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25W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欣賞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從前向後安排畫面,表現簡單的重疊,初步嘗試表現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黑色水彩筆、8K紙、欣賞圖片《長城》、教師勾線範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欣賞長城圖片:這是什麼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下面是故鄉。”為什麼説長城是萬里長呢?它造在一個山頭上,還是許多山頭上?故鄉又是哪裏呢?

2、教師介紹: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每當敵人來侵犯的時候,哨兵就在一個個烽火台上點起火,拿起武器,隱藏在長城裏,打退敵人。現在長城已經不是用來抵抗敵人,而是給全世界人民遊覽的名勝古蹟。人們會來到長城腳下,爬上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

3、觀察範例:怎樣才能爬到最高峯?有哪幾條線路呢?

討論:山頂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嗎?(相同大小,近大遠小)

4、師生共同示範——登長城

T:山頭可以一個一個畫,也可以連成一片。畫最近的山頭、烽火台和一邊的城牆。C:畫另一邊的城牆(注意城牆與山坡的垂直,不讓城牆倒塌。)T:添畫烽火台和城牆C:畫稍遠的山頭

二、創作聯想

1、今天大家來做登長城比賽,誰畫到最後一個烽火台就是好漢。

2、引導幼兒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

3、注意城牆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當幼兒畫到最高峯時,啟發想象往下會看見些什麼,並進行添畫。

三、引導評價

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登上長城了,真了不起,長大後一定會登上真正的長城,看到我們故鄉的美麗。

活動反思:

《長城》這篇課文,是新課標四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十七課,課文一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二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三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

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讀課文,自主完成預習作業,整節課下來,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

從先教學一、二自然段,再教學三、四自然段這個路子來看,如果能再放手,讓學生就全文談有感受的語句,相信學生可講之處會更多,所談感受體會也會更充實、深切。

在學生髮言時,師生對話缺少配合。班級個別學生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學的發言,忽略老師的講解。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學生躍躍欲試,自主活躍,但無法讓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想的體會上有更深一層次的提高及昇華。這也是今後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訓練和正確培養的地方。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2

活動目的: 1、瞭解藍印花布的主要特徵,感受藍印花布樸素的美。

2、知道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嘗試用多種方法表現藍印花布。

活動準備:教具——藍印花布場景佈置、音樂、

學具——毛筆、藍白顏料、濕毛巾、桌布,傘、扇、籃、杯及藍印花布的各種剪片(花形、魚形、圓形、菱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等),圍兜、頭巾、肚兜、手帕、圍巾、手套、褲子等

活動過程:一、整體欣賞藍印花布

導入:哇,這麼多的客人老師,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提問:除了這麼多的客人老師,還有很多什麼呀?

看到這麼多的藍印花布,你心裏的感覺是什麼?

小結:走進這個藍印花布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覺,有人感覺寧靜、有人感覺素雅、還有人覺得到了淳樸的鄉下。

二、分情景欣賞藍印花布

導入:現在,老師請你們在去逛逛這個藍印花布的世界,去挑一個你最喜歡的東西,等會兒來介紹你喜歡它的理由。

1、幼兒自由選擇欣賞藍印花布,教師隨機指導

2、幼兒説説自己喜歡的物品

a。染布坊(從顏色簡單、圖案多、排列方式來引導幼兒)

提問:誰最喜歡這裏面的東西?

誰來介紹?誰還來補充?還有嗎?

小結:藍印花布顏色只有兩種,它的圖案有的來自於大自然,有的是人們創造和想象的,代表人們心中美好願望的吉祥物,有的是規則排列,有的是不規則排列,這樣的藍印花布素雅寧靜又耐看,讓人越看越喜歡。

b。江南布衣閣(從藍白和紅的對比上引導幼兒)

提問:誰最喜歡這裏面的衣服?

喜歡它的什麼?

小結:藍白相配的藍印花布,素雅大方,配上喜氣洋洋的紅色,襯托出了藍印花布古樸典雅的美。

c。飾品吧(從裝飾的方法上及體現中國特色)

提問:誰最喜歡這裏的東西?

告訴我們,你喜歡它的原因是什麼?

小結:藍印花布不僅可以做成衣服,還可以做成各種好看又好玩的東西那,受到遊客的歡迎,因為它體現的是中國特色,有着濃郁的江南水鄉韻味。

三、多形式表現藍印花布

導入:看,在染布坊那裏,我們可以設計和製作藍印花布;在飾品吧裏,我們也用藍印花布裝飾各種物品;在江南布衣閣裏,你可以選選音樂、秀秀藍印花布。好了,我們現在就去工作吧!

1、幼兒自由選擇,教師隨機指導。

重點指導:江南布衣坊

提問:你準備挑選哪一件衣服秀?

你覺得那一段音樂更適合藍印花布素雅淳樸的美?

2、幼兒整體秀

a。江南布衣閣(秀給老師與同伴)

b。飾品店、染布坊(和客人老師去分享)

你做了什麼?怎麼做的?

教學反思一、活動環節的反思:

1、首先創設了逛藍印花布店的情景,讓幼兒一開始就走進一個藍印花布的世界,從而來吸引幼兒的眼球,讓他們進入到感知藍印花布美的情感。在逛逛藍印花布染布坊、飾品店、江南布衣閣中,讓幼兒初步感知藍印花布的美。為了給孩子營造這樣一個美的氛圍,所以在一開始就放江南的古典音樂,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給孩子美的享受美的體驗,利於下一個活動的開展。

2、在第二個環節上,通過自己去找自己喜歡的藍印花布飾品的過程中,在看看、找找、摸摸的親身體驗中,讓孩子自己去找尋藍印花布的美,這是對藍印花布第二次的欣賞。在幼兒自己説説喜歡的理由的基礎上,教師在進行經驗的提升。

3、最後一個環節中,雖然還是讓幼兒進行操作,但是改成了多種形式來表現藍印花布的美。有第一研和第二研中的製作和設計藍印花布,更有新增加的讓幼兒挑選音樂來秀秀藍印花布的美,還有讓幼兒自己用藍印花布裝飾各種東西,這是對藍印花布的故為今用。

4、活動設計條條理清晰,有順序地引導幼兒從整體到局部地欣賞、觀察藍印花布的花紋、圖案及排列方式,感知藍印花布素雅寧靜耐看的主要特點孩子的興趣高,參與積極性高,特別在用多種形式表現藍印花布的美的環節中,孩子們都能主動、大膽地進行操作和表現,而且都樂於表達自己的體驗與感受。

二、活動教學的反思:

1、教師語言的簡潔性

整個活動中,發現我自己的語言較囉嗦,對於幼兒的回答,我喜歡去重複孩子的話,而不是在孩子回答的基礎上去提升孩子的經驗,這對自身的成長不利,對孩子的主動發展也不利,所以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不斷提醒自己。因為語言的簡潔性反應的是教師自身素養,你不斷重複孩子的話,會讓孩子的注意力更加的分散,因為他知道你會重複他的話,不利於幼兒傾聽習慣的養成。

2、教師的隨機應變

整個活動中,發現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不太強,孩子有自己的思維,但是我總是讓孩子跟着我自己預設的內容走,這是一個很遺憾的地方,可能這方面會隨着教齡的增長,應該會有所改變吧。

3、教師的前期準備

活動時,在材料提供方面出現了小情況,從中可以知道自己在材料的準備和提供方面還是考慮得不夠周全,這也提醒我教師的前期準備工作一定要充分。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3

【教材分析】

《秋風吹下紅雨來》是中國著名李可染畫家的畫,也是福建省新編教材大班藝術領域活動的一個內容。這幅畫無論是色彩、形象、表現手法上都能給人美的震撼,作品中的人、牛和秋天的景色又是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欣賞這幅畫,能使幼兒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和感染,提高幼兒對美術作品的審美情趣。

在活動設計中,大膽地將藝術與語言、社會性等多領域進行交融整合。活動以看畫展的形式開始,讓幼兒與畫近距離的接觸,去感受、品味、交流,重點交流: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受?,這樣在“引”和“導”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鑑賞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

【活動目標】

1.欣賞畫家用濃墨、枯筆、點染等技法畫出的生機勃勃的深秋美景。

2.會用語言、動作、繪畫等表現自己的感受。

3.培養觀察力和對毛筆水墨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李可染的作品圖片,有關秋景圖片

2小放牛及大自然音樂CD片

3.毛筆人手一支、國畫顏料、宣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欣賞美麗的秋景

1.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色?你怎麼知道的?

2.你覺得秋天美嗎?美在哪裏?

二、欣賞作品:領略作品的意境美、構圖美

(老師這裏有一福高家畫出來的畫,你們看——)

1.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麼?

2.這是在什麼地方?坐在牛背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看上去怎麼樣?

3.你覺得這是在什麼季節?

4.樹葉是怎樣飄落下來的?是什麼使樹葉落下來的呢?

5.如果你自己騎在牛背上,一邊吹着短笛,在微風輕輕的吹動下,樹上的紅葉紛紛落下來,你感覺到快樂嗎?

6.那我們學一學這個牛,感受一下他的快樂心情吧。

在小放牛的音樂聲中,幼兒學做牛娃的樣子。畫外音小結:在一個秋天的傍晚,放牛的娃娃騎着牛下了山。在一片樹林聲中,一陣微風吹過,沙沙沙,落下一片紅雨,靜靜的樹林裏,老牛昂首闊步,正向我們走來,牧童高興的大聲唱歌,啊,好一片生機勃勃的秋天美景。

三、瞭解畫法,感受作品的造型美

1.你們知道這幅畫是用什麼工具畫出來的嗎?對是用毛筆和水墨畫成的,我們把這種畫叫做中國畫。中國畫是誰發明的呢?對,是中國人發明的。

2你們再看看畫中的樹枝的順色有些什麼不同?樹葉的顏色有些什麼不同?

(發有的地方…一有的地方…)

小結:畫家畫樹枝的時候,有的地方用了深深的色,我們叫“濃墨”;有的地方斷色看上去很乾,我們叫枯筆,這樣使樹枝看上去很老很像真的一樣。還用點染的辦法(點染)畫出了深深淺的樹葉,這樣使畫面看上去離我們有的近、有的,很有層次。

四、介紹畫家,知道畫的名稱

1.你們猜猜看,這幅畫的名字叫什麼呢?假如讓你來給畫起名字你會起個什麼名字呢?小結:畫家為它起了個很美的名字叫(秋風吹下紅雨來》,這幅畫是一個叫季可染的老爺爺畫的,他是專門畫中國畫的畫家,他最喜歡畫牛了,他從小聰明好學,所以學到了很多本領,我們想不想向李爺爺學習啊,那我們就要從小練好本領。

五、大膽合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1.老師已經為小朋友準備了畫紙和毛筆,還有水墨,請四個小朋友一起合作,學做小畫家,把我們的畫紙變成一片美麗的樹林,好嗎?

2.先跟老師學一學,拿起筆,洗個澡,添一添。

3.幼兒作畫。

4.互相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協商給自己的畫起名宇,並把自己的畫介紹給同伴。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4

活動目標:

1、互相觀察眼睛,對自己的眼睛產生好奇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記錄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活動準備:

1、眼睛小精靈,眼球處可替換

2、幼兒人手一張記錄紙(上面畫有眼睛),黑筆,蠟筆

3、PPT

活動過程:(課前準備:帶孩子們仔細觀察校園)

T:今天老師要介紹一個新朋友(PPT)我們來猜一猜它是誰好不好(提示上週吳老師教一首歌《你的眼裏有個我》){眼睛小精靈}

T:(小精靈的口吻)小朋友們,你們好。(小精靈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S:眼睛小精靈好

T:我和小朋友們早就認識了,小朋友們能找找我在哪裏嗎?(我們輕輕的把我們的眼睛指給小精靈看好不好)

T:我們的小朋友都很棒,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眼睛,那你們仔細觀察過你們的小眼睛嗎?我們去找自己身邊的小夥伴好好觀察一下小夥伴的眼睛。

T: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T:小精靈也看到很多,我們來看看他看到了什麼(PPT,圖片)

T: (小精靈的口吻)這是我看到的,我們的小朋友要比我更聰明,觀察周圍的事物要比我更仔細,你們能不能用你們的畫筆告訴我,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初步瞭解國畫,感受我國著名的國畫畫家齊白石老爺爺的作畫風格。

2.在畫面中,嘗試和探索蝦兒多樣的組合排列,體會畫面安排和構圖美。

【活動準備】

齊白石作品圖片若干張;國畫蝦的繪畫步驟圖解;宣紙、毛筆、調色盤、國畫顏料、墨、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的形式導入。

師:“駝背老公公,鬍子毛烘烘,熱火鍋裏去洗澡,青袍換成大紅袍。”小朋友猜一猜,這是説誰呢?

二.展示齊白石作品。

師:畫上有什麼?

幼:蝦。

師:蝦兒生活在哪裏呀?你喜歡這些畫麼?為什麼?

幼:喜歡。畫得像真的一樣。

師:小朋友們知道這些畫是用什麼畫出來的嗎?

幼:用毛筆畫的。

師:我們小朋友以前畫畫用油畫棒、彩筆、鉛畫紙、白紙畫,這種畫叫國畫,國畫有它特殊的工具。

分別出示毛筆、國畫顏料、宣紙、墨、水並向幼兒一一介紹。

師:小朋友知道這些可愛的蝦是誰畫的麼?

幼兒1:畫家畫的。

幼兒2:不知道。

師:這些畫是我國傑出的書法家、畫家齊白石老爺爺畫的。齊白石老爺爺畫的蝦靈動活潑、栩栩如生,蝦體晶瑩剔透、筆筆傳神,所以稱得上是畫壇一絕。也因此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齊白石老爺爺的畫顯示了畫家非凡的功力。

師:欣賞了這麼多幅齊白石老爺爺畫的蝦,誰願意告訴老師蝦兒長得什麼樣?

幼兒1:像駝背老公公,身體是彎彎的。

幼兒2:蝦的身子是一節一節的;尾巴像飛機;尾巴也有點像小扇子。

幼兒3:頭上長着刺;還長着兩個大鉗子像螃蟹,長着長長的細細的鬍子。

三、觀看課件:動態的蝦。

師:請小朋友説一説蝦在水中是怎樣遊的。

幼兒1:蝦在水中一跳一跳的。

幼兒2:蝦在水中彈跳的很快。

四、觀察作畫的方法,瞭解畫蝦的步驟。

師:齊白石老爺爺畫的蝦太有趣了,小朋友想不想畫?先看一看老師是怎麼畫的。

教師演示畫蝦的步驟:先用淡墨畫蝦的頭部,再用淡墨畫蝦的背部直至蝦尾,用濃墨點頭刺再勾畫蝦的足,然後用重墨點眼睛再勾畫蝦的鉗,最後用淡墨勾畫蝦的須。

五、幼兒練習運用毛筆大膽畫蝦。

教師提出作畫要求;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迴輔導。

六、作品欣賞展示。

1.幼兒自由交流評價作品。

2.請幼兒説説自己認為最好的作品,好在哪裏。

3.把幼兒作品展示在作業欄裏。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6

【活動目標】

1、欣賞馬蒂斯剪紙作品《憂愁的國王》,初步感受作品中色塊的分佈及組合所傳遞的快樂和憂傷的情感。

2、能大膽的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

3、利用色紙,嘗試小組合作,完成一幅剪紙作品,體驗合作動手的力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有欣賞兒童畫充分感受色彩的經驗。

材料準備:《憂愁的國王》圖片、馬蒂斯正在剪紙的照片。

重點:感受作品絢麗的色彩,簡潔流暢的線條以及不同色塊構成的整體美。

難點:體會色彩傳遞的情感、嘗試小組合作。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初步欣賞作品。(描述階段:整體感受,自由的談論對作品的第一印象)

1、出示圖片,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馬蒂斯剪紙作品《憂愁的國王》。

師:“你覺得這幅畫怎麼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幼:這幅畫有很多漂亮的顏色。

師:“在畫面上有哪些顏色?他們在畫面什麼位置?”

2、師:在這幅畫上你看到了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二、引導幼兒想象、理解作品表現的主題內容

(一)引導幼兒感受畫面中三大色塊構成的三個主體形象特點。(由對作品的分析得來的切入點)

提問:畫面前面有什麼?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左下腳的主體形象特點。

師:“這塊綠色你感覺是什麼?”

師:“他是個怎樣的人?”(從頭、手、腿、身體等狀態感受人的活動和情感)

如:“這是他身體的什麼地方?”“他是怎樣待着的?”“他在幹什麼?”“請你學着做一做。”

“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觀察、分析畫面中黑色傾斜部分主體形象的特點。

師:“這塊大大的黑色在畫面的什麼位置?”“你感覺它是什麼?”

“在這塊黑色上有什麼?”“你感覺這塊綠色是什麼?”

師:“這個人在做什麼?”

師:“這個姿勢怎樣?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有這種姿勢?”(可引導幼兒模仿做一做)

3、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右面的人物形象特點。

(1)師:“畫面中還藏着一個人,看看在哪裏?”

(2)用遮擋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這兩塊黑色象什麼?”“它是怎樣的?”

師:“在做什麼時候腳會這樣待着?你試一試?”

師:“跳舞的時候除了腳在動,身體會做哪些動作?”“我們來看一看這個跳舞的人,他的身體在做什麼動作?”

師:“你感覺這個跳舞的人是個男人還是女人?”“你從哪看出來的?”

師:這個跳舞的人心情是怎樣的?

小結:小朋友的眼睛真是厲害,從畫面裏找出了三個人,這三個人都在做一件什麼事情?(慶祝,表演,,,,)(梳理概括畫面主題)

(二)引導幼兒對背景進行觀察想象:除了這三個人,我們看看畫面上還有什麼?他們是在什麼地方表演和慶祝呢?(進一步梳理對主題的認識)

畫面下面和後面色塊外形想象:這個地方像什麼?背景有哪些顏色?你感覺這是一個什麼地方?

結合討論進一步聯想和想象:他們在這個地方會為什麼事情慶祝呢?“他們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三、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畫面色彩所傳遞的情感。(形勢分析)

師:“畫家爺爺在這幅畫中用的哪個顏色最多呢,把哪個顏色放在了畫面的主要位置呢?”

“這樣畫你看了後有什麼感覺?”

四、請幼兒為作品取名字。(解釋階段:較深入的討論作品給人的感覺)

“請你為這幅畫取一個名字,你會取什麼樣的名字?為什麼?”

(起名字的過程,教師能夠了解幼兒對作品的理解程度,也是檢驗自己教學實效的重要一環)

五、教師介紹作品資料:“畫家爺爺為這幅畫起了一個名字叫《憂愁的國王》”這個畫家的名字叫“馬蒂斯”,是法國一個非常有名的畫家,這幅畫他是怎麼完成的?簡單介紹剪紙(利用一些彩色的紙進行剪貼,表達自己的思想),當然,他除了剪紙非常出色以外,他的繪畫、雕塑等同樣很棒!

六、嘗試小組合作完成剪紙作品

1、師:你們想學馬蒂斯爺爺來做一幅剪紙作品嗎?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白色的背景紙,還有一些色紙和剪刀、膠棒等,等會兒每組小朋友商量一下,想要做一件什麼主題的作品,集體通過以後就可以動手來剪貼了。

2、教師可以適當幫助能力稍弱的小組,幫助他們確定主題,明確分工等。

3、幫助部分幼兒把握他們想要塑造的造型。

4、給組上的作品取一個合適的名字。

5、向同伴介紹自己組上的作品。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7

【活動目標】

1、欣賞克里姆特作品《生命樹》,感受不同曲線所帶來的動感,探索運用不同曲線(螺旋線、波浪線等)表現舞動的樹枝。

2、在欣賞的基礎上,積累舞動的樹的姿態表象,並嘗試用自己的肢體表現這些舞動的樹的典型特徵。

3、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有計劃地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樹,有畫簡單樹的造型的經驗;欣賞過各種線條,表達過每種線條所帶來的不同感覺。

2、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樹》。

3、黑色卡紙,水粉筆,水粉顏料(黃色、橙色、金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樹的圖片,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

師:我們周圍有很多的樹,你看到的樹幹、樹枝分別是什麼樣的?

2、出示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樹》,進行比較觀察。

(1)通過欣賞作品,引導幼兒兩兩交流開表達曰已剛感受。

師:你看到這棵樹有什麼樣的感覺?它特別之處體現在哪裏?螺旋的樹枝會讓你想到什麼?你覺得這棵樹像在幹什麼?

(2)幼兒表達並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樹枝。

師:原來,這些扭動的曲線會給人帶來跳舞、運動的感覺。

(3)教師介紹畫家創作背景。

3、教師啟發幼兒思考並嘗試表達自己的創作設想,嘗試創作。

(1)通過教師啟發式的問題,幼兒思考自己的創作設想。

師:你覺得還有哪些線條也能給你運動的感覺呢?如果讓你來畫跳舞的樹,你想讓你的樹跳什麼樣的舞蹈?用什麼線條來表現舞動的樹枝呢?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4、幼兒欣賞作品,感受曲線表現的樹枝所產生的舞動的感覺。

師:你是用什麼線表現樹枝的?哪棵樹最像在跳舞?

活動建議:

1、活動延伸在幼兒學會運用多種曲線表現舞動樹枝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重點欣賞舞動時樹幹彎曲的動態,並嘗試用多種曲線表現樹枝。

2、區角活動美術區:提供各種造型的樹幹底圖,幼兒運用一些長短不一的毛線進行變形,創造性地粘貼樹枝。

3、環境創設在班級佈置一個以“樹林”為背景的展示板,幼兒用曲線添畫樹枝。

【評析】

該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曲線,通過想象表現出大樹跳舞的姿態,體驗不同曲線的質感。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集體或同伴互相欣賞作品,啟發他們大膽表述或評價。如教師可以問:“你感覺這棵樹在跳什麼舞?是從哪裏看出來的?”“螺旋線的枝條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幼兒會自主地根據自己畫面中所運用的線條來大膽想象。在評價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或同伴的作品,還可以運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畫面中舞動的樹。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8

活動目標

1、欣賞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畫面的意境。

2、用討論、歸納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畫法,並嘗試用國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接觸過藤蔓植物,認識這些植物。

2、課件:藤蔓植物國畫作品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課件,感受畫面的內容與意境。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國畫。我們一看,畫上畫了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幅?

(1)欣賞齊白石的'一組小雞圖。

師:畫上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小雞在幹什麼?它們的心情怎樣?

(2)欣賞《鴨趣》。

師:這是什麼植物?紫藤下有什麼?它們可能在幹什麼?

(3)欣賞《葡萄架下的貓蝶》。

師:這幅畫表現的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在葡萄架下有什麼?你覺得它在幹什麼?

2、師幼共同歸納這一類藤蔓植物的獨特結構,討論畫法。

師:現在我們仔細地觀察這幾幅畫上的植物,它們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師:這些花和果實可以用什麼方法畫?葉子怎麼畫?怎樣才能畫出細細的藤呢?(引導幼兒看絲瓜圖,隱去葉子和其他,只留藤,重點感知藤蔓的走勢)

3、進一步欣賞其他藤蔓植物的畫,再次感受這類藤蔓植物的結構特點,併發揮想象。

師:我們發現這些植物都有藤、葉子和果實。老師這裏還有幾張畫,我們一看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麼樣子的。

師:在這些植物下面會有哪些小動物呢?在幹什麼?會不會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這些植物下面,你會幹什麼呢?

4、合作、欣賞、。

(l)幼兒合作創作。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分工,發揮想象完成作品。

(2)欣賞、。

師:你先畫的什麼?後畫的什麼?還可以怎麼畫?畫上的小動物在幹什麼?你們是怎麼合作的?

(3)教師:今天我們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纏繞藤。藤蔓植物還有很多其他的種類,下一次我們再去試着畫一畫,好嗎?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中鵝的頸項、翅膀線條所表現出的活力和動態美。

2、體驗作品中恰倒好處的構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優雅意境。

3、能夠大膽用自己的語言或肢體動作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鵝鵝鵝》

2、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作品《鵝鵝鵝》

*教師:你在畫面上看到了什麼?感覺怎麼樣?

*欣賞作品的色彩

教師:這幅畫裏有許多的鵝,畫家用了哪些色彩來表示?這些白色都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畫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還有什麼顏色?深深的墨綠和少量的紅色、土黃有什麼作用?

(畫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現鵝的潔白,還通過畫面下的墨綠、上部的土黃和鵝頭的硃紅來襯托鵝的潔白,這樣用色使畫面的色彩單純而又不失活潑。)

*重點感受作品中鵝的形態美

教師:

這幅畫中的鵝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它們美在哪裏?它們的翅膀美在哪裏?

它們張開大大的、美麗的翅膀想要幹什麼?它們的頸項美在哪裏?你覺得象什麼?畫家是怎麼畫出美麗的翅膀和頸項的?我們用手來模仿一下?畫家在畫中畫了很多的鵝,它們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畫家筆下的鵝都扇動着自己美麗的翅膀,但同時又各具形態。它們在不同的動態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諧的韻律美。)

*欣賞作品中鵝的佈局。

教師:畫家畫了這麼多美麗的鵝,他在畫面上又是怎樣安排這些鵝的呢?如果我們把鵝都擠在一起好不好?畫家是怎麼做的?哪裏的鵝安排的密一點?哪裏又疏一點?誰來指一指?這麼多鵝像排着隊一樣,如果我們把它們排成一條直線會

有什麼樣的感覺?畫家又是怎樣處理的?我們用手來指一指。

他這樣處理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覺?

(畫家在佈局上不僅把鵝羣放在了畫面的中央,醒目突出,與此同時還將鵝羣排列成S型曲線,使畫面充滿了動感,在鵝羣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畫面活潑不呆板。)

2、結合故事《詠鵝》欣賞作品

*教師朗誦古詩《詠鵝》

教師: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教師:這首詩説了什麼?和這幅畫有相似的地方嗎?畫面的什麼地方表現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

*請幼兒再次用動作表現對古詩和畫面的理解。

教師:誰願意用動作表現

“曲項向天歌”?“紅掌撥清波”是真麼樣子呢?

*教師注意用語言營造意境,激發幼兒用動作表現的興趣:這是多麼美的一幅畫呀!

潔白的鵝羣遊在碧綠的水面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10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名畫,讓幼兒感受美,並能用較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2、讓幼兒模仿畫面的構圖、造型,從而掌握繪畫中的一些技巧。

3、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名畫課件,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回憶畫過的人有哪些樣子。

2、演示名畫《大碗島的星期天》,引導幼兒欣賞:

(1) 你在畫中看到了什麼?

(2) 這些人在幹什麼?他們有些什麼樣的姿態?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 這是什麼季節?你能猜出他們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風光?

(4) 從畫面上你能看出這是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

(5) 畫面上用了哪些線條?這些線條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麼感覺?

(6) 畫家畫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在畫面上是怎樣安排的?

(7) 畫家是怎麼安排畫面的?(前面畫了些什麼?後面畫了些什麼?看上去一樣大嗎?哪個看上去更清楚些?為什麼?)

(8) 看完整幅畫後,你感覺怎麼樣?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9) 教師配樂朗誦解説詞,讓幼兒充分感受這幅畫的意境。

3、讓幼兒模仿這幅畫的構圖方式繪畫〈〈快樂的秋遊〉〉。

附解説詞: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了風景優美的大碗島,這裏有綠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樹林,蘭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靜靜流淌着,河面上盪漾着幾葉小舟;這裏有各色各樣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們有的坐着輕聲交談,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邊釣魚,有的在悠閒地散步……我躺在這片嫩綠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軟的地毯上,舒服極了;我閉上眼睛,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從樹枝上載來小鳥動聽的歌聲,人們隱隱約約講話的聲音,河面上小船劃過水的聲音……陽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媽媽的手輕輕撫摸我的臉,我還聞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鬆極了,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遠逗留在這裏。

活動觀察記錄與反思:

這幅名畫所傳遞的信息非常豐富,因此在欣賞活動中幼兒的對話也很精彩,特別是在分析這幅畫的構圖時,幼兒找到了許多的對比關係: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後面,近的人明顯、遠的人模糊,明暗的對比,(人物)高矮的對比,多少的對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細對比,胖瘦對比,直線(地平線)與曲線(河岸線)的對比,綠色和紅色的對比……孩子們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歎服!

到目前為止,幼兒已進行了六次的名畫欣賞活動,開始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有的幼兒還只停留在對作品某一個細節的注意,有的能較好地描述畫面,有的能對作品進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構圖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兒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藴含的內在意義。因此,在欣賞活動中,有的幼兒只能維持很短時間的注意,有的幼兒卻能自始至終保持很高的熱情,實現積極的互動。怎樣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進行相應的指導,是我在以後的欣賞活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百科:名畫是指有着深遠影響和價值的畫,就是名畫。本詞條還包括中國傳統名畫概念和介紹。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11

設計背景:

升入大班後,孩子們更加熱衷於美術活動了,他們喜歡把看到的動畫形象畫下來,他們喜歡請同伴當模特,為好朋友畫像,他們喜歡用五彩的顏色描繪心中的夢想,他們喜歡……這些都表明,大班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構圖、造型能力,而且對美術活動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美術教育也是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的啟蒙教育,而幼兒審美愉悦又包括感受美、發現美、創造性地表現美。當孩子們能夠饒有興趣地描繪周圍生活的時候,我們有意識地拓寬孩子的觀察視野,把一些中外名家、名師的繪畫大作引入我們的課堂,比如,米羅的《太陽也跳舞》、梵高的《向日葵》、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等等。這些繪畫大師的作品色彩鮮豔、畫面清晰、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符合孩子的審美情趣,備受孩子青睞。尤其是米羅的作品《太陽也跳舞》(圖片附後),他用明亮的色彩、有趣的圖形符號向孩子們展現了一副生動的藝術畫面,可以引起孩子們的視覺共鳴,讓孩子在色彩和造型上得到啟迪,從而為孩子開啟更為寬廣的繪畫之路。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與分析作品,感受米羅作品的童真、童趣,試着模仿作品中的圖形符號進行繪畫創作。

2、在默畫、比畫的過程中,發現《太陽也跳舞》在造型、用色上的特點。

3、在欣賞的過程中能手腦並用,樂意表達,樂意創作。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默畫,初步欣賞作品。

1、快速欣賞繪畫作品《太陽也跳舞》,體驗名畫帶給自己的視覺衝擊力。

提問:看到這幅畫的第一眼你記住了什麼?

2、再次欣賞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形美、色美。

提問:畫裏都有什麼?(色彩、圖案、線條)畫裏的造型像什麼?

3、幫畫起名。

提問:你想幫這幅畫起個什麼名字?為什麼?

介紹畫家給這幅畫的命名。

4、情感體驗。

提問:看了這幅畫,心裏有什麼感覺?心情是什麼樣的?

5、默畫,幼兒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畫面展示在紙上。

二、比畫,感受作品在造型、用色上的特點。

1、展示孩子的作品,和畫家的畫比一比。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有什麼不一樣?

通過比較,引導幼兒發現《太陽也跳舞》在圖案、色彩上的特點,加深幼兒對這幅畫的理解。

2、介紹畫家,初步理解抽象畫的含義。

3、介紹米羅的其他作品,感受米羅作品的童趣。

三、添畫,按照米羅作品的特點,幼兒試着模仿作品中的圖形符號豐富畫面。

課後反思:

以往的美術欣賞活動,我們習慣於讓孩子看看、説説、畫畫,形式很單一,感覺孩子的興趣也不濃厚。因此,本次活動我設計了默畫——比畫——添畫三個環節。每一環節中,我都遵循動靜交替的原則,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把教育目標分解成可以具體實施的一個個教育行為,寓教於樂,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這一完整的教學流程,在具體實施的時候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整合,比如,活動中整合了語言的內容,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所看、所想能流暢的表述;活動中尤其注重細緻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色彩,觀察造型,等等。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12

活動目標:

1、對各種經典的建築物感興趣,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2、欣賞、比較中國和外國的建築,初步瞭解中外建築的風格與特點。

3、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耐心地傾聽同伴的意見。

活動準備:

1、中外經典建築物的圖片(如長城、天安門、天壇、白宮、克里姆林宮、盧浮宮等)。

2、教學掛圖《中國建築》;幼兒用書《中國建築》《外國建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和各種中國建築物的圖片。

1、教師:圖片上是什麼?你們去過北京天安門嗎?

2、教師:看到了這些建築,你有什麼感覺?你知道它們是哪個國家的建築嗎?

二、具體欣賞中國建築物的外形和建築風格。

1、幼兒和同伴相互交流。

2、教師:圖片上的建築物是什麼樣子的?上面有什麼樣的圖案?

3、使用VCD播放我國的建築物,集體欣賞並交流。

4、教師:你最喜歡那座建築物?你喜歡它的什麼地方?

5、教師為幼兒簡單介紹中國建築的背景。

6、教師小結:圖上的建築物氣勢雄偉,象徵着我們偉大的祖國。

三、出示外國建築物的圖片。

1、比較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築和國外的經典建築。

教師:猜猜看,圖片上的這一建築是中國的建築還是外國的建築。(請幼兒説説自己猜測的理由。)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

3、教師:中國的建築和外國的建築有什麼不同?

小結:這些漂亮的建築有的是中國的,有的是外國的,但都有不同的特色。

四、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投放一些有建築圖案的拼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各國的建築特色。

2、在活動室的牆面佈置一塊“中外建築”的主題牆。

活動反思:

本課結束之後,感覺時間不夠用,可以稱得上非常緊張。其中的原因有教學經驗的不足,也有對於學情的不瞭解。

關於教學目標的完成,第三點:“引導學生關注現代建築的變化發展,理解大師的思想,培養科學精神”,並未落實。這一處本來對應的練習是“用你自己的語言,結合本課中所學到的寫作順序介紹高陵一中。”但是最後由於時間的侷限,這部分內容,佈置成了課後作業,因此,可以稱得上是沒有在課堂上完全落實到位的。

之所以課堂教學的任務沒有完成,是因為在第一部分,也就是讓學生談一談你所知道的中國傳統建築有哪些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學生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建築有了一些的分歧,比如後世修建的仿古建築,這一部分,由於教師經驗的缺乏,對於課堂的掌控能力不夠,浪費了一些的時間,沒有做到及時的收束,把學生拉回到課本中,其實以語言“為了弄明白這個疑惑,我們一起走進樑思成先生的《中國建築的特徵》”自然拉回來就很好,可是由於教師教學經驗的不足,並沒有如此自然的進行收束。

第二點,教學步驟,略顯的有些呆板,當教學實際和教學設計發生了不相符合的時候,教師應該做的是及時調試自己的教學思路,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能夠不調換課件也就是PPT的順序,並沒有及時的處理好教學步驟的銜接。在教學中,突然增加了一個環節即閲讀單元導讀部分,在閲讀結束之後其實就應該讓學生回憶説明文的特徵有哪些,而不是把這一環節跳過,放在學習目標的之後進行介紹,這説明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的教學機智還是有所欠缺的。

總體而言以上就是關於本節課的一些教學反思,這些反思都説明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不足,有時間掌控上的,有實際教學環節的生硬,這些都是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的。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13

教學目標

1.欣賞盧梭的作品《奇異的景色》,感知畫面豐富的色彩及對動植物的細膩刻畫,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

2.大膽畫出心中的叢林。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活動前觀看視頻《美麗的熱帶叢林》。

2.多媒體課件1個。

3.鋼琴曲《迷霧森林》、《森林狂想曲》。

4.水粉顏料、排筆、樹枝、紙團、眼藥水瓶、小噴壺、白帆布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畫面,自由地談論對作品的第一印象。

課件播出作品,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欣賞畫面,邊看邊自由談論對作品的第一印象。

二、仔細觀察畫面,欣賞動植物的細膩刻畫及豐富色彩的運用。

1.小朋友,在這幅畫裏你看到了什麼呀?

小結:我們看到了茂密的叢林裏有許多奇花異草,樹上結滿了鮮豔的果實,叢林裏還躲着可愛的小動物。

2.你覺得這幅畫美在哪裏?(引導幼兒發現畫面中動物的美、植物的美、色彩的美,三者次序可根據幼兒的注意點隨意調整。)

(1)關於動物的小結:畫上的猴子姿態都不一樣,有的坐在樹上、有的蹲着,還有的愜意地躺在那兒吃果子。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畫中猴子的姿態。

(2)關於植物的小結:叢林非常地茂密,一層層重疊在一起,畫面顯得很豐滿。這些植物的形狀各不相同,它們像活的一樣充滿了生命力。

(3)關於色彩,教師可利用課件提取畫中綠色色譜,向幼兒介紹畫家用了二十幾種綠色來畫叢林植物,每一片葉子都仔細地描繪,深淺不同的綠色細膩地刻畫出叢林植物的繁茂多樣。

三、瞭解作品名稱及畫家,欣賞其他叢林組畫,進一步感受盧梭的作品風格。

猜一猜畫家在畫這幅畫時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小結:這幅畫是法國的—位叫盧梭的畫家畫的,畫的名字叫《奇異的景色》。其實盧梭並沒有去過真正的叢林,但是他根據自己的想象畫了很多熱帶叢林的畫,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

四、大膽創作心中的叢林,嘗試運用深淺不同的綠色表現形態各異的叢林植物。

1.你心中的叢林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把它畫下來。

2.介紹作畫的工具。

幼兒多人合作在白帆布上畫一畫心中想象的熱帶叢林。幼兒創作過程中,儘量不去幹預,適時幫助、引導有困難的幼兒完成創作。課件定格在四幅叢林組畫,音樂循環播放。

五、分享作品,體驗創作的快樂。

創作活動結束後請小朋友們自由走動,欣賞自己和同伴合作的作品。教師引導他們從色彩是否豐富、植物的形態是否生動、想象是否獨特等方面進行評價。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14

活動目標:1、能根據生活經驗,畫出看過的半圓形物體以及想象的半圓形物體。

2、能給圖畫添加背景。

3、養成認真觀察物體的習慣。

活動準備:各種半圓形若干、膠水、蠟筆、記號筆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引起幼兒的興趣1、昨天,老師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仙女,她有一根魔術棒,她走過每一個地方,用魔棒一指,那些五彩的半圓形的石頭就會變成各種東西,非常神奇。小仙女也送給老師一根魔術棒,我們也一起來變一變,好嗎?

2、看這裏也有許多五彩石,我們一起説:“魔棒,魔棒,變變變。”看變出了什麼?(出示範畫)。提問:半圓形的石頭是怎樣變成小刺蝟的?

3、再一起變小魚和螃蟹。提問:半圓形的石頭是怎樣變成小魚的?

4、小仙女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半圓形的石頭還可以變成什麼?

5、老師也幫我們小朋友準備了許多五彩的石頭,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小仙女,把半圓形的石頭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二、幼兒作業,教師指導:小朋友先在石頭的後面塗上膠水,將小石頭貼在紙上,然後用記號筆將小石頭變成你們想變的東西,並給他們塗上漂亮的顏色。

三、評價:展示幼兒作品,互相介紹。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15

教學設計思路:

這是一節由音樂切入的藝術課。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在學唱《打電話》的基礎上,大膽的想象和創編新的歌詞和表演動作,能嘗試給不同的人物打電話,享受通訊手段帶給人類的便捷,在快樂的氣氛中,分小組進行模擬創作和表演活動,通過表演激發孩子們下意識的情感態度,發展其語言表達和即興表演的能力。

活動建議:

1、欣賞與模唱。

2、生活練習。真電話:媽媽、朋友;假電話:聖鬥士、火車俠、奧特曼。

3、音樂遊戲練習。

4、創作與表演。留任務,分成三組給不同的人打電話。生活中:媽媽、朋友、119、110;假想:

5、評價與創新。提供服裝、道具、化粧來激發表演慾望。

多種選擇:

1、音樂。

2、VCD光盤。

3、服裝與道具、化粧。

4、電話與手機。

教學目標:

1、能隨音樂進行音樂遊戲,大膽的改編歌詞和創編動作;積極參與表演活動,活動中投入。

2、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

音樂:磁帶《打電話》

場地:活動室、睡眠室,與孩子們玩起來。

教學過程:

⑴欣賞與模唱

①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首歌曲。幼兒:什麼歌曲?

教師:小朋友仔細聽,就能發現。

②放音樂《打電話》,一共三遍:媽媽、朋友、9小哪吒

③教師: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嗎?幼兒:《打電話》。

教師:你會打電話嗎?幼兒:會。

教師:打電話需要注意什麼呢?幼兒:知道電話號碼、有事、佔線、節省時間。

⑵學打電話

①生活電話:打外線。

②想象電話:打內線、園內教師配合。

⑶音樂遊戲:《打電話》

幼兒創編新歌、新動作、模仿狀態。

⑷創作與表演

①教師:我們會打電話啦,而且將電話打給了媽媽、外星人、119,能不能表演一個打電話的節目呢?

幼兒:能。

教師:好。我請小朋友分成三組,分別表演三個不同的打電話節目,現在我們去排練,一會兒演出。

②請幼兒分三組來練習和創作。

③請幼兒來看節目,推薦一名節目主持人或教師主持。

⑸評價與再創造

①評價剛才同伴的表演,提出需要注意的問題。

②提供服裝、道具和化粧。

③幼兒再一次表演,幼兒欣賞。

⑹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表演角繼續排練打電話的節目,我們一起準備需要的服裝和道具,好嗎?

活動反思:

這節課,圍繞“儘快通知到每一個人”這一核心問題,構建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順利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1、在教材處理上,實現了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打電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評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其情境是打電話儘快通知15名學生參加演出。本節課我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尊重教材知識體系的基礎上,估計到學生探索“打電話儘快通知15人”的方案比較困難,因此採取分層遞進的方法,先讓學生探索“打電話儘快通知7人”的方案,進而探索“打電話儘快通知15人”的方案。這樣處理教材,分散了難點,也符合數學歸納的思想和方法。

2、“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內涵決定了其過程性目標的重要地位。本節課將探究“怎樣打電話最省”的過程作了較大的鋪陳,教學中有意讓學生不斷經歷試誤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基於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認識設計不同的方案,於是,從方案一的“逐個通知”,方案二的分組通知,最後逐步優化到 “所有人不空閒”,讓學生充分體會了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的思想。另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圖、式等方式來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案與結果,彰顯了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與解決策略,同時也有利於符號感的培養以及建模思想的滲透。因此,儘管此環節的教學時間大大增加,但是,這一學習材料的教育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與拓展。

3、讓學生經歷探索的全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這節課是從讓學生探索打電話儘快通知7人的最佳方案開始,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慾望。繼而,教師建議學生用這樣的方法來探索打電話儘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觀察、分析、歸納,從中發現規律,進而應用規律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打電話儘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規律的發現,不是老師“給予”的,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發現的,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主動獲得的。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

當然,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就本節課而言,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小百科:電話英語:Telephone,出自希臘語τ?λε(tēle,意為“遠”)和φων?(phōnē,意為“聲音”),舊譯德律風]是一種可以傳送與接收聲音的遠程通信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