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三字經

三字經的原著作者是誰

欄目: 三字經 / 發佈於: / 人氣:2.03W

在我們上學期間,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字經的原著作者是誰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字經的原著作者是誰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故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瞭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户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説,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關於《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説法不一,但是大多數學者的意見傾向於“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王應麟晚年教育本族子弟讀書的時候,編寫了一本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據傳就是《三字經》。

一説是宋代人區適子。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卷十一中記載:“童蒙所誦三字經乃宋末區適子所撰。適子,順德登洲人,字正叔,入元抗節不仕”,認為廣東順德人區適子才是《三字經》的真正作者。

一説是明代人黎貞。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注:“《三字經》,南海黎貞撰。”即以為明代黎貞撰。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祖籍河南開封,後遷居慶元府鄞縣(今浙江鄞縣),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為祕節監、權中書舍人,知徽州、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等職。其為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臣丁大全、賈似道而遭罷斥,後辭官回鄉,專意著述二十年。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為其所著。

關於增改作者

原典內容之外,後經章太炎等人多次增改,故三字經內容在“敍史”部分,也已包含元、明、清、民國時期。

關於三字經作者的四種説法

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先生所作,內容大都採用韻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時人覺得本書內容很好,紛紛翻印,因此廣為流傳,歷久不衰,直至今日內容雖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結構並未改變,是一本難得的啟蒙讀本。

《三字經》其書作者説法大致有四種:

一、明代黃佐《廣州人物傳》十,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十一,清代惲敬《大雲山房記》二,都以為作者應是宋末區適子;

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注:“《三字經》,南海黎貞撰。”據此以為《三字經》為明代黎貞撰;

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撰,黎貞增廣之説;

四、世傳王應麟撰,王應麟(12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

清代夏之翰《〈小學紺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復焉,而歎其要而該也。”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敍》:“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矇者,鹹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為《三字經》是王應麟所撰。一般來説,《三字經》作者應為王應麟。 《三字經》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即傳授知識與封建政治思想教育雙重功能。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此書中有段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華五千年曆史的變遷,歷來備受讚譽。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而《三字經》後來居上。這裏的“居上”殆源於數字順序,未必便是根據三書之內容與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實上,綜其覆蓋讀者之廣、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傳時間之久觀而言,《三字經》 在中國古代蒙書教材中,不能不説是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書。 巍哉,《三字經》堪稱“蒙學之冠”。

Tags:作者 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