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白楊》的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11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楊》的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楊》的教學設計

《白楊》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理解新詞,弄清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相關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那兒紮根作貢獻的崇高品質;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白楊樹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樹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戈壁、白楊的錄像。

【教學時間】

2課時。

【學程導引】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白楊樹是我國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庭前屋後,道路旁邊隨處可見。它既不像松樹那樣四季長青,也沒有柳樹那樣清新嫵媚,更不能與觀賞樹木相提並論。也許,我們平時根本沒有注意他們,可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楊的時候,你會是怎樣的心情?作家袁鷹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為我們寫出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白楊》。

二、播放課件

三、學生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讀前出示思考題:“文中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白楊生長的環境怎樣?爸爸的心願是什麼?

四、認識白楊樹的外形特點

1、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白楊的語句,比如”高大挺秀”、“衞士”,以及哥哥和妹妹的對話。人們描寫樹木一般都用高大挺拔、高大挺直等詞語,本文作者卻用“高大挺秀”,表達的感情很不一般。“秀”有清秀、秀麗、秀氣、高雅等意思,通過這個詞語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的喜愛之情,尤其是對大戈壁上的白楊樹的讚美敬佩之情。

2、白楊生長在什麼地方?課文怎樣描寫哪裏的環境的?

3、課文為什麼要描寫白楊生長的環境?

為了告訴我們白楊生長的環境惡劣,白楊的生命力強,以此來烘托白楊的興趣,你想知道2白楊為什麼長得這麼直,長得這麼高大嗎?

4、認識白楊的內在性格:

⑴ 從作者描寫白楊的外形特點中,引起了我們對白楊的興趣,你想知道白楊為什麼長得這麼直,長得這麼高大嗎?

⑵ 投影爸爸的回答,教師朗讀,學生小聲練習。

⑶ 討論:爸爸為我們介紹了白楊樹的什麼特點?

5、分角色朗讀,品味文字。

6、領會白楊的象徵的意義:

⑴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表白”是什麼意思?

⑵ 默讀課文,思考:爸爸的心是什麼?

⑶ 同桌或小組討論。

7、出示提示,點撥題目:

⑴ 爸爸在哪兒工作?那裏的條件怎樣?

⑵ 爸爸和白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⑶ 爸爸為什麼要接孩子到新疆讀書,而且“將來再念中學”?

⑷ 爸爸的“心”是什麼?

8、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爸爸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建設邊疆。也希望孩子們像他一樣,就在那裏生根。

9、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1、白楊象徵什麼?

2、討論:爸爸的心願是什麼?爸爸的心願能實現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提示點撥:

⑴ 爸爸摟着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楊,沉思什麼?

⑵ 爸爸為什麼“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⑶ “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暗指什麼?“幾棵小樹”又指誰?“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的含義是什麼?

⑷ 小結:爸爸看到白楊,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到邊疆落户,於是他想,怎樣才能將孩子培養得像白楊一樣。當他看到幾棵小白楊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時,他欣慰地笑了。因為他看到了建設邊疆後繼有人。他堅信他的孩子也會像白楊一樣,茁壯成長紮根邊疆。

二、總結全文

1、課文中還多次寫到爸爸的神態,請找出這些詞語。

2、爸爸的神態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聯繫全文,説説他神態變化時的心裏活動。

三、識記生字、新詞

四、總結寫法

借物喻人。

五、延伸探討

1、孩子到新疆後幹了些什麼?

2、以後新疆會變成什麼樣子?

六、播放朗讀錄音,學生小聲跟讀

七、練習朗讀背誦

《白楊》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邊境戰士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3、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的。

4、學會本科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瞭解白楊樹的特點,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爸爸”介紹白楊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2、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聽配樂朗讀錄音帶。

二、默讀課文,初曉大意

三、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思考題

1、大戈壁是什麼樣的?白楊樹是什麼樣的?

2、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3、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學生試着給文章分段,用鉛筆標示。

2、學生討論,説出自己的分段並説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討論。

第一段,從開頭到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講列車在茫茫的大戈壁運行,不時有高大挺秀的`白楊樹閃過。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到也不動搖,講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

第三段,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到那麼高大,講爸爸的話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後一個自然段,講孩子們也會像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茁壯成長。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六、練習

用段意歸併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分歧,再讀再討論。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圖片,師: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現在假想我們也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麼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環境惡劣,抓住茫茫、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2、出示大戈壁的錄象,教師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有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裏是天,哪裏是地。戈壁是多麼荒涼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瞭解大戈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後昇華到對在那裏生活的建設者的瞭解。)

3、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請學生髮表看法。

(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這裏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齊讀第3自然段,讀後回答:在戈壁上白楊樹長得怎樣呢?(高大挺秀)師: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幹,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4、看到這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爭論的呢?

大戈壁這麼荒涼,環境這麼惡劣,白楊卻長得那麼高大挺秀,像衞士一樣守衞着鐵路。讀到這裏,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説的話?

(讚美)分角色朗讀4~12自然段。

二、課件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第12自然段,然後逐句讀講

1、這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這麼高大。

從來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高、直)

2、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兒生根、發牙、長了粗壯的枝幹。

3、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

學生畫後交流。

生:這裏用了哪兒哪兒。

生:還有不管不管總是

師:同學們,學到這裏,你對白楊產生什麼感情?

(崇敬)

那麼,我們帶着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幾句話。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齊讀)

師: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設計意圖:朗讀體味爸爸的一番話不僅回答了兒子的問題,而且熱情讚揚了白楊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品格,第二段課文是文章的中心內容,提煉出高直這一白楊樹的外形特徵。)

4、過渡: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

三、引讀討論14自然段

1、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2、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

3、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問:孩子們不知道新疆那麼荒涼,爸爸媽媽為什麼去新疆工作?

孩子們不知道爸爸為什麼要帶他們去新疆讀書?到底是為什麼呢?

同學再讀第14小節,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的三個只知道,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經過一連串的引疑讀、思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像白楊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4、過渡:

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孩子們幼小的心裏,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呢?

四、學習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含着的意思

質疑,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

1、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2、為什麼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會浮起一絲微笑?

請學生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白楊:哪兒需要,哪兒生根,不管風沙雨雪乾旱洪水(堅強)。

爸爸:邊疆需要,紮根邊疆,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堅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爸爸的心願: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

五、總結課文,昇華中心

請學生用文中的重點詞語連成一段通順的話:

哪兒哪兒。

不管不管總是

堅強 白楊 邊疆建設者

六、有感情自由朗讀全文

七、作業

1、抄寫課後詞語。

2、練習背誦課文。

《白楊》的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課文是託物言志的寫作範例,描寫了“西北極普通的”白楊樹的形貌和“精神氣質”,揭示了白楊樹所象徵的當時抗日軍民的頑強意志和鬥爭精神,抒發了對白楊樹的由衷讚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寫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引出作者觀看的“單調”感;再寫白楊樹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攏的特點;接着寫白楊樹的“精神品格”,點明它的象徵意義;最後將白楊與“貴族化的楠木”對比,“高聲讚美白楊樹”。

作者對白楊樹的讚美之情;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全文的思路都很清晰易懂,至於政治背景,學生明瞭即可,無需多講,學習本文主要進行散文欣賞,着重賞析託物言志的寫法。

學生分析:

學生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意識。已初步養成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初三學生已閲讀了《荔枝蜜》,對託物言志的寫法有所瞭解。據調查,學生對文中白楊樹的形象、氣質較感興趣,對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也有進一步探究、運用的興趣。

設計理念: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體現了新課程的價值追求,《白楊禮讚》是一篇文質優美,感情強烈的散文,因此在目標設置時,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去追求。

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因此,要求學生在預習時主動提問,帶着問題進課堂,小組成員互相討論與交流。

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教師要了

解學生的已有知識、能力、情感,通過範例,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結構上同化或滲化。

學習需要自主建構,自主建構需要信息技術平台的支持。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自主建構的能力。首先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白楊樹的直觀形象,配合課文朗誦,刺激學生視覺和聽覺器官,激情導趣,利於激發學生自主建構的動機。再從網上下載某種植物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聯想力,學生在美好的情境中自覺、主動運用託物言志的寫法。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人新課。

2、釋題:禮是敬禮、致敬,贊是讚美,題目的意思是對白楊樹的致敬和讚美。

3、介紹寫作背景:《白楊禮讚》寫於1941年3月,那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學院文學院講學,1940年3月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講學,後來離開延安到重慶。這期間,他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的種種事實,也欣喜地看到了廣大的北方軍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一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掃蕩,鞏固和發展了敵後的抗日根據地。作者從解放區人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奮,滿懷激情地寫下了《白楊禮讚》等散文。由於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採用含蓄的象徵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二、初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1、教師範讀全文,或聽朗讀帶。

要求學生在聽讀時,畫記難字生詞,並標明自然段序號。

2、掌握有關寫作背景和文學常識

要求學生迅速閲讀課文註釋瞭解寫作背景。然後教師補充:茅盾,小説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鄉。代表作有長篇小説《子夜》、短篇小説《春蠶》《林家鋪子》等。

在學生掌握字詞讀音後,可以要求學生選擇其中幾個字詞連詞成段,進行口頭表達練習,訓練學生的説話能力。

4、學生迅速默讀全文,討論:如何劃分本文的段落層次?

學生討論後明確:要劃分段落層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層次劃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發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讚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段):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點明主題。

第五部分(第8--9段):將白楊樹與楠木對比,再次讚美白楊樹。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部分。

2、思考:開頭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開門見山,點明文章題旨,直接抒發了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讚美之情,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調。

3、找出文中描寫黃土高原的優美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是如何描寫黃土高原的。然後思考:作者對黃土高原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明確:總體印象是: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4、面對黃土高原的景色,作者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

明確:懨懨欲睡。

5、作者這樣寫黃土高原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交代白楊樹生長的環境,以黃土高原雄偉偉大的背景襯托了白楊樹的不平凡。

6、學生默讀第二部分內容,想像白楊樹生長的環境,體會作者為什麼在見到白楊樹時會驚奇地叫了一聲。

四、佈置作業

Tags:白楊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