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通用6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16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通用6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閲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三、課前準備。

1、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2、教師:

(1)準備課前説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

(2)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內容。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着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一直都沐浴着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

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出示學習目標並板書課題。)

(二)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詞。

2、教師可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4、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過程當中發生了什麼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三)教師導學。

“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於形式。

(四)教師小結。

文中描繪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當中所發生的事,只要意思對即可,給予肯定。用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分歧”。

(五)自主合作探究。

1、教師引導:精讀課文,想一想在散步過程當中“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膽提出來,共同探討學習。

2、提示質疑:

(1)母親為什麼偏偏要走大路?

(2)“我”為什麼感到責任的重大?

(六)小結。

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進行埋下伏筆。“我”為什麼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於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於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於“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1、教師引導: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裏談感受。

2、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不管做什麼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麼辦?

(七)學生討論歸納。

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並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1)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麼感情?

(2)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什麼樣的家庭?

(3)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麼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八)重點研讀。

1、過渡:

“我”和妻子是如何揹着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麼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於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啟發。儘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2、重點研讀後,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後一段。請同學們速讀課後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①這篇短文寫了什麼事?

②《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説説你的理由?

3、教師引導:

學生讀後,小組交流,教師鼓勵,並因勢引導: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本文的範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通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説明緣由,只要説得有道理即可。

4、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①《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寫

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裏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②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藴含着豐富的思想內涵。

③以小見大的寫法:

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及重點]

1、學習散文訴朗讀的停頓,訓練朗讀

2、通過關鍵語句理解、體會人物的形象美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媒體設計]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大家有散步的習慣嗎?其實寫文章不一定就是寫轟轟烈烈的大事,在作家的筆下,小事也能寫出大意境來!關鍵是看你的悟性如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莫懷戚的一篇著名散文--《散步》(板書課題--散步)看看它的意境究竟大在哪裏?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範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注音,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後,放聲朗讀。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1.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明確:我帶着妻子和兒子在一個初春的季節裏到田野去散步。母親身體不好,要走大路,兒子覺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我選擇走大路照顧母親,母親卻變了主意要走小路。母親和兒子累的時候,我和妻子分別背起了母親和兒子,我感覺到我和妻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2、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明確:

①通過散佈,些美好的家庭生活,寫一家人的互敬互愛:

表現互敬互愛的句子有:

他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很聽他的話一樣。我小時候是一個乖孩子,很聽母親的話;母親現在老了,而我已人到中年,母親很尊重我。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充滿骨肉之情。

我母親老了--他總是聽我的。母親老了,尊重我的選擇;兒子還小,習慣聽我的話;妻子呢?往往聽從我的意見。一家人互敬互愛,非常和諧。

②通過細節描寫表現祖孫三代的感情:

表現互敬互愛的細節有:

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我理所當然的照顧母親,反映了對母親的尊敬。

母親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嶇,孩子感興趣。母親慈祥,想讓孫子高興,改變了主意,反映了老母親對孫子的喜歡和愛護。

③我是一箇中年人,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

滲透這我對生活的使命感的語句有: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此處作者用了一個類比,在嚴重關頭,民族領袖往往決定這民族的命運和社會的發展。家庭中也是這樣。我作為家庭的主腦,在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時,必須處理得當,這是一種責任,否則就會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於是我感到責任重大。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最後。這是一種比喻的説法。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説明我和妻子意識到自己肩負着承前啟後的重任,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

4、三步前文章還有一段對初春景物的描寫。找出來體會作用。

提示:第4段是對初春的描寫。心率、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同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是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

三、總結梳理,回扣目標

這篇文章通過運用抓住“散步”這個聚焦點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三代之間深沉的愛”這一主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散步》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文章選取了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揚光大。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擁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善於從生活實事中去感悟人生哲理。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但不善於藉助語文學習的經驗去觀照實際生活。

七年級的學生又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了因此,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做問題的發現者、思考者、探索者。

設計思想

我們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他們積極投身於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本課的教學以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課的教學教師大放手,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交流,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藉助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以小見大,以事寓理的記敍方法。

2、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濃濃的親情,理解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1、體味濃濃的親情,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2、學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親情之美,生活之美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時間大約1分鐘)

母慈子孝一直是中國人追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它像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這一節課,我們的心靈將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作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

旅行中,我們將領略到那景物描寫的詩意之美,對稱樸實的語言之美,尊老愛幼的人性之美。

二、揭題

(時間大約3分鐘)

師點擊電腦顯示:一家人到郊外散步的圖片,一位父親揹着她母親,他妻子揹着兒子走在一條風景優美的田園小路上。(電腦播放背景音樂:《江南》)(營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師:從圖片中你知道了什麼?

生:父親揹着她母親,妻子揹着兒子。

生:一家四口子在散步。感受到他們很温馨。

生:我覺得圖上景色如畫,田園小路風光美麗……他們在這個地方走,真的太妙了。

三、感知課文

(時間大約5分鐘)

師:是啊,生活處處見真情,生活處處有親情。下面我一起來學習莫懷戚的《散步》,領略課文中那濃濃的親情。

(點擊電腦顯示)

1、自主朗讀課文,將不懂的字詞句,劃一劃。

2、你在閲讀中發現什麼不懂的問題,請提出來。

(學生自由朗讀,有的學生邊讀邊在書上圈點勾畫。)

(播放背景音樂《回家》,讓學生在優美的意境中讀,這有助於學生感知文章語言的情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

(讀完後讓學生質疑)

師:讀了後,你發現了什麼問題?請提出來。

生:“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一句話不知怎麼理解。

生:奶奶開始想走大路,為什麼又同意走小路呢?

生:結尾的.地方為什麼説,我和妻子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其他同學幫助回答問題,這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又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探究課文

(時間大約19分鐘)

1、人性美

師:同學們真會發現問題,那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人間的頌歌——

師點擊電腦顯示: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他們各有什麼性格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理解出他的性格特點?

(生積極舉手回答)

生:課文寫了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我的兒子

生:我從“我説,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這句話看出我很孝敬父母親。

生:我從“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這裏知道我雖然很愛兒子,但更加尊敬母親。

生:我從“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知道我既尊老又愛幼。

生:我由“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看出母親聽兒子的話。

生:我從“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瞭解到母親很愛孫子。

生:我從“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這裏知道妻子很賢良。

生:我從“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裏知道獨生子很聰明。

師:同學們回答非常準確,可以看出同學們非常認真讀、思考。

師點擊電腦顯示:

散步: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

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我的妻子:温柔賢惠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師點擊電腦顯示:

2、散步中出現什麼“分歧”?我是怎樣作決定的?最後“分歧”是怎樣解決?

生:兒子要走小路,母親要走大路。

生:我決定聽母親的話走大路。

生:最後母親聽兒子的話走小路,因為小路有美麗的景色。

師: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與你的長輩發生過“分歧”的事?你是怎樣解決?

生:有一次我和父母爬西樵山,我想爬一條崎嶇的山路,而父母堅持走大路,怕危險。我看到父母那麼緊張我,為我着想,就順從了他們的意見。

師:好,你知道了要尊重父母。

師點擊電腦顯示:假如我委屈了我的母親,聽從我的兒子走小路,那將會是什麼場面,以小組為單位,發揮你的想象力,説説“我們”四口子的對話?看哪一組説的最精彩。(可用比賽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生:第一組:

生(我):我們走小路吧!

生(兒子):好啊,好啊!

生(妻子):奶奶身體不好,走小路容易摔倒。兒子乖,我們走大路。

生(兒子):不行,不行,我要走小路。

生(母親):哎,我年紀都這麼大了,走什麼都無所謂。小路就小路吧。

第二組:

生(我):既然小路有意思,那就走小路吧!

生(兒子):好啊,好啊!

生(母親):好吧,走小路可以欣賞田園風光,另有一番情趣。

生(妻子):那走的時候注意點,畢竟小路崎嶇。

第三組

生(父親):那就委屈母親,走小路吧。

生(兒子)(興奮拍手):好啊,好啊,我喜歡走小路,yeah。

生(妻子):母親年紀大了,走小路會不方便,兒子你就遷就一下奶奶吧。

生(母親):算了,孫子喜歡小路就小路吧,讓他開心一下,走小路也挺有意思的,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開心散步就行了。

生(父親):好,走吧。

第四組

生(母親)(駝着背,一手揮向大路):走大路,大路平順。

生(兒子)(跺腳,蹶着嘴):不行,不行,我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生(父親):母親,讓孫子吧,小路風光很美,綠樹紅花,鳥語花香。

生(妻子):母親年紀大了,走小路會不方便,兒子你就遷就一下奶奶吧。

生(母親):孫子喜歡,讓他開心一下,走小路也挺有意思的,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我。

生(兒子):好吧!

師:你們覺得哪一組最精彩呢?你為什麼覺得他好,其他的哪兒不好呢?

生:我覺得他們每一組都很好。不過我喜歡第四組,因為他們説的時候加上表演很生動,逼真。

生:我覺得第三組精彩,特別是奶奶説得好。第一組簡單些。(師相機作簡要點評)

……

設計意圖

:學生自讀自悟,自編自演。小組合作研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2 、詩意美

師點擊電腦顯示:文中出現了很多優美的景物描寫的句子和飽含哲理的句子,以小組為單位,選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並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學生小組研究,師巡視)

生:我喜歡這一句“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它描寫了初春的田野,“新綠”,“嫩芽”,“冬水”寫出春的氣息。

生:我喜歡“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寫母親所望到的景物,雖然寫得不多,但寫出一幅田園風光……

生:我也喜歡這一句,從這裏我知道兒子説有意思的原因,而且我覺得小路確實有意思,比大路好多了。

生: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對稱美,寫出一家人多麼和睦温馨。對稱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

……

師:讀得多仔細啊,理解多透徹啊。能不能將你的理解,通過讀讀出來呢?

(生讀)(師點擊電腦顯示優美句子及圖片,讓學生感受課文描寫的美好。)

師:飽含哲理的句子,誰能找出來?

生:我從“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背上老的,就像是揹負着老一代,背上小的,就像是揹負着下一代。可見中年人責任多重大。

生:對,我同間這一説法,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師:老師也非常贊同説一説法。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讀理解這篇課文描繪的圖畫美,對稱、樸實的語言美。再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研討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品味文章中優美的語句,進而對文章中字裏行間折射出的真情有較深的理解體會。這裏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服務者的新思路。

五、拓展問題

(時間大約12分鐘)

師點擊電腦顯示:你學習了這篇課文得到什麼啟示?

生: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以散步的平凡生活小事,反映探討家庭和美的大原則。

生:一家人應和和美美、相親相愛、互敬互助。

生:如果每個家都像這家人一樣,社會多和諧啊。

(點擊電腦顯示)

啟示:和和美美、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尊老愛幼

設計意圖:這處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在回味中對本課鞏固了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師點擊電腦顯示: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説轟轟烈烈的人生是一種美麗,那麼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見人間真情。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感人的小事,下面我們來重温身邊的親情故事。

請同學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為單位,談談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相信你們會説得很好。

生:有一個星期天返校時我忘了帶笛子,可沒想到爸爸在晚修時竟親自拿來給我。

生:有幾次晚上爸爸來看我,有時拿被,有時拿衣服。開始我覺得很醜,很沒面子。但現在,我覺得很幸福,那是因為我知道爸爸很疼愛我。

生:我奶奶老了,身體又不好行動不便,但我媽媽每天都給她餵飯,搓搓背。

師:你們的父母、長輩對你們真是太好了。確定生活中有太多這樣感人的事。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將課文內容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激活學生的獨特感受,加深理解,教育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啟發,讓學生懂得要尊老愛幼,熱愛尊敬父母。

六、一曲人間頌歌

(時間大約3分鐘)

父愛、母愛實在是太偉大了,讓我們一起高歌一曲《懂你》來祝福我們的父母,祝福他們身體健康。

點擊電腦播放歌曲《懂你》

設計意圖:

通過唱歌,讓學生產生心靈共鳴。

七、活動體驗

回家後為父母做一件事,如倒杯水,裝碗飯,夾夾菜,洗洗腳……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讀書走向實踐。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聽、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濃濃的親情。

2、探究、品味,瞭解文章多樣的美。

3、增強感恩意識,珍愛親情。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探究、品味文章意境美和語言美。

教學難點

喚醒感恩意識,激發珍愛親情的情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情境薰陶法;聽、説、讀、寫訓練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問答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為媽媽洗腳”廣告片)

疲憊的媽媽仍不辭辛苦地為母親洗腳,稚氣的兒子也端來了一盆水,潑潑灑灑蹣跚走來,一聲“媽媽洗腳”感動了多少敏感的心。生活的細節,一次又一次為我們演繹着深沉的愛。散文《散步》,質樸地展現了牧歌式的情景,同樣感動着你我。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散步》。

二、正音、釋詞

嫩芽(nèn)熬(áo)

霎時(shà)分歧(qí)

拆散(chāi)水波粼粼(lín)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分歧:思想、意見、記載等不一致;有差別。

三、整體感知

聽朗讀,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

明確: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裏散步。

(2)從文中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明確:“和美”。

四、朗讀、探究

1、朗讀課文1-4段:

(1)、問題探究一:“我”決定出來散步的原因是什麼?

(2)、情景設想:第2自然段説“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假設你是文中的“我”,你準備怎樣勸説呢?(要求以兒子的口吻,結合課文內容來説。)

(3)、問題探究二:第4段寫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了什麼?

明確:景物:田野、新綠、嫩芽、冬水。感悟:蓬勃的生機,珍愛生命。

2、輕聲朗讀5-7段,思考下列問題:

A、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B、“我”是怎麼解決的?

C、結果又是如何?

D、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給文中的哪一個?為什麼?

3、讀第8自然段,説説你的理解。

A、齊聲朗讀

B、問題探究:

(1)、課文最後一句説:“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為何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那麼仔細?

明確:“慢慢地、穩穩地、仔細”寫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態度,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

明確:“世界”這個詞是大詞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肩負着承前啟後的重大使命。

五、美點尋蹤

由法國雕塑家羅丹的名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導入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請同學們以“我認為……很美,例如……寫出了(表現了、抒發了等)……”的句式來説一説。(可以從詞、句、景、情、寫作手法等方面來談)

明確:人性美、意境美、語言美等。

六、課文小結

《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興的旅行。

七、抒寫親情

看到這一家人温馨和諧、互敬互愛的場面,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起了感情弦,心中也有千言萬語想對親人傾訴。

請寫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語,表達你對父母或其他親人的感念之情。

1、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幾人朗讀自己所寫的温馨短語。

八、佈置作業

1、真誠行動:

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節日來臨時,別忘了給親人送上温馨的祝福。

最後,在低音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聲中和教師引用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説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這句話中結束教學。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 篇5

重點:

1. 理解通過傳神有趣的細節,表現一家人互敬互愛、相處和睦的生活情趣的寫法 。

2. 通過朗讀,體會娓娓道來的敍事風格和曉暢素雅的語言美,加強學生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難點:

1:文中僅有的兩處景物描寫所提供的美妙背景。

2:對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輕聲讀《散步》。

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音的字,注音。(具體操作參照教法建議1)能把課文順暢地讀下 來之後,放聲朗讀。

二、請一位同學朗讀一遍課文。

大家從兩方面評議:

1.有沒有讀錯字音的情 況。

2.有沒有讀破句子的情況。

三、分組討論:朗讀這篇課文時該怎樣把握語氣、語調?

説明:要邊討論,邊練習朗讀,邊評議。

1.明確本文朗誦的感情基調:歡愉而深沉

2.明確我的語氣、語調:

①我是個中年男子。

②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③散步中,處處表現了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3.完成討論之後,練習朗讀。每組推舉一位代表,在班上朗讀,大家評議。評議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注意把握語速、重音。

4.再請幾位同學朗讀課文,然後全班根據前面所明確的朗讀的方法進行評議,選出一名朗讀最好的同學。

四、交流本文的心得。

下面題目供參考,可以選擇其中一兩個題目談。(可用幻燈演示題目)

1.這篇課文哪些描寫最令你感動?舉一兩處為例談談。(人物描寫、景物描寫等)

2.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麼?(整體感知)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4.這篇課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整體感知)

5. 你最喜歡課文中哪些語言?為什麼?(對語言的品味)

説明:這些問題,不要求都回答,更不宜規定統一答案。學生只要能對其中一兩個問題有所認識就可以了。注意讓學生髮言時不要脱離課文。教師仍然需要注意自己導的地位,注意傾聽學生髮言,及時給予點撥和激勵評價。這項練習中1、2、4小題可在課堂討論的基礎上落實 在作業本上,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比較閲讀。

手段:以朗讀訓練為基本形式

設計思想: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 感情,領悟課文藴含的道理。同時,重視識字、寫字、積累詞語的訓練。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2.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具有象徵意義的文章最後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你們一家人經常一起散步嗎?散步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請兩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共享。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泛讀,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2.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3.檢查閲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E.結果如何?

三、研讀課文探究主旨:

1.你説説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討論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2.那麼究竟聽誰的呢?

——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説,是“愛幼”;對子女來説,是“尊老”。

3.文章最後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誇張了呢?為什麼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麼鄭重其事?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揹負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後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四、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們採用鑑賞法來仔細品味一下。

1.同學們讀課文,採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裏?可能有的句子: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

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五、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語言美的文章,這麼優美的文章,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朗讀一下?

(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

1.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提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我”是個中年男子。

(2)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語氣:温和,親切中含着莊重;語調:平穩,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六、拓展昇華,擁抱親情:

1.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那麼,我們每個同學你在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也親身感受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請回憶一下,然後與同學進行交流。

七、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

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八、課後作業:

1.把圍繞“親情”的説話練習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課外閲讀中,你讀過類似課文這樣感人的文章嗎?請向大家推薦一篇讓我們同學來共同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