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0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1

一.分析教材

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繫的生活,結合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無直觀形象是較為抽象的,因此,我運用了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認識整點、半點,如:8:00入園,:0離園……這樣易引起的情緒體驗,為其理解和接受。根據教材內容和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為:

1.使認識時鐘,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 、使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培養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使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為此,我提供了人手一隻鍾,讓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

三.教法與學法

為了幫助掌翁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活動始終以為主體。根據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採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在活動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主動學習;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藉助環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在看圖撥指針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7:00時,提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四.教學準備

小兔木偶,動物鍾若干只(小老鼠、小豬、小猴、小牛、小狗等),圖片若干張,紅、黃、綠鍾各兩隻,人手一隻鍾,實物一隻。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一隻木偶小兔,以小兔開了家鐘錶點引出活動內容,然後出示食物鍾,請説説鐘的用途,總結出鍾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三)基本部分在活動我避免了"一言談"和"問答",注重主動的觀察,鼓勵發現問題,主動求知。

1.讓觀察鐘面,指導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看,鐘面上有什麼?""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麼排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

2.認識整點、半點,瞭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在本環節,我先出示了紅、黃、綠三隻鍾,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發現這三隻鐘有什麼祕密?"讓觀察,比較,最後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緊接着又出示了幾隻動物鍾,讓説説幾點鐘,使所學知識馬上得以鞏固,而且通過實物投影放動物鍾,激發了的學習興趣。接着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的細心主動觀察,瞭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係。由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我在最後不進行操作演示,讓想一想,2點到點分針時針是怎麼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係。

.看圖撥時間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請看幾張照片,一下子把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運用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理解,通過操作活動,使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請講講己是幾點睡覺的,讓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使活動滲入了常規習慣的培養。

(四)結束部分:評聰明娃娃在每組評出一個聰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賀他們,活動在愉快的氛圍結束了。

六.活動延伸

1.教師或家長可向叫介紹多種鍾、表及國內外有關鐘錶趣聞,豐富的知識。

2.在日常生活或遊戲,教師有意識的引導運用表達時間的詞彙:如遊戲時間,5點種到了,下班了…….教室可設置時鐘,以及請家長配合提醒按作息時間活動,如:起牀、進餐等,幫助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

2、利用樹葉、花朵等自然材料與黏土對安康漢江石進行裝飾,製作石頭娃娃。

3、體驗動手創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欣賞感受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

活動難點:利用樹葉、花朵等自然材料與黏土對安康漢江石進行裝飾,製作石頭娃娃。

活動準備

1、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

2、直徑為10cm左右的漢江石若干、各色黏土、樹葉、野花

3、歡快的背景音樂、ppt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收到了一封邀請函,邀請我們去做化粧師。小朋友猜一猜,我們今天要給誰化粧?(PPT)

師:對了,石頭。安康的漢江河有很多的石頭,雖然每一個石頭的形狀和顏色都不一樣,但是都很漂亮,人們都親切的喊它們漢江石。漢江水把它們洗刷的乾乾淨淨,它們就在河灘上曬着暖暖的太陽。有一天,來了一羣小朋友,她們把石頭帶回了家。猜一猜,漢江石和小朋友之間會發生什麼事?

2、幼兒自由猜測,激發興趣。

二、基本部分

1、PPT展示變身後的漢江石——各種造型的石頭娃娃,幼兒欣賞與感受。

師:那讓我們來問問漢江石吧!(PPT介紹帶配音)

師:説一説,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2、視頻播放,引導幼兒觀察製作石頭娃娃需要的材料與方法。

師:看一看,小朋友給漢江石化粧用到了哪些材料?讓我們看看化粧師怎麼做的石頭娃娃。

3、強調製作要點,幼兒分組製作石頭娃娃。(背景音樂)

師:孩子們,你想給漢江石化個什麼樣的粧呢?讓我們一起動手操作起來吧!

三、結束部分

1、互相欣賞石頭娃娃,説一説你最喜歡哪一個。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學會了為漢江石化粧,在美工區我們還有更多的材料,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還能為誰化粧吧!

大班藝術《石頭娃娃》微課反思

美術創作來源於生活,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安康的漢江河邊有很多漂亮的石頭,我常常聽幼兒説去河邊玩,撿石頭,打水漂。由此,我想孩子們這麼喜歡石頭,那為什麼不用漢江石作為我們創作的素材呢,看着身邊常見的事物因為自己的創意而有了不一樣的形象是不是更能激起幼兒動手動腦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指南》中關於美術有這樣兩條目標:

一、感受與欣賞;

二、創作與表達。

在確定活動重難點上,我將感受欣賞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作為重點,嘗試利用粘土和自然材料進行創作表達作為難。為了實現重點,突破難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再通過猜想、驗證展示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激發幼兒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慾望。通過想象和交流,直觀的視頻展示,幼兒會發現,原來還可以把漢江石打扮的這麼不一樣,潛移默化學會為石頭化粧的方法。作為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因此在欣賞不同造型的石頭娃娃時,我展示的也是來源於其他孩子的手工作品,更貼合幼兒審美。

實踐操作時,我發現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都不一樣,根據小孩子的創作情況,關注個別差異,當幼兒遇到麻煩,受到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干擾時,應該適時提供可靠的支架,讓幼兒獲得恰當的幫助。這樣有助於幼兒獲得相關的經驗,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提升美術創造力。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是我需要時刻注意的,也要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評價幼兒美術活動時,不應過分強調最終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點放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看到小孩子情感和表現上的差異,以積極評價為主,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達。讓每個小孩子都把作品放在展台上,讓人人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小孩子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個性化的注重主體參與的評價方式有利於小孩子學會自尊和尊重別人。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感知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徵,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辨認三種圖形

2.技能目標:能根據圖形的特徵在眾多圖形中找出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並進行分類鋪路。

3.情感態度目標:發現形狀的有趣,對形狀產生興趣。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感知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基本形狀特點。

活動難點:

能根據圖形的特徵在眾多圖形中找出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並進行分類鋪路。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已基本認識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

2.物質準備:課件,大小顏色不同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圖形若干,生活中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物體圖片若干,城堡、大象、魚和小雞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幼兒隨《圖形歌》音樂做律動入場。

(二)基本部分

1.觀看圖片、聽故事導入,激起幼兒興趣,引出主題“形狀”。

師:(出示城堡圖片)看,這是什麼?裏面會住着誰呢?

故事:在這座漂亮的城堡裏,住着一隻非常可愛的兔寶寶,今天呀,是兔寶寶的生日,於是它邀請了自己的三位好朋友來參加自己的生日晚會,你們猜猜他邀請了誰?

2.操作探索,感知不同圖形的特徵。

師:(出示小雞、小魚、小象的圖片)小兔的三個好朋友是誰?它們都有自己非常喜歡的圖形,它們把自己最喜歡的圖形穿在了身上,你們猜一猜它們最喜歡的圖形分別是什麼?它們有什麼特點呢?

出示圖形,讓幼兒操作感知不同圖形的外形特徵並引導幼兒積極説出自己的發現,觀看小視屏小結圖形特徵。

師:三個好朋友呀,各有各的喜好,要邀請它們來小兔家參加晚會,真是不容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吧!

故事:小雞説,我最喜歡圓形,我只會走圓形磚塊鋪的路;小魚説,最喜歡三角形,我要走三角形磚塊鋪的路;小象説,最喜歡方方的正方形,只有走在正方形磚塊的路上,我才不會摔跤。這下小兔可頭疼了,三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小兔希望它們都能來,可是,來自己家的只有一條普通的路呀,怎麼辦呢?小兔思考了很久,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分別給三個好朋友鋪條路吧!

3.幼兒操作,根據圖形特徵選擇相應圖形為三個好朋友鋪路。

師:小兔會選擇什麼圖形給小象鋪路呢?小魚呢?小象呢?小兔自己要鋪三條路,實在是有點忙不過來,寶貝們,我們來幫幫它吧!

操作:幼兒根據相應圖形的特徵,選擇相應道路排隊為三個好朋友鋪路。

4.提升經驗遊戲,根據圖片中物體的特徵對應圖形找朋友進行分組舞蹈。

講述故事:終於,在夥伴們的幫助下,路很快就鋪好了,三個好朋友也開開心心地出發去小兔家了,到了小兔家後,它們很快就找到了和自己喜歡的形狀一樣的新朋友。

師:你們猜一猜,小雞的新朋友會是誰?為什麼?小象呢?……就這樣,小兔的生日晚會終於開始了,大家開心地跳起來舞。(播放PPT)

師:我給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小禮物,有了這個禮物,你就能和小雞、小魚、小象一起跳舞了。

幼兒取出物體圖片,觀察並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手中的物體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這個形狀可以和誰一起跳舞?

遊戲: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物體對應圖形,根據PPT提示進行分類舞蹈遊戲。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的生日晚會真開心呀,小兔子的朋友們為它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蛋糕,我們一起去吃蛋糕了吧!(帶領幼兒離場)

活動延伸

(一)美工區:為幼兒提供三種圖形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拼圖。

(二)家庭和社會活動中:和家人一起尋找生活中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物品。

活動總結活動通過出示小象、小魚和小雞圖片,引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三種圖形,再出示圖形,請幼兒摸一摸、折一折自己手中的圖形,進一步感知圖形的特徵;小班幼兒認識依靠行動,在瞭解了三中圖形的基本特徵後,設計讓幼兒加入幫助小兔鋪路的情景,讓幼兒感知自己動手去進行圖形分類後,在讓幼兒根據手中物品匹配圖形找朋友玩遊戲,不僅會讓幼兒記憶深刻,還能增強了幼兒的自豪感,巧妙地將對三種圖形的認識延伸到了生活中。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4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幼兒的繪畫都是在紙上平面作畫,有部分孩子就不是很感興趣,如何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和激情呢?為此,我嘗試以遊戲為載體,激發他們探索發現的激情,孩子們不再是單純的繪畫,而是利用小道具,使自己的作品可以變換,讓幼兒在視覺上產生好奇,達到小魔術的效果,這樣會增加了美術活動的趣味性和孩子們參與的熱情。所以,結合孩子們的興趣特點,我設計了這次神奇的,有趣的美術活動《神奇的魔術畫框》。

活動目標:

1.瞭解魔術畫框變化的原理,感受色彩和形象的變化。

2.借形想象,嘗試用間隔繪畫的方法創作會,變的話。

3.能積極參與並大膽創作,體驗遊戲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物體的遮擋關係。

2.物質準備:自制畫框、白色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重點

樂意參與美術活動,體驗魔術畫的無窮樂趣。

難點

1.遇到黑框遮擋時如何繼續作畫(畫筆碰到黑框跳過去接着畫)

2.畫第二幅畫之前如何將第一幅畫藏起來(抽拉畫紙,直到第一幅畫被完全遮擋住)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猜猜看我是來幹什麼的?…

教師:今天我是來給大家變魔術的,小朋友不要眨眼哦,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二、認識魔框,破解難點。

(一)出示第一幅畫,感受色彩的變化。

教師:這是一個魔術畫框,裏面是蘋果。我的蘋果會變喔,不要眨眼,變變變,變的怎麼樣了?(青蘋果變成紅蘋果)

教師:你發現了什麼,老師是怎麼變的?

小結: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發現抽拉這張畫之後,圖畫就變了,老師還有魔術呢,請你再仔細一點,看看還可以發現什麼。

(二)出示第二幅畫,體驗形象的變化。

教師:老師又要變魔術了,春天到了,可愛的小蝌蚪在池塘裏游來游去,慢慢的就變了,變變變,變成了什麼?(蝌蚪變成了青蛙)。

小結:你們的小眼睛真厲害,發現老師抽拉這張畫,圖畫就變了。

(三)第三幅畫,體驗形象的變化。

教師:老師還要變魔術了,喵~小貓咪來了,我們看看這條魚,變成了什麼(魚被貓吃掉變成了魚骨頭)

總結:原來這些魔術是用一個神奇的畫框和一張可以抽拉的畫紙組成的,一手拿着畫框,另一隻手向外慢慢抽拉畫紙,畫面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幅圖畫,從而完成魔術。

三、講解示範,學習繪畫。

教師:這個魔術畫框真神奇,老師也想請你們來做一副魔術畫框,要怎麼畫呢?首先要想好把什麼變成什麼?誰來説説,你想把什麼變成什麼呢(請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我也想好了,我要把毛毛蟲變蝴蝶,先要畫什麼呢?(對,毛毛蟲)

教師:魔術畫框拿出來之後,毛毛蟲畫在哪裏?(白色的地方)毛毛蟲就劃在白色畫紙上,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身體…碰到黑框怎麼辦,跳過黑框接着畫。畫到最後一條黑框,有一個小標記,小標記會提醒你就不能再畫了。

教師:畫好毛毛蟲之後怎麼把毛毛蟲藏起來?對,抽拉這張畫紙,直到把毛毛蟲完全遮擋住。然後再開始畫蝴蝶,橢圓形的身體,一對彎彎的觸角,蝴蝶有一對漂亮的大大的翅膀,注意蝴蝶的翅膀是對稱的,畫到黑框的時候,我們也要跳過去接着畫。

教師:老師的魔術畫框做好了,誰來試試看?有沒有成功,(毛毛蟲變蝴蝶),塗上顏色後就更加漂亮了。

四、活動延伸,經驗提升。

教師:這個魔術畫框不僅能畫出會變的畫,還能畫出會動的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蝴蝶飛起來啦,很久以前的動畫片也是這麼來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創作吧!

大班創意美術活動《神奇的魔術畫框》微反思

大班創意美術活動《神奇的魔術畫框》來源於生活,這是一次創新的嘗試,是一次神奇的、有趣的美術活動,通過畫紙簡單的變化,使繪畫作品產生魔術效果,增加了美術活動的趣味性和孩子們參與的熱情。但本次活動在細節處理上還是不夠,比如:畫框的製作方法,沒有明確指出。考慮到大班幼兒的已有經驗,因此,塗色方面沒有加以引導。在今後的美術活動中,可根據幼兒實際水平加以引導。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5

設計思路:

在“春天來了”的主題活動中,最近,我們正在進行“花兒開放了”子主題活動。孩子們觀察過各種各樣的花,畫過花,撿過花瓣,唱過花的歌……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都會有花的影子,人們為什麼要種花?花到底有什麼用呢?我獨自思考着,有想法了就與個別老師交流,與個別孩子交談,在交談中使我對花的作用更加的瞭解,使我發現了孩子對花的興趣以及對花的瞭解,於是,有了這次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充分感知花在生活中的運用,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激發孩子愛花之情,從而使他們關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活動目標:

1、瞭解、感知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2、與同伴品嚐、分享花茶,激發孩子愛花之情。

活動準備:

幼兒帶的花茶若干、肥皂四塊、餐巾紙兩盒、牙膏兩盒、茉莉噴霧劑一瓶、糖桂花一瓶、洗髮精一瓶、“足浴”圖片四張、香袋三個、三個玻璃茶杯、一次性杯子、熱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 交流、分享

春天到了,五彩繽紛的花兒開放了,看到美麗的花兒,老師心情特別好!

1、你們喜歡花嗎?為什麼?(根據孩子的回答,及時迴應,並在交流中教師進行經驗的提升,讓幼兒感知花的裝飾美,花能美化環境,花的欣賞作用)

2、花有什麼用呢?(這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中的引導問題,如果前期孩子已圍繞花的作用回答可直接導入下一環節)

二、 感知、交流

人們很聰明,從花裏提取了許多有用的東西,然後,用這些提取物,製成了我們平時生活中用的東西,今天,老師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東西,請你們仔細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想一想,哪些東西里有花的提取物?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1、自由探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行個別的交流,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感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索的過程中以適當的問題引發幼兒思考,並讓幼兒親身的體驗一下,如:當幼兒詢問噴霧劑時,就噴出來,讓幼兒聞茉莉花的味道,讓他們瞭解噴霧劑的香味是從茉莉花中提取的,同時,讓幼兒思考,為什麼人們要用噴霧劑?你覺得什麼時候要用噴霧劑?小孩能不能隨便的用?給予一種安全意識的教育,讓幼兒説説牙膏中的花,為什麼牙膏中要用金銀花而不用玫瑰花?瞭解金銀花的保健作用等等。)

2、集中交流

你發現什麼東西里有花的味道?為什麼?

?肥皂裏有花的味道嗎?會用什麼花呢?為什麼裏面要用金銀花?(瞭解花的藥用價值)

?洗腳時為什麼要用花呢?(瞭解花的保健功用)

?出示糖桂花

這是什麼?我們平時吃的什麼東西也有糖桂花?為什麼要放糖桂花呢?(瞭解花的食用價值)

?出示香袋和花茶

這裏面有一袋花是可以吃的,你們猜哪袋能吃呢?這袋花有什麼用?(讓幼兒感知花猶如香水的功用)

小結:花真有用,我們生活中處處有花,有了花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多姿多彩,我們都喜愛花。

三、體驗、分享

這個花茶怎麼吃呀?花在水裏會變得怎樣?

1、 教師泡茶,讓幼兒欣賞、感知,激發幼兒動手試一試。

?介紹泡茶所需要的工具(茶壺、熱水、花茶)

泡茶的時候需要一個乾淨的茶壺,熱水,老師喜歡喝清涼的茉莉花茶,我先放一點茉莉花,然後倒些水,一杯好喝的茉莉花茶泡好了。我還喜歡喝紅紅的玫瑰花茶,為什麼老師喜歡喝玫瑰花茶呀?(幼兒迴應:玫瑰花茶是美容的。是對前期經驗的一種回顧)我好累呀!可以泡杯什麼花茶來提神呢?(幼兒回答,教師泡茶)

(在泡茶的過程中注意安全教育,放適量的花茶,倒入適量的水)

讓幼兒感知、觀察花茶的變化。

2、 幼兒嘗試泡茶,並與老師、同伴分享、交流。

?幼兒拿一次性杯子及自己喜歡的花茶,生活老師幫忙倒水。

?幼兒觀察花茶並交流自己的發現,品嚐自己泡的花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對花茶的觀察特別的投入,樂意與不同的朋友交流,而且會主動詢問,從而瞭解不同花茶的各種不同功用)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6

【設計意圖】

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幼兒在穿線、打結、玩花繩等一些日常遊戲中會發現,線原來可以用來做各種遊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不同的造型。接觸了繪本《跟着線走》,從中感受到了用線想象、創造的樂趣。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興趣需要,設計組織了這一活動,引導幼兒感受用一根線創造不同造型的過程,感知這種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體驗創意表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欣賞用一根線所創造的有趣畫面,感知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

2、嘗試用線表現不同的造型,

3、體驗大膽想象、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具準備:

(1)PPT課件、粘性畫板人手一塊,毛線幼兒人手一根,

(2)音樂《菊次郎的夏天》

2、幼兒前期經驗準備:區域活動時穿線積木,供幼兒玩穿線遊戲

【活動過程】

一、欣賞PPT課件,感知用線進行藝術表現的獨特方式

1、教師出示PPT課件,引出話題。

師:看,這是什麼?最近我們一直在玩穿線的遊戲,今天我想請你們一起跟着這根線去走一走、看一看,環遊大世界。

2、幼兒感受用線造型的魅力。

(1)畫面一:房子

師:猜一猜,線帶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教師逐步演示PPT課件中房子的分解圖,幼兒跟隨分解圖自由猜想。)

師:這些不同樣式的房子是什麼變的?

師(小結):神奇的線帶我們來到了清晨的街道上。真有趣!

師:這根線還會帶我們去哪裏旅行呢?(幼兒自由猜想。)我們跟着線出發吧。

(2)畫面二:交通標誌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猜猜這都會是些什麼呢?真神奇!

教師逐步演示PPT課件中的分解圖,幼兒用手指在不同含義的標誌牌

(3)畫面四:森林裏

師:線變出了森林裏哪些有趣又好玩的東西?(不同樣子的樹)

(4)畫面五:動物園

師:現在線又帶我們來到了哪裏?動物園裏有哪些用線變出來的動物?

(教師針對幼兒的回答及時迴應,如:有彎彎曲曲的小蛇,有長着長耳朵的小兔子……使幼兒感受到動物園裏有許多動物可以用線來表現。)

二、創意製作,體驗用線創作的樂趣

1、幼兒明確創作要求。

師:這根神奇的線帶領我們環遊了好多地方。如果你也有一根神奇的線,會帶我們去哪裏旅行呢?

師:這裏有一塊神奇的魔術板?現在請你們和一根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它會帶你們去什麼地方旅行,你們看到了什麼東西。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1)幼兒在創作中能否用一根線表現事物的大致輪廓。

(2)幼兒能否表現出不同的、多樣的物體。

(3)幼兒使用毛線創作時是否遇至Ⅱ困難。

引導幼兒用“小手輕輕壓一壓”的方法固定造型。

三、欣賞交流作品,感受成功的快樂。

展示所有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表現的作品內容。

延伸活動:幼兒自主閲讀繪本。

師:今天我們跟着線去旅行,去了許多神奇的地方。線還會帶我們到哪裏去呢?(出示繪本《跟着線走》,鼓勵幼兒進一步閲讀,跟線一起去旅行。)

大班繪本美術《神奇的線》活動反思

在設計活動時,我首先通過PPT課件動態演示了一根線走進一座城市,走進街道看到各種標誌和燈,走進一個小村莊。我把靜態的繪本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線的旅行。一方面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得以跟隨動態圖展開豐富的想象,為下一環節積極、大膽地變現打下了基礎。然後,請幼兒先説一説,再聽着音樂靜靜地想一想,你的線會怎麼走呢?走到哪裏?走出了什麼?這一系列活動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準備。在此基礎上,我在鼓勵幼兒用一根線在有粘性的操作板上大膽想象、表現跟着線走的旅行的不同場景,體驗用一根線走出來的奇思妙想和樂趣。最後,引導幼兒通過欣賞作品,體驗線條變化的美感,且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在整個活動中,教師不提供示範,讓幼兒有更多的思考空間。我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放在核心的位置,尊重幼兒自發的、個性化的表達,使幼兒在充滿“驚奇”的情境中盡情享受探索、發現和創造的樂趣。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7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感冒會影響身體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體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必須預防感冒。

2、初步掌握預防感冒的方法,有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學習擦鼻涕的正確方法。

二、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

2、幼兒已有經驗(有過感冒的經歷)。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童話故事《感冒的快樂小兔》。

《感冒的快樂小兔》

秋天到了,颳起了秋風,下起了秋雨,其他小朋友們都回家避雨了,只有小兔自己還在外邊玩耍。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貓和小豬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他們的好朋友小兔玩。可是,小白兔把門反鎖了,他們進不去。原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出去玩,讓自己感冒了。他怕把感冒傳染給小貓和小豬。小貓和小豬很感動,決定每人在小兔窗前講一個昨晚做的夢,這讓小兔子很開心。小豬説:“小兔,我在夢裏和你在森林裏捉迷藏,我跑着拍着就沒影了,你怎麼也找不到我,你猜怎麼了?原來我掉進一個很深的樹坑裏,跳不上來了。”“哈哈哈......”小兔子躺在牀上笑出了聲音,但是聲音啞啞的。小貓接着説:“小兔,我夢到和你一起盪鞦韆,我蕩的特別高,一下子就飛到對面的樹上了。”“哈哈哈......小兔又笑出來了聲音,緊接着打了幾個噴嚏。”小兔來到了窗前,看到了小貓和小豬,小兔向他們揮揮手。小貓和小兔也微笑着向小兔揮手。過了幾天,小兔的感冒全好了,她蹦蹦跳跳的去找小貓和小豬去玩了。

(1)小朋友,故事已經聽完了。你們還記得這本故事叫什麼名字嗎?小兔子生什麼病了?同時,它出現了什麼症狀?

(2)小貓。小豬去看它的時候,小白兔為什麼不見它們?

(3)小兔子的朋友們是用什麼樣的方法關心小白兔的呢?

2、通過談話,歸納感冒的主要症狀。

(1)你感冒過嗎?你感冒出現了哪些?有什麼樣的感覺?

(2)感冒了你們會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喉嚨幹痛,頭痛等,你整個身體都會感覺不舒服。

(3)看圖分析,圖中的小朋友感冒有什麼症狀。

3、師生共同討論感冒的原因。

(1)人為什麼會感冒?

(2)感冒了怎麼辦?(引導幼兒談一談感冒時,爸爸媽媽是怎麼照顧自己的。)

(3)有鼻涕怎麼辦?(老師教幼兒正確的擤鼻涕的方法:用乾淨的餐巾紙或者手帕紙捏住一隻鼻孔擤鼻涕;再捏住另一隻鼻孔擤鼻涕。)

(4)感冒了怎麼預防?(當我們受涼或者是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時我們要及時就醫,按時吃藥,多喝白開水,注意休息,開窗通風,勤洗手等。)

4、教師小結:經常鍛鍊身體可以預防感冒,在天氣變冷或者變熱的時候及時增減衣服;不要和生病的人接觸;還可以吃大蒜;喝伴郎沖劑以此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大班健康《我感冒了》教學反思每次季節變化時候感冒的幼兒就比較多。所以選擇這一活動,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回憶感冒時的痛苦症狀,在回憶中,孩子們能夠感受到感冒了會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以讓幼兒瞭解有效預防感冒的方法,如開窗通風、多鍛鍊身體等等,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經常鍛鍊身體可以預防感冒,在天氣變冷或變熱時要及時增減衣服,不要和生病人接觸,還可以多吃大蒜,喝板藍根沖劑,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活動開頭以一個故事導入,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幼兒集中注意力,知道感冒的症狀,極其故事的具體情節。不足方面:1、在活動中,個別幼兒未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今後還需加強鍛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2、本課用時較短,今後在活動中加強對時間的把控。幼兒有些意猶未盡,如果能讓幼兒拿出健康書翻閲,結合本次活動效果會更好。在這個活動中,利用故事導入,滲透了情感的教育,幼兒對生病有體會,也能展開討論説出自己的想法,鍛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幼兒對如何預防感冒、自我保護意識、鍛鍊身體的重要性也有了解,經驗得到了提升。3、課程設計的不夠富有童趣,不能完全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缺乏樂趣。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8

一、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2、樂意為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三隻小熊》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音樂《三隻小熊》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們,剛才兒歌中唱到的是誰呀?”“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小熊一家人在幹什麼”

(二)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師:“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小熊)是小熊一個人嗎?還有誰?”

2、哪個是爸爸?為什麼你説他是爸爸?

哪個是小熊寶寶?為什麼?

那熊媽媽呢?

3、小結:在我們家裏,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三)創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師:“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那它們用什麼吃飯呢?我們準備好了三隻碗。”

2、師:“哪知碗給熊爸爸?什麼顏色的?哪隻給熊媽媽?什麼顏色的?熊寶寶呢?”

(四)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1、師:“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麼呢?請你來猜一猜。”

2、師:“到底是什麼呢?(蜂蜜)第一樣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圖形,有三角瓶、正方形、圓形。”

3、師:“什麼圖形的瓶子給熊爸爸吃?為什麼?

什麼圖形的瓶子給熊寶寶吃?為什麼?

什麼圖形的瓶子給熊媽媽吃?為什麼?”

4、小結: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五)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細”

1、師:“第二樣早餐是什麼?(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麼分呢?為什麼?”

2、通過圖片對比引導幼兒感知“粗”、“細”:“我們平時説一個人是胖瘦,但是玉米我們要説它是粗或者細。”

小結: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熊寶寶胃口最小,吃的玉米是最細的。

熊媽媽胃口不大也不小,吃的玉米是不粗也不細的。

(六)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

1、師:“第三樣早餐是什麼?(蘋果)數數有幾個?怎麼分呢,小朋友們想一想,老師覺得呀,熊爸爸吃得最最多,所以給它最多的三個蘋果,熊寶寶吃得最最少,所以給它最少的一個蘋果,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所以我們給她不多也不少的三個蘋果。”

2、請幼兒嘗試自己分一分。

(七)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們認識了大小,高矮,粗細,多少,請小朋友們將家裏的吃的分給爸爸媽媽們吃,好嗎?想一想你們要按什麼分呢?”

活動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通過小熊一家人吃早餐的情景,讓幼兒給小熊一家人分早餐充分參與活動,感受到物體大小、數量與三隻熊的關係。在幼兒園的科學領域教學中,對於數學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數的概念,包括:1、數、量、形、時間、空間關係2、。發現生活中的數學3、理解基本的數的概念,發展思維能力。

根據《指南》中對於小班幼兒數學方面的要求: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高矮、多少、長短並用相應的詞彙表示。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物體的多少。活動通過分蜂蜜,玉米,碗,蘋果,使幼兒感受到物體的大小多少和長短以及數量的不同。本次活動設計較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過程較簡單,有的環節稍微有點重複,在活動過程中會顯得語句有點枯燥,應改進,增加語言的趣味性。 分6個蘋果對於小班部分幼兒來説較有難度,有的幼兒無法將6個蘋果多少不一的分給三隻熊,應加強引導與訓練。

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應豐富活動的過程,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親自體驗分配,相信會又更好的效果。還需加強對於《指南》的學習、加強對幼兒的瞭解。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方形。

2、願意為圖形寶寶找朋友,並按規則要求操作。

3、喜歡參加數學活動,從中體驗與同伴共同操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張。

2、貼有圓形、三角形、方形標記的房子三間。

3、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圖形王國玩一玩,開心嗎?那我們現在就出發了。

二、對圓形、三角形、方形的認識

三、(一)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徵。

1、師:哇,圖形王國裏有這麼多圖形寶寶,大家想認識他們嗎?那我們一起來互相打個招呼吧。教師分別出示三個形狀卡片,以形狀寶寶的口吻來自我介紹。

(1)圓形。大家好,我是圓形,我的身體呀胖乎乎的,一個稜角也沒有。你們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圓形的呢。

(2)方形。師:嗨,我是方形,我的身體有四條邊和四個角。非常高興能和大家做朋友。

(3)三角形。師: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條邊,三個角,大家願意和我做朋友嗎?2、師:剛才三個形狀寶寶介紹了自己,現在,你們認識它們了嗎?能説出它們長什麼樣嗎?(請幼兒分別講述三種形狀的特徵。如講述有困難,教師可作適當的補充講述)。

師:我們再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三個寶寶,好嗎?(師生共同小結)

(二)遊戲:找朋友

(1)先説説自己拿的是什麼圖形寶寶。

師: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圖形寶寶,它們藏在了你們的小椅子下面,快去把他們請出來吧!你取的什麼圖形寶寶,自己説説。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取得什麼圖形寶寶。跟你身邊的小朋友説一説。

(2)幼找朋友。A:圓形寶寶找朋友 師:我這兒也有一些圖形寶寶,它們想找朋友。(出示圓形)我是圓形寶寶,誰和我長的一樣我就和他做朋友。請圓形寶寶站起來。好師朋友揮揮手。B:方形寶寶找朋友師:我是方形寶寶,是方形的寶寶快過來,親親。C:三角形找朋友 師:我是三角形寶寶,是三角形的寶寶快過來和我抱一抱。

(3)同伴間找朋友。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聽到音樂就去找跟自己圖形寶寶一樣的好朋友。你找到好朋友了嗎?我來瞧一瞧。(4)和朋友跳個舞。師:我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和你的好朋友跳個舞吧!

(三)圖形寶寶找家

1、師:圖形寶寶累了,想要回家睡覺了。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家吧!

2、出示貼有圖形標記的房子,介紹:這是圖形寶寶的家,看看圖形寶寶的家裏有幾間房間?每間房間各住着什麼圖形?師:這是誰的家(圓形的家)請一個小朋友幫忙把圓形寶寶送到他家裏,送的時候要對他説:"我把圓形寶寶送到圓形的家"。(方形、三角形)

3、分組操作練習。請幼兒把一樣的圖形送到有相應圖形標記的"家"中。鼓勵幼兒為圖形寶寶都找到家。

4、驗證:圖形寶寶找到自己的家了嗎?

集體驗證:我們一起來看看圓形媽媽的家是不是都住着圓形寶寶?如發現有不同的形狀讓幼兒一起觀察並糾正

(2)小組驗證:三角形媽媽的家請男孩子去檢查;方形媽媽的家請女孩子去檢查。(四)結束

師: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棒,圖形媽媽説,請小五班的小朋友也來做它們的孩子。那你們喜歡做什麼形狀的孩子呢?黑板上有各種形狀的貼紙,請小朋友自己來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形狀貼紙貼在胸前。

分別請三種形狀的孩子排隊:我們一起開着小火車去郊遊吧。

活動反思: 3—4歲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要求幼兒能夠辨認平面幾何圖形,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鞏固認識圖形,感知相同圖形和不同圖形之間的關係。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10

活動背景

我園地處國家旅遊度假區――馬山,這裏有着豐富的創意美術資源。秋天裏,孩子們挖掘和收集了許多農作物和自然材料。農作物形態各異、紋理清晰,它們天然的'造型給了孩子們無盡的想像和創作空間。在《可愛的動物》這一主題中。我們抓住孩子最熟悉的家庭關係,生成了《動物的一家》專題。前期,孩子們展開了動物家庭的調查活動,進行了親子動物創意形象的設計比賽,並開展了《動物全家福》的綜合活動。利用班級現有的自然材料,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農作物的外形特徵大膽想像,自主選擇自然材料進行動物造型設計。

2.在想像創作過程中嘗試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動物一家子》的作品組合。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師幼共同收集形態各異的較大個的農作物若干組(山芋、芋頭、南瓜、蘿蔔、茄子等),自然輔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黃豆、狗尾巴草、稻穗等);幼兒認識和接觸過造型輔助材料。

②幼兒事先開展過動物全家福活動。舉辦過班級親子動物創意造型設計比賽。

2.環境準備

①操作枱:每張台上擺放大托盤,內放稻草段襯底的同一組的農作物。

②材料架:上面分類擺放自然輔助材料。

③工具架:擺放有橡皮泥、牙籤、大頭針、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等。

活動過程

1.“動物家庭”遐想

①帶幼兒走進大廳,圍桌觀察:這些是什麼?看看它們有大有小。親親密密靠在一起,多像一家人啊。我們班級裏做的動物都是一個一個的.多孤單呀,今天我們來用這些農作物做成動物的一家子,好不好?

②動物聯想:看看這些山芋、芋頭、南瓜,它們像什麼動物呢?為什麼?

③拿起一盒南瓜:猜猜看,它們中間誰會是爸爸,誰是媽媽,為什麼?那我們可以怎麼來打扮它們,讓它們更像呢?

教學建議:有了班級前期的經驗鋪墊,可以從農作物的外形上進行動物的遐想,為合理造型打下基礎。

2.自然材料裝飾設想

①老師這邊有很多的自然材料,看看打扮動物的一家需要用什麼材料呢?取出幾筐讓幼兒認識:它是什麼樣的,可以做動物的什麼?引導幼兒説出其特徵,如辣椒紅紅的、彎彎的,像嘴巴;橡果圓圓的,殼毛毛的,像眼睛等。

②我們怎麼把它固定在南瓜、山芋上呢?結合幼兒的提議,介紹準備的材料和一些組合方法。

教學建議:鞏固認識自然材料的特徵,為合理造型打下感知基礎;裝飾設想時給孩子充分交流的時間,尊重孩子的想法,並提供一些提升性建議。

3.領會操作要求

①找兩三個好朋友圍到喜歡的農作物桌旁,一起做一組“動物的一家子”,先看看哪個可以做爸爸,哪個可以做媽媽和寶寶,再商量哪個小朋友做“動物一家子”裏的哪個角色。想想需要用什麼材料打扮,然後去材料架上取材料。

②想想、試試怎樣讓自然材料固定在農作物上不掉下來。

教學建議:交代要求時語速稍慢一些,讓幼兒聽得清楚。

4.創意造型

幼兒選擇自然輔助材料對農作物進行造型分工,發揮創意,嘗試固定。

教學建議:瞭解同組幼兒的分工情況,提醒幼兒先觀察想像後再取材料;觀察幼兒探索固定的過程,鼓勵幼兒多嘗試,儘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幫助幼兒豐富造型形象,如怎樣做更像媽媽,這是老鼠的鬍子嗎,等等。

5.創意交流

①提醒幼兒把“動物一家子”平穩地擺放在托盤中,擺出“動物一家子的造型,幼兒圍外圈坐下。

②帶幼兒圍着操作枱走一圈,讓我們來猜猜這是什麼動物的一家子是老鼠先生的一家嗎,哪些小朋友做的,快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③教師提示特別好的創意和方法,如,你們的想法真特別,用狗尾巳草做了小狗的尾巴;你們是用橡皮泥固定的,真有辦法;我看到佳佳和偉偉相互幫助,一起試着用大頭針把辣椒固定在南瓜上做角,等等。

④活動結束:這下,我們班級裏能動物不孤單了。它們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們趕緊把這些“動物一家子”蒂回班級吧。

教學建議:走一圈,讓幼兒能夠看清每一件作品:講評可採用多樣的方式,介紹、猜測、學動作等,提升孩子創意、技能、合作等方面的經驗。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11

活動意圖

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認可並欣賞自己的名字,是幼兒形成良好自我意識的重要因素。本次活動以瞭解名字的含義、感知名字的獨特並欣賞自己的名字為主要目標,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感知、體會、交流、想象中,以積極的態度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

活動目標

1 瞭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

2 體會家長在名字中藴含的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 把幼兒和教師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在紙片上,姓和名分開掛到“寶寶樹”上。

2 磁力扣、磁力黑板。

3 “響亮的名字”展板、“好聽的名字”展板、“獨特的名字”展板,

4 旋律重複的歡快音樂。

知識準備:

活動前請家長與孩子談談起名字的故事和名字的含義。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寫有教師名字的紙片。

師:知道這是什麼字嗎?這是老師的名字。×××,我姓×,名叫××。

1 引導幼兒發現名字的祕密,瞭解名字的獨特性。

(1)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咱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這樣大聲説:嗨,我叫×××。聲音一定要響亮,讓所有小朋友聽清楚。

(2)幼兒找名字,拼名字。

師:大家認識自己的名字嗎?這兒有棵“寶寶樹”。裏面藏着你們的名字呢。看誰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姓和名,然後把自己的名字完整地拼到磁力板上。(用磁力扣固定)

(3)觀察名字中姓和名的次序,瞭解孩子通常跟誰姓。

師:我們一起來看,×××姓什麼?叫什麼?×××姓什麼?叫什麼……

小結:通常名字的第一個字是我們的姓,後面的字是我們的名。

李××小朋友,他姓什麼?他為什麼姓李不姓王呢?一般孩子跟誰姓?

小結:一般情況下是跟爸爸姓,也有隨媽媽姓的。

(4)觀察、比較,瞭解名字的獨特性。

師:這些名字姓是一樣嗎?姓李的有誰?姓王的有誰?一樣的姓而且在同一個班,可以做朋友真開心啊。來,同姓的幼兒擊掌、擁抱一下。還有哪些姓?有姓不一樣名一樣的嗎?除了字不一樣,我們的名字還有不一樣的地方。什麼地方?(有四個字的名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進行姓名排列。

小結:你們名字都不一樣,與眾不同,都很獨特。

2 探尋名字裏的故事。

(1)請幼兒介紹自己名字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師:你們這些好聽的名字是誰給起的呢?他們為什麼給你起這樣的名字呢?誰能大膽説説你的名字小故事?

小結: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名字裏麪包含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祝願。

(2)引導幼兒説説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有什麼不同。

師: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較響亮、鏗鏘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較温馨、文雅、清新。

(3)説説對自己名字的感覺。

師:你覺得自己的名字怎麼樣?是比較響亮?還是很獨特?還是聽起來很美?請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應的展板上(響亮的名字、獨特的名字、好聽的名字)。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是響亮的名字。有×××……這是獨特的名字,有×××……這是好聽的名字,有×××……認識字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塊兒念,

3 進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性。

(1)喊喊名字。

師:你們喜歡自己的名字嗎?讓我們用響亮的聲音把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喊出來吧。喊到誰,誰就站出來。(按順序喊每個幼兒名字)

(2)唱唱名字。

師:你們好聽的名字還能唱出來呢!不信你聽:教師哼唱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誰,誰就站到中間。(隨音樂按順序唱每個幼兒的名字)

4 引導幼兒給自己取小名兒。

師: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我們班還有一個小朋友叫xx呢!他是誰呢?可是,他為什麼有兩個名字呀?對,一個是大名,也叫冠名,一個是小名兒,小名兒是暱稱。誰有小名兒?説説看。

師:我喜歡“康樂”這個小名兒,因為它代表健康快樂。你們能給自己起個小名兒嗎?試試看!也可以和好朋友一塊兒商量。

師:讓老師把你自己起的名字寫下來。帶給爸爸媽媽欣賞欣賞!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認識《百家姓》,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12

《長臂人》

【活動目標】

1、根據規則進行遊戲,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玩遊戲。

2、培養一定的規則意識,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長袖一條、寬敞場地、四色呼啦圈、旗子四枚。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長臂人——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熱身運動。

2、你們看看鄭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猜猜這是做什麼用的?

(出示長袖,幼兒猜測長袖的用途。)

3、教師演示,扮演長臂人和幼兒互動。

小結:把長袖的袖子套在兩隻手臂上,看上去手就像變成長臂,所以我的名字就叫做“長臂人”。

二、遊戲“長臂人”——引導幼兒按照規則進行遊戲

今天我們就要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就叫做”長臂人“,你們準備好了嗎?

1、教師介紹玩法及規則

玩法:首先要把長袖套在手臂上成為“長臂人”,長臂人擁有四種不同顏色的旗子,當長臂人舉起一種或兩種或多種旗子時,你們就要快速的站到相應的旗子顏色對應的圈裏,只有五秒鐘,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即為失敗,就要到“監獄”裏休息片刻。留到最後的小朋友即為獲勝。那他就成為下一位長臂人。(在監獄裏的小朋友要安靜等待下一輪遊戲)

2、教師與幼兒共同演示玩法。

3、集體進行“長臂人”遊戲。

反思:

本節課在講解規則上,我導入過快,應該把要當長臂人的規則説的更清楚一些,除了要舉旗子,還要去檢查小朋友們有沒有在相應的呼拉圈上。在環境佈置上,呼啦圈可以四處擺放不要一層不變,要層層遞進,增加難度。可以創設兩個人設,一個當長臂人去抓小朋友,一個人控制旗子去幫助小朋友們躲避長臂人,這樣可能更有趣味性,安全性。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能出現新的顏色,知道顏色的可變性。

2、能認真實驗並初步學會記錄顏色的變化。

3、對變色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體驗顏色變化的樂趣。

重點難點重點:

發現兩種顏色完全混合後會變出一種新的顏色。

難點:

能通過兩種顏色的混合發現顏色之間有趣的變化關係並作簡單記錄。

活動準備

1、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紅黃藍三色顏料水、貼有顏色標記的水杯、攪棒);

2、桔子、樹葉、葡萄圖片一份;

3、“會變的顏色”集體記錄表、橙、綠、紫色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置疑問,引起興趣。

1、(出示紅黃藍三色水)師:孩子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三種顏色的顏料水, 是什麼顏色呀?

2、(出示圖片)師:我還帶來了三張圖片,看看是什麼?什麼顏色的?

3、設疑:今天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想來畫畫葡萄、桔子、樹葉,可是,我沒有 這些顏色,怎麼辦?不過我聽説紅、黃、藍三種顏色會變魔術哦,用它們兩兩結合, 就可以變出這些顏色來。你們相信嗎?

二、激發猜想,學習記錄。

今天你們就來做小小科學家,做個變色實驗,看看能不能把紫色、橙色和綠色變出來好嗎?

1、出示記錄表。

師:一起來看這張記錄表。表上有什麼?你能看懂嗎?(引導幼兒看懂表上的內 容:顏色標記和猜想標記)

2、記錄猜想。

師:你覺得紅色和黃色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還有黃色和藍色、紅色和藍色呢?請把你的猜想貼在相應的空格里。

小結:看來,你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不過,光猜想可不一定正確哦,小小科學家一定要親手做一下實驗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三、參與探索,操作記錄。

1、認識操作材料。

師:看一看,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材料。

(1)紅黃藍顏料水各 2 份

(2)貼有顏色標記的水杯 3 個

(3)攪棒

(4)橙、綠、紫三色標記

2、明確操作要求。

(1)根據杯子上的顏色標記選擇相應的顏料水倒在一起,用攪棒攪勻,仔細觀察 它們變出了什麼顏色。

(2)做完一次變色實驗後及時在杯子下面貼上相應的顏色標記。

3、自主實驗並記錄自己的發現。

師:小小科學家們,趕快去試試吧! 四、交流展示,記錄結果。 1、集體交流實驗過程及現象。

師:誰願意來説一説,你是怎麼做變色實驗的?你發現了什麼? 2、現場演示實驗並記錄結果。

3、兒歌小結。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説一説,這些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吧。

(結合記錄表及圖片)紅色黃色變魔術,變成橙色畫橘子;黃色藍色變魔術,變 成綠色畫葉子;紅色藍色變魔術,變成紫色畫葡萄。紅色黃色和藍色,變來變去真有 趣!

五、拓展延伸,結束活動。

師:剛才我們是用兩種顏色來變魔術的,如果把這三種顏色放到一起變一變,又 會變出什麼顏色來呢?孩子們,有空的時候記得去試一試哦!

活動總結

一、選材生活化。

新《綱要》科學領域中內容與要求的第一條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 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因此,我選取了幼兒日常生活中非常熟 悉的、變化明顯的顏色來組織活動。單純的講解顏色的變化很難讓幼兒理解和掌握。 在《會變的顏色》活動中,我設計了有關顏色的實驗,通過讓幼兒動手嘗試發現顏色 的變化。

二、讓幼兒在探索中學習,在體驗中得到快樂。

幼兒的主動探究與學習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拋出問題,以 此引發幼兒興趣,使幼兒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願望,並把自己的猜測記錄下來。

經歷探索之後,每個人都有把自己的發現與他人交流的願望。幼兒可以澄清自己 的思想、觀點、方法和結果,還可以瞭解同伴的想法和做法,嘗試學會用不同方式解 決同一問題。

在探索交流之後,我針對不同記錄結果,進行集體演示,鞏固了幼兒的認識,進 行簡明的概括和整理,幫助他們提升經驗,並用兒歌小結。這樣,幼兒在經歷了猜想

記錄—探索實驗—分享交流的整個過程,體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和快樂。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14

圓柱力量大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橋”並不陌生,他們見過各種各樣的橋,蒐集過許多橋的圖片,瞭解橋的形狀、結構,發現橋墩都是圓柱體的。為了讓幼兒瞭解圓柱體最適合做橋墩的原理,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用廣告紙做成的各種形狀的柱體上擺放不同書裏的書本,通過討論、比較記錄、探索等方法獲得相關經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站起來,探索並發現直筒形狀不同承受力有不同的祕密。

2、探索各種紙筒的承受力,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3、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紙做的三稜柱、四稜柱、圓柱若干;書本若干(輔助材料);幼兒人手一張紙、記錄表。

經驗準備:幼兒有摺紙、搭積木等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1、試一試,探索讓紙張站立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紙可以繪畫、可以折飛機等,如果你有這張紙,你想用它來幹什麼呢?

師:老師現在就給你們一個任務,看看能不能讓你手中的紙站起來,試一試吧。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引導其用折、卷等各種方法進行嘗試。

(評析:讓軟塌塌的紙張站起來,這看似“不可能”的挑戰,引發了幼兒的極大興趣,他們在此環節中躍躍欲試,樂此不疲,為後面的活動積累了經驗,做好了鋪墊。)

2、想一想,嘗試紙張頂書的本領

師:紙除了捲成圓柱紙筒、折成扇子可以站起來,還可以變成什麼形狀也能站起來呢?

師:我的這張紙站起來力氣可大啦,能把老師手上的這本書頂起來!

師:你們站起來的紙能頂起一本書麼?試試看。(幼兒探索)

小結:薄薄的一張紙,小朋友把他捲一捲、折一折、變一變就能頂起一本書。

(評析:讓幼兒探索紙的多種站法,在站起來的紙張上擺放書本,在這樣的操作與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使幼兒的探索興趣更濃厚,探索方式更多元,探索結果更有效。)

3、比一比,感知圓柱力量的大小

探索一:在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上擺放書,比比誰的力量大

1、探討在三稜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教師在三稜柱紙筒上擺放書,請幼兒説説書的什麼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比較穩;一邊擺一邊數數,待放到最後一本時,請幼兒説出三稜柱紙筒上頂起了多少本書。

【2】幼兒實踐,發現祕密。

師:這還有許多三稜柱紙筒,誰的力氣大,小朋友們去試一試吧。

討論:為什麼有的小朋友頂的書多,有的小朋友頂的書少?(引導幼兒發現將書的中心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更加穩定,同時操作時還要注意輕拿輕放。)

(評析:本環節既給了幼兒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有針對性的引導幼兒探討三稜柱紙筒上擺放書本數量不同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注意點,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與大膽質疑能力。)

2、探討四稜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師:四稜柱紙筒和圓柱紙筒聽説三稜柱力氣大,心裏可不服氣了,到底誰的力氣大呢?我們試試就知道了。

師:小朋友在紙筒上擺放書時一邊擺一邊數,並把結果記錄在紙筒標記的下面,記好後再選另一個形狀的紙筒擺放。聽清楚了嗎?

幼兒探索在四稜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頂的書數量最多。

小結:剛才,我們在同樣大小紙張變成的三稜柱紙筒、四稜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上頂起的書數量最多,圓柱紙筒是大力士。

(評析:每人一張記錄表,提醒幼兒在不同的紙筒擺放書本時要及時

數一數、記一記,做到記錄及時、有效、準確,便於幼兒觀察、對比、分析,提升幼兒的探究興趣,不斷獲得比較科學的結論,促進了活動目標的達成。)

探究二:在三個圓柱紙筒上擺放書,探索紙筒的不同擺法及承受力大小。

師:這兒有三個圓柱紙筒和許多書,怎樣擺放力量大?兩個好朋友一組去試一試。

小結:三個圓柱紙筒在一起,可以頂起更多的書,如果擺法發生變化,頂起的書的數量也會發生變化。

(評析:從一張紙到一個紙筒、從一個紙筒到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再從一個圓柱紙筒到三個圓柱紙筒,層層遞進的操作材料,不斷增加的探索難度,促使幼兒之間兩兩合作,接受挑戰,不怕失敗,循序漸進,興趣盎然,對紙的承受力的發現和認知也隨之逐步深入。)

1、擺一擺,體驗圓柱組合的神奇

【1】一人挑戰

師:一個圓柱紙筒力量大,三個圓柱紙筒力量會更大,現在我要用五個圓柱紙筒接受更大的挑戰。怎樣擺放,才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能站小朋友嗎?

【2】全體挑戰

師:這兒有許多圓柱紙筒,還有一塊大大的板,上面可以站一個小朋友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個奇蹟。

(評析:當思維被調動之後,幼兒創造的靈感源源不斷,操作活動也從手部動作中解放出來,通過擺一擺、站一站、試一試等動作的變化帶動了探索範圍的變化,新的科學概念在探索、實踐、驗證中悄然建構。)

2、看一看,瞭解圓柱功能的運用

【1】欣賞橋墩照片

師:科學家發現了圓柱力量大的祕密,造出了很多雄偉的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鏈接生活經驗

圓柱的作用有很大,橋墩的建築都需要圓柱來幫忙,生活中哪兒還用到圓柱呢?

活動反思

1、巧用素材,發掘價值

橋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富有特色的一種建築物,幼兒對“橋墩都是圓柱體”這一現象感興趣。本活動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巧妙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充分發掘其隱含的教育價值,既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又符合【指南】【綱要】的精神。

2、設置情境,體驗快樂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必須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與學習的特點,讓他們在“玩”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體驗快樂。我從幼兒的興趣點進行引申與放大,創設了充滿趣味、不斷深入、富有挑戰性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討論探究、比較分析,瞭解不同的柱體其承受力也不同的科學道理。

3、自主操作,挺升經驗

該活動通過想一想、試一試、比一比、擺一擺、看一看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有趣有意義的操作、嘗試、猜想、比較中逐步學會主動探究問題、總結經驗,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態度的目的,並實現系統性、整合性的課程實施要求,自主獲得紙筒形狀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知識和經驗。

幼兒園活動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利用桌子練習攀爬、跨跳等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2.主動探索桌子的不同玩法。

3.主動參與鍛鍊,並在活動中積極動腦。

活動重點:利用桌子練習攀爬、跨跳等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難點:主動探索桌子的不同玩法。

活動準備:

1.桌子 5 張、墊子 4 個,熱身音樂、活動音樂、放鬆音樂四段。

2.幼兒穿着寬鬆舒適的衣服。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1)運用身體各個部位與幼兒打招呼,調動幼兒的運動思維。

提問:“除了用嘴巴打招呼,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還可以打招呼?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麼?”

小結:揮手、鞠躬等很多動作都可以表示打招呼。

(2)幼兒在去旅行的情景中瞭解活動規則。

教師:“今天,我要和你們一起去旅行,我們去兒童樂園吧?跟老師

一起旅行沒有太多要求,就是答應我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可以麼?”

2.熱身運動

(1)幼兒自主尋找合適的位置進行熱身活動。

教師提出要求:第一、與同伴之間間隔距離。

第二、尋找的位置要在老師能看見的地方。

(2)跟隨音樂與幼兒進行熱身活動。

3.遊戲活動

(1)帶領幼兒進入兒童樂園的第一個遊戲,準備四張桌子。

第一次:幼兒圍着桌子進行換方向的運動,腳在地上、手在桌子上,快速做出反應,提高反應的靈敏性。

第二次:幼兒手腳換位置,手在地上、腳在桌子上進行運動,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第三次:幼兒的手腳同時不能在桌子上和地上,積極思考,運用身體的其他部位協助運動。

教師小結: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幫助我們運動起來。

(2)進入第二個遊戲,幼兒探索過桌橋的多種方法,積極動腦思考,主動參與鍛鍊。

第一次:幼兒熟悉路線和要求。

教師:這是一座橋,這座橋上最多隻能有兩個小朋友,不然橋會塌。

第二次:幼兒主動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過橋。

教師:請問人的移動只能用腳麼?下面試試用你自己的方式過橋,記住橋上最多不能超過兩個小朋友。

在提醒幼兒規則的同時,引導幼兒關注其他小朋友的做法。

教師小結:為孩子們點贊,第一,每一個小朋友都在認真觀察,向他人學習,第二,從眼神裏發現小朋友都在認真的思考。請繼續保持這種狀態。

(3)進入第三個遊戲,過斜拉橋,幼兒練習攀爬動作。

第一次:將桌子佈置成斜面,幼兒運用自己的方式過橋,鍛鍊攀爬能力。

第二次:難度提升,將桌子豎起橋面更陡,幼兒手臂力量要求更高。

教師小結:運動的過程中要學會動腦筋。

(4)進入第四個遊戲,幼兒練習跨跳,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跨跳方式,探索遊戲的規則。

第一次:提出要求,橋面上只能有一個小朋友,幼兒進行試跳,主動尋找遊戲的要點。

第二次:加大難度,鼓勵幼兒繼續挑戰。

教師小結:跑的速度快,沒有停頓,單腳跨出,跨跳的距離會更遠。4.放鬆活動

教師:“老師帶你們出來玩也要帶你們回去,跟我來,我們跟着音樂放鬆一下。”

活動延伸:

教師:“讓自己更強壯、更健康,是這個世界上誰都拿不走的寶藏,

我們繼續去旅行吧。”

課後反思

活動過程一環扣一環,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體現《指南》中:即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原則。激發幼兒學習和鍛鍊的興趣。活躍幼兒的思維,發展其能力。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自己的平衡、攀爬、跳躍能力,體現了幼兒勇敢、克服困難的品質,幼兒主動探索遊戲的多種玩法,感受到了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活動材料的選定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滿足了幼兒好奇、好動、好玩、喜歡探索的心理特點。

活動中對幼兒的表現給與適時的迴應,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課前的準備比較充分,所以活動中出現的小狀況比如:第一個遊戲設計孩子坐在桌子上動,孩子們先跪在了桌子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在談話時引導孩子坐在桌子上聽,給與提示,活動得以按計劃進行,備教材、備孩子等都是很重要的。

活動開展後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基本環節內容太多,四個運動遊戲,整個過程儘管孩子興趣很高漲,但孩子的活動量有些大。

以上便是我對這節活動的反思。

Tags:教學 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