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利率》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49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利率》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利率》教案

《利率》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經歷走進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達等過程,讓學生

瞭解有關儲蓄的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運用調查、觀察、討論、分析數量關係等方式,學習利息的計算方法,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服務於生活的價值,培養科學理財的意識。

教學重點: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税後利息的計算。

設計理念:本課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服務於生活的價值,從小培養科學理財的意識。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 提問:你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麼處理的?(課前佈置同學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瞭解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麼處理的)

你們知道為什麼要把積餘下來的錢存到銀行裏嗎?(明確:人們把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這叫做存款或者儲蓄。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關於儲蓄方面地知識你還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據學生交流地情況摘其要點板書: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體出示告訴你: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除了還給本金外,另外付給的錢叫做利息。利息佔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計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計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書上第5頁利率表)

師:你從這張利率表上能獲得哪些信息?説説年利率2.52%的含義。你認為利息與什麼有關?怎樣求利息?(學生討論)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讀題後明確,二年期的利率應該就是表格中對應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師: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條件?你會列式求利息嗎?(試着做一做,集體訂正)

2.教學試一試

(1)亮亮實際能拿到這麼多利息嗎?為什麼?(請了解利息税的同學解釋)

教師再説明:這裏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應得利息。但是根據國家税法規定,從1999年11月開始,儲蓄所得的利息應繳納20%的利息税,由儲蓄機構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後餘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實際得到的利息,即税後利息,也叫實得利息。購買國家債券、教育儲蓄不繳納利息税。

這裏的20%是什麼?

你覺得應該怎樣計算税後利息呢?可以先算什麼?用計算器計算亮亮實得利息是多少元?(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2)小結:一般我們從銀行取出來的都是税後利息,所以在多數計算中最後要將利息税減掉。

(3)引申:如果問題問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這裏的一共是什麼意思,包含哪些內容。(明確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税後利息)

這個問題由你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應得利息怎樣求?實得利息怎樣求?(學生列式解答)

二者的區別是什麼?實得利息是應得利息的百分之幾?(組織學生討論)

2.做練習二的第5題。

提醒學生教育儲蓄不需繳納營業税。這裏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麼意思?(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3.理財我能行

談話:你們對家中的存款情況瞭解多少?能説給大家聽聽嗎?當然該保密的就不要説了。(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後出示下面題目(同時出示利率表)

(1)張明家有5000元計劃存入銀行三年,張明的媽媽想請我們班的同學幫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還是存定期一年,然後連本帶息再轉存合算呢?(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據你家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投資?請你設計一個理財方案。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有意識地養成勤儉節約,計劃消費的習慣,並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發揮其價值。

五、佈置作業(兩道實踐題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銀行去儲蓄,從實踐中認識儲蓄)

1.到銀行存壓歲錢;

2.找一份存摺或存單,看懂上面的每一欄,並從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時間,能計算到期後這份存摺(存單)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利率》教案2

教學課題:

利率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11頁例4,做一做及練習二第9、1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總結歸納利息的計算方法,發展抽象慨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主要的存款方式,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積極參加儲蓄以及支援國家、災區、貧困地區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法與學法:

引導交流,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春節收到的壓歲錢怎麼處理的?

學生彙報:

生1:…

生2:我把錢放到信用社,因為我們那沒有銀行。

生3:信用社也就是銀行,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因為錢放在信用社既安全、又得利息。

師:利息是什麼?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利率。

板書課題:利率

二、自學探究,尋求算法

1、自學第11頁上面3個自然段。(課件出示)

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一來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二來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麼,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板書課題:利率

二、新課講授

1、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閲讀教材第11頁的內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後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例題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單位時間內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定,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閲讀教材第11頁表格,瞭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連本帶息的方法:

連本帶息取回的錢=本金+利息

(3)學生閲讀理解例4,計算後交流彙報,教師板書: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後可以取回5210元錢。

三、鞏固練習

1、20xx年11月,張爺爺把兒子寄來的8000元錢存入銀行,存期3年,年利率為2.75%,到期支取時,張爺爺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時張爺爺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2、李陽的爸爸將一筆款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時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陽的爸爸當初存入的是多少錢?

3、樂樂把50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兩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後,他準備把利息的80%捐給“希望工程”。樂樂捐給“希望工程”多少錢?

四、課堂小結

什麼叫本金?什麼叫利息?什麼叫利率?如何計算利息?怎麼計算取回的總錢數?

作業設計

一、解方程。

65%X+3.5×4=20

☆媽媽將500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為2.75%。到期後將會得到多少利息?

☆☆王庚今年的年終獎金有3萬元,他準備全部存入銀行,存期為兩年,年利率為2.10%。到期後,王庚一共取回多少元錢?

☆☆☆爺爺將半年的退休金全部存入銀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到期後,取得利息2375元。爺爺存入的退休金是多少錢?

☆☆☆☆爸爸將家裏30000元存入銀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2.75%。存期剛滿兩年時,因為家裏需要用錢,爸爸準備提前支取。按銀行規定,提前支取存款一律按活期年利率(即0.35%)計算。爸爸會少得到多少利息?

板書設計百分數: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取回總錢數=本金+利息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錢。

《利率》教案3

活動內容

人教版數學教材第十一冊第129頁實踐活動“調查利率,計算利息”,調查利率,計算利息。

活動目的:

1、結合百分數的知識,通過運用調查、實驗、觀察、估算、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2、通過多種途徑查找相關資料,經歷走進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達,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有關儲蓄知識,認識儲蓄的重要意義。

活動準備:

1、分小組調查銀行存款利率、國債利率。

2、瞭解銀行的各種儲蓄方式及服務特色。

3、結合自已所調查的,總結收穫、提出質疑。

4、每小組準備一個計算器。

活動過程:

一、通過預習,交流收穫

1、讓學生交流課前調查

師: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充分的調查,説一説你們有什麼收穫?你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的?

2、出示整存整取,國債年利率。(結合學生回答出示)

二、小組合作,彙報交流

1、出示例題:

小東的爸爸有5000元人民幣,請大家幫他算一算購買三年期國債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的收益哪個大?相差多少元?

(1) 估算

師:先請同學們猜一猜,買哪一種收益大呢?為什麼?

(2) 論證

師:請同學們動筆算一算,究竟是哪種收益大?

(3)交流

師:請同學們説一説,你是怎麼做的?哪種收益大?大多少?

整存整取 5000×2.54%×3×80%=302.4(元)

國 債 5000×2.54%×3=2348(元)

348-302.4=45.6(元)

(4)討論

師:相對來説,國債的利益比較大,請同學們説説國債和整存整取各自有什麼優點?

2、出示情境題

王剛的爸爸説:“我在國外辛辛苦苦地掙到了20000元,現在這筆錢該用在什麼地方呢?”請你們四人一組幫五剛的爸爸設計一個方案,小學數學教案《調查利率,計算利息》。

(1) 小組合作,討論方案

(2) 小組交流,共同探討

師:小組內選一個代表,説一説,你們幫王剛的爸爸設計了什麼方案?

(3) 選擇方案,説明理由

師:如果你作為王剛的爸爸,你會選擇哪個方案?為什麼?

三、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1、議一議

(1) 聯繫實際,説出想法

師:如果作為你自已有1000元,根據你及你家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投資呢?你是怎麼想的呢?

(2) 小結:我們實際存錢時,不一定看收益,哪一種適合就選哪種,即標準不同,選擇也不同。

2、問一問

(1) 聯繫實際,提出質疑。

師:在生活中,存錢取錢時,會遇到很多特殊情況?你家遇到過什麼特殊情況?或者,你有什麼新問題?

(2)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師:對於這樣的特殊情況,你知道怎麼辦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四、總結本課

師:那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呢?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注意發現問題,並學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學設想:

本次活動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和生活經歷出發,關注學生的潛能,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大眾數學”思想。

為了體現活動的實用性、實踐性、綜合性、趣味性,教師引導學生圍繞“調查利率,計算利息”這個主題,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1、(上網或閲讀書刊)查找資料,瞭解銀行的各種儲蓄方式及服務特色。

2、分小組調查銀行存款利率,國債利率

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交流,課前大量蒐集的材料、數據,得到了展現,形成高潮,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設計方案中,小組的合作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既動手又動腦,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們求知、探索、自主發展的天地,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感受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其次,聯繫生活,解決問題,將數學知識溶入社會這個大課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後,學生質疑,引起全地班的交流及各抒己見的爭論、辯解,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思維,使得整節課興趣盎然。

《利率》教案4

教材分析

1、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折扣和納税之後的第三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知識點,是用百分數解決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本章內容中的一個難點。

2、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1、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折扣和納税這兩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將要學習的第三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知識點。

2、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點時的障礙點應該在於利息税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税後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貧困地區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

1、通過自主探索,瞭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學過程:

一、課內交流、探究

師:在儲蓄的過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關的知識?(學生分組彙報調查結果)

(生彙報。開放的問題情景下,根據每組學生的差異,預計可能出現下列情況:(1)有關儲蓄的一般知識,如儲蓄的方式;(2)有關儲蓄的相關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後利息税的知識;(3)有關利息的計算方法,如有的小組利率的含義推導出利息的計算方法;(4)、有關調查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師:根據每組交流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並和學生共同整理儲蓄的相關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板書: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創設情景、體驗儲蓄

1、創設情景

2、體驗儲蓄。根據剛才的彙報情況,安排教學過程。

(1)學生拿出複製好的儲蓄存款憑證進行填寫。

(2)學生活動,教師瞭解學生填寫情況後,最後利用投影儀進行訂正。

(3)、充分聯繫生活,設置儲蓄密碼。

(4)保管好存摺或存單。

師:儲蓄完成以後,銀行要給我們一個存單或存摺,我們要牢記密碼,妥善保管好存單或存摺。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交流討論,瞭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根據剛才的知識,如果告訴你兩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夠求出張大爺儲蓄到期時能獲得多少利息嗎?(學生分組討論計算,彙報情況)

2、學習利息税知識。

師:大家都算出了應得的利息,但實際上張大爺他並不能得到你們算出的這些錢,你們知道為什麼嗎?請大家看一下課本第99頁最下面的一句話:“國家規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納税。”哪位同學能解釋一下?

生:就是銀行多給的那部分錢的5%要上交給國家。

生:就是隻能得到利息的95%。

師:對,存款的利息必須要按5%的利率納税,納税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座的各位同學長大之後都要依法進行納税。

師:儲蓄到期時,張大爺實際領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師總結利息的利息計算方法。

3、鞏固新知:學生進行練習(教材第100頁的“做一做”)

(1)學生個人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2)學生個人彙報

四、課後實踐、體驗儲蓄過程

師:請同學們課後把平時積攢的零用錢存入銀行,在儲蓄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你能想辦法解決嗎?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我們下節課繼續交流討論。

五、課後作業佈置

課本練習二十三的第6、9題。

《利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納税”及“税率”的含義,並能進行有關應納税額的計算。

2、瞭解一些有關利率的初步知識,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會利用利息的計算公式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索學習,體會到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納税及儲蓄的認識,體會依法納税的光榮和儲蓄對國家和社會的作用,理解儲蓄的意義。

2、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納税”“税率”及其相關概念的含義,並能進行應用。

教學難點:將“税率”與“利率”相關問題與百分數應用題建立聯繫,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請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納税、儲蓄的信息;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主題圖)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正在蓬勃發展中,為了讓祖國更強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建設,你知道這些錢是哪來的呢?

2、誰能來説説什麼叫納税?為什麼要納税?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課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學生明白依法納税的意義和重要性。

(二)結合情境,學習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義。

(1)自學教材第10頁,進一步明確納税的意義。

(2)反饋: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什麼是納税?什麼是應納税額?什麼是税率?

(3)介紹自己所瞭解的納税項目並進行簡單介紹。

2、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概念,並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3。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多少萬元?

①讀題,説説“營業額的5%”是什麼意思?這裏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學生獨立完成。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係成立:

營業額×税率=營業税。

(2)練習: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她應繳個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讀題,重點引導理解“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這句話的意思。這裏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資的3%嗎?教師可以適當補充有關個人所得税的税法規定。

②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係成立:

(總收入-免徵收部分)×税率=個人所得税。

(3)對比兩道題,瞭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在瞭解税率有關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解決,既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對概念有進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讓學生利用概念的解讀順利地解決問題,使得問題解決和概念理解相輔相成,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理解“利率”的含義。

(1)除了税收,人們把有結餘又暫時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銀行裏,這也是支持國家建設的行為。你對儲蓄有哪些瞭解?(學生根據課前瞭解説一説)

(2)自學教材第11頁內容,初步瞭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

(3)結合實例理解信息。

①(實物投影出示存單的憑證)這裏哪個是本金,哪個是利率,得到的利息又是多少?

②這是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存款利率,你發現什麼?

③小結: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銀行的利率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的。

「設計意圖」雖然對於儲蓄這件事學生並不陌生,但是他們真正接觸的並不多,在初步瞭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基礎上結合實例進行理解很有必要。

4、學習利息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4。

到期後,王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①到期后王奶奶能取回的錢應該包括哪幾部分?我們可以先算出什麼?試着先算一算王奶奶能拿到多少利息。

②反饋交流。

預設1:5000×3%×2=300(元);

預設2:5000×3、75%=187、5(元);

預設3:5000×3、75%×2=375(元)。

③哪種算法是正確的呢?

④想想利息的多少跟哪些因素相關?該如何計算?討論得出如下關係式: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⑤小結: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們在計算時要注意存期和年利率的對應。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時還要考慮存款時間。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嘗試自行計算利息,探討利息的計算方法,在反饋中進行辨析答疑,從而得出利息的正確計算方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鞏固。

⑥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錢呢?

⑦口答。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王奶奶到期拿到的錢應該包括利息和本金兩部分。

(2)嘗試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0xx年8月,張爺爺把兒子寄來的8000元錢存入銀行,存期為5年,年利率為4、75%。到期支取時,張爺爺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時張爺爺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①學生獨立解答。

②交流反饋。

重點對比兩種解題方法:

方法一: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方法二:8000×(1+4、75%×5)=9900(元)

説説這兩種方法在計算上有什麼不同,分別是怎樣思考的。

(3)教師:我們是如何計算利息的?在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設計意圖」將例題及嘗試練習略作調整,使得教學更有層次性,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10兩題。

(1)李老師為某雜誌審稿,得到300元審稿費。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她應繳納個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筆3000元的勞務費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餘部分要按20%的税率繳税。這筆勞務費用一共要繳税多少元?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交流反饋。

③對比兩題,看看兩種交税方式有什麼不同,想想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3)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9題。

下面是張叔叔20xx年8月1日到銀行存款時填寫的存款憑證。到期時張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錢?

①要知道到期時張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錢,得知道什麼?(根據回答出示銀行存款利率表)

②存期半年,在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③集體交流反饋。

2、實際運用

在過年的時候你收到過壓歲錢嗎?如果把這些壓歲錢存起來,你打算怎麼存,到時會得到多少利息?你準備怎麼使用?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用生活中的實例設計練習,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把握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四)課堂總結,課外拓展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要注意什麼?

2、課後調查(選做):

(1)問一問爸爸媽媽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税?瞭解我國對個人所得税的税收規定。

(2)瞭解家裏的儲蓄情況,瞭解我國最新的儲蓄利率的信息。

「設計意圖」課後調查,讓課堂與家庭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

反思

本節課教學的內容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成功之處:

1、明晰概念,理解概念的意義。在本節課中,出現的概念比較多,例如:什麼是納税,什麼是應納税額,什麼是税率,什麼是本金,什麼是利息,什麼是利率。這些概念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説明,這樣記憶會更深刻。另外,對於拓展知識成數也要讓學生認真理解,這個概念與學生生活聯繫不密切,但是對於農民來説,必須要求掌握和理解的。

2、靈活掌握計算公式,正確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應納税額、各種收入與税率之間的關係;本金、利息與利率之間的關係;掌握其中一個計算公式:應納税額=各種收入×税率;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就可想到另外兩個除法計算公式。

不足之處

注重了數學問題的解決,忽視了對學生關於如何根據不同的存款特點選擇儲蓄。例如練習二十三中第7題:在學生獨立設計不同的儲蓄方案後,沒有讓學生評議感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與弊,教給學生簡單的生活知識。一般來説,定期比活期的利率高,存款年限長利率就比較高,如存三年期、兩年期比存一年期的利率高,但不能像一年期那樣每年可取一次利息,而國債因不用交納利息税,獲取的利息比同期的定期存款稍高些。

再教設計:

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此達到兩者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