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社戲》教案設計參考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教學目標:

《社戲》教案設計參考

1.培養學生閲讀小説的能力──瞭解情節敍述的詳略處理和景物描寫對錶達主題思想的作用,《社戲》教案設計6。

2.瞭解小説的主題思想的深刻含義,體會作者對淳樸健康的農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純真無私、誠摯善良的優秀品質的歌頌。

3.虛詞的表達作用。

教學重點:

1.敍事的詳略處理原則與方法。

2.景物描寫。

3.虛詞的表達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質疑、整體把握全文)

1.指導學生按下列[預習提綱]進行預習。

[預習提綱]

(1)查閲工具書和有關資料,瞭解作品時代背景(寫成資料卡片)。

(2)閲讀課文後,思考以下問題:

①課文的第一段有一個關鍵詞語,它是全篇的中心主題思想,你能找到嗎?這個詞語又和小説的標題是什麼關係?

②小説寫了幾件事?詳寫什麼?略寫什麼?為什麼這樣來處理?

③課文中你喜歡的環境描寫是哪一段?你為什麼喜歡它?

④課文中你認為最生動的場面在哪裏?作者為什麼能寫得如此生動?

(3)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歸)省:xǐng 行輩:háng 憚: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攛掇:cuānduō 鳧(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潔):jiǒo 漂渺:piāomiǎo 糾葛:jiūgé

2.質疑。由同學們提出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最後由教師把大家提的問題,歸納整理在[預習提綱]之中,加以研究。

3.師生共同評點課文。

(1)首先要從整體入手,把握課文的中心內容與作者的思路脈絡。可結合[預習提綱]中的思考①題來研究評點。

先由同學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課文時代背景的資料。抓住要點是①文章寫於1922年,由於辛亥革命不夠徹底,在封建軍閥的統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緊緊地禁錮着大家的頭腦,封建的禮教制度牢牢地束縛着人們的手腳,一切都沒有進步,一切都沒有朝氣。②在這種氣氛之下,兒童教育就更成為封建教育制度的犧牲品了,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社戲》教案設計6》。枯燥無味的教育內容,僵化呆板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發展,而且備受摧殘。少年兒童們渴望自由,追求發展,嚮往大自然的美好風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融洽友愛互助的關係。魯迅先生的《社戲》,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以一個少年兒童觀察社會,觀察人情的角度,生動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發出了時代的吶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

(2)結合[預習提綱]中第①題進行討論分析評點,整理出作者的思路應是:文章的標題是社戲(指導學生閲讀課文註釋①),這是民間一種活動,在浙江紹興一帶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每年所演的“年規戲”。這是文章的中心線索,全文以到趙莊去看社戲為線索而寫出。但文章的'主題思想卻在“樂土”二字上(指導學生閲讀第一段後找出這兩個字,並作評點)平橋這個小漁村是樂土,去看社戲是在樂土上的快樂活動之一例。

那麼去看社戲樂在哪裏呢?作者怎樣寫出“樂”字來呢?你認為樂不樂?(可以和作者一起來討論一下嗎?)循着這個思路,進入課堂學習的第二個環節,對課文的重點作局部的精讀與分析。

(3)結合[預習提綱]中的第②題,討論研究評點。

請注意作者對平橋村的描寫是多麼的簡單樸素:“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户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驟然一看,會叫人納悶,這個小地方有什麼可值得寫的呢?先用一個冒號,解説清楚了為什麼是樂土?平橋村沒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枯燥難懂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可見封建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給孩子們心靈中留下的烙印是多麼的可怕而又可恨啊!一個冒號點明瞭主題。一句話作了概述,這是“樂土”與“牢籠”的對比,略提後者,詳寫前者。

作者怎樣詳寫樂土──平橋村的農家生活特點呢?(指導學生閲讀課文和2、3、4段後作概述)大家閲讀後有什麼感受,樂不樂?

一接觸課文,就會給我們一種很強烈的感染力:這裏是多麼有趣生動的生活啊!首先,這裏不存在着封建意識中“犯上”的觀念,因為“他們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識字”,封建禮教的干擾少些,這是民主平等的,因而也是自由的樂土。第二件事寫“釣蝦”,寫出鄉間小夥伴的熱情好客,心地善良。“照例”二字樸素而又認真地寫出這種習俗已經流傳很久,人人皆知,事事如此。而第三件事“放牛”,則寫出“我”的無能,才知道在實際生活中,光會念“秩秩斯干”是沒有用的,而小夥伴們在實踐中是怎樣的多才多藝啊!

以上三件事是詳寫中略寫,只在點明平橋村是塊“樂土”。是為下面的詳寫去看社戲作鋪墊。

第二課時

用“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一句引入課文重點詳寫部分,過渡很自然。

課文的第5-9段,在大略讀過之後,深感這一大部分雖然只是在交代事件發展的過程,但也少不了作者的精彩的着筆:“我”“急得要哭”到“不釣蝦,東西也少吃”和最後的“不開口”,都在説明“我”的“無能”與無奈。而一個“大悟”與“攛掇”,終於使盼望成為現實,難怪大家高興得“立刻一鬨的出了門”。描寫形象真切,叫人如聞其聲了。少年夥伴們的聰明才幹,善解人意,躍然紙上,兩相對比,又深化了小説的主題思想。

以上可以劃為小説的第二部分。

小説的第三部分是去趙莊看社戲,是高潮部分。部分是詳寫。讓我們來分析體會作者是怎樣寫的?如果讓你來寫這段,你將怎樣處理這些材料?

小説按照順敍的思路在發展。第10段是寫出發,在這樣一段本來是平淡的敍事中,作者也沒有放過渲染主題思想的機會:“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多麼能幹,多麼周到,多麼有組織!令母親與外祖母都非常放心,只有一句“要小心”的吩咐,追上來相送這離弦箭般的小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