體驗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日常熟悉的物品,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活動,讓學生經歷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體驗過程,進一步強化對1噸的認識,形成1噸的質量觀念。

3、噸和千克的換算

(1)課件出示例8。

4噸=( )千克

3000千克=( )噸

(2)學生獨立思考填空。

(3)組內交流後,彙報換算推理過程。

(4)完成課本第32頁做一做。

一隻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噸。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5000)千克。

【設計意圖】噸和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與“千米和米”相同,難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三)加強練習、鞏固提高

(1)課本第34頁第1題。

這是一道連線題,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千克、噸的感受。學生先獨立連線,再集體交流。

(2)課本第3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交流反饋,讓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

(3)課本第34頁第3題。

學生根據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關係進行單位換算和簡單計算,明確在計算前要統一單位。

(4)課本第34頁第4題。

引導學生髮現“1000千克的機器,已經是1噸了,和它同車的機器質量不能超過1噸”。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想法,在交流中理解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的質量單位噸和千克的換算和簡單計算的方法,進一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並能在有關質量單位的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2、課本第34頁第5題。

瞭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採用哪些節水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學生總結,進一步回顧和反思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噸的知識的數學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統計與可能性》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九單元第1課時的內容。《統計與可能性》是在學生學習過一些簡單的可能性知識,知道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為下面學習可能性的大小打好鋪墊。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歷與體驗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體會統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標:經歷試驗的具體過程,能對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做出簡單判斷,並做出適當解釋,從中體驗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標:培養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一種有效方法,激發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學情分析

本節課中,我根據學生認知特點、興趣知識與經驗的需求,設計教學,突破難點。“統計與可能性”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過一些簡單的可能性知識,知道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些內容本班學生掌握得比較好。所以這節課的重、難點是使學生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這個知識點不單單是統計就可以了,還要進行分析,為什麼可能性的大小與不同顏色的球的佔總數量的多少有關。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研究了學生的認知特點。三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而動手操作可以直觀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質特徵,所以我通過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操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突破難點。我讓學生通過活動學習數學,讓活動貫穿始終,既有學生自主也有小組合作完成的數學活動,注意調動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多種感覺器官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學生通過摸一摸、畫一畫、數一數等形式,在 “ 做中學 ” 、 “ 學中做 ”, 減輕了學習負擔,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得以充分發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進一步發展。在問題解決,拓展應用這一教學環節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認為在本次教學中,學生比較愉快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歷與體驗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體會統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標:經歷試驗的具體過程,能對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做出簡單判斷,並做出適當解釋,從中體驗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標:培養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一種有效方法,激發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環節:

1.情景引入: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各個角度,初步瞭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不同。

2.例題講解:觀察汽車全景照片後,對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狀講解。解決書上的相應練習加上茶壺的上、側、正的觀察。

3.情景練習:針對空間中3個不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來體會不同角度觀察的不同。(選不同位置的照片)

4.擴展練習:欣賞風景在空間中的視角變化引起的物體形狀變化。

本次教學我認為採用計算機網絡自主教學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結合,能夠在實物觀察、空間抽象、轉變視角的3個層次上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瞭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圖形、同一個實物,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夠根據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體的關係進行綜合,找到物體完整的表象。

3.初步瞭解到空間中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多個物體間的位置關係。

4.建立空間觀念,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立體的長方體紙箱一個(每一個面粘貼不同的學生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遮蓋布一塊,實物圖片若干,屏風一個,桌子上有的茶葉筒等3種物體,網絡課件,計算機10台。

分組:4個學生一組(選出組長、信息員)。分配一台計算機。

學具準備:白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長方體物體,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體不同

(場地佈置:凳子在6個不同的地點,看到一個面的3個,兩個面的3個,看見3個面的一個人)

1.情景設置:今天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請大家研究。這放置了一個長方體物體在各小組派來的代表中間,請從一號開始説一説你看到的是什麼?請你們自由交換位置,再説一説你看到的是什麼?(請回到自己的小組)

2.同時點擊對應的課件,出示1~6號角度看到的物體。

3.提問:為什麼你們都觀察的是同一個長方體,每個人兩次看到的卻不一樣呢?

4.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只能看到物體的一部分。

二、觀察實物,綜合表象找實物。

1.提問:那麼你們能判斷站在一個物體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麼嗎?

2.出示:小明、小紅、小東在商店買鞋,他們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們站在鞋的什麼位置?(填空)你能把他們看到的鞋和他們對應用連線表示嗎?(連線)

3.小結:你們真厲害呀!能根據他們站在鞋的正面、側面、後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狀。

三、綜合表象,找尋實物

1.我這裏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你有信心解決嗎?

2.提出問題:我弟弟家要購買一輛新車,他有這輛車的正面、側面、後面的圖片資料,可是他不知道這輛車是什麼牌子和型號。請你們利用網絡上的汽車資料和圖片幫助他找到這輛車。

3.出示汽車的不同位置圖,提供網絡資料。

4.學生自主活動。

5.判斷和小結:要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從它的每一個部分入手,綜合考慮它的全局。

四、判斷空間中多個物體之間的關係

1.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美術的素描課上有這樣的3樣物體(出示)這是還有一張從空中俯視的平面圖。以及4台攝像機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攝像師助理在連接數據線時出現了錯誤。那麼在A、B、C、D這四個點的攝像機分別拍到的畫面是怎樣的呢?請你連接上攝像機的線。

3.提供幫助:在屏風後邊有這三樣物體的實際情況和4個對應的點。你們可以自由進去觀察找到幫助。

4.學生自由活動。集體訂正。

5.提問:為什麼4張圖片中茶葉盒一會在杯子的左邊,一會又在右邊呢?這説明了什麼?

6.小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不同位置觀察空間中的物體不僅是形狀不同,而且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也不同。

五、欣賞空間中角度變換的風景

1.同學們在這節課上學的非常的好。在這節課結束的時候,我想請你們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賞,配背景音樂。

3.提問:在欣賞中你感覺到什麼?

4.總結:在實際生活中,除了改變位置觀察同一物體,還有一種在定點變化視角的觀察,這就象我們剛才看到風景是從一個點觀察周圍。希望以後同學們能利用這兩種觀察方法觀察你看到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