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綠色和灰色》大班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43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綠色和灰色》大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綠色和灰色》大班教案

《綠色和灰色》大班教案1

一、設計意圖

《綠色的和灰色的》是一首非常優美的詩歌,內容淺顯,語言生動。詩歌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寫得活潑生動,讓幼兒可以感受詩歌中的趣味性,激起幼兒關注自然界的興趣,幼兒在欣賞活動中,能夠正確運用感官,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從而萌發情感,充分發揮語言教學獨特的教育功能,提高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而大班幼兒在文學作品的欣賞活動中,已能理解作品萌發情感,因此結合了幼兒已有的語言發展水平,我便設計了語言活動《綠色的灰色的》,從而激發幼兒熱愛綠色,保護和嚮往綠色。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教學,幼兒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2、懂得同伴間要友愛,有熱愛綠色,嚮往保護綠色的情感,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灰色所代表的含義。

3.幼兒能大膽清楚的表述和安靜傾聽的習慣。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家裏或在幼兒園有對森林、小溪、樹葉等有相關直接或間接經驗;有圖夾文的閲讀經驗,請家長讓孩子大量感知綠色、灰色。

2.物質材料準備:製作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課件、入場音樂《杜鵑圓舞曲》、配樂散文詩《森林鳥聲》,綠色、灰色蠟筆每人一支,每人白紙一張,一面綠旗、一面灰旗、散文詩歌背景佈置(森林、草地、小溪、花、魚、鳥、)。

活動重點: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活動難點: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灰色所代表的含義四、活動過程:

音樂《春之歌》入場、帶領幼兒做簡單動作,在情境佈置場景中體驗綠色帶來的意境美,給老師們問好。

寶寶兒們:那邊的景色好漂亮啊!我們一起學小鳥飛過去看看?

(一)圖片引入主題,整體欣賞詩歌1、圖片引入主題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幅圖片,看看是什麼顏色?

第一幅片:提問:這幅圖片是什麼顏色?(綠色)第二幅圖片:這幅圖片是什麼顏色?(灰色)2、.聽錄音(詩配樂)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很有趣很好聽的散文詩?閉上眼睛聽聽!等會告訴老師你們聽了有什麼樣的感覺?(輕、慢、美)提問:你們聽了有什麼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 :、散文詩聽起來很輕、很慢,這裏景色漂亮、空氣很好,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綠色的小鳥、綠色的樹葉,白色的小兔、還有灰色的狼3、圖配樂欣賞 (屏幕顯示詩歌內容和對應圖片)那我們再一起來邊看邊聽?和你們剛聽的是否相同?

提問:(1)詩歌的名稱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結:《綠色的和灰色的》一隻灰色的狼藏在綠色的草叢裏想吃掉從這裏路過的小白兔,被一隻綠色的小鳥發現了並告訴了小白兔,聰明的小白兔頂着綠葉安全的走過了這裏,灰色的狼什麼也沒吃到。

(二)分段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詩情節,初步體驗情感。(定格背景)"下面我們來分段欣賞,先欣賞第一幅圖"(1)欣賞第一段,體驗詩歌第一節的情感,讓幼兒感受狼的狡猾,小鳥的善良。

教師朗誦第一段,問:1、"小朋友,你覺得這兒的環境怎麼樣?為什麼?"2、"綠色的草地上出現了誰?(綠色的小鳥和灰色的狼) 3、你喜歡綠色的小鳥還是灰色的狼?

小結 :這兒的環境漂亮、優美,空氣清新,因為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可是在這裏出現了灰色的狼,它想吃掉小兔子,幸好綠色的小鳥告訴了小兔子,所以我們喜歡綠色的小鳥,不喜歡灰色的狼。

(2)欣賞第二段,讓幼兒體驗小兔的機智、聰明。

教師朗誦第二段, 問:"小兔想了什麼辦法走過了這裏? 它為什麼要頂着綠色的葉子?(舉例:解放軍叔叔穿綠軍裝在野外作戰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我們請幾個小朋友來學學小兔子是怎樣"輕手輕腳"走過這片綠色的(森林、草地、小溪的`)小結:小兔子很聰明,頂着綠色的葉子,讓灰色的狼沒發現,才能安全經過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

小兔會安全走過這裏嗎?我們來欣賞下段(3)、欣賞第五、六段,讓幼兒體驗狼的失望。

教師朗誦並提問:①"小兔安全經過這裏了嗎?"你怎麼知道的?我們一起來學灰色的狼等小兔子的情景。

小結:小兔安全的經過了這裏,因為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綠色的小鳥、綠色的葉子幫助了它,狼-沒發現小兔,只看見一片綠色,所以什麼也沒等到!

(4)教師再整體朗讀、(小朋友願意輕聲跟讀就可以輕聲跟讀)小結:寶貝兒們剛跟着老師一起都讀的還不錯,我們都很喜歡這首散文詩。

(三)、遷移經驗,玩遊戲。

(1)討論:小兔安全地經過了草地,要想謝謝大家給它的幫助,那是誰幫助了它呢?(綠色的小鳥,綠色的葉子、森林、小溪、草地)如果沒有這些綠色幫助小兔,會怎麼樣?

小結:,這麼多的綠色幫助了小兔,你喜歡綠色嗎?"在生活中如果看見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我們就應該幫助別人,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喜歡我們。

(2)玩遊戲:《綠色的和灰色的》(每人一面綠色小旗、一面灰色小旗,小朋友認為圖片內容能用什麼顏色來表示就舉起相對應的顏色)"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好嗎?等一會兒屏幕上將出現一些畫,(畫面內容為:①優美、整潔的環境;②落淚的小鳥站在被亂砍的樹樁上;③世界各國兒童手拉手;④硝煙瀰漫的戰場廢墟;⑤工廠的煙囱冒着濃煙;⑥小朋友們在植樹。)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哪些畫的內容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畫的內容可以用灰色表示。然後用舉旗(旗幟放座位下托盤裏)來告訴老師,你認為綠色小旗可以表示就舉起綠色小旗,你認為灰色小旗可以表示就舉起灰色小旗。(提問:為什麼舉綠色旗幟?為什麼舉灰色旗幟?請小朋友説説生活中發現的綠色)小結:我們要愛護環境、不亂砍樹木,讓我們的家園越來越漂亮。

(四)、聯想創意繪畫(背景音樂"詩配樂"》中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欣賞了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小朋友們不但學會了互幫互助,而且還知道了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事情可以用灰色表示,你們都喜歡綠色嗎?那現在老師佈置任務了哦-自由畫畫(內容為:你聽到了什麼,就畫什麼。你想到了什麼就畫什麼?能做到嗎?畫好了你可以和在座的老師、你旁邊的小夥伴們分享)1、小朋友拿出紙、油畫棒筆創意畫畫,教師巡視指導 (詩配樂為背景音樂)2、帶領幼兒出去尋找"綠色"活動延伸:

1、課後在表演區讓幼兒表演詩歌內容。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哪些事情可用綠色表示,哪些事情可用灰色表示。 3、組織開展"我是綠色小天使"活動,讓幼兒在實際行動中進一步體驗綠色的美好附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

綠色的森林裏,有塊綠色的草地;綠色的草地上,有條綠色的小溪。

一隻灰色的狼, 躲進草叢,等候着小兔做它的美食。

一隻綠色的小鳥,向小兔報告了這個祕密。

一羣小白兔。輕手輕腳,經過這裏。它們的頭上頂着,一片片綠色的葉子,穿過了森林,穿過了草地,穿過了嘩嘩的小溪灰色的狼,等呀等、盼呀盼。它只看見-綠色的森林。 綠色的草地,和綠色的小溪。

你聽,風兒送來了, 那是狼的歎息。

--唉!

效果分析:

幼兒在欣賞活動中,能夠正確運用感官,理解詩歌接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從而萌發情感,並在此基礎上動作、表情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出來。同時該活動將幼兒體驗美的目標要求有機地滲透於詩歌欣賞過程中。充分,教學獨特的教育功能,不僅提高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能力的遷移使幼兒在文學作品的薰陶感染中,其情感向着積極的價值取向去發展。

《綠色和灰色》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樂意欣賞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的興趣,初步瞭解敍事詩。

2、通過多媒體教學,理解詩歌內容,體驗詩歌情感。

3、在感知作品的基礎上,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灰色所代表的意義。

活動準備:

1、製作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課件。

2、大灰狼頭飾,一隻小鳥及鳥籠。

3、幼兒操作圖片若干,綠色的、灰色的牌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利用課件,讓幼兒感受課件中景色的美,激發幼兒傾聽詩歌的願望。

(1)讓幼兒欣賞課件背景,並説説看了後心裏有什麼感覺。

背景中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和綠色的小溪",處處都是綠色的美,讓幼兒如身臨其境一般,充分感受綠色的美,併為下面感受詩的意境做鋪墊。引導幼兒用最美的語言描述背景。

(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多向思考。

"就在這綠色的森林裏,綠色的草地上,發生了一個故事,有隻灰色的狐狸,躲進草叢,等候着小兔經過這裏。"

讓幼兒在幫小兔想辦法的過程中積極思維、大膽想象。

(3)設置疑問,激發幼兒聽詩歌的慾望。

2、引導幼兒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第一遍詩歌。幼兒討論:小兔躲過灰色的狐狸了嗎?你怎麼知道的?

(2)欣賞第二遍詩歌。邊提問邊操作課件。

3、分段欣賞詩歌,理解詩歌情節,初步體驗情感。(定格背景)

師:"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詩歌裏都説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再來仔細地看一看。"

(1)欣賞第一節,體驗詩歌第一節的情感:

問:"小朋友,你覺得這兒的環境怎麼樣,有哪些是綠色的?"

(2)欣賞第二節,讓幼兒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鳥的善良。問:

a:"綠色的草地上誰來了,它為什麼要躲進草叢呢?"

師:小朋友們,如果你遇到了危險,你會躲嗎?(扮演大灰狼的老師出現,師生一起表演躲。)

b:"小兔知道嗎?有誰知道?綠色的小鳥是怎麼做的?"

(3)欣賞第三節、四節,讓幼兒體驗小兔的機智、聰明,狐狸的失望。問:

a:"小兔知道後,它是怎麼做的?"

b:"它為什麼頂着芭蕉葉呢?它是怎麼走的?有誰會輕手輕腳的走?"

c:"灰色的狐狸為什麼要歎息?它只看見了什麼?有誰會做歎息的樣子"

3、整體欣賞詩歌一遍,加深理解,進一步體驗情感。

師:"現在我們把詩歌再欣賞一次,如果你喜歡,可以輕輕地跟着説。"

4、師幼共同朗誦詩歌,並嘗試利用動作、表情、語氣表現小動物的角色特徵。

5、遷移經驗,玩遊戲。

(1)討論:小兔安全地經過了草地,它想謝謝大家幫助了它,那是誰幫助了它呢?(綠色的小鳥,綠色的棕櫚葉、森林、小溪、草地)

問:"這麼多的綠色幫助了小兔,你喜歡綠色嗎?"

師:生活中人們都非常喜歡綠色,常常把美好的事情用綠色來表示,把不美好的事情用灰色來表示。

(2)玩遊戲:看畫面貼牌子。

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老師這兒有一些小圖畫(畫面內容1、小朋友澆花;2、落淚的小鳥站在被亂砍的樹樁上;3、小朋友爬樹;4、把垃圾扔進垃圾桶;5、工廠的煙囱冒着濃煙;6、小朋友們在植樹;7、河面上浮着很多垃圾……)"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哪些畫的內容是美好的,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畫的內容是不美好的,可以用灰色表示。

6、結束活動。

《綠色和灰色》大班教案3

教學活動目標:

1.在欣賞詩歌的前提下,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和灰色所代表的意義。

2.在理解故事內容情況下,體驗詩歌情感,懂得同伴之間友愛之情。

3.學習詩歌的格式並能自己創編簡單的詩歌。

4.在感知詩歌故事內容下,明白綠色環境對人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

2.舒緩的輕音樂磁帶

3.掛圖和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視聽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神奇的王國,那裏住了一羣小動物有紅尾巴的貓咪,藍耳朵的小兔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小動物,今天動物王國開運動會,三隻小兔遲到了我們看看他們會在路上遇到什麼呢?

(出示圖片綠色的和灰色的掛圖讓幼兒自己觀察)

(二)引入主題,欣賞敍事詩歌

1、整體欣賞詩歌設置疑問

(1)詩歌裏都有誰呢?

(2)他們在哪兒呢?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2、分段欣賞

(1)“小朋友你覺得這兒的環境怎麼樣,心裏有什麼感覺?”(第一段)

(2)讓兒童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鳥的善良。(第二段)

(3)讓兒童體驗小兔的機智、聰明(第三、四段)

(4)讓兒童體驗狐狸的失望

(三)表演詩歌,加深理解,進一步體驗情感

1、整體欣賞詩歌(大屏幕)

小朋友我們在布穀鳥叫聲中再次欣賞詩歌,如果你們喜歡請輕輕跟讀。

2、表達讀詩時的感情

你最喜歡的是那種小動物?

它是什麼顏色的?

你喜歡詩中那種顏色?

生活中請小朋友説出什麼東西是哪種顏色?

3、分組

(四)遷移活動

1、引導幼兒説説自己身邊的環境(大屏幕)

1.我們看到圖片上的草地和森林是什麼感覺它們美嗎?你喜歡美好的環境嗎?

2.我們看到被毀壞的森林和草地是什麼感覺?你喜歡這樣的地方嗎?

3.如果我們要開始保護環境應該怎麼做?

2、小結

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綠色和灰色》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教學,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懂得同伴間相互友愛,激發熱愛綠色,保護和嚮往綠色的情感。

2、培養幼兒樂意欣賞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的興趣,初步瞭解敍事詩。

3、幼兒在感知作品的基礎上,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灰色所代表的含義。

活動準備:

1、製作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課件。

2、幼兒人手一面綠旗、灰旗。

3、詩歌表演的場地佈置(森林、鳥窩、小溪、棕櫚葉)。

4、錄音機、磁帶、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1、整體欣賞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詩,你們想聽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屏幕顯示詩歌內容、圖像、配音)

2、分段欣賞詩歌,理解詩歌隋節,初步體驗隋感。(定格背景)

“詩歌裏都説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欣賞第一段,體驗詩歌第一節的情感:

教師朗誦第一段,問:“小朋友,你覺得這兒的環境怎麼樣,心裏有什麼感覺?”

(2)欣賞第二段,讓幼兒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鳥的善良。教師朗誦第二段,問:

①“綠色的草地上誰來了,它為什麼要躲進草叢呢?你覺得灰色的狐狸怎麼樣?”

②“小兔知道這個祕密嗎?綠色的小鳥會對小兔説些什麼呢?”(引導幼兒用緊張、較快的語氣講述)

(3)欣賞第三、四段,讓幼兒體驗小兔的機智、聰明。

問:

①“小兔知道後,它是怎麼做的?”

②“它為什麼頂着棕櫚葉走呢?”

③“小兔經過了哪些地方呢?”(請幼兒提出疑問並解決)

教師有感情得朗誦第三、四段。

(4)欣賞第五、六段,讓幼兒體驗狐狸的失望。

教師朗誦並提問:①“狐狸為什麼要歎息?”②“它會説些什麼呢?”(請幼兒學做歎息的樣子)

3、表演詩歌,加深理解,進一步體驗情感。

(1)整體欣賞詩歌一遍。

“現在我們把詩歌再欣賞一次,如果你喜歡,可以輕輕地跟着説。”(屏幕顯示圖像、配樂、教師朗誦)

(2)幼兒分組表演詩歌。(屏幕顯示詩歌內容、配音)

“清你先和好朋友輕輕商量,分配好角色,把小動物們説的話表演出來,看誰表演得最好。”

(3)請表現突出的幼兒上台表演。

4、遷移經驗,玩遊戲。

(1)討論小兔安全地經過了草地,要想謝謝大家給它的幫助,那是誰幫助了它呢?(綠色的小鳥,綠色的棕櫚葉、森林、小溪、草地)

問:“這麼多的綠色幫助了小兔,你喜歡綠色嗎?”

(2)玩遊戲:看畫面舉小旗。(每個幼兒一面綠色小旗、一面灰色小旗)

“我們來玩_一個遊戲,好嗎?等一會兒屏幕上將出現一些畫,(畫面內容為:①優美、整潔的環境;②落淚的小鳥站在被亂砍的樹樁上;③世界各國兒童手拉手;④硝煙瀰漫的戰場廢墟;⑤工廠的煙囱冒着濃煙;⑥小朋友們在植樹。)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哪些畫的內容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畫的內容可以用灰色表示。小朋友用小旗來告訴老師,如果你説對了,會獎給小朋友一句很好聽的音樂。”

5、在歌曲:《綠色的家》中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欣賞了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而且知道了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事情可以用灰色表示,你們都喜歡綠色嗎?讓我們唱一首好聽的歌,把對綠色的喜歡都唱出來吧。”

集體演唱《綠色的家》。

活動延伸:

1、課後在表演區讓幼兒表演詩歌內容。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哪些事情可用綠色表示,些事情可用灰色表示。

3、組織開展“我是綠色小天使”活動,讓幼兒在實際行動中進一步體驗綠色的美好。

附詩歌

綠色的和灰色的

綠色的森林裏,

有塊綠色的草地;

綠色的草地上,

有條綠色的小溪。

一隻灰色的狐狸,

躲進草叢,

等候着小兔經過這裏。

一隻綠色的小鳥,

向小兔報告了這個祕密。

綠色的森林裏.

有塊綠色的草地;

綠色的草地上,

有條綠色的小溪。

一隻小兔。

輕手輕腳——

課題評價:

淌過了小溪。

灰色的狐狸,

等呀等呀。

它只看見——

綠色的森林。

綠色的草地,

綠色的小溪。

你聽,風兒送來了,

狐狸的歎息。

——唉!

效果分析:

幼兒在欣賞活動中,能夠正確運用感官,理解詩歌創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從而萌發情感,並在此基礎上動作、表情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出來。同時該活動將幼兒體驗美的目標要求有機地滲透於詩歌欣賞過程中,充分,教學獨特的教育功能,不僅提高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能力的遷移使幼兒在文學作品的薰陶感染中,其情感向着積極的價值取向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