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有關《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02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2、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閲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遊覽順序。

(三)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遊覽順序。

(二)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以她那壯美的河山、神奇的風光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留下了人們的讚歎。《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作家葉聖陶遊覽之後寫下的一篇遊記。我們就沿着他的足跡去觀賞這一神奇的溶洞。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教師強調生字“浙”的讀音是zhè,不要讀成zhé;“蜿”的讀音是wān,不要讀成wǎn。“蜒”字中間是“廴”,不是“辶”。要求學生在讀寫時注意。

2、查字典並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聯繫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盤曲:曲折環繞。課文中指汽車沿盤山道曲折向上行駛。(“曲”讀qū,不要讀成qǔ)

呈:顯出,露出。課文中指山上沙土顯出粉紅色。

明豔:明亮鮮豔。課文中指山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鮮豔。

突兀:高聳。課文中指山勢高聳。

森鬱:樹木茂盛繁密。課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兒;縫兒。課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兒。(“隙”讀xì,不要讀成xī)

昏暗:光線不足;暗。課文中指洞中光線不足,視線模糊不清。

擠壓:靠攏壓迫。課文中指作者感受山石從左右兩邊及上方向他靠攏壓迫過來。

稍微:表示數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課文中指頭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類爬行的樣子。課文中形容洞頂雙龍彎彎曲曲的姿態。

石鐘乳:石灰巖洞中懸在洞頂上的像冰錐的物體,常與石筍上下相對,由含碳酸鈣的水溶液逐漸蒸發凝結而成。也叫鐘乳石。

名目:事物的名稱。課文中指石鐘乳和石筍的各種名稱。

變化多端:變化多種多樣。端,項目。課文中形容鐘乳石和石筍的形狀多種多樣。

顏色各異:顏色各不相同。異,不同。課文中指石鐘乳和石筍的顏色各不相同。

一轉:走一圈兒。課文中指作者在內洞裏走了一圈兒。

進:平房的一宅之內分前後幾排的,一排稱為一進。課文中指內洞大約有十來排平房那麼深。

上源:水流起頭的地方。課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頭。

(三)閲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遊覽順序。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學生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遊覽順序。

(1)學生邊默讀課文邊畫出遊覽雙龍洞的路線。

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幫助指導。

(2)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作者記敍了他遊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作者從金華出發,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的?

學生總結遊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板書:·金華·羅甸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遊覽順序邊板書邊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葉聖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遊記,也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的第一篇遊記。文章記敍了作者遊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賞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文章按遊覽順序記敍,依次寫了遊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遊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遊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通過描寫路上景色的明豔、溪流的歡唱、外洞的寬敞,以及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低、小”,內洞的“黑、奇、大”,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輪美奐,令人感到身臨其境。

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課文按兩條線索來寫。一條是作者的遊覽順序,是“順”的線索,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另一條是泉水、溪水的來路,是“逆”的線索。兩條線索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使景點的方位和作者觀察的移動有機結合,同時移步換景,堪稱遊記體文章的典範。其中“過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體現出遊記體“篇”的特點,將遊程、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是中年級學生學寫遊記的優秀範本。

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觀察仔細,語言樸實準確,描寫生動形象,敍述有詳有略,分別詳寫了孔隙、內洞的風貌,突出了雙龍洞的特色。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通過閲讀,讓學生感受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二是通過感悟,讓學生了解作者按遊覽順序記敍的表達方式,並體會、運用作者將見聞和感受結合,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現手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教學的難點是指導學生用常見的事物和自己遊覽的感覺,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使人感覺身臨其境。

針對20xx年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加大語言文字的實踐運用,其中第二學段應落實“段”的訓練。所以本課作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旨在抓住遊覽順序,通過感知整體,瞭解遊記特點,然後重點講“過孔隙”,梳理出本文的表達特色,並指導學生學以致用。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2、瞭解遊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雙龍洞內孔隙的特點。

4、領悟移步換景的'遊記特點,體會並運用作者將見聞和感受結合,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達方式。

重點難點

1、學習按遊覽順序記敍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

2、指導學生運用常見的事物,結合自己遊覽的感覺,把景物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表現祖國大好山河的風景圖、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做成ppt課件。

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讀課文、認生字、標自然段,製作作者遊覽過程示意圖,現場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現。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祖國的山川秀美,到處都有迷人的景色。瞧,這是哪兒?(課件出示廈門鼓浪嶼圖片)這迷人的風光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文: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再看看老師家鄉的一處美景(課件出示江西廬山圖片),你看到這樣的景緻,能像老師剛才一樣想起怎樣的詩句呢?

談話時,課件出示畫面,教師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並結合已學的詩文表達情意。

二、揭示課題,反饋預習,整體感知

1、出示圖片,揭示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2、點明體裁特點,介紹遊記是記敍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板書:遊記)

3、結合課前預習,反饋預習成果,學生出示製作的作者遊覽過程示意圖,對照課文,互相交流討論。

小結:課前預習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通過預習,我們瞭解了作者遊覽雙龍洞的順序。交待遊程(板書)是遊記的一大特點。所到之處,葉老又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怎樣獨特的感受呢?(板書:見聞感受)讓我們走進課文,隨着葉老到字裏行間去遊歷一番。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瞭解“雙龍洞”得名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新詞,注意“浙、蜿”等字的讀音。(課件出示詞語)浙江 臀部稍微 額角 蜿蜒

3、指導學生結合漢字形聲字構字法,理解“蜿蜒”的詞義,並引導學生結合舊知,聯繫生活,學會運用“蜿蜒”。

4、讀課文句子“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引導學生感悟“雙龍洞”得名的由來。

四、精讀課文,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

(一)找出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作者見聞及感受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作者遊雙龍洞的?(4 —7自然段)

2、默讀,思考:4—7自然段寫了哪些景點,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答。(板書:外洞、孔隙、內洞)最令你好奇難忘的是哪兒?(孔隙)

(二)重點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

1、指名讀,全班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孔隙特點的。

2、理解“孔隙”詞義,再借助圖片揭示孔隙的特點:窄小(板書)

3、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窄小特點的。要求學生用心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句羣1:雖説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卧,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見的事物具體寫孔隙的窄小。)

課件出示句羣2: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作者用自己遊覽的感覺具體寫孔隙的窄小。)

創設情境:假如你就是遊客,仰卧小舟,工人拉着繩,幫助你穿孔隙,過水道,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指導朗讀句羣: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卧在小船裏,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着船底了,才説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生共同小結寫法:葉老沒有直接點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見的事物和自己遊覽的感覺,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

4、讀寫互動,遷移運用。

出示幾幅圖:海洋館、吊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仿照孔隙的寫法,寫出自己遊歷的感受。師生交流、反饋。

5、梳理遊記內容,發現構段特點。

找找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從表達方式上,你發現了什麼奧祕?(條理清晰,體現了遊覽過程)

師生交流總結:在過孔隙時,葉老按遊覽順序,將見聞、感受,生動具體地記錄下來,使人身臨其境,這就是遊記的典範。

五、結課

雙龍洞的其它幾個景點又是怎麼寫的呢?下節課我們接着學習。

六、板書設計

遊記 記金華的雙龍洞

遊程 外洞

見聞 孔 隙 : 窄小

感受 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