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南瓜豐收了》含反思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24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南瓜豐收了》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南瓜豐收了》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喜歡畫畫,是孩子的天性,在紙上留下的每一根線條,每一個色塊,都是他們表達情感的結果。因此,繪畫便成了幼兒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新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遍地飄香的瓜果、金燦沉甸的稻穀、玉米……把秋天裝扮得多麼豐盈和美麗,更讓辛勤耕耘了一年的農民叔叔、阿姨們樂開懷、喜歡欣。在這碩果累累的美麗秋天裏,引領孩子們去感知秋天的美麗和富饒,去如同身受地感受、體會農村小朋友家豐收的無比喜悦心情,激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去表現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義。不僅讓孩子們的表現慾望得到了滿足,而且能很好激發孩子們心中對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嚮往和熱愛情感。為此,我們中班組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品,選擇秋天豐收果實裏的典型性碩果——南瓜為表現內容,以激發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情感,在愉悦、積極的感知、體驗後能拿起畫筆大膽、自信的表現出豐收的各種南瓜形態及其表達出豐收的快樂情景為目的設計了這一繪畫活動。將以孩子們喜愛的遊戲形式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引領孩子們快樂、主動地體驗和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橢圓形和弧線表現出南瓜的主要特徵。

2、嘗試用線條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將南瓜擬人化成“快樂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悦。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到豐收的喜悦,能用橢圓形和弧線條表現出南瓜的主要特徵。”

難點:嘗試用線條表現出不同姿態的“快樂南瓜娃娃

活動準備

1、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出的圓形南瓜形圖一張(不圖色)

2、圓形南瓜繪畫步驟圖一套。

3、不同可愛表情和姿態的南瓜娃娃圖。

4、形象可愛、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豐收舞曲》、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並操縱可愛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活動的慾望:“小朋友們好!我是農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裏,我們農村小朋友家裏每天都要豐收許多的瓜果和糧食,今天我家又要大豐收了,我真開心啊,誰想知道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麼嗎?是什麼樣的嗎?”“想知道就幫我一起去豐收吧”,帶幼兒來到佈置好的“瓜園”。

(二)師生互動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導幼兒感受豐收的氛圍。(體驗豐收的喜悦和快樂,誘發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麼啊?哇,豐收這麼多的南瓜,可以用來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們大家一起吃了,我好開心啊!你們呢?”

(2)指大屏幕上:“瞧,農民叔叔阿姨們在幹什麼?他們為什麼笑的那麼開心?我們同他們一起來跳豐收舞表達表達豐收的快樂心情吧”。(帶領幼兒圍着南瓜隨《豐收舞曲》的旋律開心地舞動身體)

2、引導幼兒感知獲取南瓜的有關信息。(瞭解、認識南瓜的外形特徵,為繪畫南瓜作鋪墊)。

(1)以“丫丫”的角色引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聞一聞,你發現了南瓜的什麼祕密?”(讓幼兒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徵)

(2)引導性提問:“南瓜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身體上有些什麼?摸上去有什麼感覺?頭上有什麼?(幫助幼兒梳理清對南瓜外形特徵的認識)

3、學習畫南瓜的方法(引領幼兒在積極主動的過程中掌握畫南瓜的基本方法,為幼兒能富有個性地表現南瓜的外型特徵和姿態奠定基礎)

(1)出示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成的圓形南瓜圖,以“丫丫”的角色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我給什麼形狀的南瓜畫的像?是由幾個什麼圖形和幾條什麼線條組成的?這個圖形象什麼?這些線條是什麼線?表現的是南瓜的什麼?”(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組成圓形南瓜圖的基本元素,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才會把南瓜畫得這麼形象?”(訓練幼兒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兒歌引領幼兒學習畫南瓜的方法。(通過熟練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兒歌幫助幼兒清楚瞭解、記憶畫南瓜的方法和步驟)

“丫丫是這樣畫圓形狀的.南瓜的”,邊念兒歌邊演示畫南瓜的基本步驟:“小丫丫畫南瓜,先畫一個雞蛋蛋,再加兩半雞蛋蛋,左弧線畫一半,右弧線畫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夠大,再來加兩半,左弧線畫一半,右弧線畫一半。哈哈!大南瓜畫好了,添個瓜柄拎回家”。

(3)給圓形南瓜繪畫步驟圖正確排序。(引領幼兒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中加深對圓形南瓜繪畫步驟的掌握)

出示順序打亂的畫圓形南瓜步驟圖,讓幼兒根據“丫丫”念出的兒歌找出相應的步驟圖依次排列,然後並邊念兒歌邊用右手食指進行空畫練習。

(4)引導幼兒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習橢圓形南瓜的畫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學習將已學到的知識遷移和變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領:“小朋友們,我好想也給橢圓形的南瓜也畫張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應該怎樣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願意來當我的小老師教教我呀?”

鼓勵幼兒大膽上台展示、介紹自己畫橢圓形南瓜的方法,然後,老師以“丫丫”的角色引領大家討論:“畫的象嗎?”若畫得形象,方法得當,便引領大家學習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當,畫不形象,便加以引導:“畫得怎樣?哪裏不象,應該怎樣畫?”

4、幼兒在畫紙上畫南瓜。

教師巡迴觀察,引導孩子們學習合理佈局畫面,鼓勵大膽、自信地下筆,重點激發那些怕下筆的孩子的自信心,並給予適宜的幫助,讓他們完成作品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而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嘗試用線條添畫五官和四肢,將南瓜畫像變成“可愛的南瓜娃娃”。(給予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現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分別請幼兒做出不同的快樂表情和擺出各種姿勢,引導大家觀察、討論:“用什麼樣的線條表現恰當?怎樣畫?”

幼兒在自己的南瓜圖上添畫自己喜歡的五官和姿態,併為那些繪畫表現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態的南瓜娃娃畫像給予他們啟發和指引。重點鼓勵孩子們自己創造性地表現,不要與別人的相同。

6、“給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練習漸變色的搭配和塗色方法)

提問:南瓜有那些顏色?用什麼塗色的方法能會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顏色漸變來給南瓜塗色?”

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漸變顏色搭配裝扮自己畫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開“豐收舞會”。(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隨着歡快的《豐收舞曲》旋律快樂地向大家展示並有節奏舞動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執教教師不僅創遍了直觀、有趣的兒歌來幫助孩子們記憶作畫步驟,而且還繪製了步驟圖引導孩子們通過聽兒歌排列步驟圖的方式來進一步鞏固、記憶畫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導孩子們在探索、發現、練習的過程中去主動學習。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可減少念兒歌反覆畫和空手練習畫的次數。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應再富有感召力些,課堂氣憤會更好。決定在此基礎上全面優化目標、方法、策略與過程後再開展一次較為優質、有效的活動。就這樣,全體教師吸納了前三次活動中的優點完善了方案後又開展了第四次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並將豐收的氛圍和喜悦的渲染了出來,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