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知識目標:體會運用修辭手法、短句和富有張力的詞語所構成的場面描寫

3.能力目標: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完成簡單有一定內涵的場面描寫。

教學手段

多媒體powerpoint工作環境暴風影音工作組件

教學步驟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黃土高坡》)進入上課時間。

一、導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這裏不是魯迅筆下的杏花春雨江南,這裏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裏也沒有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這裏只有奔騰的黃河,只有醬色的黃土,只有火紅的高粱,只有樸實、剽悍的西北漢子。

今天,就讓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隨着劉成章的生花妙筆踏上黃土高原,踏上這片曾孕育出橫掃六合的秦朝、大一統的漢朝、號稱“唐帝國”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鎮,去聆聽那從2000多年前的戰場傳來的鼓聲,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安塞腰鼓。

二、教師板書課題

三、師:請大家把課本打到123頁,快速瀏覽文章,自己解決生字詞。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小聲讀一下。(過程2~3分鐘)

四、結束瀏覽

請看大屏幕,這裏有幾張安塞腰鼓表演圖片(3~4張),請大家看一下這與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師對圖片做簡單講解,圖片選用比較有張力、有氣勢的)

五、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本文記述了一個的過程,描述了一個的場面。注意,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請大家思考一下。

(明確:安塞腰鼓表演)

六、既然是過程,那麼當然就又先後,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為主體,那麼就可以分為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後。(板書設計見附錄)誰能用課本上一個字來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後的氛圍特點?

(生:靜。)

師:那麼中間表演的過程可以用哪個字概括?

(生:動或鬧。)

那麼這篇文章的整體氣氛依次為靜、動、靜。動靜結合,互為襯托。仔細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開頭的“靜”和結尾的“靜”一樣嗎?誰可以在“靜”字前再加一個字,把這兩個“靜”區分一下?

(生:前為安靜,後為寂靜。)

誰能區分這兩個詞語的不同?

明確:

1.安靜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靜的狀態,寂靜一般用來形容環境的安靜。例句如:學生都在認真地寫作業,教室十分安靜。

2.我在田野中漫步,四周一片寂靜。

七、文章既然描寫了一個場面,那麼必然有構成這個場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構成場面的東西有哪些?

(明確:茂騰騰的後生、繫着紅綢子的腰鼓、黃土高原、起伏的羣山、火紅的高粱。)

想象一下,這些東西聚合在一起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諸如粗獷、豪放、狂野、大氣磅礴、活力等。)

八、那麼想一想,如果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話,我們該怎麼讀它?

(明確:開頭和結尾應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間部分應激情澎湃,情緒激昂。)

九、那麼一會我給大家時間自由朗讀這篇文章,然後大家展示。朗讀之前我把個人的一個朗讀心得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幻燈片內容:四部朗讀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

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才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藴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後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説,就是通過前三步的閲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好了,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大聲自由朗讀。

十、學生片段朗讀展示,老師及同學點評。人數控制在3~4人,如沒有學生朗讀靜態段落,教師可進行提示。如有能力,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後進行朗讀示範。

(至此用時不超過25分鐘。)

十一、播放《安塞腰鼓》視頻朗讀。(互聯網上有寒風朗誦並製作的本文配樂配表演朗誦,非常精彩,總長7分36秒,建議使用。)

十二、通過讀課文,看場面,聽朗誦,設想一下,假如你現在就是在現場的一名觀眾,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麼,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來概括它?

(明確:文章第12自然段。個人總結的詞語有勁、自由等。)

教師提示:勁也好,自由也好,實際上都是生命的躍動。我認為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詮釋了生命,激情與張揚,放縱與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撐着安塞腰鼓,剛勁與活力。

十三、設想一下,假如你是表演隊中的一員,此時你會想些什麼?

(明確:什麼也沒想,只把它看成是一種激情的宣泄、生命的激盪,他不會在乎周圍有沒有觀眾,有沒有人關注,他在用“敲起來”和“跳起來”來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

十四、展示教師個人感悟(幻燈片形式)

一場安塞腰鼓,實際上就是人生的完整歷程,在起始的安靜中積蓄、孕育到人生輝煌時的揮灑與張揚,再到老去時的沉思與寧寂。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慢慢沉寂下來的是鼓聲,而久久震撼我們心田的是那近乎瘋狂的搏擊着的生命。“我們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我們更讚賞自由奔放的靈魂”,那千年黃土孕育的奔流黃河滋潤的安塞腰鼓啊,你敲擊着生命之門,跳動着生命之舞,燃燒着生命之火。

當遠處那聲渺遠的雞啼響起,我感到有另一種生命在湧動。

十五、作業

1.對印象深刻的某個場面進行描寫,用上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150字左右。

2.朗讀文章,體會文章的修辭和句式特點。

《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通過聯繫生活,加深對生命的思考認識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腰鼓表演我們並不陌生,許多大型文藝晚會裏有這類節目,現在就請大家先欣賞一個片段(播放表演片段,約1分鐘)。這就是安塞腰鼓,鏗鏘激越,發聾振聵。請大家再看一看有關的文字介紹。(播放文字資料,片刻後提問)什麼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術於一體,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獨具魅力。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學生能概括出一些特點即可)任何文藝形式都是對人生、社會的感受和認識的反映。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與壯闊場景,我們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藴涵的文化價值、生命意識,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和感悟。下面我們學習《安塞腰鼓》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生花妙筆去描摹一場動人心魄的表演,並揭示其文化意韻的。

二、研習課文

(一)速讀,整體感知。

1.劃分結構層次。

本文共分為三大部分,請説出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構思文章的。主體部分又可分為四個層次,請用"||"劃出並概括層意。(顯示結構圖表)

2.劃出文中明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的一句話。

("容不得……一股勁!")

3.從句式特點及思想內涵兩方面品評這句話。(學生髮表見解,教師點撥。)

(句式特點:①排比:一氣呵成,氣勢磅礴,表現安塞腰鼓衝破一切障礙的強大力量。②前後對應,"掙脱"、"衝破"、"撞開"力量急速遞增,使人聯想到爆發生命力、排山倒海的社會變革……)

(二)精讀,重點突破。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為了表現生命掙脱束縛、衝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助的。

2.(播放表演片斷,配合錄音朗讀)請概括本段的語言形式特點,並舉例説明其表達效果。(學生髮表見解,教師點撥。)

(①多用短詞短句,簡潔有力,清脆響亮;②善用排比,一氣呵成,表現氣勢,渲染形象,節奏鮮明,鏗鏘有力。)

3.各自放開聲音激情朗讀,體會語言的節奏和氣勢。

4.指名朗讀,自由評議。

5.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來藝術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鬥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掙脱了束縛、衝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想和想象是聯結"形"與"意"的紐帶。)

6.小結:前面我們品讀主體部分的第一層次,領略了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意藴;又分析學習了由寫實到寫意的藝術描摹手法。

現在請大家快讀其他片斷,運用前面學習所得進行賞析,並發表見解。

三、遷移練習

(播放畫面)

要求:多角度、多側面觀察(正面、側面;動態、靜態;調動各種感覺手段……)多角度、多側面聯想(由景生情,聯繫社會,感悟人生);適當運用排比句式;大約200-300字。當堂交流、評講。

四、佈置作業

(一)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二)思考課後練習三。

《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從中領悟中華兒女的英武精神。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方法】

1、多媒體助學

2、誦讀導學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1、提問:看完這些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回答)

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形式嗎?

2、交流查閲的有關資料;安塞腰鼓的資料。附資料: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今天我們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錶演片斷,聽全文朗讀(配樂,配畫面)。注意朗讀者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2、思考問題:

⑴安塞腰鼓總體上給你什麼感受?它有什麼特點?

壯闊,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安塞腰鼓。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熱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聲,有深厚的土壤。

⑵這篇文章運用最多的修辭手法是什麼?你覺得有何效果?

排比,有句子內部詞語的排比,有句子的排比,有段落的排比。這些排比使文章氣勢恢弘,語氣連貫,節奏明快,感情強烈。

三、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奏有氣勢的朗讀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為了表現生命偉大,粗獷,豪邁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朗讀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以第五節來示範朗讀:

⑴播放範讀片斷(配樂,配畫面)。注意聽清朗讀者處理的語音輕重,語調的抑揚,語速的快慢。

你覺得他讀的怎樣?哪些語句讀的好?指導朗讀,讀準重音,讀出節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增強氣勢)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⑵小結:本文段使用排比,將安塞腰鼓的力與美推到極致。

⑶配合音樂,畫面齊聲朗讀。

⑷小結: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再現“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現在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其他部分,讀出節奏,氣勢,品味精彩語句,説説自己對這些語句的理解。

四、學生品讀,體驗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認為精彩的語段進行散讀並作點評。

2、小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3、抽讀,結合語境談理解與感受。

五、總結文章主題

通過剛才大家的品讀,你覺得本文除了讚美安塞腰鼓的壯闊,豪邁和火烈,還讚美了什麼?

六、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民間大型舞蹈形式(舞龍,舞獅,滾燈,扭秧歌等)

七、佈置作業

1、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2、選你最喜歡的兩個句子抄下來,模仿它們的表達方式,再仿寫兩句。

3、解決課後學習建議

《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識目標: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

2、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並把它們運用到平常的寫作當中去。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二、學法引導: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生活在南方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但文中更多的是重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通過聯繫生活,加深對生命的思考認識即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2揣摩法:對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五、媒體設計

1、腰鼓表演片段。

2、課件。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流程

課前,我播放了一段關於安塞腰鼓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雄渾壯闊的場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壯闊的安塞腰鼓,請同學們端起書,齊讀課文,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激情吧!

1、學生齊讀課文。

2、請學生從字音、停頓等方面,對自己的朗讀進行點評。

(二)探求新知

1、請同學們,用我感受到了——的安塞腰鼓,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課文中,作者多次運用相同的句子來反覆讚美安塞腰鼓,同學們找一找,看是哪一句?”

明確:

好一個安塞腰鼓!(13節)

好一個安塞腰鼓!(17節)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22節)

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24節)

3、這些句子反覆出現,除了抒情的需要以外,還點示了課文的層次,使得課文結構清晰,請自由朗讀課文7—24節,用//劃分層次,並且在每一個層次中,尋找一個詞語,作為這個層次描寫的主要內容。”並分男女兩組,派代表上黑板板書。

明確:舞蹈、響聲、後生、舞姿

3、品析文章中語言美。

作者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的美,試用美,你看(聽)。”句式來説。並説説這些句子為什麼美?例句:蓄勢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身後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4、主旨探究

(1)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資料表明:黃土高原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2)安塞腰鼓有什麼內涵?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上生命的激昂和宣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三)小結:

1、排比反覆旋律美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反覆,形式上力求多樣,富有變化。排比又有句內的、句之間的、段之間的。(請找出例子)

2、短句短語激昂美

3、節奏明快雄渾美

(四)反思提升

我們要進行一個演讀活動,要求讀出氣勢,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我給同學們發了一份演讀稿講義,大家推薦男領由於越同學擔任,女領由單昕哲同學擔任,花三分鐘左右熟悉了各自角色需要演讀的內容。

演讀開始:

(男領)看!——

(女領)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眾合)好一個安塞腰鼓!

(男女領)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男合)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女合)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男合)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女合)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眾合)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男領)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眾合)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女領)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眾合)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女合)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男合)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眾合)好一個安塞腰鼓!

(男女領)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眾合)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男女領)好一個黃土高原!

(眾四步輪讀)好一個安塞腰鼓!

(五)作業。

1、將精彩的語句抄在積累本上。

2、完成活頁和試題優化。

八、板書設計

1—4:(安靜)的腰鼓

安塞鼓5—27:(隆隆)的腰鼓5—13:宏偉的場面14—17:雄壯的(響聲)

18—22:擊鼓的(後生)

23—27:奇麗的(舞姿)

寂靜28—30:()的腰鼓

九、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我不去講,學生自己看書能回答的問題,我不回答。同時,我也十分注意情境的創設,先在課前播放安塞腰鼓的視頻,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並讓學生在感性性對安塞腰鼓有所瞭解。此外,本節課,我還重視學生的讀。有全班齊讀,有男女生分角色讀,有領讀,更有對文本深入理解的回讀。

當然,任何一節課都不是完美的,在本節課上,還存在着不少缺點需要我今後改進的:

1、教學的目標的確立,還有不明確的地方,對教學內容的安排也有與教學目標不符的地方,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有待提高。

2、播放的視頻,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視頻還不夠典型。而且播放的順序還可以更靈活一點。如放在品析語言後面。

3、學生的參與度還不夠,對個別學生的提問次數過少,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無論如何,這一次研究課,對我來説,都是一次寶貴的成長財富,我都會好好的總結,認真的反思,以便於我今後的教學之路能有更大的進步。

《安塞腰鼓》優秀的教學設計5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充滿着詩意美的散文。作者通過宏大的場面、奔放的動作、鏗鏘的節奏、激越的鼓點、反覆的詠歎、盡情的讚頌,來表現對生命的詩意理解,對時代的審美感受,對民族家鄉的真摯熱愛。這種腰鼓是陝西地區所特有的,具有濃烈的鄉土風味。教學這篇課文,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這一民族藝術奇葩,品味語言,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

2、學生分析

本課我要教學的對象是生活在南方城鎮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沒有見過腰鼓表演。所以僅僅通過文字讓學生感悟這種民族藝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很有必要運用信息技術,將圖片、音頻、視頻等引進課堂,讓遙遠的安塞腰鼓真正走進了課堂,讓學生能有情境體會。

3、環境分析

現代信息技術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本課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一書、一板、一粉筆”較為枯燥的教學模式,採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將美妙的音樂、動人的畫面、逼真的場景一一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並進而創造美。

4、教師分析

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無論是CAJ教學,CAL助學,或是ITTC教學,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來説學科教師應具有以下素質:理念上要先進;意識上要重視,還要有一定的技術掌握。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結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安塞腰鼓這一民族藝術奇葩;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學習本文通過生動描寫來抒情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通過網上自主學習,收集、整合相關信息。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品讀中感受生命與力量的美,激發對民族藝術的熱愛。進而達到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愛,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朗讀品味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

四、教學方法和學生學法

1.、賞析法:通過《安塞腰鼓》視頻朗讀,再現優美語段,感悟文字魅力。

2、.討論探究法:組織學生討論,學習小組交流。

3、能力遷移法:展示《千手觀音》視頻,引導學生將《安塞腰鼓》的寫景方法,運用到寫作實踐中。

4、對比品讀法:播放flash視頻朗讀與學生的朗讀作對比,加深感悟。

五、教學資源

教材、學生蒐集的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視頻、專題學習網站等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教師播放《安塞腰鼓》舞蹈片段,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場面,帶動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情境。

(設計理念:播放圖片和視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形象直觀的圖像幫助學生了解安塞腰鼓,從而幫助並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而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二)、檢查學生課外學習情況

課前要求學生在網上查找本課相關資料,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加以歸納總結。

(設計理念:既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主體性也得以到充分的體現。)

(三)、對比朗讀,把握情感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2、學生自我評議剛才朗讀課文時所存在的問題。

3、播放課文的flash配樂朗讀。要求學生帶着剛才評議的問題去聽,並根據範讀在文中作一些標記,如節奏、重音等。

4、對比評議:將自己的朗誦與老師(或錄音)的朗誦進行比較,發現他人長處。

5、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注意節奏、重音。讀書畫面美、力量美、音樂美。

(設計理念:讓傳統教學環境下的朗讀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朗讀進行一次PK,flash配樂朗讀能讓學生快速進入情境,體驗學習,從而把握文章的情感。)

(四)圍繞問題,體味探究

1.本文的結構非常清晰,思考文章主要是描寫了哪幾個場景?(學生回答明確:三個場景:表演前安靜——表演中亢奮——表演後寂靜。)

2、學生討論交流:這三個場景你覺得哪裏描繪得最精彩的地方,試着朗讀。用“我喜歡句子,因為”的句式進行評點。

3、這樣的安塞腰鼓使你聯想到什麼?它體現了什麼樣的主題思想?

(設計理念:運用多媒體展示問題,指向明確,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學習。)

(五)知識遷移,學以致用

1、播放20xx年春晚節目《千手觀音》視頻,將學生帶入另外一種舞蹈情境。

2、定格畫面,讓同學們模仿《安塞腰鼓》的語言,將胸中湧動的激情化作千言萬語,奮筆疾書,快速成文。

(設計理念: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時空限制的特點,將《千手觀音》引入課堂,既讓學生充分感悟到了兩種舞蹈的不同的魅力,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同時又讓學生陶醉於這樣的課堂。)

(六)課外拓展,深化學習

教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田地,讓其感受學習的快樂。

1、教師製作了主題學習網站,學生課後可進一步學習交流。

2、學生可自行上網查找相關學習資料,進行學習,並將有價值的內容拿來交流學習。

3、可利用電子郵箱、博客等的回覆功能交流心得。

4、推薦網絡資源

(引導學生積極利用校園網和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拓寬了知識面,並且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

(六)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的成功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學情境設置創新。打破時空的限制,讓陝西的腰鼓進入南方的課堂。

2、教學環節設置創新。讓傳統教育環境下的朗讀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朗讀直接進行猛烈的碰撞,不比不知道,一比見實效。

3、教學反饋創新。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加強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並使課堂得以延伸。

4、培養了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