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內經

內經常見問題解答

欄目: 內經 / 發佈於: / 人氣:2.8W

今人當以《內經》外科理論為指導,不斷挖掘、創造更多行之有效的外治法。下面是內經常見問題解答,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黃帝內經是誰的著作?

黃帝內經是記錄軒轅黃帝與他老師岐伯的對話內容,黃帝是一位喜歡醫學勤學好問的好學生,每次帶着問題去請教岐伯,岐伯也從不懈怠,把黃帝提出的每個問題都做詳細的解答,黃帝覺得老師説的太好了,於是每次岐伯説的內容,黃帝都一一記錄下來。

一位聰明好學的黃帝,一位古時最有聲望的醫學家岐伯,一問一答把無法解決的醫學難題都記錄了下來,給後人們留下寶貴知識財富與智慧。

黃帝是誰?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黃帝、炎帝、堯帝、舜帝、禹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説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軒轅黃帝的功績之一是“藝五種”。“五種”,是指“黍、稷、菽、麥、稻”五穀。

岐伯又是誰呢?

岐伯是中國上古時代最著名的醫生,由於年代過於久遠,關於他的籍貫有不同的説法,除了陝西岐山説,還有甘肅慶陽説,四川鹽亭説。一般認為,岐伯是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人。

岐伯從小善於思考,有遠大的志向,喜歡觀察日月星辰、風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還懂音樂,會製作樂器,測量日影,多才多藝,才智過人。後見許多百姓死於疾病,便立志學醫,四處尋訪良師益友,精於醫術脈理,遂成為名震一時的醫生。宋《路史》載:“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黃帝至岐見岐伯,引載而歸,訪於治道。”岐伯創立了中藥學、創立中醫養生理論、創立生命哲學的國學基礎、《黃帝內經》以《易學》哲學思想統領全書,闡明瞭陰陽五氣六氣説和臟腑經絡説,包括了人的呼吸、循環、消化、神經系統及其相互關係。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藥物學以及治療原則最經典的醫學典籍,其內容涉及天文、曆法、氣象、地理、生物、農藝、哲學等方面的知識,是中國首部內容豐富,影響深遠的中醫典籍。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本書?

相傳為黃帝所作,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曆代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

首先,黃帝的概念,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它代表着古代一羣優秀的人的統稱。書當然不是一個人寫的,是很多醫家假借黃帝的名號,不為自己出名,把自己的做好的經驗著作統一編輯,為後代醫學作為經驗。黃帝內經成書於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 黃帝內經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內經》裏的一些深奧精闢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與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薰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 深得其精要,而終成我國曆史上的一代名醫。

黃帝內經裏説了什麼?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説”、“脈象學説”、“藏象學説”、“經絡學説”、“病因學説”“病機學説”、“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説,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它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五行學説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它分別從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鍼灸等方面,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概括和認識。迄今在診治學上仍具有指導意義。

黃帝內經有哪些美麗的傳説?

在黃帝時期,人們生活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生活資料十分缺乏,經常遭受野獸的傷害和烈火、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威脅。平時在打獵的過程中還不斷出現跌打損傷等事故。因此,因病傷而死的人越來越多。當時,東北部落約有1/3的人,活不到14歲就死去了。死於30到50歲之間的人,約有1/4。壽命最高的也活不到60歲。黃帝經常為此事愁得吃不下飯,睡不着覺。那時候,沒有人懂得用藥物治病,更不懂得預防。人一得病,只有聽天由命,誰也沒有辦法。

有一次,黃帝帶領一支隊伍進山狩獵,一隻老虎突然向他們猛撲過來,黃帝急忙拉弓向老虎射了一箭。由於沒有射中要害,箭頭從虎背穿皮而過,受傷的老虎逃走了。幾天後,有人發現老虎在一片樹林裏專門尋找一種長葉草吃,而且邊吃邊用舌頭舔背上的傷口。虎背上的傷口沒有血跡,也沒潰爛。黃帝聽到這個情況。立刻命人前去察看,並一再叮嚀不許殺害老虎。察看人回來也説:“受傷的老虎吃了這種長葉草,傷口不但不流血,而且已慢慢癒合。”黃帝聽後,沉思一會兒,便派人把老虎吃的這種長葉草採集回來,專門給部落裏受傷流血的人吃。受傷流血的人吃了這種長葉草,果然收到止血止痛的效果。黃帝興奮地説:“看來,野獸有時比人還聰明。它們受傷後,知道吃草治傷,我們就不知道這個道理。”

還有一次,黃帝手下馴養動物能手--王亥在訓練一隻熊時,由於這隻熊不聽指揮,王亥一怒之下,失手將它的一隻後腿打斷。這時,有人主張將熊殺掉吃肉;有人卻説:“這是一隻母熊,留它一條命,也許還能生育小熊呢!”王亥按後一種意見,把這隻斷腿的母熊放了。這隻母熊一顛一跛地鑽進了樹林,不料又被幾個獵人發現。其中一個獵人正準備用箭射它,忽然看到這隻熊的一條後腿吊着,正在樹林的草叢裏尋什麼。獵人便隱藏起來仔細觀看。原來這隻熊用前掌在草叢裏刨一種雪白的草根。每刨出一撮,先放在嘴裏嚼一陣,然後吐出來,再用前掌輕輕地敷在被打斷的後腿上。獵人感到非常奇怪,便沒有驚動這隻受傷的母熊,回去後把在樹林裏看到的情景報告給黃帝。黃帝聽後,又派人去樹林裏察看。誰知,去的人找了三天,也沒有發現這隻熊的蹤影。十幾天以後,當有人在另一片樹林裏發現這隻熊時,它的斷腿不知什麼時候長好了。一見獵人,就飛快地逃得無影無蹤了。人們把熊刨過的這種草根從地裏挖出來搗爛以後貼在損傷筋骨人身上,結果都治癒了。黃帝從這兩件事上受到很大啟發。知道自然界有很多東西都可以用來治療疾病。於是他命雷公,岐伯二人,經常留意山川草木,蟲鳥魚獸,看它們如何生存。

雷公、歧伯按照黃帝的吩咐,對自然界的飛禽走獸,草木花卉等,都詳細地加以觀察和記錄,進行研究和試驗,直到最後確認什麼東西能治什麼病為止,再由黃帝把它正式整理出來。這就是我國最早的《醫案》和《本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中華民族第一部醫藥著作——《祝由科》就這樣產生了。

Tags:問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