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采薇

采薇的作者是誰

欄目: 采薇 / 發佈於: / 人氣:2.55W

《采薇》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敍手法寫起。采薇的作者是誰?下面是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説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詩經》存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歎與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説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説服力。後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無《樂》)之一。

拓展閲讀:《采薇》説課稿

首先,我來説一下教材

《詩經》是人教版高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由《氓》和《采薇》兩張組成,我今天給大家説的就是《采薇》,該單元主要是鑑賞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

《采薇》以四言詩歌體的形式,以回憶的方式寫了被遣戍邊的戰士從出征到回家的詩歌。重章疊句手法的運用以及情景交融的抒情是本文最大的特點。

第二,我來説一下我對教材的處理

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的“三個維度”,我將本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反覆誦讀,體會詩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詩歌的主旨。

掌握重章疊句的藝術手法

用自己獨特的閲讀體驗鑑賞詩歌

本課的重點是掌握重章疊句的藝術手法。

鑑於要培養學生對詩經的興趣和提高其鑑賞能力,所以我安培用兩個課時精講。

第三,我再説説教學方法

教法得當,才能挖掘出學生最大的潛力,才能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我認為這首詩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反覆朗讀去體會徵人那種厭惡戰爭思念家鄉又奮勇抗敵的矛盾心理,通過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去鑑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所以我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誦讀法討論法 點撥法

這樣可以真正的`做到一學生為主題,尊重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最後,我來呈現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首先是導入:和學生集體朗誦余光中的鄉愁,營造氣氛。

導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每個人都有融於血液的故土鄉情。今天就讓我們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源頭去體驗一下這美好的情感吧。

二 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請不同的同學自選章節朗讀,其他同學為其正字正音,老師指導重點字詞及朗讀的節湊。

並大體讓學生把握結構內容。

三 細讀賞析

討論重章疊句這一技巧在詩中的作用和好處

分組討論主人公對戰爭的態度及文章的主旨

鑑賞最後一章,各抒己見。

老師最後在大屏幕上打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和學生們交流

四:作業:課後閲讀《詩經》裏其他經典篇章,把自己喜歡的重章疊句找出來在班裏交流。

五: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快,自然流暢。

Tags:采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