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45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今天俺們就隨着葉聖陶爺爺,一起去遊覽金華的雙龍洞,好不好?

(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新授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能讀懂什麼,把不明白的地方劃下來。

(師副板書)

⑴ 你都讀懂了什麼?(4人)

(假如同學只從句段説,提前佈置一人)

板書:入山、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請你來你説你來,同學們知道得真多。

⑵ 那麼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5人)

對問簡單的詞語,可以説:

你來誰來幫幫他?你明白了嗎?

請你説你能幫他解答嗎?懂了嗎?

對同學有發明性的提問,可以説:

你的想法很獨特!多麼獨特的想法呀!

與眾不同,有創意。

敢於向權威挑戰,了不起!

這個問題值得俺們研究。這個問題待會解決(副板書)老師把它記下來也把它記在這。

相信這些問題講完課文後,你就會明白。

2、(指板書)那麼,在這幾局部中你最喜歡哪局部,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可以自身讀,合作讀,還可以畫畫,談體會。聽明白了嗎?開始。

全班彙報交流:

剛才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很高,現在俺們來交流一下!

入山:

誰喜歡入山這局部?(字幕:2~3段)

你來。

你準備用什麼方式來交流?

生:朗讀、談體會。

開始吧!

師:多美的景色啊!

誰還想交流?

(入山時見到的溪流。字幕:將“一路迎着溪流。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畫線.)

為什麼喜歡?

生:用上了“時而”、“時而”、“時而”、“時而”這些詞,寫出了溪流的變化。(課件:將4個“時而”變色)

師:那誰能讀出溪流的變化呢?

你來讀。

師:同學們來評價一下,他讀的怎麼樣?

師:那你能不能把溪流的變化讀出來呢?生讀。(讀得好時)

師:你這一讀,老師彷彿聽見了溪流變換調子的聲音。誰能讀的比他還要好?生。告訴老師,為什麼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生:因為山勢在不時變化。(讀得不好時)

師:誰來教教他?你再來試一試!假如都讀的不好,師範讀,加手勢。

師:聽老師來讀一讀。

看誰能把溪流的變化讀出來,褒揚。聽老師來讀。誰來和老師競賽?

師:為什麼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生:因為山勢在不時變化。

師:俺們一起來讀讀吧!

3、外洞:

師:你還喜歡哪局部?

生:俺喜歡外洞,(放圖片)走入裏面就彷彿走進了大會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俺們學校的階梯教室大約只能坐二、三百人,而內洞中一千或八百人開會也不覺得擁擠。能想象出外洞有多大嗎?(字幕)誰能讀出外洞的大?一生讀。他讀的外洞大不大?你能讀讀嗎?

4、孔隙:

生一:俺最喜歡孔隙這一局部。(課件:第4段的字幕)

師:你準備用哪種方式來交流?

生:俺準備用朗讀的方法來交流。生交流。

師:讀了這局部你有什麼感受?

生:俺感覺孔隙又窄又小。

師:從哪可以看出孔隙很小呢?

生:只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兩人並排仰卧,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

(課件:點擊熱區,將此句劃線)

師:誰還有?

生補充: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課件:熱區--劃線)

師:找得非常準確。你是通過讀體會出孔隙又窄又小的特點。

師:誰還想來交流這一局部?

生二:俺們組是以畫圖的方式來介紹這一局部的。(實物投影)大家看,俺把由外洞進入內洞上面的石頭畫得這麼低,是因為孔隙很窄小,高度大概只有從人的腹部到臀部的距離。船很小,只能並列躺着兩個人。船兩頭都繫着繩子,從內洞里拉動繩子,船就進來,再從外洞向外拉繩子,船就出去。多麼有趣啊!俺想這大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式吧!

(師馬上帶頭鼓掌。)你是通過畫圖來體會的。

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出示孔隙的動畫)請看。這兩位遊客上船了,

剛才通過朗讀、畫圖,俺們知道了孔隙又窄又小。現在誰能把這一整段課文讀一讀?(出示此段的字)

先自身練練。誰來試試?你來。評:他讀得怎麼樣?

生(讀得不好)

哪兒不好?你能把這兒讀一讀嗎?讀得很好。你再把這一段讀一讀。

5、內洞:

師:你還喜歡那局部?

生:俺很喜歡內洞。

師:你想以什麼方式來介紹內洞(談體會)?

生:進入內洞就好像置身仙境龍宮了。那裏有蜿蜒在洞頂的雙龍,還有千姿百態,顏色各異的石鐘乳和石筍。

師:你為什麼喜歡它?

生:因為它形狀──,顏色──。

師:你能不能用課本上的詞來表示?(變化無常、顏色各異)

師:那些石鐘乳和石筍是什麼樣的?

生談:形狀像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

師:除此之外,洞中的石鐘乳和石筍還有什麼樣的?讓俺們一起走進內洞。

(放內洞局部錄象)

師:他們像什麼?請你來,誰再來説?

其實俺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局部,內洞裏的景物還有很多。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誰再談談?

(假如沒有談的)

師:比方猴子觀海、海底撈月、哪吒鬧海等……

誰再説説?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説了這麼多,現在能把內洞變化無常、顏色各異的特點讀出來嗎?

(字幕:首先當然是……值得觀賞。)

先自身練一練。請你來。(一生讀)同學們,他讀的怎麼樣?自身練練,誰來?讀得怎麼樣?老師也認為很好,喜歡讀的站起來讀。

三、練習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暑假即將來臨,陽光旅行社要招聘一批雙龍洞景區的小導遊。

(課件:招聘條件“熟悉各處景點,普通話規範,舉止文明,待人熱情大方。”)

同學們願意來試試嗎?

師:首先以小組為單位作準備,每人介紹一處景點,介紹時可以把課前收集的資料空虛進來。各小組要選出最優秀的一名同學參與競聘。

誰想來介紹入山?(找一人)誰來介紹外洞、孔隙、內洞?(四人在前面一字排開)來,

(掛導遊牌,發小旗)

師:俺們由金華城動身。小導遊們,開始吧!

生1:(出示錄象──入山圖)

假如導遊開始沒自俺介紹,師要喊停。

問:平時俺們外出旅遊,見到的導遊也是這麼説的嗎?

生:對,要先自俺介紹。再來説説。

導遊:雙龍洞屬於巖溶景觀,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為特色。俺們現在正通往雙龍洞。你們看,山上開滿了映山紅,是不是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真是一片明豔。

隨着山勢,迎着溪流,俺們繼續往前走。

導遊:再往前走,就到了雙龍洞口,溪水就是從那兒流出來的。

師:(拍肩)該輪到你了!

生2:外洞

俺叫XX,大家叫俺X導好了,將由俺和大家一起遊覽外洞。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鬱,很有氣勢。你們看,洞口的形狀真像橋洞,這麼寬。

導遊:讓俺們走進去看看吧。它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廣、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這兒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會覺得擁擠,像不像個大會堂。你看,泉水靠着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就是外洞。外洞的終年洞温堅持在17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特別是在炎炎夏日,更是人們納涼的好去處,比起天然空洞,更是過之而不可及。古人形容的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

師:誰還查找了其他有關外洞的資料?

一生讀:俺還知道了外洞廳北有一掛黃色“石瀑”(生出示圖片)大家看,它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説的“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於此,又有傳説是,有個村姑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裏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上網)

師:利用上網來查閲資料是一種便利的方式,可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生3:孔隙

導遊:(圖)俺叫XX,大家叫俺X導好了。請看,這就是孔隙,可以容下一隻小船進出。……這就到了內洞。

生4:內洞(錄象)

導遊:讓俺們一起去看看雙龍洞內最神奇的自然景觀──內洞吧!大家看,洞頂上有兩條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那邊是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無常,顏色各異,你可以依據其形狀自由想象,即使不比作什麼,俺覺得也很值得觀賞。假如你在內洞轉一圈後,你會發現內洞比外洞大得多。接下來,請大家自由遊覽。

師:導遊工作結束了,現在請大家評價一下他們的表示?

祝賀你們!

四、談收穫

1、(指副板書)這些問題你明白了嗎?

2、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

五、安排作業

課後,請同學們用做詩、畫畫、唱歌、寫廣告語等方式表達自身對雙龍洞的喜愛,下課。

課後反思

俺十分重視這次的教學活動,態度是端正的。變壓力為動力,很早就開始準備:認真備課,認真製作課件;多次修改課件、教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遊記,主要描寫了“外洞、空隙、內洞景物”的特點。教學時,俺想重點講解“空隙”的局部,引導同學歸納學習方法。然後,要求同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局部。最後,同學自學“路上見聞”局部。如此佈置,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次。教學“空隙”時,努力實現教育民主化,形成師生一起激勵,相互促進的教學新格局。教學“外洞和內洞”時力促以培養同學自主精神和自學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的形成。最後的設計“導遊講解”局部有趣,激發同學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同學主動學習,勇於探索的動態過程。公開課教案立足課堂,優化教學進程;突出精講點撥,講究藝術提問,從以同學的機械學習為主轉變為聽、説、讀、寫的綜合訓練為主。教學時,使用許多自身製作的課件,形象生動,提高教學效率,體現現代教學思想。

1、實現兩個目標:

培養同學考慮、表達和蒐集資料的能力,運用有關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培養同學依據課文內容,蒐集資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從而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對喀斯特地貌的興趣。

2、完成本單元重點訓練目標:

教學時,俺重點講解“空隙”的局部,引導同學歸納學習方法。然後,要求同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局部。最後,同學自學“路上見聞”局部。如此佈置,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次。

缺乏之處:上課緊張有餘,教學機智缺乏;教學內容過多,對各個教學過程挖掘的深度不夠;同學主動參與的精神不夠,教學氣氛不活躍。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

【課程標準敍寫】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二學段年段閲讀教學內容標準是: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於與同學交流。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教師教學用書】

四下語文第一組

本組課文,作者用生動優美的語言,並以他們獨特的感受,描繪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觀。那富有詩情畫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滿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風光,猶如一幅幅畫卷,帶我們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

古詩詞、散文遊記,多樣化的文章體裁,豐富多彩的語言,一定能引起孩子們閲讀的興趣。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課文中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有着很強的表現力,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仔細咀嚼,餘味無窮。教學本組課文,應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品味,激發美感,感受語言的魅力。對於精彩的語段,要熟讀成誦,積累優美的詞句。

本組教材除課文外,還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積累描摹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蒐集自然風光的圖片、文字資料。通過這些語文活動,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7課時,略讀課文1—2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寬帶網”2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

課文記敍了作者遊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全文是按遊覽順序寫的,依次寫了遊雙龍洞的路上見聞,遊外洞、內洞、出洞。從外洞進入內洞的情形,採用了借其他事物、人物的感受及心理活動的方法,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重點把“簇、額、蜒、乳”等字寫規範、漂亮;理解“明豔、突兀森鬱、孔隙、蜿蜒、變化多端”等詞語的意思。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照遊覽順序畫出遊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4.瞭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過渡作用。

【教學板塊設計】

第一課時

一、板題導入(3分)

這節課,我們跟隨葉聖陶爺爺的腳步,一起到浙江金華去遊玩,課題是——(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1.課題中的“記”是什麼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遊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遊記。)

2.簡要回憶學過的遊記,知道遊記一般是按照遊覽的先後馴順寫的(移步換景),如:頤和園。

3.交流收集的有關雙龍洞的資料。

二、交流自主學習情況,掃清字詞障礙(9分)

1.學生交流自主學習反映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1)難讀:突兀森鬱、孔隙、臀部等

(2)難寫:簇等

(3)易錯:額、蜿蜒

2.課件出示讀記

浙江油桐 一簇 臀部 稍微 額頭

擦破蜿蜒 石鐘乳依據 源頭 濃淡

突兀森鬱變化多端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做到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為學而教。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順序。(15分)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根據自讀印象從課文內容、表達情感方面隨意説。)

2.再讀課文,按照遊覽順序畫出遊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1)教師引導

教師讀第1段,第2段首句,提煉出遊覽順序的關鍵詞——金華—羅店—入山。

教師邊讀課文2、3段邊指導學生把握句意,體會過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那溪流就是從洞裏出來的。”

(2)小組合作,完成遊覽示意圖,畫出過渡句。

形式:1人讀,其他聽讀,關鍵處停下來畫詞句,完成線路圖。

交流、展示。(方法指導:檢查完善,不遺漏;過渡句的提醒)

【意圖】此環節是考慮到了文本的特點(遊記類文章),根據文本的特點選取了教學的價值。為單元的習作“我們的校園”做好鋪墊。

三、默讀課文,概括景物特點(10分)

1.默讀4—7自然段,批註出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交流:

洞口:寬

外洞:大、高

孔隙:小、矮、窄

內洞:黑、奇、大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真正讓學生掌握概括景物特點的方法。

四、總結全文,談談收穫(3分)

總結説説自己學到了什麼?

預設:寫作順序、過渡句、邊讀邊想概括景物特點等

【意圖】此環節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內化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