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3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W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懂就問》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3篇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

3、讓學生理解糊里糊塗、私塾、搖頭晃腦的意思。

4、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學習。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的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方法:

朗讀法、調查法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自讀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認讀生字

1、讓學生藉助拼音讀認讀生字。

2、説説在生活中哪裏見到過這個字。

3、給認讀生字組詞。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讓學生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2、説説你讀懂了什麼內容。

3、教師點評。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讓學生説説在生活中哪裏見到過這個字。

3、讓學生口頭組詞。

4、分析生字的寫法。

四、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瞭解意思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説説你懂得了什麼。

2、找出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生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2、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以指導。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讓學生理解“講解、糊里糊塗、搖頭晃腦的意思。

三、擴展活動

1、説説孫中山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對你有什麼影響?

2、你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是怎麼做的?

四、小結課文

説説你學習了不懂就問這篇課文之後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不懂的事情

就主動的問

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閲讀中獨立認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使學生感悟到不懂就的 意處,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書寫正確。

2、讀懂課文,培養好習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孫中山先生畫像,提問:畫像上的人物是誰?你知道有關他的什麼知識嗎?

2、 結合學生回答,簡要介紹:孫中山先生是我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一位偉大的革命家,他創立同盟會,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懷念,他的家鄉也因他改名為“中山市”。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一篇課文講的就是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在家鄉上學時發生的故事——《不懂就問》。(板書課題、指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提示方法:藉助字典自己獨立或與同桌合作完成識字, 練習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讀了課文你想問什麼?(培養學生“愛問”、“敢問”的習慣。)

三、鞏固生字,學習詞語。

1、 聽老師讀課文,在課文裏把生字詞用橫線劃下來,同桌互相認讀,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詞語:

背誦、 意思、 照例、 段落、 糊塗 、搖頭晃腦、 鴉雀無聲、

拿着、厲聲、 既然 、養成、 良好、 流利

2、學生自讀,然後指名開火車讀,教師相機正音。齊讀詞語兩遍。

3、在這些詞語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讓學生自己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由學生自己解決。)重點理解“搖頭晃腦”、“鴉雀無聲”、“厲聲”這三個詞語的意思?可用動作表示?

4、抽讀生字卡,並用所讀生字組詞。

四、細讀,理解課文

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段中,你有什麼不懂的 ?(學生髮言討論,根據學生髮言學習課文。)主要有:什麼是“私塾”?相機學習後文中的“戒尺”。(讓孩子瞭解在“私塾”讀書的常規,與學校學習的不同。)

3、指名朗讀,注意逗號,句號的停頓。師生共同評議。

過渡:正因為“先生從來不講書裏的意思”,所以有一天在私塾裏發生了一件事,是什麼呢?讓我們快學習後面的課文吧。

學習2—7自然段

默讀課文2--7段課文。思考討論一下問題:

1、孫中山為什麼要向先生提問?為什麼孫中山提問的舉動把同學都嚇呆了?

2、先生聽到孫中山的問題後,是怎麼説怎麼做的呢?

3、詞語練習

(1)“背誦”可以説“認真地背誦”還可以説( )地背誦。

( )地讀書 ( )地 聽

( )地 説 ( )地( )

(2)“一字不錯地背出來” 還有“一聲不響” 你還能説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一()不( )

4、生講的“學問學問,不懂就問”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5、 分組討論: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學習中不懂就問有什麼好處?

6、組彙報,各抒己見

7、 指導朗讀課文最後一段,注意逗號和句號的停頓。

教師範讀,引導學生區別逗號和句號停頓的時間長短,感受朗讀的頓挫;

學生自讀,指名讀。

8、自讀全文,注意讀出不同標點符號的表情。

9、學完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五、小結全課,佈置作業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能讀準生字的字音。

2.讀懂課文一、二自然段。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目標2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在學習上經常會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你會怎

樣做呢?

2.今天我們要學習15課《不懂就要問》。課文講誰不懂就問,

他問誰呢?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要求劃出生詞,讀準生字字音,標出自然段。

2.正音:孫、誦是平舌音;塗在胡里胡塗中讀輕聲。

多音字:晃、背、呆。

3.彙報所畫生詞。

4.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讀懂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劃出不懂的詞語或句子

2.理解私塾:舊時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

3.學生在私塾裏讀書與我們現在有什麼不同?

a.內容不同。認識《》。

b.教師方法不同。

4.齊讀這一段。

四、讀懂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孫中山來到學校,先做什麼,接着做什麼,後來又做什麼?用波浪線劃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

2.理解:

照例:按平常的做法。説明孫中山每天到校都是這麼做的。

3.孫中山學習認真嗎?從那些詞可以看出。

4.孫中山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5.這樣胡里胡塗地背,有什麼用呢?胡里胡塗什麼意思,如果我要把這句意思不變,後面把問號改成句號,應怎樣改。

6.用謙恭、誠懇的語氣讀孫中山的話。

五、達標測評。

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