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文園地四》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5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園地四》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語文園地四》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對本單元學習的神話故事的特點進行回顧與整理。

2.藉助拼音識記與花卉有關的詞語,進行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訓練。

3.指導學生積累表現人物特點的成語,激發學生積累、運用成語的興趣。

4.在讀句子中體會想象的神奇,並與同學交流神話故事中神奇的情節。

5.熟讀、背誦古詩《嫦娥》。加強語言積累,激發孩子們學習、積累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藉助拼音識記與花卉有關的詞語,進行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訓練。

2.指導學生積累表現人物特點的成語,激發學生積累、運用成語的興趣。

3.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心,指導學生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2.加強語言積累,激發孩子們學習、積累古詩的興趣。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台”。

1.讀一讀,找規律。

課件出示:神話充滿神奇的想象,像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讓我讚歎不已。神話中很多人物個性鮮明,如精衞性情剛烈、堅韌執着……古人創造了許多神的故事,來表達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如普羅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種,就是古希臘人對火種來源的一種解釋。

(1)學生自由讀句子,説説你讀了以後有什麼感受?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神話想象豐富,題材廣泛。神話是古代人民展

現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創作,具有神奇、豐富、多種多樣的特色。表面看起來很荒誕,實質樸素、真實、生動。

神話的故事性強,情節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如后羿射日和打獵有關,女媧造人與製陶有關,神話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滲入故事裏,加以浪漫化。

神話中的主人公性格鮮明,能力非凡。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會裏的勞動英雄、戰鬥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與人類作對的超自然力或敵對的人類集團加以藝術誇張而成,不論是正是反,都是鮮明生動超凡的。

(3)鼓勵學生多閲讀神話故事,在閲讀中感受神話的特點。

2.練一練,學運用。

 ①讀《后羿射日》,下面的答案正確的是:

A.不畏艱難險阻,敢於挑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B.願意犧牲自己,為人民羣眾着想和偉大的奉獻精神;

C.寄託了古代勞動人民希望戰勝自然,控制自然,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

②讀了《精衞填海》我明白了:

A.既然有了目標,就要堅持不懈堅地奮鬥到底。

B.精衞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大海是一定可以填平的。

C.這個神話故事告訴了我們,用這種不科學的方法是根本填不平大海的。

3.我拓展,我積累。

神話故事總是充滿幻想,但是它們又代表着一種文化,讀神話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裏面。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大禹治水、精衞填海……這一個個流傳廣泛的古代神話傳説,無一不展現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的認知和無窮的幻想,體現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聆聽先人留下的神話傳説,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想象力,更有助於我們瞭解中國古典文化,課下蒐集神話故事讀一讀,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1)提出問題: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神話故事?

(2)小組交流,代表講故事,全班評議。

(設計意圖:從學過的課文和課外讀物中選取神話故事,進行朗讀和交流探究,鼓勵學生背誦和抄寫,培養學生主動積累詞句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學習“識字加油站”。

1.讀一讀,找規律。

(1)課件出示:

花圃、花卉、花蕊

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2)教師領讀詞語。

(3)出示拼音學生自讀。

(4)學生再次認真拼讀,説一説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

師小結:讀一讀這些詞語,我們知道第一組是用“花”擴詞識字,第二組是認識花的名字識字。

(5)學生説説自己見過的花兒的顏色、形狀、香味等。

(6)課件出示9個生字: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7)集體讀、開火車讀、指名讀9個生字。

(8)想一想:你發現這些生字有什麼特點?用什麼方法最容易記住這些字。

(9)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巡迴引導學生髮現這些漢字的特點。(從結構、偏旁、識記方法方面引導。)

2.練一練,學運用。

把下面的植物分成兩類。

松樹菊花荷花楊樹柳樹雞冠花杏樹

3.我拓展,我積累。

這樣含有花的詞語還有很多。

杜鵑山茶芍藥荷花鳳仙花蓮花蝴蝶蘭天竺葵虞美人迎春花睡蓮雞冠花槐花桂花馬蹄蓮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詞語積累。

1.讀一讀,找規律。

(1)課件出示詞語:

騰雲駕霧、上天入地、神機妙算、各顯神通

三頭六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刀槍不入

(2)指名讀,齊讀,男女比賽讀,鼓勵學生藉助拼音成語讀正確。

(3)讀一讀這幾行成語,想想下面的兩行成語有什麼特點?和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4)全班交流,教師小結我們在讀這些成語的時候,我知道了有些成語是有典故的,還有的成語包含着故事。

2.練一練,學運用。

(1)將下面的成語和對應的人物連線

騰雲駕霧諸葛亮

上天入地

神機妙算過海的八仙

各顯神通

三頭六臂孫悟空

(2)給成語編故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帶槍不入

3.我拓展,我積累。

類似這樣的成語我還能再説幾個:

卧薪嚐膽——勾踐

三顧茅廬——劉備

紙上談兵——趙括

完璧歸趙——藺相如

鑿壁偷光——匡衡

指鹿為馬——趙高

囊螢映雪——車胤

負荊請罪——廉頗

百步穿楊——養由基

入木三分——王羲之

破釜沉舟——項羽

總結:希望同學們課下多閲讀書籍,積累成語,並運能用成語,對人物外貌、性格、特徵等進行概括。

(二)句子積累。

1.讀一讀,找規律。

課件出示課本上的3個句子:

(1)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男女比賽讀。

(2)説一説,小組交流,讀讀句子,説説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

(3)小組代表發言,教師小結:這裏出現的句子是神話故事裏的句子,句子描寫的情景非常的神奇。我們在讀這些句子的時候要邊讀邊展開想象,想象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感受神話故事的特點。

2.讀一讀,學運用。

(1)夸父就跑到黃河邊,一頭扎進水裏,咕咚咕咚,很快就把黃河水喝乾了。可是他仍然很渴,就來到渭水邊,咕咚咕咚,一口氣把渭水喝光了。《夸父追日》

(2)共工氏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霎時間,一聲震天巨響,只見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天地之間發生鉅變,天空中,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共工怒觸不周山》

3.我拓展,我積累

我還知道其他一些神話故事,它們描寫的故事都非常神奇。如:《牛郎織女》《哪吒鬧海》《女媧造人》《后羿射箭》《大禹治水》《倉頡造字》《八仙過海》……

三、學習“日積月累”。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常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1)師範讀,學生跟讀。

(2)互相交流識記生字。

(3)自由朗讀。

2.作者簡介:

李商隱(公元813—858),字義山,號玉谿(溪)生,又號樊南生,漢族,唐朝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是唐朝著名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温庭筠合稱為“温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3.理解重點詞語。

(1)深:暗。

(2)長河:銀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4.理解詩意。

(1)小組合作,根據註釋,藉助插圖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

(2)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教師小結:遠遠地看見,半透明的雲母石屏風後面,燭光中,孤獨的影子深且長;銀河漸漸收斂了光芒,報曉的星星也將沉沒.嫦娥應當正在後悔獨自偷吃了王母娘娘給后羿的不死靈藥,天天都在在碧海與青天之間思念以前與后羿在一起的日子。

5.介紹創作背景:

《嫦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首句既點出了詩人所處幽暗朦朧的境界,也表達了詩人孤寂難遣的心情;次句中以景物描寫來暗示時間的推移。後兩句寫由詩人自己的孤寂難忍進而揣想到月中嫦娥的孤獨淒涼。詩人借嫦娥的遭遇、處境來進一步抒發內心孤寂的情緒。詩中寫嫦娥,實際上是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思,全詩情境交融,哀而不傷,表現了這首詩的神韻美。

6.賞析:

《嫦娥》這首詩的藝術技巧和藝術成就很高。全詩用簡單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同時運用“深”、“漸落”、“沉”、”應悔“、”夜夜“幾個詞語,讓讀詩的人感受到了一種感傷的美,感受到了嫦娥孤清淒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懷,以及作者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世愛情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的觀點。

7.學生練習朗讀古詩,背誦積累古詩。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常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8.延伸閲讀。

乞巧

林傑(唐)

七夕今宵看碧宵,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設計意圖: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藉助註釋和插圖,在反覆朗讀中瞭解古詩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讀背背,學會積累詩句。在讀讀背背和探究交流中提高了學生鑑賞古詩的能力。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落實,在紮實上下了功夫,進行了拓展,並設計了合理的練習形式,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如在“詞句段”的練習中,我設計了讓學生根據不同語境造句的環節,讓他們循序漸進地掌握了知識。

2.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由於學生對這首詩很陌生,所以,我通過朗讀、講解,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去體會,去感悟,這樣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古詩的意思,背誦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不足之處:

在講授句子“對比”的寫法時,講得不夠詳細,沒有照顧到學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學沒能真正掌握這種寫法。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的教學有較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