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01W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各自特徵和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繫和變化規律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麼關係?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麼圖形?(長方形)如果把這樣大小的許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麼形狀?(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説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繫很多,在工農業生產中用途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示範操作,認識面、稜、頂點

1.拿出一根蘿蔔,用刀切一刀,要求學生觀察並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告訴學生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蔔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學生看。

師:這塊蘿蔔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麼呢?(稜)

3.繼續切,把蘿蔔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現了一個新情況,讓學生觀察後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稜。

師: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蔔的活動認識了物體的面、稜、頂點。

4.教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學生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察,並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稜、頂點。然後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

三、認識長方體

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並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麼?

(2)長方體有幾條稜?哪些稜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討論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後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稜,同方向的稜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着教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訴學生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長方體的知識,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徵?根據這些特徵,聯繫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説説它們的面、稜、頂點(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②誰能説説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稜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③出示透視圖。告訴學生: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判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説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麼。

5.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學生觀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於一個頂點的'有幾條稜?是哪三條稜?告訴學生: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稜長稱為長,縱的稜長稱為寬,豎的稜長稱為高。

(2)教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學生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學生拿出各自帶着的錄音磁帶盒,要求:①在教師規定的統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釐米。②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並報出數據,讓其他學生猜出報數據學生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認識正方體

1.以練習一第1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釐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訴學生:“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學生取出正方體學具,教師要求學生動手量一量12條稜的長度,觀察6個面的形狀和大小。教師提出問題:發現了什麼?

經過討論,讓學生閲讀課本,根據課本的敍述,要求學生講出:(1)正方體的特徵。(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係。

五、總結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請取出按照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製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徵?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係怎樣?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瞭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稜長。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瞭解長(正)方體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麼關係?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着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我們為什麼把這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説明面、稜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並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後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稜頂點長方體數量形狀大小數量長度數量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彙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説明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要求根據特徵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並説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釐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後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獨立觀察提綱:

(1)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麼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稜?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面稜頂點正方體數量形狀大小數量長度數量位置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並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徵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相同點: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稜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係: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還有什麼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台、長方台等;投影片;動畫。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複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台、長方台、墨水瓶盒等。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麼特徵。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徵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麼圍成的?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麼?請摸一模三條稜相交處有什麼?

教師板書:面、稜、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徵”】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麼關係?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稜?稜的位置、長短有什麼關係?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稜:12條,相對的4條稜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説一説長方體的特徵。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別呢?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你能看見幾條稜?哪幾條稜?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看不見的稜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後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稜可以分幾組?怎樣分?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徵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徵”】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麼變化?(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徵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徵。學生討論、歸納後,

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稜:12條稜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相同點:面、稜、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稜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徵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説一説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