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精選7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26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精選7篇)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快速躲閃反應能力,增強幼兒的靈敏性。

2、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遵守遊戲的基本規則,體驗遊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活動準備:

凳子、仿真雞蛋、雞窩、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玩老鼠偷蛋的遊戲,所以老師是鼠媽媽,你們就是小老鼠?看雞媽媽在睡覺呢,我們去偷蛋吧。

二、説玩法

1、偷蛋的時候我們要悄悄地走過去,看老師是怎麼走的。

教師一邊示範,幼兒一邊學。

2、我們走過去了要怎麼偷?(幼兒説,並示範)

三、第一次遊戲

1、教師帶幾名幼兒示範遊戲玩法。提示幼兒被母雞打到了就要把蛋還回去。

2、男女分組比賽,看誰偷的蛋多。

四、第二次遊戲

1、請贏的一組説説怎樣才能偷到更多的蛋。來引導幼兒知道偷蛋環節要快速反應,進行躲閃。

2、練習:幼兒伸出手來教師往下拍時迅速收回。

3、再次進行比賽。請一名幼兒跟“母雞”共同守蛋,增加難度。

五、第三次遊戲

1、討論:怎樣才能躲避母雞的攻擊?

2、利用討論的方法再次進行“偷蛋”遊戲比賽。

3、出示道具錘子,提高“偷蛋”難度。

六、結束遊戲

請幼兒幫老師收拾場地。

活動反思

大部分幼兒對遊戲活動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交流自然輕鬆。孩子們很喜歡教師在引導語言中用"玩"這個字眼,聽到老師説要讓大家一起來"玩",孩子們表現出了異常的興奮和創意,語言表達的積極性也比往常高了許多,這時,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頻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2

一、抓小雞接龍:

遊戲規則:首先選出一個老鷹,然後開始做遊戲,老鷹拼命地去追其他的人,其他人四散逃跑。凡是被老鷹摸到的人立刻和老鷹手拉手去追其他人。追人的老鷹達到了4個後,可以分成兩組繼續做遊戲。而在"梯子游戲(又稱圍攻遊戲)"中老鷹就不能分組,老鷹們要手拉手地包圍逃的小雞,並抓住他。

二、開火車

(1)全班幼兒圍坐一圈,教師請6個幼兒(3男3女)到中間,按一男一女的順序站好,引導幼兒觀察這列火車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男孩和女孩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幼兒回答正確後,請大家按照這列火車排列的順序接着往後站,站好後,火車開動(大家作開動動作"嗚、轟隆隆、轟隆隆……)

(2)教師請5個幼兒到中間,按一個坐,一個站,一個坐,一個站的順序排好,引導幼兒觀察這列火車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坐着和站着的比,誰多?誰小?還是一樣多?幼兒回答正確後,請大家按照這列火車排列的順序接着往後站,站好後,火車開動。

教師可不斷改變火車的排列規則如:一個站、一個蹲、一個站、一個蹲……或一個直立雙手下垂,一個直立雙手前舉,一個直立雙手下垂,一個直立雙手前舉……等等)

三、袋鼠媽媽

目標:

1、通過遊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遊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遊戲;

準備: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裏面裝着沙子)、平衡木、

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繫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裏,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

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着完成遊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遊戲。

四、老貓睡覺醒不了

活動目標:

1、練習輕輕的走和跑。

2、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準備一個老貓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在場地周圍放些障礙物供幼兒躲藏。活動前學習遊戲中的兒歌。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3

一、活動目標

練習向指定方向走,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二、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一條起點線,一條終點線,相距6米。

2、帶小輪子的動物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每個小朋友都用線牽拉着一件小動物玩具,站在起點上、老師説:"預備------走!"小朋友們拉着小動物向前走,到達終點後,可領着小動物到終點線右邊的草地上"吃草",或拉着小動物在附近自由走動。老師説:"小動物,回家吧。"小朋友們拉着玩具往回走。

2.注意事項

(1)、做遊戲時應注意,只有聽到"預備-----走"或"小動物,回去吧"的指令,小朋友才能開始向前或往回走。

(2)、在走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碰到別的小動物。

2、幼兒活動,教師觀察教師要觀察幼兒走路的姿勢,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3、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遊戲:滾鐵罐

目的:追着跑,撿起東西。

前提:會慢跑,停止時不向前摔倒。

方法:在一個小鐵罐內,裝1~2顆小石子。家長在空地上將鐵罐滾在地上,石子使空罐發出響聲招引孩子迫鐵罐,到鐵罐停止處,彎下身子將鐵罐拾起。注意要用帶蓋的小鐵罐,不能用打開過的鐵罐頭,以防開口處刺傷孩子。如果孩子跑步還不會停止,可將罐滾到牆邊或有柵欄處,讓孩子一手扶牆或柵欄以方便停止和蹲下。多練習後,孩子就會在夠着東西之前減速,學會自己停穩,不必扶物投得遠。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與成人做遊戲。

2、學習收拾繩子。

活動準備:

圖片,繩子。

活動過程:

教師交代要求:

1、將家長分成五組,每組五對,以教室裏的一條線為起點,然後走到對面的一條線(即為終點),看哪組走得有快又穩。

2、遊戲中鼓勵每個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活動。

3、結束:學習收拾繩子。

老師:小朋友真能幹呀!繩寶寶可喜歡你們呢!它還想變個魔術呢!你們想看嗎?(老師用繩子在地上變成一盤蚊香)邊操作邊用兒歌的形式來引導幼兒。(小繩子,變魔術,變變變,變成一盤大蚊香,殺的蚊子死光光。)

老師:變成了什麼呀?(蚊香)

老師: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好嗎?(鼓勵小朋友變好後放在老師的盤子裏)

活動結束:

獎紅花。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各種玩法。

2、通過玩跳繩,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的能力。

3、體驗玩跳繩的樂趣。

活動準備:

跳繩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入場,做準備運動。

幼兒手拿跳繩開着直升機進入活動場地。

2、熱身運動:《健康歌》。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着音樂有精神的做運動。(提醒幼兒把跳繩放地上)3、幼兒自由探索,跳繩的玩法。

教師鼓勵幼兒相互探索跳繩的玩法。教師加以引導。

師:好啦,小朋友們。

請你們大聲地告訴我手裏拿的是什麼?

幼:跳繩。

師:哦,是跳繩。我們剛才用跳繩開飛機,跳繩還能怎麼玩呢?今天呀,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手中的跳繩,劉老師想看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最好、你也可以把你的玩法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也可以兩人相互合作玩跳繩。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誰的玩法最多?不過呀,當你們聽到口哨聲時就要立刻回到原來的位置站好,知道嗎?

幼:知道了。

師:好,現在我們開始玩手中的跳繩吧!

(請個別幼兒展示探索結果——兩個人拉繩跳;捉尾巴;開火車等。)

4、教師示範動作,幼兒挑戰。

師:剛才小朋友都展示了玩跳繩的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請個別幼兒示範,師幼跟着學)劉老師這裏還有其他的玩法要介紹給小朋友們,大家要不要一起來玩一玩。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能不能順利的完成每個玩法。

(1)雙腳跳過橫放在地上的跳繩。

師:下面讓我們把跳繩橫放在我們面前,然後像劉老師一樣跳過去。

(2)單腳跳圈。

師:好樣的,現在請小朋友把跳繩圍成一個圈,怎麼跳呢?

看老師跳一遍。請小朋友單腳站立,準備。

(3)跳繩。

每人一根一米長的短繩,兩手拉緊跳繩的兩端,雙腳踩在跳繩的中間部位,兩手拉緊跳繩,雙腳用力向前跳。

師: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跳的多。

(4)走“蛇形”,幼兒分成兩路縱隊。

師:看來我們的小朋友都跳的非常棒,那麼接下來我要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走的怎麼樣,能不能走穩了。來跟劉老師一樣把跳繩彎彎曲曲的擺放在地上,像條小蛇一樣。然後腳踩在跳繩上走過去。聽口令,準備。

(5)走“小路”,幼兒分成兩路縱隊。

兩條繩拉成相距一定距離的平行線做小路(路有寬,有窄的)幼兒在小路中間走,踩繩,出線為犯規。

師:當我們走這條小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踩到跳繩或者走出線,只能在裏面走。好,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誰走的最好。

5、遊戲“過障礙”。

組成兩路縱隊,教師用跳繩設置障礙。

要求:速度快、方法對者獲勝。

師:下面我們要玩一個遊戲叫“過障礙”。老師來説一下游戲的玩法,小朋友要仔細聽哦。

當老師發出口令後,小朋友要雙腳跳過前面這些跳繩,然後看到圈後就單腳跳,接着走過“鋼絲”,一定要走穩了哦。

再接着走過“小路”,拿起地上的跳繩雙腳跳一個後迅速跑回來和下一個小朋友擊掌跑到隊伍的後面,第二名幼兒按同樣方法過障礙,速度快、方法對者獲勝。

6、遊戲結束。

幼兒坐在原地敲敲腿和抖抖手,帶上小繩回教室。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6

設計意圖:

在幼兒期,對幼兒進行體育教育,可有效的促進孩子學語、走路、認字及活動能力的提高,為以後童年,少年期學習生活奠定基礎。堅持快樂的體育運動,使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大幅提高。利用健康向上的體育遊戲形式,發展幼兒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促使幼兒各方面素質和個性發展,使幼兒園體育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覺發展幼兒判斷方向的能力,促進幼兒身體平衡能力的發展。

2、嘗試利用布袋開展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的自我調節、克服困難的態度和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境的佈置。

2、瞭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的過程。

3、布袋人手一隻。

4、打擊樂器4件,《我愛洗澡》伴奏帶,輕音樂磁帶一盤。

5、桑葉若干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播放《我愛洗澡》伴奏帶)

師:讓我們跟着音樂做運動吧!

2、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

師: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並注意觀察幼兒玩袋的情況。)

3、“蠶寶寶”遊戲

(1)、師:小朋友玩的真不賴,現在讓我們鑽進布袋,把自己變成一隻蠶寶寶吧!

來,變——變——變!

師:你們知道蠶寶寶是怎麼走路的嗎?(幼兒集體在地上做蠶寶寶走路)

師:看,這隻蠶寶寶爬的真好,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爬的?

(2)、模仿"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

A師:蠶寶寶們爬了這麼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那邊有桑葉,我們爬過去吃吧!

(教師作為喂桑葉的人,不斷地變動自己的位置,蠶兒也隨之改變爬行的方向。)

B師:讓我來摸一摸,蠶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啊!咦?我好象聽到有蠶寶寶在吐絲了。

C師:蠶寶寶吐了這麼多的絲,把自己也包在裏面了。

D師:蠶寶寶在繭裏面睡着了,慢慢地變成了蛹,它在繭裏滾來滾去,飛蛾終於咬破繭,飛了出來,一隻又一隻,一隻又一隻,都飛出來了。

(模仿飛蛾的動作四散跑)

(3)、師:剛才小朋友都從蠶寶寶變成了飛蛾,學的可真像!接下來我們玩個遊戲,好嗎?

4、“盲人聽音走路”遊戲

(1)、師:平時我們都是把布袋套在腳上玩的,今天我們要換種玩法,把布袋套在頭上玩。大家體會一下盲人走路時的感覺。

(2)、幼兒將布袋套在頭上,四處走動。教師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師:聽,有聲音傳來了,我們試着朝聲音發出的方向走去吧!

(請四名老師在場地的四個角落,看教師的手勢敲打樂器)

(4)、遊戲結束,師:請小朋友把布袋拿下來吧,現在你們可以體會到盲人走路是多麼的不方便,如果我們平時遇到盲人應該怎麼做?(幼兒各抒己見)

師:小朋友説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説到做到!

5、放鬆遊戲:布袋魔術

師:好,我們用布袋再來變個魔術吧!我們先把它從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將布袋豎向對摺),然後變成一個矮子(再將小布袋橫向對摺),然後再變得矮一點,成一個小矮人(再將布袋橫向對摺,此時,布袋已經被摺疊好),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小矮人送回家裏去吧!(拿着布袋走出場外,活動結束)

觀摩建議:

該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實設計新穎,能以故事情節(蠶寶寶的生長)貫穿始終,幼兒的參與性較強,興致較高,活動中教師能皆顧幼兒的聽覺、動手能力及團結互助、幫助殘疾人等方面的情感。

教學反思

探索布袋的多種玩法。幼兒掌握套袋後的各種爬的技能,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和協調性。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感受。活動中我感覺到孩子的積極和愉快,他們愉快地投入到布袋的各種運動中,孩子們的創造性、挑戰自我的精神讓我感到興奮不已。活動我以遊戲貫穿始終,我始終以朋友、夥伴的身份和孩子游戲,以巧妙的言語對幼兒進行遊戲行為的啟發,使幼兒實現他們的遊戲願望。整個活動幼兒熱情高漲,充滿激情,完全沒有疲憊的意思,這次活動滿足了孩子喜歡刺激的慾望,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進行。

大班體育遊戲優質教案7

活動思路:

孩子與生俱來就有一顆好奇的心,對什麼事物都非常感興趣,樂於發現,樂於探索。大班幼兒更有較強的探索意識,喜歡有挑戰性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有的孩子對鏡子的反射現象發生了興趣,他們由觀察鏡子反射的光斑,發展到用多面鏡子進行探索試驗。抓住這一興趣點,引導幼兒共同蒐集支持這些探索活動的相關材料,幼兒在感知操作活動中自己發現其中的奧祕。

適合年齡:5—6歲發展目標:在探索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操作活動,體驗探索、發現的快樂。通過連續觀察、比較、探究鏡中反射影像的變化與鏡子擺放角度的關係,有意識的體驗科學小實驗的猜想、記錄、驗證的過程`,培養幼兒細心、專心、不怕困難的品質。

材料提供:

購買材料:不同形狀的鏡子;鉛筆或玩偶等;膠帶、剪刀、彩紙、紙板、牙膏盒。

自制材料:記錄紙等。

互動遊戲:

遊戲一《有趣的鏡子》

互動過程:

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你在照鏡子時有什麼感覺?今天我們讓叮噹貓來照鏡子,看看有什麼發現?

1、叮噹貓站在一面鏡子前,你發現什麼了?

2、叮噹貓站在兩面相對放着的鏡子中間,你們猜會怎樣?

3、如果變化鏡子的合攏角度呢?叮噹貓有什麼變化?

4、讓叮噹貓站在兩面連在一起的鏡子中間,你又發現什麼了?

5、如果想照出更多的叮噹貓,兩面鏡子該怎樣擺?你來試試看!

遊戲評價重點:觀察幼兒能否通過變換鏡子的角度,改變叮噹貓數量的多少。孩子們發現:鏡子的夾角越小,鏡子反射出的叮噹貓越多。幼兒進一步觀察以鉛筆或小棍代替叮噹貓,結果出現了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

遊戲二《神奇的萬花筒》

互動過程:

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三面鏡子也可以玩出好玩的遊戲!快試試吧!你也可以做個萬花筒!

1、用三面鏡子可以玩什麼遊戲?

2、把珠子放在三面鏡子前會怎樣?

3、三角形鏡子中的珠子有什麼變化?

4、用三面鏡子組成三角形?

5、套上紙卷就成了萬花筒。

遊戲三《潛望鏡》

互動過程:

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我們來做個潛望鏡吧!用兩塊鏡子和一個牙膏盒來嘗試一下。把小鏡子粘在牙膏盒中,調整鏡子的角度,試試能不能從盒的上方看到盒子前面桌子上的叮噹貓。

1、通過潛望鏡觀察:為什麼鏡子中的叮噹貓是反的呢?

2、紙盒下面的鏡子怎樣放才能從上面看見叮噹貓呢?

3、上面的鏡子怎樣放才能看見下面的東西?

4、你發現鏡子中的叮噹貓有什麼變化?

5、上面的鏡子怎樣放才能看清下面的叮噹貓?

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觀察不同鏡子的反射現象,發現其中的規律。

背景知識介紹:

1.鏡子本身並不能發光,只是能改變光傳播的方向。

2.鏡子使光返回、改變方向的現象叫光的反射,鏡子的這種作用叫做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