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咬文嚼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5.58K

教學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分析評價,借鑑吸收。

    二、深人體會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關係”的主張。

    三、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習慣,培養“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的精神。

     四、知識應用能力訓練。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對文意深入理解分析並做簡要評價

教學步驟

    一、導人新課

    一提到“咬文嚼字”這個詞,人們往往會覺得這是對有些人為了賣弄學問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糾纏的極大諷刺,很少會想到有什麼積極意義。的確,如果你查詞典,你會發現詞典上的三個解釋無一不含貶義。而今天,當你讀過了朱光潛先生這篇《咬文嚼字》,你會發現,這個成語被賦予了一種新的含義,它對我們養成好的閲讀和寫作習慣有着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香港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並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職。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詩論》、《談文學》、《西方美學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光潛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試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學術研究,成為美學界一個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還致力於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成為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

    三、感知課文內容,積累重點詞語

    學生瀏覽課文,畫出下列詞語:

1.援例    2.錙銖必較    3.斟酌    4.鏃  詞藻

7.藴藉    8.付梓    9.尺牘    10.陳言務去

請同學們藉助工具書準確掌握上述詞語的音、形、義。

四、閲讀全文,理清整體思路

學生為各自然段標號,分組討論。

教師明確: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舉例説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係。共有三個例子,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論述。

第二部分,運用正反對比論證語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陳言之務去”。這一段共有兩個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論證“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礎上,指出只有“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美”。

    五、研習作品

    1.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思考:課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間什麼關係?

學生討淪。

教師明確:

    第一部分:用三個例子.分別從不同角度舉例説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係。

    第一段,第一個例子,體會“你這”與“你是”兩種句式的區別。(學生討論,試組一些句子,逐個體會,再看課文中的論述。)教師明確:從表面上看,兩個句子的區別只有一個字,但表達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説明文字與思想是有關係的。另外,文章從一個例子引入正題,使得作者觀點更具有説服力。

    第二段:又舉了《水滸傳》和《紅樓夢》裏的例子,對“你這”句式進行進一步推敲(讓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明確:這一段從表面上看是在辨析“這”與“是”的區別,

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觀點作必要鋪墊。

步推。

第三、第四段,論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內涵,並以《史記》為例。指出要重視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以上三個層次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係。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課文笛二部分與第--部分之間什麼關係?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

    第二:部分是在課文第一部分的基礎之上具體談作法。

    第五段?舉“推敲”的例子論證“煉字”要注意思想情感。並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煉字”的難處在於字義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聯想意。

    第七段,從反面論證聯想的誤區。即所謂“套板反應”。

    如果説第一部分是在講述“咬文嚼字”的內涵及為什麼要“咬文嚼字”,那麼第二部分則主要淪述如伺“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要避免哪些問題。

2.學生朗讀課文第三部分。

思考:課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強調的是什麼?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課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兩部分論證的基礎上,指出了閲讀與寫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標--一“達到藝術的美”,並進一步強調為了達到此目標應養成的習慣--“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

4.學生討論:

本文的中心淪點是什麼?

A.必須“惟陳言之務去”

    B.推敲文字是為-廠語句通曉漂亮

    C文學是艱苦的事

    D.無淪閲讀或寫作,都必須有--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教師明確:答案應為D.C基未切入正題,B項不是本文要闡述的主要問題,A項是推敲文字的具體方法,只有D項是作者反覆淪證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

    六、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1.如何評價“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這種觀點?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作者在文中反覆強調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是從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實質。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徑,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説,真正意義上的“咬文嚼字”應先從思想感情人手,以表達最恰當的思想感情為最終目的,再去進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説:“文學借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練。”

       。

    七、佈置作業

    1.讀課文.仔細體會作;旨的創作主張。

    2.積累重點詞浯。

3.從學過的文字中,舉一兩個例子説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在對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借鑑吸收。

教學步驟

    一、複習上一節課學過的知識內容。

    二、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試舉兩例説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觀點

(多媒體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一飛荷塘月色》

    其中-個“瀉”字,既寫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淨,又與“流水”相配合,加強了流動感。更重要的是。襯托出了作者希望通過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借眼前之景擺脱內心苦悶的思想感情。

    例二:待到學校恢復舊觀.往日的教職員以為責任已盡,準備陸續引退的時候,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黠然至於泣下。--《記念劉和珍君》

    這句話中的“才”字如改為“就”“則”一類詞語,雖語意基本相同,但無法體現劉和珍的樂觀與堅強.魯迅先生在此文中.對烈士從始至終流露出由衷的敬意,時刻不忘用文字準確傳達這種思想感情。

    二、探討本文可以吸收借鑑的觀點,並聯系實際做些練習。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

    1.通過本文的學習,在今後閲讀和寫作的時候,養成“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

    朱光潛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實論證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意義,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對語言文字與思想情感之間的密切關係充分認識,從而對更能準確表情達意的“煉字”給予足夠重視。

朱光潛先生在他的《談作文》一文中曾經指出:“文章是可以練習的嗎?迷信天才的人

須依靠語言的渲染。福樓拜對他的學生莫泊桑説:‘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麼,真正能夠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其他類似的卻很多。而你必須把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找出來。’這説的正是同樣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學語言的運用上,都不能離開這一條:刻苦的追求和嚴格的選擇。”

學生討論:從上面兩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啟發?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如何學好浯言?

2.運用語言要力求創新。

朱光潛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不能懶,不能粗心”,“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由於語言與思想情感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要想追求語言的新,首先要尋求思想的新,而要尋求思想的新,則要從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點,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才能是新鮮的,有特色的,不流於俗套的。

從新的角度探討--些舊的或有--定思維定式的話題,看能不能想出新意來。

3.學習作者為寫好文章勤於積累的精神。

我們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學到--些知識上的內容,還可以從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寫法上的啟示,讀過此文,我們在慨歎朱光潛先生淵博學識的同時,也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即淵博的學識來源於哪兒,如何才能使自己也逐漸豐富起來,充實起來?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以勤補拙,堅持積累。

學生討論:文學語言積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師總結:文學語言積累的方法可以有記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佈置作業

學習製作材料卡片,圍繞某一主題準備素材。

提示:可利用圖書館進行資料查詢,有條件者也可利用確定“關鍵詞”在網絡上進行搜索,按類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