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音樂教案《綠色的家》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大班音樂教案《綠色的家》1

活動目標

大班音樂教案《綠色的家》

1、用輕快、親切的歌聲表達小樹和小鳥之間的親密感情。

2、加深對動植物的生命與環境聯繫的瞭解,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配套磁帶或CD。

2、畫一棵大樹,樹上有鳥窩--小鳥的家。

活動過程

1、在《森吉德瑪》樂曲聲中,用動作即興表現大草原的寧靜優美與熱烈的歌舞和奔跑的馬羣場面。

2、學唱新歌《綠色的家》。

(1)副歌前置。出示圖片,小樹在高興地唱歌。聽教師範唱副歌部分。

(2)學唱副歌。

(3)討論:小樹為什麼高興地唱歌?(瞭解小鳥與小樹互相依存的關係,初步知道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完整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5)教師與幼兒輪流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3、創編歌詞

如:"大海是藍色的家,住進了小魚娃娃……嘩嘩譁"等。

大班音樂教案《綠色的家》2

活動目標:

1.用輕快、親切的歌聲表達小樹和小鳥之間的親密情感。

2.加深對動、植物的生命與環境聯繫的瞭解,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用輕快、親切的歌聲表達小樹和小鳥之間的親密情感。

活動準備:

1.在日常活動中,重視生態教育,幼兒有過類似的經驗。

2.畫一棵微笑的大樹,一隻住在鳥窩的小鳥,飄揚的五線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們愛自己的家嗎?為什麼?

小朋友們都有一個温暖的家,你們見過綠色的家嗎?我們來看看它是誰?(出示圖片:樹)

二、學唱新歌《綠色的家》。

1.師:你們看看小樹他在幹什麼?(貼上微笑的嘴巴)。

哦,小樹在高興的唱歌呢!(貼上從大樹嘴裏唱出的音符)教師範唱副歌部分。

小樹是怎麼唱的?(請個別小朋友初步嘗試。一句一句的跟老師學唱。)

2.討論:小樹為什麼這麼高興呢?(瞭解小鳥與小樹相互依存的關係,初步知道生態

平衡,保護環境的重要)

師:我們來聽一聽小樹究竟為什麼這麼高興?(完整地欣賞歌曲。)

請幼兒説一説,歌詞裏面是怎麼説的,根據幼兒的回答,貼出相應的圖片,成為完整的一幅圖。

3.學唱歌曲。看着圖片聽着音樂,跟老師一起嘗試唱一遍。

4.老師唱前面部分,幼兒唱副歌部分,促進幼兒對副歌的掌握情況。一遍後交換唱,再次鞏固。

三、認識歌名。

1.師:剛才我們唱的這首歌曲好聽嗎?你們可以幫忙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嗎?(綠色的家、温暖的家、快的的家、快樂的大樹)。

2.再次演唱歌曲。

教師小結:唱的真好,原來綠色的家有這麼的美,相信人們聽到這樣的歌聲都會捨不得去破壞綠色的家了。

四、創編歌詞。

1.我們剛才唱了綠色的家,還有什麼家呢?(大海是魚兒的家,灰色的土地是種子的家…)

2.編進歌詞,如:“大海是藍色的家,住進了小魚娃娃……嘩嘩譁”等。

3.有表情的歌唱。探索用輕快、親切、深情的聲音進行歌唱。

五、結束活動

到外面看看還有哪些美麗的家,用我們美麗的聲音唱出來,讓人們也感受到家的美麗,呼籲大家和我們一起保護綠色的家吧!

課後反思

《綠色的家》是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我制定瞭如下目標:用輕快、親切的歌聲表達小樹和小鳥之間的親密感情;加深對動植物的生命與環境聯繫的瞭解,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圍繞活動目標,我採用了看看、講講、唱唱相結合的方式來組織教學。

活動的開始環節,我通過談話設置懸念導入活動,如:引導幼兒説説小樹怎麼了?它為什麼笑?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緊接着就是將歌曲的副歌部分進行前置,提到前面來進行教學,讓幼兒去感受用輕快地聲音學唱沙沙沙、沙沙沙……在學唱“沙沙沙”時,我出示了相應的圖譜,引導幼兒仔細傾聽並觀察圖譜的變化,並讓幼兒説説圖譜中大、小樹葉在唱時有什麼不同,(大樹葉唱的慢,小樹葉唱的快)。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我還設計了幾張小圖片,在教師範唱後引導幼兒説説歌詞內容,此時我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歌曲的內容,效果不錯。

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配合都很不錯,能夠迅速的掌握歌曲的內容,在教師的帶領下有節奏地唱歌。但在最後的創編環節中,幼兒的思維不夠活躍,於是我稍作提示,讓幼兒思考“大海和小魚”的關係,並創編了相應的歌詞(大海是藍色的家,住進了小魚寶寶,小魚跳舞給大海看,大海笑啦,大海笑啦,嘩嘩譁……),幼兒的積極性較高,整體效果較好。

大班音樂教案《綠色的家》3

活動目標

1、用輕快、親切的歌聲表達小樹和小鳥之間的親密感情。

2、加深對動植物的生命與環境聯繫的瞭解,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配套磁帶或CD。

2、畫一棵大樹,樹上有鳥窩——小鳥的家。

活動過程

1、在《森吉德瑪》樂曲聲中,用動作即興表現大草原的寧靜優美與熱烈的歌舞和奔跑的馬羣場面。

2、學唱新歌《綠色的家》。

(1)副歌前置。出示圖片,小樹在高興地唱歌。聽教師範唱副歌部分。

(2)學唱副歌。

(3)討論:小樹為什麼高興地唱歌?(瞭解小鳥與小樹互相依存的關係,初步知道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完整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5)教師與幼兒輪流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3、創編歌詞。

如:"大海是藍色的家,住進了小魚娃娃……嘩嘩譁"等。

活動反思

很高興參加鎮江市幼教“藝術教研協作發展共同體” 教師歌唱教學賽課活動,感謝組織者給愛好音樂教學的年輕教師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台,感謝評委老師給予詳細點評,讓老師在日後教學過程中發揚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不足。感謝丹徒新城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們,謝謝你們的付出。

此次賽課活動倡導“以基礎課程為着落點,注重歌唱教學的學科特點、促教師內涵發展”的理念,我在大班的綜合活動叢書中選擇了歌唱活動《綠色的家》,這是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我反覆的演唱這首歌曲,從大的框架上歌曲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主歌和副歌部分。歌曲中附點節奏、切分節奏的運用使歌曲活潑、輕快,同時歌曲中有兩句話還用了二度模進的寫法,主歌歌詞中述説了大樹和小鳥之間的親密關係,副歌分為兩句話,在輕快的沙沙沙聲中體會兩句不同的旋律走向。

大班音樂教案《綠色的家》4

活動背景:

綠色一直被人們認為是自然、生機、活力、健康、幸福和希望的象徵。顯然所謂“綠色教育”中的綠色並非是指“顏色”問題,而是針對當代孩子遠離自然、遠離本真的生存狀態,針對當前教育中存在的過早的知識灌輸、過多的技能培訓等種種問題提出的一種教育新話語。

幼兒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可以在其生活範圍內讓他們為保護環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一來,既幫助幼兒萌發了環保意識,瞭解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係,又自覺地做了個環保小衞士,體現教育的價值。為了在幼兒園中能夠讓我們的寶寶有一個綠色環保、保護自然的意識,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設置幼兒非常喜歡和熟悉的情景:大樹與小鳥的友好關係來增加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大樹與小鳥和諧的友好關係,倡導綠色和諧的理念,引導幼兒去關愛自然、保護環境。本次的大班音樂活動《綠色的家》就是結合我園的“十二五” 課題《幼兒園綠色教育與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這個課題設計的。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並能用動作進行表演。

2.學習創編歌詞,樂於用繪畫形式進行創編,並樂於與小夥伴合作學習。

活動準備:

小動物及其生活的地方圖片若干,圖譜兩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律動《大樹媽媽》

1.提問:歌曲裏唱了誰和誰?

2.幼兒隨音樂做一遍動作。

3.師:大樹和小鳥是好朋友,小鳥唱歌給大樹聽,大樹聽了心裏怎麼想呢?

她會有什麼表情呢?大樹笑了,你們猜大樹是怎麼笑的呢?

4.學習副歌:教師演唱歌曲《綠色的家》,僅出示副歌部分的“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圖譜。

5.出示圖譜後,幼兒一起隨音樂模仿大樹的笑聲。

二、出示整首歌的圖譜,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邊唱歌詞,逐步出示圖譜。

師:大樹是綠色的家,住進了小鳥娃娃,小鳥唱歌給大樹聽,大樹笑了,大樹笑了,大樹是怎麼笑的呢?沙沙沙……。

2.教師根據圖譜有感情地隨琴聲唱一遍。

3.幼兒學唱歌曲兩遍。

4.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5.幼兒分男女兩小組練習唱。

6.個別幼兒表演。

三、幼兒創編歌詞。

1.幼兒討論:小鳥和大樹是一對好朋友,那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那還有誰和誰也是好朋友呢?也像大樹和小鳥的關係一樣呢?

2.教師舉例瓢蟲和樹葉,烏龜和大海。

3.教師和幼兒一起仿編歌曲。

4.幼兒分組合作創編歌詞,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師:小朋友想想還有誰和誰也是好朋友的關係呢?接下來我們請小朋友自由選組遊戲。一組四個人蔘加,選擇一個小朋友和你一起來合作完成畫畫的任務。

5.幼兒自願結對製作圖譜,創編歌詞。

6.以組為單位展示創編內容。

四、小結評價。

針對幼兒在活動中的狀況,進行簡單地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