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分享作文

【推薦】分享作文10篇

欄目: 分享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享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分享作文10篇

分享作文 篇1

有一位牧師奉派到新教區,他發現前任牧師種了數百株鬱金香,然而附近學校上學的學童走過花園,見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園裏,有個上學的學童問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嗎?”牧師問:“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選了開得最美的一朵鬱金香,牧師接着説:“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這裏,它過多大會兒也不會謝,現在採摘,只能活數小時。你把它怎麼樣?”孩子想了一會兒説:“我要把花留在這裏,過一會兒再來看它。”

當天下午,有十多個孩子都在這裏選擇他們的花,每個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園裏,免得過早凋謝。那年春天,牧師送出了整個花園的花,但一朵花都沒有糟蹋,還結交了大批朋友。

播種分享,收穫芬芳。牧師的慷慨給予,不僅使鬱金香免遭折毀的噩運,更為花田留下了許多忠誠的朋友。芬芳的留存,正因為牧師和孩子無私的分享。之於我們的人生,亦當如此。分享的種子散播各處,終可成長為一片燦爛的花田。

分享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而古老的節日——端午佳節。我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我特別喜歡吃粽子。

聽爸爸説,端午佳節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因報國無門,在這天投江而死。老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兒去咬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划着船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各地就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了。

在我的家鄉,賽龍舟是組織不了的,但吃粽子的習俗是必不可少的。那也是我的最愛,大人們圍在桌子旁,七手八腳地包着粽子,而我站在旁邊,一邊看着她們裹粽子,一邊聽着老人講故事,就像過年似的,非常開心。等到粽子下鍋,不一會兒,廚房便瀰漫着層層粽香,讓人垂涎欲滴;熟了,便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一口咬下去,哇!那感覺沒得説啦!

除了吃粽子,那天飯桌上還有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等菜,爸爸還要喝黃酒,爸爸説這叫“五黃”,因為端午佳節是五月天熱的開始,蛇蟲開始活躍,而傳説中“五黃”可以驅邪解毒,所以端午佳節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祈求防疫祛病、驅毒、健康長壽的重大節日,有的地方還有佩香囊、掛鐘馗像的習俗呢!

真想不到端午佳節有這麼多的講究!我喜歡這個節日!

分享作文 篇3

回家的感覺,對很多人來説是單一的,那是幸福,那是天堂,那是避風的海港。然而我呢?對於回家的感覺總在變化,就像天空的雲彩,變化莫測,時美時惡。

很小的時候,家對我來説是張牀,困了,累了就想回家。回家可以在牀上睡覺。那時的家就像母雞翅膀下的世界。我只會在需要的時候想起它。

再長大一點,爸媽成了家的代名詞,因此家也變得喜怒無常。在我記憶中,爸媽是經常吵架的。回家意味着我要去面對家帶給我的眼淚。於是即使累了,困了,我還是不想回家。坐在家門口的石階上弄着小石子,摸着家的牆壁,繞着家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一直在摸索着家的寧靜時刻。那時的回家,帶給我的是種眼淚的苦澀。人總是在自己煩惱時,認為自己身邊的人或是事都比自己幸福,自己也理所當然地成了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於是那時我會羨慕螞蟻,羨慕蟑螂,甚至是老鼠,惟獨我厭惡這個家。是它讓我成了天下最不幸的人。

後來,我上學了。家成了我背後的風景,然而我的眼睛大多隻能看到前方大海的時漲時落。家裏的電閃雷鳴也及不上大海的一陣海浪來得讓我難受,甚至瞬間的窒息。於是,我又會想起家裏的牀,家裏香噴噴的米飯。回首,望望家的方向,有時也成了奢侈。當可以回家時,我會覺得又喜又憂。畢竟,這刻的回家代表着另一段離家的開始。因此,當要離家時,我又會覺得又憂又喜。

出門在外,家成了口袋裏的手機,通過手機,我可以聽到媽媽的嘮叨,可以聽到家裏的電視在響,弟弟在和爸爸説話。打電話,便也成了我的回家的方式,雖不能親身體會,也算身臨其境。

有一次,一羣大雁從我頭頂的那片天飛過。起先,我想到了秋天,然後,又覺得有點苦澀。秋天到了,大雁只能選擇他鄉的陌生。等到了春天,大雁是否還能夠回來。即使回來了,是否會是另一番的物是人非之景呢?我迷茫了,想起《邊城》裏的最後一句話:可能他明天就回來,也可能他永遠也不回來了。

回家吧,那是天底下最純粹的地方;回家吧,那是自己真正渴望擁有和渴望自己歸來的地方;回家吧,那是生你養你甚至給你最後一抹泥土安息的地方。

分享作文 篇4

竊取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果實

一個學期快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緊張的複習。沈老師為了讓我們放鬆精神,特意在冬至那一天給我們搞了一個“包餃子”的活動。

我們組派出項冬和大項麗和麪。功夫不負有心人!散散的麪粉在他們手中成了乖順的孩子,馬上變成了麪糰。他倆將臉盆端到了小組的桌上。

我們上下一心,開始包餃子了。大家都幹得熱火朝天。我們先取出已炒好的餡料,放到一個小巧玲瓏的盤子裏。我們又從一大團麪糰上捏下一小團來,用手輕輕壓,壓成扁狀,儘量按薄,使燒好後餃子的皮也渾然餡料的味道。然後將已準備好的餡料放進剛製作好的壓成扁而薄的餃子皮裏。最後將兩邊合住,小心翼翼地捏好邊框,讓餃子有美麗的'花紋。

項冬認真地包着餃子,但是畢竟是初次做餃子,邊上那邊漏了一個洞,這邊有了一個口。他把漏的地方捏捏好,有口子的地方補一點兒麪粉,過失立刻被彌補了。餃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的像油條,有的像北極熊,還有的像鴨子的頭??

雖説周立峯成績差,但他做的餃子別具一格,活靈活現。寶寶睡的搖籃也有,早已滅絕的恐龍也有,長鼻子的大象也有??

大項麗包的餃子也“名不虛傳”。形狀一模一樣,大小一絲不差,連包的餡料的多少也相等,真可以稱作大師極的佳作。

建燦雖默默無聞,包的餃子卻栩栩如生:那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似乎在舞動她那婀娜多姿的身體。“哈哈,少了一隻眼睛。”項冬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建燦趕忙用芝麻細心地點上去。“這才象話!”項盼盼一邊點頭,一邊説。

周依潞包餃子出神入化。她那一雙靈巧的小手一捏,那奇形怪狀的小動物餃就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頑皮的猴子,可愛的小白兔,森林之王獅子。

“真是太好看了!”項盼盼情不自禁地説,“你們看看我的怎麼樣?還不錯吧!”真是太難看了!”項冬和周立峯居然異口同聲地侮辱項盼盼。“我來改一改。”周立峯大聲説。説完,他把餃子的邊框捏平,重新組合了一對花邊,把餃子擠了一下,一隻精緻的餃子就誕生了。

周立峯和大項麗還連手製造了“芝麻油條”,項盼盼與周依潞還共同包制了“三角包”、“四角包”、“六角包”等。建燦止住快要流出來的口水,提出:“快點去蒸吧。”

就這樣,我們把五花八門的餃子放進幾個既美觀又幹淨的盤子裏。小組長項盼盼用命令的口吻説:“全體出動,目的地——食堂。”

經過十幾分鐘的等待,熱氣騰騰的餃子終於開鍋了。其他小組一一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心裏美滋滋的。

“自己親手包的,就是好吃!”這個念頭,產生在每個小組成員的腦海裏。“竊取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果實”這是我們小組的願望,也是每個孩子的期望!

分享作文 篇5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家庭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家裏,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答應一個朋友要和他去廣場上做小提籃,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給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來,我趕緊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朋友萬一沒去呢?媽媽説;”萬一他去了,你沒去,他怎麼辦?那個朋友會認為你是不守信的孩子“。我去了,到了小廣場,雖然那個同學沒來,但是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個守信的孩子。

小時候,媽媽就一直告訴我做人要:1、勤儉節約;2、小輩見到長輩要有禮貌問好;3、尊重他人,維護他人尊嚴;4、要有道德。這其中第一條曾給了我一個深刻教訓。又一次,媽媽洗衣服,洗了一遍又一遍。該做飯了,淘了米的水,洗菜水都倒了,就這一天我家浪費了許多水。結果第二天停水了。我們家才意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從這以後我家一直節約用水,不浪費一點一滴。

家風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他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決定了它的哀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爺爺告訴過我家最重要的家風是“孝”,孝敬爸爸媽媽,孝敬師長。爺爺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我家又增加了一條家規。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分享作文 篇6

今天,我爸爸要帶我們去體育中心遊泳,我和媽媽便興奮不已,所以,我今天要把游泳的東西買好,有:游泳帽(其實我也弄不清楚游泳的時候為什麼一定要帶游泳帽)、游泳圈、游泳衣和游泳褲。

買好東西準備走了,我們坐上車,要不了半小時就到了體育中心,只見那高大雄偉的體育館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變得格外美麗。隨後,我們便進了更衣室換衣服,換好了衣服我們就到游泳池裏歡快暢玩。

因為我還不會游泳,所以我要帶着游泳圈遊,我慢慢地走近衝浪的地方,一下子一個浪打過來我便喝了一口水。不過不要緊,學游泳總要喝水的。

這是又一個浪來了,把我弄得翻天覆地得,我又喝了一口水,慢慢的我喝得越來越多,肚子都要長爆了。慢慢得我也學會了,開始把游泳圈拿了,自己慢慢遊,終於我有點會了,然後慢慢的就學會了。

這會兒已經五點了,我們也要回家了,猶豫我喝了許多的水,導致我現在還不餓,可我爸爸、媽媽可是餓壞了肚子。

上車的時候我是留連不捨的離開了這。

分享作文 篇7

四年級剛開學,老師給我們每個同學發了一個叫“神龍擺尾”的益智玩具,讓大家回去好好思考如何恢復成一個正方形。放學回家後我就迫不及待的第一時間拿出來擺弄,在一處“拐彎”的地方怎麼也研究不透,這時媽媽過來一語點醒夢中人,果然薑還是老的辣,我成功地恢復了玩具。

第二天上學,我就忍不住向同學們“顯擺”起來,看到大家崇拜羨慕的眼神,心裏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節課間,陳家宥同學悄悄的走到我身邊説:“田皓琛你能教教我嗎?”我爽快的答應了,利用了每節課間的時間,在放學前終於完成了我的“教學任務”。他不停對我説:“謝謝你啊田皓琛!”看着他臉上的笑容,聽着他感謝的話語,我似乎有種與讓別人羨慕不同的快樂,是分享的喜悦,而非獨享的榮耀!

與人分享是一種禮貌、是一種快樂。在未來的學習中,我要更多的與同學們分享我的學習方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分享作文 篇8

季節的變換,如同人類生命的輪迴,亙古不變。隨着四季的流動、變換,故鄉的每一個季節都會如期而至。故鄉有分明的四季。

打開深秋的大門,走出去,自己便覺得有股寒氣猛然襲來,刺疼着臉的風兒在吹着,枯黃的葉子在隨風飄落着,隨後也便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了,早晨也會有明顯的霜降落了,氣温大幅度地降下去了,觀望四周——已是深秋了,冬天的腳步近了。

“下雪嘍!”這肯定是冬天到了。此時,在刺骨的寒風中,大地萬物悄然無聲,一切都不再是那樣的充滿生機,似乎都困了,閉上了眼,相必是在小憩。不知這雪是什麼時候下起的,樹白了,地白了,一切都白了。放眼望去,那邊的山好像披上了銀裝,閃閃發亮。再看看這流水也真是耐不住雪的侵襲,表面結了一層薄冰,雪白無暇。

“哦,真美啊!”猜猜,是什麼呢?也許你已知道了——雪娃娃。孩子們在歡快地捏着雪娃娃,還給雪娃娃戴上了冬帽,穿上了冬衣,這下又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雪是雪白無暇的,是可愛的,是多姿的。雪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歡笑,也給冬日增添了一絲温暖。我愛冬日的雪,愛它的純潔,愛它的無私,它把最美的景色送給了大地。

冬天,故鄉常見的是雪,可也有生晴的時候,這生晴時,又要説這太陽太小氣了。早晨總是遲遲升起來,剛想走出去感受一下這冬日陽光的温暖,可它又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天上跟你了捉迷藏的遊戲:一會兒跳了出來,一會兒又鑽了進去。也許,冬天的陽光就是這樣的愛逗。

故鄉的深冬是極冷的,有些年景,冰雪總是不化的,而此時,孩子們便有了更多溜冰的機會了。當然,再怎麼冷,也有它温暖的時候,那時,太陽照着房子,房子笑了,照着大地,大地好像又在説:“冬天的腳步漸漸走遠,春天還會遠嗎?”是的,四季在流動,冬天的到來,只是為春天做着過渡。春夏秋冬都是如此,只是每個季節有它自己獨特的美,而我更喜歡故鄉的冬,有雪,也有陽光,相互陪伴。

從小生長在故鄉的我,早已習慣了這季節的變換,而對於冬,我有一種特殊的體會,所以,我更愛冬。

四季在流動,冬天來了,又走了,也許明年它會更美。我愛冬天,我更希望更多地留住冬日美麗的瞬間。

分享作文 篇9

書是一種智慧,書本里面自有顏如玉,書本里面自有黃金屋,讀史使人明智,使人成長。

也許有些人不願意花費時間去讀一本好書,那些失去的,不僅僅是書裏的內容,還是指明人生路上的明燈。我的身邊有許多愛讀書的人,每當看到他們一個個抱着書埋頭苦讀的人,我也情不自禁的讀起書來。翻過一頁頁書,讀起一個個字,心中就會有一種充實感。讀完一本好書,便想捧起另一本書,投入無邊的書海,盡情的暢遊。

蘇軾説過:“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雖然世間的書大家一生也讀不完,但是大家可以把讀書當成一種目標,多讀些好書,對大家也是有幫助的。

如果有人問我喜歡做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讀書!”因為是書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有書陪伴的日子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真諦,是書讓大家的生活變得充實。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書,大家的生活將要變得多麼的乏味與無趣?

人生苦短,幾十年光陰,卻是彈指一揮間。書籍能讓大家的人生變得不再枯燥。在那幽靜的夜晚,欣賞着那柔和的目光,捧起一本書細細品讀,是多麼美好啊!

讓大家從小養成閲讀的習慣,讀書點亮人生,書將浸潤童年,書籍能為大家指點迷津,能讓大家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給大家展現一個精彩的世界。多讀書讀好書,讓文學的種子種在腦海心裏,讓它慢慢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幸福的大樹。

讓閲讀陶醉大家的生活,讓讀書點亮大家的人生,放飛理想。看看藍天白雲,去品讀美好書籍!

分享作文 篇10

勞動節勞動節這天,媽媽叫我帶些海鮮去給棉城的姑姑,我爽快地答應了,於是,提着一大袋海鮮,快步來到車站,今天,等車的人格外多,終於,車來了,手都麻了,腳都酸了。我很快擠進車裏,找到位置坐下,車開了一會兒,停下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上來了,只見座位都坐滿了,坐在我後面的農民工叔叔站了起來,對老大爺説:“老爺爺,坐我這裏吧!”結果,這位老人的舉動,讓我和在場的人意想不到,他不僅沒領情,還嫌棄地掏出紙巾,把座位擦了幾下才坐下。當時,這位老人的舉動讓我感到驚訝和失望!

這時,車上的一名乘客議論到:“嫌髒,你可以不坐,但別讓好心的民工叔痛心啊!”對此,這位民工叔叔説道:“這道很多人嫌我們髒,平時我們已經很注意了,誰讓我們是在工地裏幹活的!"(重起段)

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如此地憤怒,下車了,我提着東西走在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重起段)

這位老人的所作所為與這位民工叔叔的美好心靈對比下,顯得這位老人是多麼的渺小啊!“百善孝為先”是民工叔叔反映出來的品質,而這位老人的舉動卻如同給這位民工叔叔“賞了一巴掌”這更讓人不齒,對於這種沒良心的人,我只想對你們説:“農民工怎麼了,農民工也是人呀,農民工是最光榮的!(重起段)

這次勞動節,我看到了心酸的一幕,也明白了:對待我們身邊的弱勢羣體,寬容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才能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和諧!

Tags:分享作文