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87W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活動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5篇)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

設計思路

“聽辨音的強弱、高低”是幼兒應具備的基本的音樂能力之一,但音的強弱、高低對他們來説又是非常抽象的概念。

模仿動物的叫聲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活動,在“春姑娘來了”的主題中,小青蛙又是主要角色之一。於是,我藉助孩子們熟悉、喜歡的小動物——青蛙,用“開心旅行”貫穿整個活動。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採用了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和遊戲形式,視聽結合,抽象的東西也變得形象了。

 活動目標

1.區別音樂的強弱、高低的不同。

2.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青蛙的叫聲,體驗演唱的樂趣。

3.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一架。

2、蟲子一串,竹竿一根,青蛙手偶兩個。

3、錄音機、各種風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引入主題

“小朋友,春天來了,小河邊的風景可美了,今天老師帶你們進行一次開心旅行,一起去河邊看看美麗的風景,好不好?”

帶幼兒聽音樂進活動室。

二、合作遊戲“荷葉和風”,感受音樂的變化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呀?哦!原來是一片大大的、綠綠的荷葉呀,我們讓它靜靜地躺在水面上吧!”師幼一起把荷葉放在地上。

1.傾聽音樂,體驗強弱

“聽,風吹來了,是什麼樣的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放輕風和狂風的音樂讓幼兒感受。

“第一段音樂是什麼樣的風?”(是輕風)

“第二段音樂又是什麼風?”(是狂風)

“輕風吹來,荷葉會怎樣動呢?請你們猜一猜。”(輕輕地動)

“荷葉是輕輕地柔柔地抖動。”

再次放輕風的音樂,師幼共同輕輕地抖動荷葉。

“聽,又來了一陣風,是什麼風?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我們邊邊抖動荷葉。”

再次放狂風的音樂,師幼用力地抖動荷葉。

2.交替進行,感知音樂的變化

“噓!風停啦。”師幼停在原地。

“我們都知道風是會變的,讓我們跟着風聲抖動荷葉吧!”放兩種不同的音樂,師幼變換強弱抖動荷葉。

三、學唱青蛙的歌,感受音樂的高低

1.情景表演:引出荷葉上的青蛙

“風停了,讓我們把荷葉放在水面上吧。”師幼一起把荷葉遠遠地放在地上。

“咱們在這裏做遊戲,驚動了河裏的小動物,看,它們是誰呀?”出示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手偶。

“一隻小青蛙和一隻老青蛙看見我們在玩遊戲,它們也跳出水面。小青蛙見了老青蛙趕忙熱情地打招呼:‘呱呱!’老青蛙見了小青蛙連忙説:‘呱呱’,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就向老青蛙介紹自己:‘我是一隻小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用清脆的聲音表現)老青蛙覺得一個人很孤單,也很想和小青蛙做伴,也向小青蛙介紹自己:‘我是一隻老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用低沉的聲音表現)説着説着,它們就高興地唱了起來:我是一隻小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清脆的聲音);我是一隻老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低沉的聲音)。”

2.學習用清脆、低沉的聲音分別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①練習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

“先是誰唱的?小青蛙的聲音是怎樣的?它是怎樣唱歌的?後面的呢?老蜻蜓的聲音是怎樣的?它又是怎樣唱歌的?

“雖然老蜻蜓和小青蛙的聲音不同,一個高高的、尖尖的,一個低低的、粗粗的,但是它們喜歡在一起唱歌,因為它們覺得那樣很快樂,你們想試試嗎?”

②多種形式學習歌曲。

“青蛙的歌好聽嗎?現在請小朋友當小蜻蜓,老師當老青蛙,咱們一起來唱歌。”

“小朋友,誰願意做老青蛙,誰願意做小青蛙呢?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唱起來吧(幫幼兒分組),記住要唱出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聲音哦!”

四、遊戲“小青蛙捉害蟲”,結束活動

“孩子們,今天出來旅行,你們玩得高興嗎?哎呀!肚子好餓啊,我們去捉害蟲吃吧。青蛙是怎麼捉害蟲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捉害蟲的動作)現在讓我們蹦蹦跳跳地捉害蟲吧。聽到高高的聲音就跳得高高的,聽到低低的聲音就跳得低低的(放高低不同的音樂,幼兒聽音樂練習跳躍)。來捉害蟲啦!(教師手拿竹竿,挑着蟲子,做高高低低的動作,幼兒蹦跳着捉)哇!吃飽了,也跳累了,我們回家啦!”

活動反思

《開心旅行》在山東省編教材中是以帶幼兒外出遠足的形式出現的,我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結合在音樂教學方面的研究探索,將其改成了讓幼兒辨別音的高低。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幼兒輕鬆自然地在玩中學。用兩隻青蛙的不同聲音表現音的高、低,幼兒理解起來特別容易,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個別細節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有待注意:一是要關注個別幼兒,讓所有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二是要注意手偶的擺放位置,因為幼兒對手偶特別感興趣,在最後的活動中有部分幼兒去和手偶玩,沒有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蛋殼易碎的特點。

2、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聯繫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重點難點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聯繫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完整的,半個的蛋殼若干;PPT;小老鼠皮皮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半個蛋殼,並運用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蛋殼)對,是半個蛋殼。這半個蛋殼象什麼呀?

二、感受故事。

今天,老師請來一位神奇的小客人,它是誰呢?(神祕的語氣)請出小老鼠皮皮。

1、小老鼠皮皮它要去旅行,它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播放 PPT 出示圖一)它會把蛋殼當成什麼了?(幼兒回

小老鼠皮皮到底把半個蛋殼當成什麼?(出示圖二)提問。2、小老鼠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當成什麼?師: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哈哈,可以拿來當蛋殼帽子。走着走着,前面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沒有橋沒有船,皮皮怎樣過河呢?皮皮會把蛋殼當成什麼呢?(出示圖

3、小老鼠皮皮真聰明,它一下子就想到頭上的蛋殼,拿下來放到河裏,蛋殼輕飄飄,一艘小船起錨了!小船劃呀劃,一會兒劃到河對岸,前面有座小山坡,小老鼠皮皮爬呀,爬呀,上山好累啊!下山怎麼辦?它會把蛋殼當成什麼呢?(提示:要是有輛小車多好呀?出示圖四)4、皮皮坐上蛋殼車,劃下高山坡,皮皮心裏真快活。皮皮回到家,它會把蛋殼當成什麼?(出示圖五)你們看蛋殼怎麼了?為什麼會碎的?(幼兒回答)

三、完整欣賞並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故事。提問:皮皮聰明嗎?它把半個蛋殼當成什麼?為什麼要把它當成小車呢?

皮皮把蛋殼當椅子坐,不小心跌了一跤,蛋殼怎麼樣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講述這個故事。

2、共同看圖講述故事。

四、延伸部分

1、引導幼兒觀看 ppt,蛋殼可以做成各種工藝品、可以做成肥料等等

2、把蛋殼分發給孩子們,讓孩子們自由玩耍,自由創作,體驗蛋殼的易碎,知道易碎的物品要輕拿輕放。

活動總結

活動選材很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在活動第一環節中幼兒對於蛋殼的想象表現得很好,孩子們想出像帽子、燈罩、水杯、船、搖籃、西瓜殼等等,這對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大膽猜想故事情節做了很好的鋪墊,第二環節孩子們在邊觀看 ppt 邊猜想故事情節中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幼兒都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為皮皮想辦法幫助皮皮,當幼兒想出好辦法時在教師及時鼓勵表揚下孩子表現得更積極。第三環節利用圖片將故事重現,將故事整個畫面呈現。不足之處,我讓幼兒帶了很多的蛋殼,但由於時間緊迫,沒來得及讓幼兒動手操作,把活動進一步延伸。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認識、瞭解小熊的基本形態,培養立體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製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積極參與製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泡泡泥(棕色、黑色、白色) 2、背景音樂:《王老先生有塊地》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哈嘍!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芳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泡泡泥吧,看看今天我們要捏的就是這隻超可愛的小熊,這隻可愛的小熊的做法非常簡單,只要用到三種顏色的泡泡泥(黑色、棕色、白色),現在就和老師一起來捏這隻可愛的小熊吧!

二、新授:

第一步:

1、取棕色泡泡泥(量根據自己要做的小熊大小來定)反覆揉搓,搓圓作為熊的頭部;

2、取兩份少量棕色泡泡泥搓圓壓扁作為小熊的耳朵;

3、取少量黑色泡泡泥倆等分搓圓壓扁作為小熊眼睛;

4、取白色泡泡泥搓成棒球形壓扁,放置眼睛下方;

5、取黑色泡泡泥少量搓圓作為小熊鼻子;

6、然後取少量黑色泡泡泥搓條狀,放置小熊鬍鬚。

第二步:

1、取略多於頭部的棕色泡泡泥搓橢圓作為小熊的身體;

2、取四等分棕色泡泡泥搓成水滴狀作為小熊胳膊和腿,其中胳膊略細一點;

3、取少量棕色泡泡泥搓圓放置小熊尾部;

4、稍作調整,大功告成,有沒有很可愛?

活動延伸:

送小熊回家

活動反思:

近段時間,孩子們對泥工特別感興趣,一有機會便將泥工的工具抱在手中愛不釋手。今天,在孩子們的期待聲中,泥工活動終於要開展了,看他們興奮的勁兒,好象從沒玩過橡皮泥似的。在我講解的過程中,已經有好幾個幼兒在位子上躍躍欲試了。好不容易聽我講完了,全班孩子幾乎同一時間拿起橡皮泥就捏。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老師喜歡學生踩着他的腳步向前,若有不同意見和想法就一干子打散,以致我們都不敢有特別的想法,墨守成規、思維束縛。

不管是什麼樣的答案,都不是我開展這個活動的目的。只要孩子喜歡參與,並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信心,願意將自己最好的寶貝展示在其他人面前這就夠了。

孩子是活生生的個體的人,他不是一樣東西,不需要用一個模子來刻畫他的人生。學前期的孩子是最天真、童趣的,他們有着各種有趣奇妙的想法,我們老師要做的不是統一他們的想法,而是要好好好護他們的奇思妙想,肯定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與看法。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兒童,不要用同一種目標去規定所有的兒童,請還給孩子一個自由廣闊的天空!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4

傳帽遊戲舞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與活潑,樂意運用身體動作感受24音樂的漸慢與漸快。

2、學習傳帽遊戲,根據漸快的音樂節奏掌握傳帽的方法。

3、會互相合作及配合遊戲,體現羣眾遊戲的歡樂。

二、活動準備:1音樂帽子若干2大鼓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

1、向教師問好。

導語:這天,來了許多教師,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此刻請你們想一個最有創意的造型向在座的教師問個好。(教師好)真實無聲勝有聲。

2、玩送帽子的遊戲,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節奏。

導語:這天我想和你們玩帽子的遊戲,此刻帽子在我手裏,一會你們就聽音樂的節奏運用學過的動作跳舞,我就看看誰跳的最好最有創意就送他一頂帽子。

3、引導幼兒欣賞和區分漸快和漸慢的音樂節奏。

導語:都拿到帽子了嗎?過來戴給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樣貌真漂亮。你們明白剛才跳舞的那段音樂是幾拍子的?(二拍子)喜歡這段音樂嗎?喜歡的小朋友舉手,我也很喜歡。為什麼喜歡呢?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歡快,跳躍,激烈)此刻我們再來聽一次這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在速度方面有些什麼變化?有些什麼變化呀?看誰長着一雙會聽音樂的耳朵。(前面是越來越慢,後面是越來越快)對拉,越來越慢我們叫漸慢,越來越快叫什麼啊?(漸快)真聰明。

4、聽兒歌玩遊戲,學習圍親密的小圓圈。

導語:來來來我要考考你們,我閉上眼睛數五聲請你們圍一個大圓圈,圍好了嗎?此刻我又想請小朋友圍一個小圓圈,對啦,不用太擁擠,很舒服的,這就叫親密的小圓圈。聽兒歌做遊戲:小朋友,跳個舞,真呀真歡樂,圍圍圍圍圍圍圍,圍個親密的小圓圈。(反覆做幾次)

5、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會聽漸慢的音樂圍圓圈。

導語:此刻我們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一個親密的小圓圈,會不會啊?

6、學習玩傳帽遊戲

導語:此刻我拿三頂帽子,送你一頂,你一頂還有你一頂。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請你們舉起右手,摸一摸右邊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嗎?沒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裝摸的動作,然後把他的帽子拿起來,戴在自我的頭上,沒有的又要怎樣啊?(假裝拿假裝戴)對啦,再來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們有沒有發現此刻帽子走到那裏拉?(其他小朋友頭上)哦,不斷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會向順時針方向走,原先我們正在玩傳帽子的遊戲呀,好玩嗎?那一齊聽我讀兒歌玩傳帽子的遊戲吧。(傳帽子,戴帽子````````越讀越快)

7、聽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

導語:此刻我們一齊來聽着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吧,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玩兩次,增加幾頂帽子)

8、完整的做傳帽遊戲。

導語:想不想完整的做遊戲啊?那小朋友就聽音樂找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親密的小圓圈,最終聽漸快的音樂玩傳帽遊戲,會不會玩。我又增加幾頂帽子。

9、邀請教師玩傳帽遊戲。

導語:這麼好玩的遊戲邀請教師一齊玩好嗎?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節奏傳帽子啊。(邀請教師玩兩次,不斷增加帽子)

10、小結:今這天我們學了一個什麼遊戲啊?回去能夠教你的爸媽,弟弟妹妹們玩。我們出去玩遊戲吧,和教師再見。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5

目標

1.理解什麼是長大,體驗成長的快樂。

2.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悦心情。

準備

1.掛圖。

2.請四個幼兒排練情景表演(內容同故事前四段,角色為小熊、小馬、小兔或小象)。

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

――認識小熊、小馬、小兔和小象,從他們的自我介紹中瞭解他們是通過哪些變化來感受自己在長大的。

――小熊究竟長大了嗎?聽聽故事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2.欣賞故事。

――結合掛圖欣賞故事一遍。

――小熊的朋友是誰?

――小動物們為什麼都説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對話來表達動物成長的快樂心情)

――小熊長大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小熊已經長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連原來跳不過去的小河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了,小動物們是幼兒園中最大的孩子了。

3.討論:你長大了嗎?

――我們幼兒園最大的孩子是誰呢?你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嗎?

――幼兒講述有關自己長大的事情,可引導幼兒從身體的長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來等方面來講述。

建議

1.活動區中投放木偶、頭飾,供幼兒玩玩講講,進一步理解故事。

2.活動中,應對幼兒的任何一種表達方式,如動作、表情等都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幼兒大膽表達的願望。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6

切西瓜

活動目標:

1、學習圍圓圈追逐跑。

2、能在教師的幫忙下,進行自主遊戲。

3、在遊戲中學習輪流與等待,和同伴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能四散跑開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做植物模仿操。

第1~2個八拍:春天到,柳樹發牙微微笑(上肢運動);

第3~4個八拍:夏天到,西瓜地裏咕嚕嚕跑(跳躍運動);

第5~6個八拍:秋天到,菊花柿子枝頭搖(俯背運動);

第7~8個八拍:冬天到:臘梅雪松壓不倒(腿部運動)。

(這些動作能夠重複3~4遍)

2、基本活動。

(1)和幼兒簡單談論植物與水果,進行本課遊戲。

教師:剛才我們做得模仿操裏都講到了哪些植物?

幼兒回答

教師:其中夏天的水果有什麼?(引出本節課所要玩的遊戲名稱)

幼兒回答

教師:西瓜是怎樣吃的呀?

(2)引導孩子瞭解遊戲規則,學習玩遊戲。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今日我們玩一個叫“切西瓜”的遊戲。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大圓圈,請一個幼兒當切西瓜的人,邊念兒歌邊在幼兒挽起的兩手中做切的樣貌,大家一齊念“切西瓜,切西瓜,切了一個大西瓜,我把西瓜切兩半”,當唸到“半”字時,切西瓜的人把相鄰兩個幼兒的手“切開”,然後這來年兩個小朋友迅速圍着圓圈的外圍向相反方向跑,沿着圓圈跑一圈回來後,誰先佔住剛才的位置,誰為勝。贏的那個幼兒和切西瓜的人交換,遊戲重新開始。

(3)教師的指導下,請部分幼兒先示範玩一次遊戲。

(4)幼兒團體遊戲2~3詞,期間教師用語言進行指導,提醒暫時沒有玩到的小朋友耐心等待。

(5)分組進行遊戲。

教師:此刻我們把西瓜變成兩個小西瓜,繼續玩“切西瓜“的遊戲。

幼兒分組玩切西瓜的遊戲時,教師能夠在傍邊指導或者進入他們的遊戲中去。

繼續分組,兩個西瓜變成四個小西瓜,幼兒自我選切西瓜人,自主遊戲。

3、放鬆活動。

能夠做前面的植物模仿操。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7

微課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中初步理解物物交換、一物會逐步減少,最後歸零的數學現象。

微課重點:

學習運用減法算式解決問題,進一步感知“0”的實際意義。

微課難點:

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並能懂得如何選擇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由動物過冬話題導入,吸引幼兒傾聽故事。

二、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1.第一段:田鼠太太找到了哪些過冬的糧食?分別有多少呢?(複習數物對應)

2.第二段:田鼠太太撿到了項鍊,猜猜她會怎麼做?

3.第三段:它帶上了它的寶石項鍊,顯的特別高貴,半路上碰見了大公雞,公雞説,你説項鍊確實很高貴,但是你的裙子太破,快回家拿四袋麥子,三個玉米,三瓶花生仁來換一條新裙子吧!

4.田鼠太太會去換嗎?還剩下多少糧食? 我們能不能用幾道減法算式題給她提個醒呢?

8-4=4 7-3=4 6-3=3

5.第四段:田鼠太太帶着它的寶石項鍊,穿上新裙子,顯的更高貴了,兔子跑過來跟它説,你的項鍊很高貴,但是你的褲子太舊了,配不上,趕快回家拿四袋麥子,兩個玉米,兩瓶花生仁來換一條新褲子吧!

田鼠太太會去換嗎?還剩下多少糧食? 我們再用幾道減法算式題給她提個醒吧?

4-4=0 4-2=2 3-2=1

6. 第五段:田鼠太太帶着它的寶石項鍊,穿上新裙子,新褲子神氣的走着大街上,可是刺蝟和烏龜卻跑來跟它説,你的項鍊真高貴,可惜你的鞋子破配不上,快回家拿兩個玉米,一瓶花生仁來換一雙新鞋子吧!

田鼠太太會去換嗎?還剩下多少糧食? 她這樣做值得嗎?這時,你想對她説些什麼?她冬天怎麼過呢?我們再用幾道減法算式題給她提個醒吧?

2-2=0 1-1=0

現在田鼠太太的糧食全都變成零了,它們是怎麼一步一步變成零的呢?

8-4-4=0 7-3 -2-2=0 6-3-2-1=0

7.第六段:就這樣田鼠太太的糧食全都變成零了,它回家看了看糧袋都空了,秋天很快就過去了,冬天來到了,空中呼呼的颳着西北風,冷極了,田鼠太太和他的寶寶們都餓極了,田鼠寶寶餓的直哭,田鼠太太只好帶着它高貴的項鍊,穿着新裙子新褲子新鞋子在這白雪皚皚的大地上到處去找吃的東西。

三、歸納小結,情感昇華

現在的田鼠太太是又冷又餓,她會找到吃的嗎?她的心裏會想些什麼? 到底是漂亮重要還是安全過冬重要?如果你是田鼠太太,撿到項鍊你會怎麼做?你想對她説些什麼呢?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8

設計意圖: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讓幼兒喜歡唱歌、願意唱歌,是每一位老師在歌唱活動中一直追求的目標,而遊戲是最受幼兒喜歡的學習方式,因此,我主要採用遊戲教學法滲透到本節歌唱活動中,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幼兒在開心愉快的氛圍中學唱歌曲。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能夠基本掌握歌曲中的節奏與旋律。

3.感受歌曲的優美意境,並願意大膽的演唱。

活動準備:圖譜、課件、音樂伴奏、小雪人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1、一個胖娃白生生,坐在雪地不吱聲,不怕凍來不怕冷,只怕紅紅太陽升。(打一物)

謎底:雪人。

2、師:雪人一般出現在什麼季節呢?(冬天)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冬天的歌,名字叫《冬天的花》,聽一聽歌曲中唱到了冬天的什麼花?

二、學唱歌曲

1.幼兒帶着問題傾聽歌曲《冬天的花》。

2.引導幼兒説出歌詞中有什麼冬天的花?(梅花、冰花、雪花),並説出他們分別在哪裏?(梅花開在樹上、冰花貼在窗上、雪花天上落下)教師逐步出示相應的歌詞圖片,形成圖譜。

3.幼兒根據圖譜,和老師一起跟着伴奏試着唱一遍歌曲。

4.鼓勵幼兒自己跟着圖譜試着再唱一遍歌曲《冬天的花》。

5.圖譜捉迷藏,圖譜逐步退出。

(1)梅花藏起來了,讓幼兒試着演唱;

(2)冰花藏起來了,再讓幼兒試着演唱;

(3)雪花也藏起來了,鼓勵幼兒再次進行演唱。激發幼兒興趣,使幼兒加深和鞏固對歌曲歌詞的理解和記憶。

三、遊戲結束活動——擊鼓傳花

1.小雪人要和小朋友一起學唱《冬天的花》,一起玩擊鼓傳花的遊戲。

2.出示數字1-12,每一個數字背後都藏有一張花(冬天開的花)的圖片。

3.遊戲規則:請一位小朋友帶着小雪人,當音樂響起,帶着小雪人的小朋友一邊唱歌一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唱完一句就把小雪人遞到下一位小朋友的手裏,以此類推,當音樂停止,小雪人在誰的手裏,誰就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看一看數字背後藏着的是什麼冬天開的花?

4.遊戲結束後,引導幼兒發現在雙數後面的花就是歌詞中的梅花、冰花和雪花,在單數後面的就是冬天裏開的其他的花。

四、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冬天的花》,回家後和我們身邊的人一起分享這首歌,一起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吧!

《冬天的花》微課反思在本節活動中,我採用了“遊戲中學唱”的設計思路,運用了猜謎語、圖譜捉迷藏、擊鼓傳花等遊戲與歌唱活動有機滲透、有效結合,讓孩子一邊遊戲一邊用無意注意感知和學唱整首歌曲,並根據圖譜理解歌詞內容,在傾聽、試唱、演唱中熟悉和掌握歌曲旋律,不僅使幼兒心情愉悦,更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願地去歌唱,大膽的表現自己,感受歌曲的韻味,恰到好處的把握遊戲在歌唱活動中的作用。同時,在活動中我根據《綱要》的精神和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在遊戲學唱的藝術活動中滲透了科學領域,例如:認識在冬天開的各種花、鞏固數學中的單雙數等,真正讓孩子享受由遊戲中歌唱、歌唱中學習的快樂,玩中學、學中玩,讓孩子們“動”起來,讓歌唱活動“活”起來,從而在遊戲歌唱中得到充分的、綜合的、全面的學習與發展。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9

 設計思路:

《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在學習了6以內加法的經驗基礎上,我由幼兒熟悉的生活場景 “超市”入手,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應用中鞏固,在活動中深化,從而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應用加法解決問題。整個活動讓數學回歸了幼兒的生活情境,從過去的數學知識情境走向生活實踐,給了幼兒將數學思維方法極為寬廣的遷移應用的機會,能更有效的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準確性,創造性的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就更能突現數學作為思維的體操的功能。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實際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能運用所學的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進一步體會理解加法的意義,正確計算6以內的加法,複習加法交換律。

 活動重難點:

進一步體會理解加法的意義,在實際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能運用所學的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幼兒學具:數字卡片1——6、+、=,6元紙幣

教具:數字卡片若干、算式卡片若干、價格標籤若干、音樂

環境創設:超市一角:飲品專櫃

活動進程:

一、佈置“超市飲品專櫃”———— 創設遊戲情境,導入活動:

1、出示各種飲品,請幼兒看一看、説一説有什麼;

2、引導幼兒分類放置飲品,並請幼兒介紹分類的方法;

 二、統計飲品數量————引導幼兒運用所學的加法解決問題,複習加法交換律,體會加法的意義;

1、引導幼兒提出問題;

2、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按顏色不同列算式

a發現營養快線的不同(顏色不同)

b點數記錄橙色、藍色的數量

c引導幼兒列加法算式,並説説列示的原因;

4+2=6

2+4=6

(2)按大小不同列加法算式

1+5=6

5+1=6

(3)按名稱不同列加法算式

3+3=6

(4)觀察第一組、第二組算式,引導幼兒複習加法交換律

a發現兩組算式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b用手勢表示

 三、看算式口述加法應用題——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引導結合生活經驗,口述加法應用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四、購物遊戲————學以致用,體會數學的樂趣

1、出示物品價格,瞭解各種物品的價格;

2、説一説6元錢可以買什麼,發散幼兒思維:可以2種物品,可以3種,可以更多(突破2步加法的模式,熟練運用加法,舉一反三)

3、分配遊戲角色,講解遊戲規則:

所購飲品價格總和必須為6元,多於或少於6元的必須及時調整貨物,否則不予結賬。(滲透排隊交費的社會教育)

4、師幼共同遊戲,個別指導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小超市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學習自然測量,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各種物體量的認識,還可以讓幼兒感知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測量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活動,也是操作性較強的一項活動。本次活動鼓勵幼兒自由探索,發現並學會自然測量的正確方法。引導幼兒自己發現每個測量對象分別適合用什麼樣的測量工具,自主探究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之間的關係。活動中應注重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掌提自然測量的方法,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根據測量對象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在觀察、比較中發現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係。

3.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喜歡用測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1.完整的鉛筆、長條積本、曲別針、橡皮等測量工具,黑板 1 塊。

2.面露難色的大熊的圖片、“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我長大了)

【活動建議】

1.結合圖片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出示面露難色的.大熊的圖片,提出問題:大熊想製作一個和咱們班一樣長度的玩具,可不知道子有多長,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你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玩具有多長?

2.引導幼兒討論測量玩具概長度的工具和方法,幫助大熊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討論測量玩具櫥長度的方法,鼓勵幼兒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

(2)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測量玩具長度的過程,提醒其他幼兒注意觀察。

(3)示範並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注意首尾相連, 量一次記錄一次。

(4)請幼兒運用新經驗再次測量玩具概長度並記錄結果。

3.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工具測量,探索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係。

(1)引導幼兒閲讀《我長大了》第 28 頁,選擇兩種不同的工具測量桌子的長度在表格中記錄用每種工具測量的次數和結果。

提問:剛剛測量的是同一張桌子,為什麼兩次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2)請全體幼兒選擇兩種同樣的工具測量書本的長度。

請幼兒依次用曲別針和長條積本測量幼兒用書的長度,記錄測量結果。提問兩次測量結果一樣嗎?書本有幾個曲別針長?用曲別針測量了幾次?書本有幾個長條積木長?用長條積木測量了幾次?

(3)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表並討論:同一個物品,為什麼測量的次數和結果不一樣呢?

小結:測量工具長,測量的次數就少;測量工具短,測量的次數就多。

3.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自己感興趣的物品。

(1)請幼兒交流自己想測量的物品或距離。較

(2)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工具測量物品的高度、遠近等,探索用什麼工測量合適。例如:桌、椅的高、矮,家裏電視離沙發的距離。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春天裏的小動物的喜愛和好奇。

2、通過視聽講結合,發展幼兒的連貫表述的能力。

3、能記住故事主要情節,學説小動物之間的重點對話。

重點:

引導幼兒記住故事主要情節。

難點:

學説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活動準備:

豐富有關動物冬眠的常識.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和幼兒一起做小律動進活動室,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們周圍都發生哪些變化了?

重點:讓幼兒説出春天的主要特徵,知道春天到了,萬物復甦。

二、基本部分

1、猜謎引出故事中的小動物——“春姑娘”請幼兒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並引出故事主要角色。

2、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

故事裏的小動物在什麼季節醒來了?冬天它們到哪裏去了。

3、結合課件,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課件第一段後,提問:小魚和小青蛙互相見面後的心情是怎樣的?它們都説了些什麼?

2)欣賞課件第二段後,提問:小青蛙和小魚冬天都過得好嗎?它們都是怎麼説的?

3)欣賞課件第三段後,提問:小魚又想起了哪個好朋友?怎麼説的?青蛙是怎麼回答的?

4)欣賞課件第四段後,提問:春天來了,它們都要去幹什麼?是怎麼説的?

4、引出故事名字《什麼醒來了》

三、結束部分

“春天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醒來了?它們在幹什麼?”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2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織布》;

2、練聲:《精彩夏天》、《山谷迴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樂曲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相處在一起已經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小朋友就要畢業,老師和小朋友就要分開了,以後我們還是好朋友嗎?

(2)教師:你還記得好朋友是怎麼和你一起玩的,怎樣幫助過你嗎?

教師: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範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1)教師範唱。

(2)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教師:你聽到歌詞裏説了些什麼呢?説的最多的是一句什麼話?“舊日朋友”、“懷念”是什麼意思。

教師結合和孩子回答小結:説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誼萬歲”, “舊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懷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導幼兒第二次傾聽範唱。教師自然帶動幼兒與領座同伴目光對視,隨着節拍輕搖身體。

教師:和好朋友一起面對面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邊彈唱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是抒情曲調,歌詞所表達了離別情緒,十分感人。

(2)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注意提醒幼兒弱拍起唱的強弱處理及延長音的情感處理。

教師彈琴,幼兒反覆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兩段歌詞,幼兒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兒唱準弱起小節。

 三、告別時刻。

1、複習《小牧民》,結束本活動。

2、教師:我們馬上就要告別了,你想和朋友怎樣告別呢?下課後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擁抱、拉鈎、擊拳等。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鼻子辨別不同的氣味,並講述自己的感受。

2、能説出鼻子的作用和簡單的保護鼻子的方法。

3、養成科學用鼻、愛護鼻子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將香油、醋、蒜泥、香水、酒、分別裝入瓶中,製成氣味瓶。

2、動畫課件:故事《翹鼻子魯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幼兒對氣味的感知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鼻子有什麼用嗎?”(呼吸、聞氣味)哪位小朋友願意告訴老師你的小鼻子都聞到過什麼氣味?(酸、甜、辣--)

二、引導幼兒想辦法瞭解“神祕的氣味瓶”,嘗試用鼻子辨別不同的氣味1、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辨別瓶子裏物品的氣味。

師:剛才,我的好朋友送我一件禮物,大家幫我猜猜是什麼?怎樣才能知道呢?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我的禮物是什麼?(看一看、嘗一嘗、聞一聞等)。

2、提醒幼兒不能隨便品嚐不認識的食品,探討正確的聞味方法:打開瓶蓋,手在瓶口上方輕輕扇動。

這個辦法也可以,但是李老師要告訴你們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可不能隨便放在嘴裏嘗,萬一是不好吃的東西就不好了,是不是?那除了嘗還有其他的好辦法嗎?(聞聞)哦,鼻子一聞就聞出來了,這是個

好辦法,老師先來試一試,這是什麼東西呢?(老師用手扇扇的方法)哦老師聞出來了,先不告訴你,等會請你來好嗎?哎,剛才老師聞味的時候小手在幹什麼呀?對了,聞味道的時候呀,小手在杯子上面輕輕的煽動,這樣味道就乖乖的跑到你的小鼻子裏去了。你學會了嗎?

3、引導小朋友能用正確的聞味方法辨別氣味瓶中不同的氣味,跟大家説説聞到了什麼氣味,知道鼻子能幫助我們聞到了各種各樣的氣味。

(1)大家幫我聞一聞是什麼呀?(像是酒的味道)你見過誰喝過酒呀?

(2)蒜泥 (辣辣的,是大蒜的)家裏有人吃蒜嗎?你吃過大蒜嗎?喜歡吃蒜嗎?告訴你們吧,大蒜裏面的大蒜素可以幫我們殺菌消炎預防感冒,所以我想沒吃過大蒜的小朋友回去可以吃一點媽媽用蒜泥做的菜試試看,好嗎?

(3)香水 老師這還有一件小禮物,可是它不肯出來,他想請小朋友先閉上小眼睛,他會出來親親你的,小朋友你們願意嗎?那好,趕快把你的小眼睛輕輕閉上吧。好了,快把眼睛睜開,仰起小臉用小鼻子聞一聞什麼味道?對,小朋友你們的小鼻子可真靈。

(4)香油、醋哎,老師差點忘了,剛才我去咱們幼兒園廚房裏取蒜泥的時候,廚房裏的阿姨説,想要做一道小朋友非常喜歡吃的菜,要用到香油,可是啊廚房的阿姨只知道這兩瓶一瓶是醋,一瓶是香油,可是到底那一瓶是香油呢?阿姨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幫幫忙,你們願不願意幫助阿姨?那怎麼才能知道哪一瓶是香油呢?哦,用小鼻子聞一聞就能知道,好,那老師請你來聞一聞好嗎?哪瓶是香油?那這瓶呢?對,是醋。那我再請小朋友來聞一聞這瓶到底是不是香油?那都來聞一聞,哦,這瓶是香油啊,老師給她做個記號,等會給餐廳裏的阿姨送去好嗎?

4、引導幼兒討論、擴展經驗。

(1)小朋友你在家或者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麼氣味?

(2)你最喜歡聞什麼氣味?不喜歡什麼氣味?為什麼?幼兒討論交流。

5、教師小結:

我們身邊有好多東西氣味是不一樣的,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我們的鼻子可以幫助我們辨別各種不同的氣味,但是李老師要告訴你們不是所有的氣味都很好聞,有的氣味對你的身體有影響,所以當你的鼻子要去聞你從來沒有遇到的東西或者你不熟悉的東西時候,可以用小手扇扇的方法來試試看:小手輕輕朝鼻子扇扇。

三、觀看故事《翹鼻子魯魯》,幫助幼兒瞭解保護鼻子的方法

(1)我們的小鼻子本領可真大呀,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我們的鼻子呢?(討論)有一個小動物,就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小鼻子,還和小鼻子開了一個很危險的玩笑。到底是誰呢?他的小鼻子怎麼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討論:魯魯做的對嗎?為什麼?

(3)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説一説,如何保護鼻子?

引導幼兒説出自己的想法:如不往鼻子裏塞東西、不要用手摳鼻子、玩耍時要注意避免碰撞鼻子、流鼻涕時要及時擦等等。

(3)教師小結“我們的鼻子幫助我們聞到了各種各樣的氣味,讓我們

知道了瓶子裏裝的是什麼?如果鼻子不透氣,我們就聞不到氣味了,所以我們可要好好保護鼻子噢!

四、 活動延伸

寶貝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讓我們的小鼻子到外面聞一聞大自然中都有哪些氣味吧!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嘗試有感情地誦讀

2、引導幼兒感受詩歌中“靜悄悄”與“熱鬧”的氛圍,體驗詩歌帶來的不同意境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可以理解和感受“熱鬧”與“靜悄悄” 難點: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語氣來朗誦

活動準備

1、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森林狂想曲》《搖籃曲》

2、圖片若干(太陽、月亮、小花、小鳥、小兔)

活動過程

(一)《白天夜晚》遊戲開場:

師:白天太陽出來了,小朋友們可以自由活動,但是當晚上月亮出來了,小朋友們就要安安靜靜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小耳朵仔細聽...

(二)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今天有兩位客人來到我們班裏,你們仔細看一看是誰啊?(出示太陽和月亮的圖片)我們和它們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們可真有禮貌

提問:什麼時候可以看見太陽?(白天) 月亮什麼時候出來?(晚上)

(三)完整欣賞詩歌

1、幼兒欣賞詩歌

師:今天,太陽公公和月亮婆婆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仔細聽, 名字叫《太陽和月亮》(教師有感情朗讀 播放音樂)

2、教師提問,引出兒歌內容

師:這首兒歌好聽嗎?名字誰還記得?(教師點名回答)你們在兒歌裏都聽到了誰啊?(小花,小鳥,小兔) 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小花,小鳥, 小兔出示白天圖片,讓幼兒用完整的話説)月亮出來了,夜晚靜悄悄的,在剛才的兒歌裏誰睡着了?(小花,小鳥,小兔出示夜晚圖片)

(四)幼兒和教師一起朗誦

師:現在小朋友們一起根據圖譜完整的説一遍

師: 剛剛太陽出來的時候和月亮出來的時候,念兒歌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大,小)因為白天,小朋友們都來幼兒園玩遊戲很熱鬧所以聲音可以大一些.....晚上要睡覺了,所以要靜悄悄的,聲音要輕輕的,我們現在用熱鬧和靜悄悄的聲音看着圖譜再來説一遍兒歌。(鞏固幼兒對詩歌的理解與記憶)

(五)讓幼兒表演詩歌

師:現在我們站起來一起加上優美的動作看着圖譜説一遍吧,小朋友準備好了嗎?(師幼共同完整地用動作來表演、朗誦詩歌)

(六)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現在窗户外面是太陽升起來了還是月亮升起來了

呢?太陽升起來啦,我們一起出去看看還有誰醒來了!

活動總結

1.重點突出, 孩子們可以理解“熱鬧”與“靜悄悄”的不同氛圍

2.小班的孩子們都很機靈,在課前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活動中也可以掌握兒歌重難點

3.提前熟悉孩子們,所以孩子們可以熟悉老師並根據活動內容玩的很開心

4.孩子如果可以理解兒歌內容,可以讓孩子們嘗試創編,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鍛鍊觀察孩子的理解能力,根據掌握能力加大或減小難度

5.教師示範第一遍如若幼兒沒有回答上來,可以再重複一遍, 加深印象

幼兒活動教學設計15

活動意圖

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認可並欣賞自己的名字,是幼兒形成良好自我意識的重要因素。本次活動以瞭解名字的含義、感知名字的獨特並欣賞自己的名字為主要目標,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感知、體會、交流、想象中,以積極的態度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

活動目標

1 瞭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

2 體會家長在名字中藴含的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 把幼兒和教師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在紙片上,姓和名分開掛到“寶寶樹”上。

2 磁力扣、磁力黑板。

3 “響亮的名字”展板、“好聽的名字”展板、“獨特的名字”展板,

4 旋律重複的歡快音樂。

知識準備:

活動前請家長與孩子談談起名字的故事和名字的含義。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寫有教師名字的紙片。

師:知道這是什麼字嗎?這是老師的名字。×××,我姓×,名叫××。

1 引導幼兒發現名字的祕密,瞭解名字的獨特性。

(1)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咱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這樣大聲説:嗨,我叫×××。聲音一定要響亮,讓所有小朋友聽清楚。

(2)幼兒找名字,拼名字。

師:大家認識自己的名字嗎?這兒有棵“寶寶樹”。裏面藏着你們的名字呢。看誰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姓和名,然後把自己的名字完整地拼到磁力板上。(用磁力扣固定)

(3)觀察名字中姓和名的次序,瞭解孩子通常跟誰姓。

師:我們一起來看,×××姓什麼?叫什麼?×××姓什麼?叫什麼……

小結:通常名字的第一個字是我們的姓,後面的字是我們的名。

李××小朋友,他姓什麼?他為什麼姓李不姓王呢?一般孩子跟誰姓?

小結:一般情況下是跟爸爸姓,也有隨媽媽姓的。

(4)觀察、比較,瞭解名字的獨特性。

師:這些名字姓是一樣嗎?姓李的有誰?姓王的有誰?一樣的姓而且在同一個班,可以做朋友真開心啊。來,同姓的幼兒擊掌、擁抱一下。還有哪些姓?有姓不一樣名一樣的嗎?除了字不一樣,我們的名字還有不一樣的地方。什麼地方?(有四個字的名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進行姓名排列。

小結:你們名字都不一樣,與眾不同,都很獨特。

2 探尋名字裏的故事。

(1)請幼兒介紹自己名字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師:你們這些好聽的名字是誰給起的呢?他們為什麼給你起這樣的名字呢?誰能大膽説説你的名字小故事?

小結: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名字裏麪包含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祝願。

(2)引導幼兒説説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有什麼不同。

師: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較響亮、鏗鏘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較温馨、文雅、清新。

(3)説説對自己名字的感覺。

師:你覺得自己的名字怎麼樣?是比較響亮?還是很獨特?還是聽起來很美?請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應的展板上(響亮的名字、獨特的名字、好聽的名字)。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是響亮的名字。有×××……這是獨特的名字,有×××……這是好聽的名字,有×××……認識字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塊兒念,

3 進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性。

(1)喊喊名字。

師:你們喜歡自己的名字嗎?讓我們用響亮的聲音把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喊出來吧。喊到誰,誰就站出來。(按順序喊每個幼兒名字)

(2)唱唱名字。

師:你們好聽的名字還能唱出來呢!不信你聽:教師哼唱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誰,誰就站到中間。(隨音樂按順序唱每個幼兒的名字)

4 引導幼兒給自己取小名兒。

師: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我們班還有一個小朋友叫xx呢!他是誰呢?可是,他為什麼有兩個名字呀?對,一個是大名,也叫冠名,一個是小名兒,小名兒是暱稱。誰有小名兒?説説看。

師:我喜歡“康樂”這個小名兒,因為它代表健康快樂。你們能給自己起個小名兒嗎?試試看!也可以和好朋友一塊兒商量。

師:讓老師把你自己起的名字寫下來。帶給爸爸媽媽欣賞欣賞!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認識《百家姓》,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Tags:教學 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