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人文地理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3.14W

《人文地理學》名詞解釋

人文地理課件

第1章緒論

1.地理學: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地理環境的結構、分佈及其變化的規律性以及人地關係的學科。

2.人文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人類活動或人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所形成的現象分佈和變化規律的科學。

3.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人文地理學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包括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思想意識)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係的學科。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三大主題:一是人地關係的傳統;二是區域研究的傳統;三是空間分析的傳統。

4.人文地理的學科特徵:社會性、區域性、綜合性。

5.拉採爾:(1844-1904)德國地理學家,他被認為是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一方面他為人生地理學或人類地理學的比較系統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線。另一方面,他被認為是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納:(1859-1941)德國地理學家,是區域學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地理學應着重於空間分佈的研究,區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核心,地理學研究的區域應是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所有自然界中與人類活動相互影響的一切要素,與自然環境相互聯繫的人文現象都是區域的特徵。

7.施呂特爾:(1872-19520德國地理學家,是景觀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地理學者應首先着眼於地球表面可以通過感官覺察到的事物,着眼於這種感覺—景觀的整體。

8.白蘭士:(1845-1918)法國地理學家,反對拉採爾的環境決定論思想,認為除環境的直接影響外,還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強調人類對外界環境的適應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

9.麥金德:(1861-1947)英國地理學家,他把地理學説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門學科,提出了“大陸腹地説”。麥金德第一個將全球作為整體來探討世界政治活動的規律性,開創了政治地理學的先河。

10.現代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特徵:

(1)理論與哲學方法論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斷革新。

(3)研究內容和方向的社會化、生態化和應用化趨向。

(4)學科的交叉性。

 第2章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與基本理論

1.文化:廣義上是指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是一種社會現象以物質為基礎。具有歷史連續性、階級性和民族特徵。

2.文化區:文化區是指某種文化特徵或具有文化特徵的人的羣體在空間上的分佈。

(1)形式文化區:某種文化現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聯繫的文化現象,在空間分佈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區與模糊的邊界的文化區。

(2)功能文化區:以該文化特徵受政治、經濟或社會某種功能影響,其內部彼此之間有一種相互聯繫從而確定其分佈區範圍的文化區。

(3)鄉土文化區:居住於某一地區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種共同的區域自我意識。

3.文化的擴散(文化的時間現象):

(1)擴展擴散:某種文化現象出現後,通過其居民,從該地向四周不斷地傳遞,其所佔據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特點是空間上的相對聯繫性。

A、接觸擴散:某種文化現象易於為接觸者所接受,幾乎接觸該文化現象的人,如同接觸到易於傳染的病菌一樣,就自然地接受了這種文化現象,從而實現了其擴散。

B、等級擴散:該文化現象的傳播,或接受該文化現象的人,在空間上或人羣等方面,有一種等級現象。

C、刺激擴散:某種文化現象受某種原因而無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將原文化現象做某種程度改變,使其得以在當地存在,得到傳播。

(2)遷移擴散:某種文化現象與擁有這種文化現象的人或集團緊密聯繫,往往由於擁有這種文化的人、羣體遷移到新的地方,遂將該文化傳播到該地。特點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間上不連續。

4.文化生態學: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統的組成、功能、結構、空間特徵和時間動態,系統要素之間與系統內部發生的各種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機制。

5.文化整合:在一個文化系統內,各文化層次、各層次的文化特質在功能上形成協調。

6.文化景觀:亦稱人文景觀,是居住於該地的某文化集團為滿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上自己所創造的文化產品。

7.環境決定論:原稱地理環境決定論,簡稱決定論,它強調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的決定性作用。代表人物:拉採爾、森普爾和亨丁頓。

8.可能論:也稱或然論,它不是強調環境與人的決定性作用,而是注重與人對環境的適應與利用方面的選擇能力。代表人物:法國地理學家白蘭士和白呂納。

9.適應論:是英國地理學家P.M.羅克斯比提出的。他認為,人文地理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羣對他們的自然環境的適應:二是居住在一定區域內人羣及其和地理區域之間的關係。

10.生態論:是美國地理學家H.H.巴羅斯提出的。他在192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地理學為“人類生態學的科學”,其目的不在於考察環境本身的特徵和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而在於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

11.環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學借心理學新的研究成果來分析人地關係的。他們認為,人與自然環境關係中的各種可能性進行選擇時不是任意的、隨機的和毫無規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觀規律可尋的。它是受一種思想意識的支配,這種思想意識就是環境感知。

12.文化決定論:在人地關係中出現一種人起着決定性作用的觀點。因為在這種人地關係中,人是通過文化在起作用,故稱之為文化決定論。

13.和諧論:在20世紀60年代,由於世界各國工業的發展,產生了大量的廢棄物,農業發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雖然在各國的重視下,一定範圍內的問題得到解決,單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還是有所加重。為此,一些地理學家提出人地關係應當和諧的思想。這種思想即為人地關係中的和諧論。

14.湯恩比的“挑戰與應戰學説”:

(1)挑戰與應戰:環境向人類挑戰,人類起而應戰,經過長期艱苦的勞動,創造人類文明

(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並不是由於生活環境條件特別好,而是相反。五類逆境:困難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擊的刺激、壓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逆境與挑戰的對應關係是有限度的,超過其限度,其結果反而走向相反。

第3章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1.經驗主義方法論:其基礎是歸納法。有以下兩個特點:一,觀察是重點,通過調查及實地研究,進行經驗斷定,得出結論。二,強調綜合和歸納的作用。

2.實證主義方法論:它和邏輯實證主義有很大的聯繫,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變化:一、發展了人文地理學的理論。二、在空間科學的理論框架內更多地彩了演繹邏輯。三、加強發人文地理學的科學化。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1)經濟決定論的趨向。(2)實證主義模型含有強烈的普遍性原理。(3)地理系統是開放我多變量系統,難以模擬實驗。

3.人本主義方法論:其以人為主體,重視人類行為的豐富意義和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的非經濟成分。而且彌補了實證主義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點則在於它的唯心主義趨向,把客觀存在看作為人的心理構造,構成人的感應行為的基礎是客觀環境世界。

4.結構主義方法論:其對人文地理學的影響有兩點:(1)從結構的整體性去認識事物。(2)試圖超越地理因素尋求深層結構解釋人文現象。但是它還不完善,不繫統,影響力小。

5.遙感技術:是指使用各種傳感器,從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收集、記錄來自地球表層各類地物的電磁波信息,再經加工處理獲得地物的圖像和數據信息,從而揭示地物特徵的一種綜合性技術。

6.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在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持下,採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從而建立起來的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的計算機技術系統。

 第4章人口、人種和民族

1.人口轉變:是指由傳統人口再生產類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向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過渡。

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載量,是指地球及其各個部分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所可能容納和撫養的最多人口數量。

3.適度人口: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它實際是一種理想人口數量。

4.人口分佈: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人口在一定地區範圍的空間分佈狀況。

5.人口遷移:是指人們出於某種目的,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改變其定居地的行為。

6.種族:即人種,是指具有共同起源並在體質形態上具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徵的人羣。

7.地理人種:把地理條件對體質、血型、免疫系統和遺傳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羣稱為地理人種。

8.種族主義:是指一種以種族差異決定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的反科學理論。種族歧視是指壓迫種族的統治階級敵視、迫害和不平等地對待種族的行為。種族壓迫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其他種族實行掠奪和奴役的行為。

9.民族: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羣共同體,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個歷史範疇。

10.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羣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第5章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1.傳統農業: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採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以自給自足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

2.敞田制:是指莊園內的農户在各耕作區獲得耕種的長條份地,在作物收穫以後,各農户均將自己耕作地段的籬柵或溝渠廢除,敞開供莊園內農户共同放牧牲畜。

3.現代農業:又稱商品農業,是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社會化農業。

4.現代農業特點:(1)產品是提供給非農業人員所消費的;(2)多依靠機械和現代科技成果;

(3)使用機械、化肥、高產種子,單位面積產量高;(4)農場規模大;(5)與其他農業企業形成聯合體。

5.現代農業類型:(1)種植園:靠大量勞力,實行集約式生產,專門生產某一種經濟作物。如加勒比海諸島、美國東南部、南美東北部、中美、非洲和亞洲的一些沿海地區。(2)穀物農業:生產小麥、玉米、水稻,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和歐洲等。皮包農場(農場主只需帶個提包就可以進行其經營活動)、農業企業(大型的、高度機械化的商業農場);(3)牲畜育肥農業:種植業與飼養業相結合的農業,主要分佈在美國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羅的海沿岸、巴西東南部;(4)乳品業:適應城市居民對乳製品的需求,專門生產流質牛奶及一些乳加工製品的農業。分佈在北美五大湖地區、瑞士、法國等地大城市郊區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5)市場園藝業:為市場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產品的農業。(6)大牧場:規模大、僱用牧工、產品投向市場。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乾旱地區。

6.農業景觀:是人作用於自然的綜合表現和積累。既包括農田景觀、農村聚落形式和建築形式,還包括土地利用形式等。

7.觀光農業:(或稱休閒農業或旅遊農業)是以農業形式為基礎,農業和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

第6章工業的出現與工業區位

1.產業結構:主要是指各類產業及其內部各部門的比例關係與相互聯繫。

2.第三產業:是指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業、商業、服務業、全球保險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等。

3.第四產業:即以計算機和通訊設備行業為主體的信息產業。

5.第五產業:即以精神文化生產方式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產業。

6.文化產業: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7.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環境中一切對人類社會物質生產有用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