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高二作文序列練習之一(粵教版必修五)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24W

一、作文題目

高二作文序列練習之一(粵教版必修五) 教案教學設計

在生活中,我們都要跟錢打交道。有的人崇拜金錢,“一切向錢看”;有的人視金錢如糞土;有的人用金錢造福他人,造福人類

請以“金錢”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對金錢的認識和看法,可以寫你有關金錢的經歷、體驗、情感等。題目自擬,文體自選。

二、達成目標:

記敍文敍事清楚(時間、地點、人物、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議論文觀點明確(我認為,我的見解是),散文感情真實

三、課時:寫作2 課時,評講1 課時。

四、相關鏈接

1、範文

必修5《錢》

②《一文錢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不但算數、文采很好,人也老實。他很懂得經商之道,因此也積蓄了一些財產。可惜後來時運不好,把房屋財產都陪光了,最後淪落到身無分文的地步,流浪在街頭。

有一天晚上,他睡在一間財神廟的地上,在迷迷糊糊中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在他耳邊説:“年輕人,你命中的劫難已滿!你把你的財產拿去吧,在正殿上第三塊石板的下面。”年輕人一下子驚醒過來,再也睡不着了,他睜着眼睛等天亮,想知道聽到的是不是真的。

天剛矇矇亮,他就去翻起正殿上的第三塊石板尋找,可是找來找去也沒有看到什麼東西,最後只找到了一枚銅錢。他沮喪地坐在地上想:“可能我是在作夢吧?怎麼能 真的相信呢?我這麼倒黴,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有了好運呢?唉!還是別想入非非了。但是有這一文錢也不錯,至少可以買點吃的填飽肚子!”

他拿着這一文錢買了一小碗湯麪,快吃完時,他一眼瞟見在麪攤角落有一個小包包。他心想可能是哪個食客遺落下來的,好像麪攤老闆也沒有發現,於是他便偷偷拿過來看 看是裏面有什麼。他走到不遠處打開一看,發現都是一些賬單和支票之類的,他曾經從商,知道這些單據都是很重要的東西,於是他決定等失主來找尋,好歸還失主。

果然,不多時,有一個商人模樣的人很慌張地走到麪攤那裏詢問。麪攤老闆堅持説自己沒有看見,商人急得有點不知所措了。年輕人就前去問那商人説:“你遺落了什麼東西阿?都有些什麼?”商人照實説了,年輕人看他説得符合,就將包包歸還給了商人。

商人當然是千恩萬謝了,並從包中拿出一張一千兩銀子的支票作為酬謝,可是年輕人卻堅決不肯收下。商人見他落泊的樣子,又這麼老實,更加感動不已。於是商人問 起年輕人為何落到如此地步,年輕人將自己的種種告知了商人。商人得知他善於算數、書寫,便決定幫他。商人帶着年輕人買了幾件好衣衫,又去澡堂洗了一個澡,讓他換上新衣,就領着他去見一個洋行的老闆。商人和洋行老闆是好友,他將剛才發生的事告訴洋行老闆,並推薦年輕人給洋行老闆當賬房先生。洋行老闆瞪大眼睛驚訝地聽着,覺得年輕人太誠實了,就馬上聘用了他。

這洋行做的是進口洋布的生意,規模非常大,很多同行的都到這裏來進貨。可是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整個市場都不好,生意很清淡,洋行囤積了很多貨。外國老闆一看這種情形想必會維持很久,便把行中一切事物交給賬房先生打理,自己就徑直回國去了。

沒想到洋行老闆回去不久,市場對洋布的需求大增,洋布的價格也日日往上漲得驚人。年輕的賬房先生趁此好時機將存貨拋售,贏得了相當豐厚的獲利。

過了幾年,洋行老闆又回到中國,賬房先生將行中所有的獲利,連本帶利都交給了老闆。老闆見他這樣誠實,就決定把所有的利潤給他,自己只收回本錢。可是賬房先 生怎麼也不肯收,老闆最後想了一個辦法,便刻了一個圖章送給他,並規定從此以後每售布時必須經過賬房蓋章,每蓋一個章,扣除營利一文錢,扣除所得的錢全歸 賬房先生所有。

這樣一來,賬房先生的收入就非常可觀了,不出幾年,他就成了一個大富翁。想一想這一切,還真虧了那一文小錢呢!

現在有很多人都説着這樣一句話,甚麼“無奸不商”,也有的人説:“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説來説去,好像從商的不誠實成了自然,好像一定要犧牲別人的利益自己才會獲利似的。其實不然,只有誠信才能長久,善良才會得到同樣的回報。就像故事中的年輕人一樣,是誠實給他帶來了轉機,是善良給他帶來了永久的財富,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的所為啊!在我們生活中,哪一件事情不是這樣呢?

2、積累素材

①名言警句

(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

(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

(4)“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5)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內則其方,外則其圓.其積如山,其流如川……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愛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無翼而飛,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顏,開難發之口.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後,處前者為君長,在後者為臣僕.………可謂神物.無位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入紫闥.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諍辯訟,非錢不勝.孤弱幽滯,非錢不拔.怨仇嫌恨,非錢不解.令問笑談,非錢不發. ……諺雲:"錢無耳,可暗使",豈虛也哉!又曰"有錢可使鬼",而況於人乎!----《錢神論》 魯褒

(6)“窮在鬧世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增廣賢文》

(7)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增廣賢文》

(8)"貪財是萬惡之源." 《聖經》

(9)咦,這是什麼?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黃色的奴隸可以使異教徒聯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詛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的癩病的人為眾人所敬愛;它可以使竊賊得到高官顯爵……它可以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即使她的尊容會使身染惡瘡的人見了嘔吐,有了這東西也會恢復三春的嬌豔。來,該死的土塊,你這人盡可夫的娼婦…… 你慣會在亂七八糟的列國之間挑起紛爭…… ──英 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10) “錢遮眼睛頭髮昏,官迷心竅人沉淪。功名利祿如糞土,富貴榮華如浮雲。如君能出賚赦手,脱胎換骨重卧薪。” 廣西玉林地委書記李乘龍受賄一千六百萬,這是他在獄中寫的詩。

②小故事

(1)、佛經裏,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難外出乞食,看見路邊有一罈黃金.佛陀立刻對阿難説:"看,毒蛇."阿難亦應聲答道:"果然是毒蛇."

(2)、一個富翁,生意紅火,每日操心,算計,煩惱不堪。隔壁的一對窮夫妻以賣豆腐為生,整天邊磨豆腐邊説笑,其樂無窮。富翁的太太心生嫉妒,對丈夫説,人家雖窮,但快樂,快樂值千金呀!富翁詭譎地説:我叫他明天就快樂不起來!説完扔了塊金子到隔壁。次早那對窮夫妻發現了地上的金塊,撿了起來,欣喜異常。説發財了,再也不用磨豆腐了。轉念一想:可是這金子怎麼用呢?買什麼呢?如果人家説是偷來的怎麼辦呢?……如此這般,坐卧不寧,茶飯不思。隔壁的富翁再也聽不到他們的笑聲了。

(3)、兩頭驢子馱着沉重的揹包,吃力地往前走。一頭馱的是滿袋金錢,另一頭馱的是滿袋糧食。馱着財寶的驢子因為感到自己馱的東西價值不菲,所以昂首闊步,把系在脖子上的鈴鐺擺得悦耳動聽,它的同伴則不聲不響地跟在它後邊。突然一夥強盜從隱蔽處竄出來 ,撲向驢隊。強盜跟趕驢子的人扭打時,用刀刺傷了馱財寶的驢子,並貪婪地把財寶搶劫一空,對糧食則不加理會,馱糧食的驢子也就安然無恙。受了傷的驢子大歎倒黴,對同伴説:“還是你運氣好啊,雖然不神氣,但總不至於挨刀子。

大道理:越神氣的位置,就要擔越重的干係,謹慎行事別隻顧着神氣。在令人仰慕的黃金背後暗藏着一定的殺機和險情---金錢並沒有錯,但金錢帶來的惡果我們卻不能躲避。

五、寫前構思

構思提綱

記敍文(要素:時間、地點、人物、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畫龍點睛句)

議論文(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方法)

【教學後記】

包括尖子班學生在內的不少學生連敍述清楚一件事情的能力都欠缺,作文訓練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